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1例先天性心脏病(CHD)伴全面发育迟缓(GDD)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2年4月27日于福建省儿童医院心脏外科就诊的1例CHD伴GDD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的脐带血样及其父母的外周静脉血样,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患儿进行检测,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并分析其致病性。结果患儿为男性,3岁3个月,具有心脏异常及发育迟缓等表现。WES检测结果提示其NONO基因存在c.457C>T(p.Arg153*)无义变异,Sanger测序证实其父母均未携带相同的
【机 构】
:
福建医科大学妇儿临床医学院·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州 350005;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非人灵长类生育调节技术评价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州 350005;福建医科大学妇儿临床医学院·福建省儿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1例先天性心脏病(CHD)伴全面发育迟缓(GDD)患儿的遗传学病因。
方法选取2022年4月27日于福建省儿童医院心脏外科就诊的1例CHD伴GDD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的脐带血样及其父母的外周静脉血样,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患儿进行检测,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并分析其致病性。
结果患儿为男性,3岁3个月,具有心脏异常及发育迟缓等表现。WES检测结果提示其NONO基因存在c.457C>T(p.Arg153*)无义变异,Sanger测序证实其父母均未携带相同的变异。该变异已被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临床突变数据库(ClinVar)及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GMD)收录;而未被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数据库(1000 Genomes)、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库(dbSNP)和基因组聚合数据库(gnomAD)等正常人群数据库收录。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评级为致病性变异。
结论NONO基因c.457C>T(p.Arg153*)变异可能是本研究CHD伴全面发育迟缓患儿的遗传学病因。上述发现丰富了NONO基因c.457C>T(p.Arg153*)变异的表型谱,为患儿的临床诊断与家系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大量研究已证明肠道微生物对肿瘤生物学有着多种影响,已成为肿瘤发生和对癌症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和调节剂。然而,目前对疾病相关微生物的了解很大程度上仅限于肠道微生物。近年来,肿瘤组织中微生物的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新的证据表明,肿瘤内微生物群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肿瘤微环境中微生物群可能直接调节癌症的发生,进展和对化学或免疫疗法的反应。这些发现不仅为肿瘤生物学提供了新的机制见解,而且未来还可能成为肿瘤预防和治疗的新方向。本综述的目的主要是讨论肿瘤微环境中微生物在肿瘤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4例Waardenburg综合征(WS)先证者的致病原因。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4例WS先证者及其家系为研究对象。先证者1为2岁11月龄女性患儿,于2021年11月3日因"言语不清2 年"就诊;先证者2为10岁女性患儿,于2021年7月13日因"双耳听力差8年"就诊;先证者3为28岁男性患者,于2022年3月23日因"右耳听力下降10 年"就诊;先证者4为2岁龄男性患儿,于2022年3月9日因"左耳听力差1年"就诊。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
目的构建人类宫腔粘连(IUA)组织的细胞景观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免疫微环境,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2年4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宫腔镜治疗的4例IUA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宫腔镜采集IUA组织,并根据患者的病史、月经史及IUA状态等评分和分级,样本采集后立即送检。严格按照单细胞RNA测序流程进行文库构建、测序、数据比对和基因表达矩阵构建,之后进行细胞分群UMAP降维分析和基于细胞类型的差异基因分析。结果收集到4例分级为中度的IUA组织样本,共获得27511个细
目的探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于智力障碍(ID)或全面发育迟缓(GDD)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12月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34例ID或GD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进行WES检测,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验证和家系来源分析,对候选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变异分类标准进行致病性评估。结果在134例患者中,共检出致病性单核苷酸变异(SNV)及小片段插入/缺失(InDel)46例,致病性基因组
目的探索新生儿高通量测序(HTS)基因筛查在新生儿筛查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9月于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出生的206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传统串联质谱和荧光免疫分析筛查后,再应用HTS技术对135个筛查疾病相关致病基因的明确致病高频变异位点进行检测,可疑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或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家系验证。结果2060例新生儿中,基因阳性31例,基因携带557例,基因阴性1472例。31例基因阳性新生儿中,G6PD基因变异5例,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基因(
目的对东莞地区育龄人群进行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携带者筛查,探讨本地区人群SMN1基因缺失的携带率。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SMN1基因筛查的表型正常的育龄期男女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对受试者SMN1基因的第7/8外显子(E7/E8)进行缺失检测,并对夫妻双方均为携带者的家系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在35145例筛查者中,SMN1基因第7外显子缺失的携带者635例(E7/E8杂合缺失586例,E7杂合缺失伴E8纯
目的探讨3例ATP7A基因变异所致Menkes病患儿的临床特征与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就诊的3例Menkes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3例患儿及其父母和患儿1姐姐的外周血样,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用Sanger测序与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对候选变异进行家系验证,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患儿1为1岁4月龄的男性,患儿2和3为1岁10月龄的同卵男性双胎。3例患儿均表现为发育落后及癫痫发作。WES检
目的应用光学基因组图谱(OGM)技术探讨1个罕见的17号染色体臂内反向插入家系的遗传学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10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1例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孕妇及其家系成员作为研究对象。用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OGM等技术对该家系的17号染色体异常进行综合分析和验证。结果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及SNParray检测提示胎儿染色体17q23q25区存在11Mb重复。孕妇核型分析提示17号染色体结构异常,但SNParray检测未见
目的探讨1个Lesch-Nyhan综合征家系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2年2月10日在临沂市人民医院接受遗传咨询的1个Lesch-Nyhan综合征家系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先证者的临床资料及家族史,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trio-WES),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结果先证者主要表现为精神及行为异常、运动发育迟缓和高尿酸血症,其表弟存在类似症状。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及其表弟均携带既往未见报道的HPRT1基因c.385-1G>C半合子变异,先证者母亲、外祖母、大姨、小姨、表妹均携
目的对1个6q26q27微重复合并15q26.3微缺失的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例6q26q27微重复合并15q26.3微缺失的胎儿及其家系成员为研究对象。收集胎儿的临床资料,对胎儿及其父母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对其外祖父母进行核型分析。结果产前超声提示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胎儿及其家系成员的核型分析均未见异常。CMA检测提示胎儿携带染色体6q26q27区6.6Mb的片段重复以及15q26.3区1.9Mb的片段缺失,其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