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个个的问题,可以不断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探究、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材,精心设置问题,简化教学头绪,成就语文课堂的简约和精彩!
【关键词】题眼 关键 重点段 重复 矛盾 结尾 想象 引申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84-02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材,问有生成价值的问题,问能牵动全局的问题,即设计合适的“主问题”,实践证明,“主问题”的设计,有利于课堂上“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可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从而达到“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
一、题眼处设问,学有重点
教材里的很多课题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它有揭示中心,概括课文内容的作用。从题眼入手,可以把握整体,点面辅射,学有重点。
1.有些课题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审题时可以单刀直入。如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紧扣题眼“发愤”设问:为什么说发愤写《史记》,而不说努力写《史记》呢?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呢?哪些地方表现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呢?这样引导学生把握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中心。
2.有些课题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设问时要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如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3课)一文,从题眼设问:这话是谁说的?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我”指谁?他为什么要把心脏带回祖国?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这样激疑引思,围绕问题理解内容,学才有重点。再如《草船借箭》一文题中的“借”字,箭明明是“骗”来的,为什么偏偏用“借”呢?这不但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暗示了这些“箭”在以后的对曹作战中是要“还”的,抓一字而动全篇,一石激起千层浪。
3.有些课题提供了课文的内容要点,在课题上做文章,有助于学生顺利地掌握内容及本质。如教學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课《徐悲鸿励志学画》紧扣题眼“励志”二字,找出描写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段落,以及徐悲鸿为什么勵志学画,励志学画的结果如何?引导学生给课文分段,理清文章脉络,再把“励志”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紧紧联系起来,学习徐悲鸿立志为中国人争气而勤奋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为国争光的故事,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立志刻苦学习,长大为祖国争光。
二、关键处设问,问有价值
小学课文文质兼美,可以发问的地方很多。但教学中没必要处处发问,教师应抓住教材中那些含意深刻,表达精练的关键词句,问在关键处,设计出富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推敲,讨论,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学以致用,达到训练目的。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文可围绕文章的中心句设计一系列问题。首先找出中心句“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并提问:“杰出”是什么意思?课文围绕中心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了什么?从哪些词句看出詹天佑是杰出的工程师?为什么说詹天佑是一位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爱国思想表现在哪里?这样,教师找准文章关键处设计问题,既弄清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又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思路,还对学生进行了逻辑方面的训练,学生深刻领会了课文内容,牢牢地把握了课文的中心。
三、重点段设问,练有所得
重点段是表达文章中心的主体部分。教师在授课时直扑重点段,可使学生迅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如《半截蜡烛》(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中,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由此入手,层层设问,体会文章人物的形象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抓住伯诺德夫人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在这危急关头,杰克是如何为保护秘密情报与德军周旋的?小女儿杰奎琳为何可以化险为夷?精心引导学生深入到文字当中,仔细研读品味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活动的句子,领会他们在危急关头是如何与敌人周旋的,感悟他们面对危险从容、镇定、机智的可贵精神品质,以及他们为把侵略者赶出祖国,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重复处设问,体会内涵
有些课文的作者运用了重复修辞方法,以强调某种强烈的感情,多以诗歌的体裁出现。在此处设问,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的内涵。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课《长江之歌》中,“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句话在文中两次出现,理解其内涵是本课教学的难点。由此处入手,设计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赞美长江?为什么会依恋长江?引导学生联系诗歌的具体内容展开讨论,从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多姿多彩、贡献巨大等方面体会作者对长江的眷恋、热爱之情。
再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1课《老师,您好!》,“老师,您好!”既是课题,也是文中反复吟诵的一句话,教学中,在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即“老师,您好!”从这句话入手,设计问题:你从“老师,您好!”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学生很成功地找出了“您”这一第二人称表述的方法,体会到了文题中“!”所饱含的对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有同学读出了“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有学生找出了“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感激、热爱的思想感情,也读出了作者对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的赞美之情,体会到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五、矛盾处设问,增强力度
不少课文中隐含着“矛盾”,它其实是作者的用心之笔,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点睛之笔。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这些耐人寻味的矛盾处,捕捉问点,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而且能把课文理解得更透彻,引导学生在对立统一中理解课文。如《给家乡孩子的信》(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中, “不要把我当成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在矛盾处激发学生思维:“杰出”与“普通”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为什么都用在巴金爷爷身上?他杰出在哪里?又普通在哪里?这样设问增强力度、深化思维,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再如以前听过《穷人》(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五单元)一课,先写“古老的钟嘶哑的敲了十下,十一下……”后说“睡觉还早。”已经深夜,睡觉还早吗?教师在此设问,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从而让学生在对矛盾的探求中,进一步体会到桑娜的善良,以及在这样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桑娜对出海打鱼未归丈夫的牵挂之情,担忧之心。
六、结尾处设问,开拓思维
在文章的结尾处设问,可把学生的思维再次推向高潮,拓宽思路,达到语言训练目的。如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结尾处设问:“融进”是什么意思,大黑骡子是怎样“融进了北上的滚滚铁流”的……让学生激起浓厚的兴趣自圆其说,创造性思维得到训练。
又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4课《翻越远方的大山》结尾:“……我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教学到此,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远方的大山”在文中具体指谁?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又指什么呢?,学生很快得到了答案:“远方的大山”在文中具体指约翰逊,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又指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奋斗的目标,既升华了文本主题,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可谓是“一举两得”。
总之,简约的语文课堂是一首精巧的诗,一壶香醇的酒,一幅“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的画。但愿我们的语文老师能够拨开教学、教材、课堂的层层迷雾,回归语文的真实本质,演绎语文课堂“简单而不失内涵,简约而不乏精彩”的美丽!
【关键词】题眼 关键 重点段 重复 矛盾 结尾 想象 引申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84-02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材,问有生成价值的问题,问能牵动全局的问题,即设计合适的“主问题”,实践证明,“主问题”的设计,有利于课堂上“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可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从而达到“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
一、题眼处设问,学有重点
教材里的很多课题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它有揭示中心,概括课文内容的作用。从题眼入手,可以把握整体,点面辅射,学有重点。
1.有些课题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审题时可以单刀直入。如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紧扣题眼“发愤”设问:为什么说发愤写《史记》,而不说努力写《史记》呢?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呢?哪些地方表现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呢?这样引导学生把握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中心。
2.有些课题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设问时要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如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3课)一文,从题眼设问:这话是谁说的?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我”指谁?他为什么要把心脏带回祖国?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这样激疑引思,围绕问题理解内容,学才有重点。再如《草船借箭》一文题中的“借”字,箭明明是“骗”来的,为什么偏偏用“借”呢?这不但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暗示了这些“箭”在以后的对曹作战中是要“还”的,抓一字而动全篇,一石激起千层浪。
3.有些课题提供了课文的内容要点,在课题上做文章,有助于学生顺利地掌握内容及本质。如教學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课《徐悲鸿励志学画》紧扣题眼“励志”二字,找出描写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段落,以及徐悲鸿为什么勵志学画,励志学画的结果如何?引导学生给课文分段,理清文章脉络,再把“励志”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紧紧联系起来,学习徐悲鸿立志为中国人争气而勤奋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为国争光的故事,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立志刻苦学习,长大为祖国争光。
二、关键处设问,问有价值
小学课文文质兼美,可以发问的地方很多。但教学中没必要处处发问,教师应抓住教材中那些含意深刻,表达精练的关键词句,问在关键处,设计出富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推敲,讨论,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学以致用,达到训练目的。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文可围绕文章的中心句设计一系列问题。首先找出中心句“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并提问:“杰出”是什么意思?课文围绕中心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了什么?从哪些词句看出詹天佑是杰出的工程师?为什么说詹天佑是一位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爱国思想表现在哪里?这样,教师找准文章关键处设计问题,既弄清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又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思路,还对学生进行了逻辑方面的训练,学生深刻领会了课文内容,牢牢地把握了课文的中心。
三、重点段设问,练有所得
重点段是表达文章中心的主体部分。教师在授课时直扑重点段,可使学生迅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如《半截蜡烛》(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中,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由此入手,层层设问,体会文章人物的形象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抓住伯诺德夫人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在这危急关头,杰克是如何为保护秘密情报与德军周旋的?小女儿杰奎琳为何可以化险为夷?精心引导学生深入到文字当中,仔细研读品味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活动的句子,领会他们在危急关头是如何与敌人周旋的,感悟他们面对危险从容、镇定、机智的可贵精神品质,以及他们为把侵略者赶出祖国,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重复处设问,体会内涵
有些课文的作者运用了重复修辞方法,以强调某种强烈的感情,多以诗歌的体裁出现。在此处设问,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的内涵。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课《长江之歌》中,“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句话在文中两次出现,理解其内涵是本课教学的难点。由此处入手,设计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赞美长江?为什么会依恋长江?引导学生联系诗歌的具体内容展开讨论,从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多姿多彩、贡献巨大等方面体会作者对长江的眷恋、热爱之情。
再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1课《老师,您好!》,“老师,您好!”既是课题,也是文中反复吟诵的一句话,教学中,在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即“老师,您好!”从这句话入手,设计问题:你从“老师,您好!”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学生很成功地找出了“您”这一第二人称表述的方法,体会到了文题中“!”所饱含的对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有同学读出了“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有学生找出了“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感激、热爱的思想感情,也读出了作者对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的赞美之情,体会到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五、矛盾处设问,增强力度
不少课文中隐含着“矛盾”,它其实是作者的用心之笔,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点睛之笔。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这些耐人寻味的矛盾处,捕捉问点,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而且能把课文理解得更透彻,引导学生在对立统一中理解课文。如《给家乡孩子的信》(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中, “不要把我当成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在矛盾处激发学生思维:“杰出”与“普通”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为什么都用在巴金爷爷身上?他杰出在哪里?又普通在哪里?这样设问增强力度、深化思维,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再如以前听过《穷人》(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五单元)一课,先写“古老的钟嘶哑的敲了十下,十一下……”后说“睡觉还早。”已经深夜,睡觉还早吗?教师在此设问,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从而让学生在对矛盾的探求中,进一步体会到桑娜的善良,以及在这样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桑娜对出海打鱼未归丈夫的牵挂之情,担忧之心。
六、结尾处设问,开拓思维
在文章的结尾处设问,可把学生的思维再次推向高潮,拓宽思路,达到语言训练目的。如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结尾处设问:“融进”是什么意思,大黑骡子是怎样“融进了北上的滚滚铁流”的……让学生激起浓厚的兴趣自圆其说,创造性思维得到训练。
又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4课《翻越远方的大山》结尾:“……我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教学到此,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远方的大山”在文中具体指谁?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又指什么呢?,学生很快得到了答案:“远方的大山”在文中具体指约翰逊,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又指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奋斗的目标,既升华了文本主题,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可谓是“一举两得”。
总之,简约的语文课堂是一首精巧的诗,一壶香醇的酒,一幅“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的画。但愿我们的语文老师能够拨开教学、教材、课堂的层层迷雾,回归语文的真实本质,演绎语文课堂“简单而不失内涵,简约而不乏精彩”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