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读写“话”语感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kak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同样是一首清丽的小诗,抑或是一篇隽永的散文,有的同学读起来声情并茂;有的同学读起来则味同嚼蜡;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的同学能意会出其丰富内蕴,有的同学则茫然不解,甚至漠然置之。这就是语感的差异。
  语感,简单地说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是对语言文字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观,一种顿悟,一种心理体验。就像打球要讲“球感”,唱歌要讲“乐感”一样,学习语言文字则要讲“语感”。语感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那么要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在“听”中培养语感
  一个会学习的人必定是一个会倾听的人。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吸收信息,并学会融会贯通,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敏锐地捕捉语言信息,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文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教师要善于使用优美生动、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来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语言的教学。教师丰富而又生动优美的课堂语言就是培养学生语感的范本。语言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语感也是在不断熏陶中产生和丰富起来的。当学生日复一日地聆听教师口中优美的诗文、生动的语句或名言警句时,学生的语言素养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
  其次,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倾听,也是提高学生形象语感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娓娓动听的范文朗读,会拉进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与老师的距离。通过聆听高水平的朗读,能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从而产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聆听中初步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所带来的美感。当然,我们不让学生只做简单的听,而是要求学生在倾听朗读的同时,调动以往的情感经验及生活积累,在脑海中浮现与作品相应的形象画面,即产生形象语感。久而久之,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就会逐渐增强。
  二、在“说”中培养语感
  说的能力完全可以培养的。首先,要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课堂上,“指名讲”的形式少用,这样锻炼的学生少,多采用“自言自语”、“同桌互讲”、“四人小组讲”这些形式,使孩子们讲的机会大大增加了。课外,也可利用课前三分钟轮流让学生上台讲故事、讲笑话,或者组织开展故事会、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辩论会等等。说的机会多了,说的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对于那些怕发言、声音小的同学,老师更要有耐心,鼓励学生敢说。不能一叫他起来发言,见他讲的声音小,叫让他坐下。这样他将永远失去锻炼的机会,从而在人前羞于开口,产生自卑心理。要努力创造一种和睦融洽、积极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的“说”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其次,要训练学生说的能力。教学课文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练习用自己的话表述课文中的某段某句的意思,从而使“例子”中的语言迁移到学生自己的言语中来。在说的过程中,尤其注意让孩子们说完整的话,注意词语的搭配,虚词的运用;并强调说话的连贯性,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和前后照应,培养斟词酌句的能力。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辩论,言简意赅、准确达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辩才。可以让学生定期召开辩论会,让学生担任活动、会议的主持,开展社会调查等,或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流畅地、有表情地说出自己看到的一篇文章、一件事情,要求口头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让能说、会说的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也让其他学生产生培养说话能力的美好向往。
  三、在“读”中培养语感
  1.朗读感悟。培养语感,必须让学生反复接触语言,感受语言。诵读则是学生接触和感受课文语言的最重要的方式。课本语言本身包含着各种各样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要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韵味,教师就要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朗读的技巧。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朗读方法的基础上提高朗读能力。学生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才能感受语言的奥妙,认识语言的情趣,把握语言的精髓。学生对文章意韵的理解,内涵的品味,都是通过诵读表达出来的。品味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形成语感的过程。
  2.阅读积累。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深刻地道出了阅读积累的重要性。积累就在于“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以前的教学忽视积累,由于积累不够,语文学习的根基不牢,结果学生在表达方面表现得语言苍白,毫无文采,这正是语文教学效率差的表现之一。
  要诱发学生产生语感,必须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儿童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渴望了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许多知识,在他们的启蒙阶段,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一切语文资源对他们进行熏陶,让他们对读书感兴趣,这样既能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强化,又能使他们产生成就感,增强阅读兴趣,激发阅读欲望,获取新的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在“写”中培养语感
  书读得多、背得多,如果不多练,容易造成眼高手低的现象。就如学游泳,即使有再好的教练教,如果不下水亲自实践,最终仍然游不好。因此,要让学生真正地形成语感,还得在多读、多背的基础上多写。
  郭沫若先生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但语感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通过一节节的语文课,对一篇篇文章的学习感悟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逐步提高的。因此,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位置,才能让学生达到“展卷而自能通讲,执笔而自能合度”的最佳境界。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四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2003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由天津音乐学院主办,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和石惟正声乐理论研究室承办的"2003年天音声乐论坛"在天津音乐学院演奏厅隆重开幕(召开),25个省、市、自治
介绍了高校图书馆特色化服务的特征,探讨了建设特色化服务的必要性,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实现特色化服务的措施。
情景再现:2010年江苏高考数学填空题第11题:  已知函数 ,则满足不等式f(1-x2)>f(2x)的x的取值范圍?  解:结合图形可知:  ∴x的取值范围为  该题考察了分段函数的相关知识,并着重强调了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解法巧妙,立意深远,做到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完美结合,对书本教材的把握非常到位,注重能力的考察却不失基础!  联想:已知分段函数 ,求f(3)的值?  解:f(3)=f(5)
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如馆舍建筑设计中的主要问题、馆藏资源建设中的问题、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问题和信息服务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等。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建设和利用现状,阐述了建设节约型图书馆的具体建议,提出了建设节约型图书馆的相关措施。
从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员素质现状入手,论述了馆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讨了继续教育的途径。
从《晋书·宣帝纪》《史记·太史公自序》提供的历史线索入手,用丰富的史料深入考察孝敬里与司马卬,沁河改道与孝敬里的变迁,宣王冢、招贤镇、安乐寨与司马懿的关系,
解释了自然垄断的概念及特征,分析了自然垄断的动态演变,指出政府管制者应根据产业自然垄断特征的变化,制定不同的进入管制和价格管制政策。
一、"同律"问题的由来在<尚书&#183;舜典第二>中,有"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1]一文.历来的经学家、乐律学家对其中的"协时月正日",注疏为"合四时之气节,月之大小,日之甲乙,
<正> 全民所有制企业要有充分的活力还必须具备能够自主经营的外在环境和条件。这里最重要的是市场的环境和条件。第一,资金、物资、劳动力和产品能够自由地流动。这是企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