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叙文最大的特征就是真情实感,然而在不少初中生的笔下,无论事件本身的描绘,还是语言文字的渲染,都不能让人感到真实的、令人感动的情感。学生的文章要么是事件描绘很曲折生动,却有编造、情感失真之嫌,要么是事件描绘平淡真诚,却在情感渲染上让人难有激动、真切之感。如何引导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既注重渲染情感,又能够保证艺术的真实、生活的真实,是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关注的话题之一。本文结合具体作品来谈谈如何进行情感渲染。
一、铺垫营造抒情氛围
在记叙文写作中,很多学生也明白情感渲染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急于去渲染情感,往往使得情感渲染比较突兀,显得不够自然、真诚。其实,在记叙文写作中,情感的抒发往往需要经过一定情节的铺垫和营造。比如,在《心底的幽香》一文中,作者本来想抒发的是对母亲的关爱情感,但是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并没有急于去写核心事件和情感,而是将笔触写到自己的痛苦、烦恼之中,特别是环境的描写。
一本笔记本,一支圆珠笔,陪着我,走过黑夜。
静静地坐在灯光下,艰难地与“摩尔”周旋,看着被我绞下的又一撮头发,我不禁苦笑,看来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啊。窗户微开,初秋的风正当清凉,绕过窗棂,掀开了书的一角。我不由地感到冷了。无暇顾及其他,把身子蜷起来,继续这一场无休止的战争。
作者起始写到只有“一本笔记本、一支圆珠笔”在陪伴自己,“走过黑夜”。这里很明显是为了下文写母亲的陪伴,特别是母亲关爱的陪伴做铺垫。窗户外的秋风微凉,导致“我不由地感到冷了”,以至于我“无暇顾及其他,把身子蜷起来”。这样的环境描写,也是为了下文写母亲关爱带给“我”的温暖和感动做铺垫。这样的技巧虽然不是什么高绝和奇特的技巧,但是却非常有用,它使得情感的渲染有了个蓄势的过程,使得后文的情感不会太突兀,渲染起来也会比较真诚。
二、反差对比调动情绪
记叙文中的情感主要是人的情感,而人的情感不是固定不变的,最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种不断变换的情感就是人的情绪。记叙文写作不宜平铺直叙,这样的情节往往过于平淡,不够生动,让人读来无趣,同样,情感也是如此。如果从始至终人物的情感始终停留在在一个点上,那么会让人觉得不具生活气息,也就难以获得认同。如果在记叙文写作中,能够将人物的情绪进行带有戏剧性的反差描写,那么无论是情节还是情感上,都会更具可读性和艺术性。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情绪反差、对比的描写来突出真实的情感的。如文中作者是这样写的:
四周静得可怕,当真是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映着深幽的夜幕,更显出一丝诡异。凉风不失时机地侵袭,渗过衣服,刺入毛孔,我不禁地打了一个颤。黑夜撕开灯光的一角,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突然觉得好冷,由内而外。我尽力将全身气力集于笔杆,此时,这小小的一只细长圆柱仿佛成了我抵御寒冷的利器。脑海中浮现出勇斗妖魔的种种场景,一切继续……还真巧了,刚到高潮,身上竟然不感到冷了。翻飞的书角竟然也安分下来,更神奇的是空气中弥漫着银耳的清香。
本来上文已经写到环境的变化,这里进一步进行渲染。四周之静,凉风侵袭,使得“我不禁地打了一个颤”,甚至“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这种情绪应该是一种冷色调的情绪。但是接下来,作者突然转过笔触,写道“我尽力将全身气力集于笔杆,此时,这小小的一只细长圆柱仿佛成了我抵御寒冷的利器”,“还真巧了,刚到高潮,身上竟然不感到冷了”。这里的描写情感与上文简直是截然不同的相反情绪,是一种振奋、明朗的暖色调。这样的反差对比,使得读者也为之情感一转,于是下文由“翻飞的书角竟然也安分下来,更神奇的是空气中弥漫着银耳的清香”的细节引出来的母亲关爱情节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细节描绘突出真情
在记叙文写作中,对情感的直接渲染主要是靠精彩的细节。细节描绘在渲染情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还是人物之间的对话,都能从一个侧面来体现人物的情感。因此,细节的设计是否精彩直接关系到情感渲染的成功与否。在具体写作中,一定要精心遴选精彩的细节,有意识地将细节中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进行巧妙设计,使之符合主题。如文中是如此描绘的:
我诧异了,抬起头,窗户已撘上了锁扣。立在书桌一旁的是捧着银耳汤的妈妈。
“冷吗?”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我的心声,我重重地点了点头。“把汤趁热喝了吧!”妈妈轻轻地递给我浮满银耳的碗,一股淡淡的香气混着水蒸气朦胧了我的视野。托着暖暖的汤碗,瞬时感受到了一股暖流顺着指间,传遍整片被凉风侵略过的地方。埋进白雾中,我肆意地呼吸温润的空气。夹着那鲜为人知的香,我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温暖。
当我与凉风还有作业在激烈交战并情绪转换的时候,妈妈出现了,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嘘寒问暖,更有最为直切的关爱,一碗饱含浓浓母爱的银耳汤出现了。文中对银耳汤香气的描绘很精彩,细节呈现的不仅仅是画面更是真情。除此此外,还有更加精彩的细节:
“还有这个!”妈妈变魔术般地拿出一本笔记,“这是你爸上网抄的资料,看看对你有用没?”翻开笔记,爸爸的字一如既往的遒劲,潇洒,一改往日的潦草,字里行间却尽显拘束。墨香和着纸张的香,徘徊在每一笔每一画,沁人心脾,撩动我的心弦。
没有直接出场的父亲并不比母亲差,他是从孩子的学习上入手去表现关爱的,看到此处,让人也觉得十分感动。对笔记本中爸爸字的细节描绘,一笔一笔都是在写令人感动的父爱啊,这样的情感渲染无声却有力。
四、感慨抒发情感升华
对情感的抒发除了间接描绘,还要注重直接升华。在记叙文写作中,我们往往通过对文中感动人心细节的感慨,直接点出其中蕴含的情感。特别要将其中体现的内在情感以最为感人的方式抒发出来。如文中作者是这样写的:
一本简单的笔记,一碗普通的银耳汤,一股平凡的香气。黑夜中,白茫茫的水汽携着墨香萦绕在我的近旁,枕着它,我不再是孤军作战。
继续投身题海,温暖的香已赶走寒冷和沉闷,黑夜中,有它一路陪伴,是父母真切的关爱,是从心底深处散发出的幽香。
照应开头的“一本笔记本,一支圆珠笔,陪着我,走过黑夜”。作者将文中感人至深的细节“一本简单的笔记,一碗普通的银耳汤,一股平凡的香气”回顾出来,并且感慨道:“黑夜中,白茫茫的水汽携着墨香萦绕在我的近旁,枕着它,我不再是孤军作战”。这样就将父母关爱的细节与情感点了出来。特别是在结尾作者直接感慨,“父母真切的关爱,是从心底深处散发出的幽香”,既是点题,又是对父母关爱情感的升华,让情感渲染得到了最终的落脚,真诚可信。
一、铺垫营造抒情氛围
在记叙文写作中,很多学生也明白情感渲染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急于去渲染情感,往往使得情感渲染比较突兀,显得不够自然、真诚。其实,在记叙文写作中,情感的抒发往往需要经过一定情节的铺垫和营造。比如,在《心底的幽香》一文中,作者本来想抒发的是对母亲的关爱情感,但是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并没有急于去写核心事件和情感,而是将笔触写到自己的痛苦、烦恼之中,特别是环境的描写。
一本笔记本,一支圆珠笔,陪着我,走过黑夜。
静静地坐在灯光下,艰难地与“摩尔”周旋,看着被我绞下的又一撮头发,我不禁苦笑,看来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啊。窗户微开,初秋的风正当清凉,绕过窗棂,掀开了书的一角。我不由地感到冷了。无暇顾及其他,把身子蜷起来,继续这一场无休止的战争。
作者起始写到只有“一本笔记本、一支圆珠笔”在陪伴自己,“走过黑夜”。这里很明显是为了下文写母亲的陪伴,特别是母亲关爱的陪伴做铺垫。窗户外的秋风微凉,导致“我不由地感到冷了”,以至于我“无暇顾及其他,把身子蜷起来”。这样的环境描写,也是为了下文写母亲关爱带给“我”的温暖和感动做铺垫。这样的技巧虽然不是什么高绝和奇特的技巧,但是却非常有用,它使得情感的渲染有了个蓄势的过程,使得后文的情感不会太突兀,渲染起来也会比较真诚。
二、反差对比调动情绪
记叙文中的情感主要是人的情感,而人的情感不是固定不变的,最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种不断变换的情感就是人的情绪。记叙文写作不宜平铺直叙,这样的情节往往过于平淡,不够生动,让人读来无趣,同样,情感也是如此。如果从始至终人物的情感始终停留在在一个点上,那么会让人觉得不具生活气息,也就难以获得认同。如果在记叙文写作中,能够将人物的情绪进行带有戏剧性的反差描写,那么无论是情节还是情感上,都会更具可读性和艺术性。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情绪反差、对比的描写来突出真实的情感的。如文中作者是这样写的:
四周静得可怕,当真是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映着深幽的夜幕,更显出一丝诡异。凉风不失时机地侵袭,渗过衣服,刺入毛孔,我不禁地打了一个颤。黑夜撕开灯光的一角,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突然觉得好冷,由内而外。我尽力将全身气力集于笔杆,此时,这小小的一只细长圆柱仿佛成了我抵御寒冷的利器。脑海中浮现出勇斗妖魔的种种场景,一切继续……还真巧了,刚到高潮,身上竟然不感到冷了。翻飞的书角竟然也安分下来,更神奇的是空气中弥漫着银耳的清香。
本来上文已经写到环境的变化,这里进一步进行渲染。四周之静,凉风侵袭,使得“我不禁地打了一个颤”,甚至“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这种情绪应该是一种冷色调的情绪。但是接下来,作者突然转过笔触,写道“我尽力将全身气力集于笔杆,此时,这小小的一只细长圆柱仿佛成了我抵御寒冷的利器”,“还真巧了,刚到高潮,身上竟然不感到冷了”。这里的描写情感与上文简直是截然不同的相反情绪,是一种振奋、明朗的暖色调。这样的反差对比,使得读者也为之情感一转,于是下文由“翻飞的书角竟然也安分下来,更神奇的是空气中弥漫着银耳的清香”的细节引出来的母亲关爱情节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细节描绘突出真情
在记叙文写作中,对情感的直接渲染主要是靠精彩的细节。细节描绘在渲染情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还是人物之间的对话,都能从一个侧面来体现人物的情感。因此,细节的设计是否精彩直接关系到情感渲染的成功与否。在具体写作中,一定要精心遴选精彩的细节,有意识地将细节中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进行巧妙设计,使之符合主题。如文中是如此描绘的:
我诧异了,抬起头,窗户已撘上了锁扣。立在书桌一旁的是捧着银耳汤的妈妈。
“冷吗?”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我的心声,我重重地点了点头。“把汤趁热喝了吧!”妈妈轻轻地递给我浮满银耳的碗,一股淡淡的香气混着水蒸气朦胧了我的视野。托着暖暖的汤碗,瞬时感受到了一股暖流顺着指间,传遍整片被凉风侵略过的地方。埋进白雾中,我肆意地呼吸温润的空气。夹着那鲜为人知的香,我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温暖。
当我与凉风还有作业在激烈交战并情绪转换的时候,妈妈出现了,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嘘寒问暖,更有最为直切的关爱,一碗饱含浓浓母爱的银耳汤出现了。文中对银耳汤香气的描绘很精彩,细节呈现的不仅仅是画面更是真情。除此此外,还有更加精彩的细节:
“还有这个!”妈妈变魔术般地拿出一本笔记,“这是你爸上网抄的资料,看看对你有用没?”翻开笔记,爸爸的字一如既往的遒劲,潇洒,一改往日的潦草,字里行间却尽显拘束。墨香和着纸张的香,徘徊在每一笔每一画,沁人心脾,撩动我的心弦。
没有直接出场的父亲并不比母亲差,他是从孩子的学习上入手去表现关爱的,看到此处,让人也觉得十分感动。对笔记本中爸爸字的细节描绘,一笔一笔都是在写令人感动的父爱啊,这样的情感渲染无声却有力。
四、感慨抒发情感升华
对情感的抒发除了间接描绘,还要注重直接升华。在记叙文写作中,我们往往通过对文中感动人心细节的感慨,直接点出其中蕴含的情感。特别要将其中体现的内在情感以最为感人的方式抒发出来。如文中作者是这样写的:
一本简单的笔记,一碗普通的银耳汤,一股平凡的香气。黑夜中,白茫茫的水汽携着墨香萦绕在我的近旁,枕着它,我不再是孤军作战。
继续投身题海,温暖的香已赶走寒冷和沉闷,黑夜中,有它一路陪伴,是父母真切的关爱,是从心底深处散发出的幽香。
照应开头的“一本笔记本,一支圆珠笔,陪着我,走过黑夜”。作者将文中感人至深的细节“一本简单的笔记,一碗普通的银耳汤,一股平凡的香气”回顾出来,并且感慨道:“黑夜中,白茫茫的水汽携着墨香萦绕在我的近旁,枕着它,我不再是孤军作战”。这样就将父母关爱的细节与情感点了出来。特别是在结尾作者直接感慨,“父母真切的关爱,是从心底深处散发出的幽香”,既是点题,又是对父母关爱情感的升华,让情感渲染得到了最终的落脚,真诚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