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一次,我刚开始教《掌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课,便突发灵感,一下改掉了原来教案中的预设。我对同学们说:“大家预习《掌声》一文了吗?”同学们齐声回答我以后,我便出示了本课的词语,检查了认读情况。接着,我要求同学们把自己最喜欢或最受感动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在这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说:“同学们,我们现在组织一次访谈活动。我是这篇课文的作者,你们读着课文想一想,有哪些问题需要采访我?”让我没想到的是,学生真把我当作作者了:
小英为什么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呢?她变得活泼开朗以后,还是这样吗?
小英是怎么上体育课的?
在那演讲课上,小英讲述了她童年的什么故事?她童年的故事一定很精彩。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会把怎样的目光一齐投向那个角落?
小英走上了讲台,同学们为什么鼓掌?小英为什么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为什么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忧郁”是什么意思?小英忧郁吗?
“我永远感谢这掌声”是什么意思?怎么感谢掌声?
那位刚调来的老师是不是很凶?当小英不愿意上台演讲的时候,她一点儿也没有原谅她?
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为什么需要掌声?比如我遇到难题的时候,就最不希望听到掌声。
我也是这么想,有一次我参加象棋比赛,结果输了,那时我需要的不是掌声,而是家长和老师的安慰。
小英的故事你一直记得吗?你写下小英的故事为什么要以“掌声”为题呢?
……
学生一个接一个的提问,让我感到穷于应付了。
“替身”作者,这偶尔所得,不禁引起了我的教后思考。这节课上,学生读书、思考之所以表现得异常活跃,也许是因为教法新鲜,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许是他们需要这样“无教师”的课堂,无拘无束,童心放飞。面对课文的“作者”,特别好奇的小学生频频举起小手,都很想与“作者”进行对话,期待着能在读书与对话之间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这让我感到,只要适合学生的有效教法,便是好教法。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根据“作者”的话题读书,他们能聚精会神、兴趣盎然,似乎没有拘束和压抑,个个表现得那样随心所欲。如果“作者”善于煽情,巧于激趣,学生便能畅游文中,探幽寻秘,还能“旁逸斜出”,链接文外。可以这样说,老师这样“替身”作者,对学生读书思考收到了很好的引领效果。
那么,怎样在今后的教学中尽其所用呢?经过多次尝试,我发现“替身”作者,可作为一种激趣导学的手段,灵活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布置预习时、讲读课文时、设计练习时,都能行之有效。
例如,我是这样布置学生预习《槐乡五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假如老师就是这篇课文的作者,请你边读边想,写下你想采访我的所有问题。到了语文课上,采访我的问题真是稀奇古怪,无奇不有:
你会做槐花饭吗?
槐乡在哪?
有一句话读不懂:“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了,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香气不是酒,怎么会将人熏醉呢?
你被槐乡的孩子拉到家中作客了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
讲读课文时,为了让孩子与“我”分享槐乡的欢乐景象,“我”创设了畅游槐乡的情境,要求学生就文中的句段说说读后的想法,喜欢不喜欢,为什么?说说对句子的理解与感悟,交流对槐乡的印象与赞颂,如此等等,学生乐此不疲。
学完了这一课,我又以作者的名义,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记得曾经学过的《水乡歌》吗?背一背。我们刚从槐乡回来,我们能仿照《水乡歌》写一首《槐乡歌》吗?试试看。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槐乡歌》槐乡什么多?/——花多。/千朵花,万朵花,/槐乡成了花的海洋。//槐乡什么香?/——花香。/家家户户的槐花饭,/飘来清香、醇香、浓香。//槐乡什么白?/——花白。/似瑞雪初降,/漫山遍野一片白茫茫。//槐乡什么美?/——花美。/似玉雕的圆球,/像维吾尔姑娘的发辫。//
这首小诗虽然并不押韵,读起来也不是朗朗上口,但其中的每一句都来自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也是与作者共同的赞美之情。每每看到学生高高举起的小手,倾听着他们充满童趣的心声,我总是想,要用他们喜欢的学法,获取最优的教学效果。
小英为什么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呢?她变得活泼开朗以后,还是这样吗?
小英是怎么上体育课的?
在那演讲课上,小英讲述了她童年的什么故事?她童年的故事一定很精彩。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会把怎样的目光一齐投向那个角落?
小英走上了讲台,同学们为什么鼓掌?小英为什么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为什么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忧郁”是什么意思?小英忧郁吗?
“我永远感谢这掌声”是什么意思?怎么感谢掌声?
那位刚调来的老师是不是很凶?当小英不愿意上台演讲的时候,她一点儿也没有原谅她?
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为什么需要掌声?比如我遇到难题的时候,就最不希望听到掌声。
我也是这么想,有一次我参加象棋比赛,结果输了,那时我需要的不是掌声,而是家长和老师的安慰。
小英的故事你一直记得吗?你写下小英的故事为什么要以“掌声”为题呢?
……
学生一个接一个的提问,让我感到穷于应付了。
“替身”作者,这偶尔所得,不禁引起了我的教后思考。这节课上,学生读书、思考之所以表现得异常活跃,也许是因为教法新鲜,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许是他们需要这样“无教师”的课堂,无拘无束,童心放飞。面对课文的“作者”,特别好奇的小学生频频举起小手,都很想与“作者”进行对话,期待着能在读书与对话之间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这让我感到,只要适合学生的有效教法,便是好教法。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根据“作者”的话题读书,他们能聚精会神、兴趣盎然,似乎没有拘束和压抑,个个表现得那样随心所欲。如果“作者”善于煽情,巧于激趣,学生便能畅游文中,探幽寻秘,还能“旁逸斜出”,链接文外。可以这样说,老师这样“替身”作者,对学生读书思考收到了很好的引领效果。
那么,怎样在今后的教学中尽其所用呢?经过多次尝试,我发现“替身”作者,可作为一种激趣导学的手段,灵活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布置预习时、讲读课文时、设计练习时,都能行之有效。
例如,我是这样布置学生预习《槐乡五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假如老师就是这篇课文的作者,请你边读边想,写下你想采访我的所有问题。到了语文课上,采访我的问题真是稀奇古怪,无奇不有:
你会做槐花饭吗?
槐乡在哪?
有一句话读不懂:“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了,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香气不是酒,怎么会将人熏醉呢?
你被槐乡的孩子拉到家中作客了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
讲读课文时,为了让孩子与“我”分享槐乡的欢乐景象,“我”创设了畅游槐乡的情境,要求学生就文中的句段说说读后的想法,喜欢不喜欢,为什么?说说对句子的理解与感悟,交流对槐乡的印象与赞颂,如此等等,学生乐此不疲。
学完了这一课,我又以作者的名义,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记得曾经学过的《水乡歌》吗?背一背。我们刚从槐乡回来,我们能仿照《水乡歌》写一首《槐乡歌》吗?试试看。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槐乡歌》槐乡什么多?/——花多。/千朵花,万朵花,/槐乡成了花的海洋。//槐乡什么香?/——花香。/家家户户的槐花饭,/飘来清香、醇香、浓香。//槐乡什么白?/——花白。/似瑞雪初降,/漫山遍野一片白茫茫。//槐乡什么美?/——花美。/似玉雕的圆球,/像维吾尔姑娘的发辫。//
这首小诗虽然并不押韵,读起来也不是朗朗上口,但其中的每一句都来自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也是与作者共同的赞美之情。每每看到学生高高举起的小手,倾听着他们充满童趣的心声,我总是想,要用他们喜欢的学法,获取最优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