古代黄河“河长”的那些事儿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_ant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文明发源地,哺育了我们的民族,为祖国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黄河又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它如一匹烈马,从黄土高原挟带大量泥沙汹涌而下,在中下游的华北平原,水势变缓,大量泥沙淤积下来,日积月累,河床逐渐抬高,每到夏秋汛期,常常泛滥成灾,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为此,历代黄河“河长”采取各种策略与其进行斗争。
  东汉河长王景:有朝鲜血统
  黄河在西汉汉武帝期间,两次决口,几百里成一片汪洋,百姓深受其苦。东汉初期,黄河水灾更为严重。
  69年,汉明帝决定派王景治理黄河。王景(约30—85),乐浪郡诌邯(今朝鲜平壤西北)人。其祖先王仲是山东即墨著名的道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吕后当政时,刘邦孙子刘兴居(刘肥第三子)煽动他起来反对吕后,王仲预测到其必败,为了避祸,带领全家逃到朝鲜避居,到王景时已经是第八代了。
  王景知识渊博,博览群书,对天文、术数都有很深的造诣。在治理黄河之前,他已经有治理通济渠的经验,对黄河治理也有深入的认识。
  接受任务之后,他动员了几十万民工,施工了整整一年,西从河南荥阳,东到黄河入海口,修建了1000多里的黄河堤防,每隔10里建立一个泄洪水闸(水门),安排专职河堤官吏进行管理,令其轮流放水。
  王景系统地修建了黄河堤防工程,稳定了新河床,让新黄河行洪路线大大缩短,床面和水面比降(坡度)大大增加了,水流挟带河沙的能力大大提升了。
  王景在许多险要的黄河大堤段,修筑了石块护堤和挑河建筑,以抵御河水对堤防的冲击。在堵塞决口时,他先在决口打入竹桩,逐渐加密,然后填塞稻草,最后用土石填堵。
  王景治理黄河之后到唐朝末年的800多年,黄河一直处于相对安流的状态,1000年内没有发生大型改道。
  72年,漢明帝任命王景为河堤谒者。82年,升迁为徐州刺史,次年又调任庐江太守,并在任上逝世。
  元代河长贾鲁:学者型官员
  元朝河患十分严重,1344年5月,黄河在白茅口(今山东曹县境内)等地决口,6月,北岸的金堤决口,自此泛滥七年之久。受水灾的有河南、安徽、山东等地18个州县。城池被淹没,民房倒塌,庄稼被淹没,百姓深受其害,纷纷背井离乡。
  黄河决口之后,都水监(水利部长)贾鲁奉命巡视河情,考察地形,来回几千里。
  贾鲁(1297—1353),高平(今属山西晋城)人。他是一位典型的学者型官员,曾经两次中举,28岁担任过东平路儒学教授,后在编纂宋朝、辽朝、金朝国史时,他主持编纂宋朝的历史。
  贾鲁提出两条治理黄河的建议:
  第一,修筑黄河北堤;第二,疏堵并举,让黄河回归故河道东流。
  1351年,元顺帝委任贾鲁为工部尚书,负责黄河治理工程。贾鲁动员了17万军民,开始黄河治理工程。其措施是疏、浚、堵并行。
  第一步,他疏浚减水河道240华里。第二步,他在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到徐州路(今江苏徐州)300华里修治缺口107处,修理北岸堤防200多华里。第三步,他用沉船法堵塞黄河决口。他把27艘大船用大麻条绳、竹缆绞缚在一起成为“方舟”。方舟装石,依次下沉,层层筑起“石船大堤”。大堤合龙时,水势猛急,如从天降,怒吼咆哮,撼动船堤,众人感到恐惧,议论纷纷,均以为无法合龙。贾鲁神色淡定,指挥有方,对施工人员多方激励,众人感恩奋发。经过惊心动魄的大搏斗,终于完成了决口截流工程,一举堵住了泛滥了七年之久的决口,让黄河重新回到故道上了。
  治河工程从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二十二日兴工,七月就凿成河道280多里,八月将河水决流引入新挖河道,九月通行舟楫,十一月筑成诸堤,全线完工,使黄河复归故道,南流合淮入海,治河大功告成。
  明朝河长潘季驯:首创束河攻沙
  潘季驯(1521—1595),湖州府乌程县(今属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明朝中期大臣,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潘季驯从1565年到1592年的28年内,四次主持治理黄河。他上至河南,下到南直隶(江苏),多次深入治黄现场,对黄河、淮河、京杭大运河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前任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富有创新的治河建议。
  他认为黄河最大的问题是泥沙堆高了下游的河床,从而导致黄河决口。他提出了“筑堤防溢,建坝减水,以堤束水,以水攻沙”的建议。即建筑两岸河堤约束黄河水流,让湍急的水流冲刷河底,让泥沙无法沉淀在河底抬高水位。
  潘季驯还创造性地把堤防工程分为遥堤、缕堤、格堤、月堤,因地制宜地在黄河两侧配合使用。遥堤离河槽比较远,其作用是挡住洪水防溃。遥堤内紧靠主河槽修筑缕堤,用来约束水流在河槽内,免其在河滩上漫流,让水流不断地冲刷河床,减少淤积的泥沙。遥堤和缕堤之间修筑垂直水面的格堤,以备缕堤溃决时,水流被阻止在一格之内,以免其泛滥横流,水退,则本格的水依然回归河槽。在缕堤的弯曲险要地段修筑月堤,以抵御洪水的冲刷。
  潘季驯在最后一次主持治理黄河的时候,动员了大量的人力建筑河堤,把黄河两岸的堤防全部连接起来,并加以巩固,让黄河河道基本趋于稳定。即便是现在的水利专家,也均对潘季驯的治水功劳和他提出的“束水攻沙”的理论表示赞赏和佩服。
  世界著名河工专家恩格斯教授叹服道:“潘氏分清遥堤之用为防溃,而缕堤之用为束水,为治导河流的一种方法,此点非常合理。”西方人从潘季驯身上,体会到了中国古代水利科技的伟大。
  清朝河长靳辅:有功却被诬陷
  康熙初年,黄河南流的河道日益恶化,不断决口。特别是康熙十五年(1676年),黄河、淮河一起涨水,奔腾四溃,决口34处。翌年,康熙调安徽巡抚靳辅为黄河河长(河道总督),开始大规模地治理黄河,历时十年之久(1677—1687)。
  靳辅(1633—1692),字紫垣,辽阳人,隶属汉军镶黄旗。祖籍辽阳(今属辽宁),笔帖式(翻译)出身。他十分信任其幕僚陈潢。
  陈潢(1637—1688),浙江嘉兴人,一说钱塘(今杭州)人。“布衣”出身。青年时代就好读农田水利之书,并曾沿黄河上行直至宁夏河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在此前后,他学习了不少有关治理黄河的文献,研究了历代治黄经验总结和黄河流域的地理形势。
  清康熙十年(1671年),靳辅在赴安徽就任巡抚途中,路经河北邯郸,见吕祖庵(吕洞宾庙)壁上题有诗句:“四十年中公与侯,虽然是梦也风流。我今落魄邯郸道,要替先生借枕头”,甚为惊异。经询问,为游居吕祖庵中的平民书生陈潢所题。两人相见,甚为投缘,靳辅即请其作幕僚。
  陈潢认识到黄河河防最大的难题是夏秋大汛,提出治理黄河要顺其性而利导之。他提出了从长远着想,从全局着眼,中、下游综合治理以根治黄河的设想。
  靳辅采纳了陈潢的建议,亲临现场了解黄河、淮河河道堤防情况和水患的根源,并沿途向有实践治水经验的专家求教,然后系统地制定了治理黄河、淮河、运河的原则:疏浚河道、堵塞决口、坚筑河堤、闸坝分洪、修守险工、疏浚海口。
  在靳辅、陈潢的主持和计议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完成了塞决堵漏、挑河筑堤、建闸造坝数以百计的大小工程,终于出现了“黄河安澜”、运道畅通、大片农田恢复耕种的局面。
  靳辅、陈潢还发明了“测水法”,以测量水的流量和流速,从而为“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在水利工程学上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靳辅、陈潢遭御史郭琇诬告,说他们治河多年无功,被革职入狱。随后康熙因数年河道未决,漕运畅通,查实后发觉是起冤案,处理了诬告官员,靳辅虽复出,但心力交瘁,不久病逝,而陈潢已在前一年病死在北京狱中了。
  靳辅生前著有《治河方略》,成为后世治河的重要参考文献。他之后,于成龙、张鹏翮先后成为黄河河长,基本上沿袭了靳辅治水之略。其许多方法,至今还在沿用。
其他文献
物理,是对客观世界进行一种定性的把握以及定量的刻画,继而慢慢将其抽象与概括并形成一系列方法与理论,然后将其投入到广泛的应用当中。总之,物理是人们在劳动、学习以及生活
俗话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课改背景下,要求学生交流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交流合作,形成研讨的氛围,发挥集体的智慧,学校教研组分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则
我从6岁开始练钢琴,到现在已有4年多了。可是,对于弹钢琴,我越来越提不起劲儿,早就有了放弃的念头,但一直不敢对爸爸妈妈提出来。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对爸爸妈妈说了,妈妈沉
建国以前,传世的、熟坑少锈的古钱币更受藏家青眯;而从近些年的趋势来看,除了清钱外,越来越多的泉友开始热捧生坑美锈品。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1、以美学角度分析,相对原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却较为枯燥。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
应用题一直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怎样攻破这个难点呢?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一直没有找出满意的解决方法。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找出其重点和难点,才能有的放矢,对症
埃及官方近日表示,考古学家在开罗西南约40千米处发现了一座金字塔遺迹,约有3700年历史。埃及政府文物部长阿菲菲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座金字塔遗迹位于代赫舒尔皇家墓地,在斯尼夫鲁法老金字塔的北边。  最新发现的金字塔被初步推断为古埃及13王朝时期(公元前1802年至公元前1649年)的墓葬,内部结构非常完整。 由于其侧面弯曲,该遗迹被认为是古埃及首次尝试建造一个外观平滑的金字塔。目前遗迹保存状况良好
权威·作为·品位鱼春企业家在企业如何定位?有论者说,纵观中外各国,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有一位优秀的企业家。企业家是财富,是动力,是成功。一位权威人士在考察了一些好坏企业之后
在现实生活中,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信息相对闭塞、教学设施相对不完备的农村小学表现得尤为突出。那么,针对这种现状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
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明福王(弘光帝),继续与清军作战。扬州城破后,史可法拒降遇害。后来,扬州梅花岭一带有许多号称是史可法的军队,所以当时有史可法未死的说法。史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