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远离学生生活的历史课堂教学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更无法促使学生理解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地方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存在于乡村民间,有地域性、趣味性、自然性、活动性等鲜明特点。坚持求真、求善、适度、适时的原则,利用好身边的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从激发兴趣、帮助理解、启动探究、古为今用、培养乡情等方面推动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可以活化历史课堂。
【关键词】历史课堂;生活化;课程资源
三年高中历史学习,许多学生对中国史、世界史的重大事件如数家珍,对本地的历史人物与事件却无甚印象。这反映了我们的历史教学对身边的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关注不够。学生虽然很喜欢历史,喜欢看历史电视剧,听历史故事,但就是不喜欢“正儿八经”的历史课,因为我们的历史教学远离了他们的生活。
笔者听过一节公开课“太平天国运动”,执教教师为这节课设置了三个问题:
(1)为什么会爆发太平天国运动?(教师投影显示:鸦片战争,民族矛盾;朝廷腐败,阶级矛盾;连年灾荒,激化矛盾;“拜上帝会”,思想指导)
(2)对比《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点。(教师引导学生从内容、核心、评价、结果四个维度进行探究)
(3)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教师引导学生从太平天国纲领的不足、方针的失误、内部斗争等分析直接原因,从中外敌对势力的勾结分析客观原因,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分析根本原因,最后得出“没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农民阶级不可能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结论)
这节课从史实到理论,从原因到过程,从过程到结果,从史实到反思,层层递进,把历史问题讲得全面透彻,明明白白,足见上课教师理论水平高,教学功底深厚。但笔者观察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发现,学生面无笑容,也毫无感动,只是露出烦躁无奈的表情,似乎盼望着下课铃声快快响起。这样的现象,是学生有负于课堂,还是课堂有负于学生?教材文本内容的历史背景与当今学生的生活背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一个个远离学生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的问题,单调、枯燥、乏味的符号,学生听不出热情,悟不出感情,创不出新意。笔者认为,只有挖掘学生身边的历史课程资源,打通历史知识与学生生活的关联,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才能使学生体悟历史的智慧与价值。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指出,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我们的历史教育有课本,却不知有生活,因而寻找有生活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学生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1]。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关注学生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物、身边的文艺、身上的理智、心中的情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生活来建构历史知识。课程资源为了课程改革,课程为了教育,教育为了生活,那么课程资源所关注的生活应该是各种生活,不仅是外国的生活、城市的生活,还要关注乡村的生活[2]。开发学生身边的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是活化历史课堂,实现历史教育目标的应有之义。
全球化与本土化是世界文明演进的两大相辅相成的趋势。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开发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让学生领悟本土文化,能为学生理解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打下基础,为其走向世界奠定厚实的精神底子。
学生身边的生活化历史资源,形成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有着各自的特点。
1区域性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传统、民俗民风,形成不同的乡土文化精神,这就是富有区域特色的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在广西,地域性又包含民族性,当地历史课程资源具有无法替代的浓郁的民族性,对于当地学生有极强的亲和力。如广西百色、河池地区的板鞋运动,源于明朝归顺直隶州(今靖西市)抗倭英雄瓦氏夫人对俍兵的训练。这种多人共穿一双长木鞋的赛跑运动,见证了当年桂西俍兵团结一心、共御倭寇的光荣历史。因此,特定的地方课程资源运用于特定的地方中小学,会有特殊的教育效果。
2趣味性
学生身边生活化的历史课程资源包括各地的历史遗存、民俗民风、民间游戏、民间艺术、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等,形式多样,生动多彩,引人入胜。开发运用这些资源,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受到教育,寓教于乐。如苏南民谣“豌豆花开花蕊红,太平军哥哥一去影无踪。我黄昏守到日头上,我三春守到腊月中。只见雁儿往南飞,不见哥哥回家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体现了人民对太平军的深深怀念。
3自然性
地方生活化的历史课程资源多存于家庭家族的族谱或口耳相传的故事之中,许多还存于文物胜景之中,显得自然真切、原汁原味,经过筛选、加工就能发挥其教育作用。如广西南宁的斑峰书院,位于距南宁市中心约30千米的刘圩镇,1878年由当地群众集资创建。有进士钟德祥撰写书院碑记,书题大门匾额,名匠镌刻石碑,还有钟家后人保存的府第官职牌匾,留传至今,是不可多得的珍品。斑峰书院前、中、后三进,现仍留有前座、中座,前座古迹基本保存原貌,彰显着刘圩街钟家一门三进士(钟德祥、钟德瑞、钟刚中)的美誉,是当地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4活动性
地方历史文化以人为载体,通过各种活动传承下来。如广西壮族同胞的“三月三”歌圩,对歌、舞蹈等娱乐活动,展示了壮族人民热情好客、祈求平安幸福的愿望。学生参与其中,有利于实现知识与生命的融通,形成对家乡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提升爱乡爱国的情怀。
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走进历史,也让历史走进学生生活,有利于激活历史课堂,实现历史服務人生的教育目的。
1激发学习与探究历史的兴趣
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生动有趣,特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请学生根据新乌鸦找水喝的故事画了一幅漫画:一只小乌鸦正用一根吸管舒服地吸食深瓶里的清水,老乌鸦发现后勃然大怒:“你不用石头砸烂瓶子,敢坏了老祖宗的规矩!” 此故事与漫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两个凡是”的错误,生成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的观念。
2在生活中理解历史,在历史中体验生活
过于抽象化的历史教材已把丰满多姿的“美女”变成了皮包骨头的“画皮”。身边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就是一座历史与学生生活的桥梁,能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利于学生真正体会历史,汲取历史智慧,学会做人,懂得做事。同时,学生从现实寻找理解历史的切入点,有利于拓宽其视野,形成对历史全面、真实的认识。
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情况,谈谈改革开放以来南宁人衣、食、住、用、行及文教、娱乐的发展。一些学生在谈到改革开放前食品短缺的情况时,还拿出家里人收藏的糧票作为历史实证。一些女同学专门谈了穿着的变化:听奶奶与妈妈说,以前布料不够,必须有布票才能买布,化肥袋都用来做衣服,结果留下了历史笑话:把尿素穿在身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及心理、观念的转变,以图片、谈话、俗语等方式表现出来,是最生动、最容易体悟的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理解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3促进探究式学习的开展
身边生活化课程资源与课文的差异性,易于引发认知冲突,从而形成探究性学习的思维启动器。当学生探究活动陷入困境时,教师还可利用身边生活化资源丰富的新信息,启发学生发现新思路,保证探究式学习的正常进行。
比如,在讲到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笔者呈现图片《18个红手印》,并讲解其中所蕴含的内容。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问题:“18位农民为什么要冒险包产到户?”这对学生的心理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笔者再通过其他资源的展示,引导学生从经济困境、体制、思想解放、农民特点等方面探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
4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开发身边的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就是把学生身边的真实问题引进课堂,让学生去直面家乡历史、家乡的现实,通过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使爱乡之情、建乡之志化为建乡之力,初步形成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内容的教学中,笔者把南宁“爱心香蕉”的故事与图片搬到课堂,以身边农村发生的新闻事件作为学生思考历史问题的切入点,把历史上的改革与今天的问题连接起来。
在学生读完新闻、看了图片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地区还存在什么问题?有何应对良策?这相当于为学生学习历史、启迪现实搭建了活动平台,实现历史服务人生的目标。
5形成乡土文化精神
学生了解先辈经历与业绩、家乡的变迁与发展,树立对家乡的信心,培养对家乡的认同感,形成一个走向世界与立足乡土的平衡机制,培养认同家乡、保护家乡、守望相顾、共同发展的乡土文化精神的合力,这是形成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础。
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1来源可靠性——求真
生活化课程资源或附载于一些老物品之上,或在口耳相传的故事与传说之中,或记载于各宗族的家史与族谱里,多以百姓的语言与行动来传承,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与主观动机,难免有隐晦、误传或夸大成分。生活的第一要义是真实,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必须求真。我们要联系国家乃至世界历史的大背景,检视身边生活化历史资源的合理性与真实性,还可以用文字、实物、口碑材料相互对比检查生活化历史材料的可信度。
2作用正能量——求善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就是把学生与价值连在一起。课程资源必须有教育价值,即正能量。生活化课程资源的特点是“土、特、奇、趣”,虽然对于本地学生有极大的感染力,但身边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也具有良莠不齐的特点,有些内容还隐含封建迷信等落后因素,因此,不能随意将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当作课程内容不加提炼地搬进课程,否则,人们将会为一些已经过时的经典付出代价[3]。因此,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应有一个求善机制,使潜在的课程资源发挥其培养具有良好品质学生的作用。教师认真筛选课程资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地方历史融入国家与人类的大历史之中,防止过分渲染地方文化而危及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我们要保证国家历史安全,培养具有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与国际意识的现代公民。
3用量合适——适度
我们既不能“教教材”,也不能“到处都是教材”,更不能盲目贪多求大,用堆积的材料淹没流畅的教材,加重学生的负担。过多的课外资源会造成喧宾夺主、冲淡教学主题的局面。学科知识贫乏的教师因为找不到丰富的课程资源来支撑活动,只能套用教科书结构并照本宣科。学科知识丰富但理解不透彻的教师,弄不清哪些是不重要的概念或不必要的活动,结果是资料堆砌,一节课拼命赶时间还是上不完。学科知识丰富且理解通透者,不仅找到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还能根据本课主题,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过程简练而深入。
4时机恰当——适时
正所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生活化的历史课程资源在合适时机、合适场所,以合适的形式呈现,犹如神来之笔,对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笔者曾在执教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时,向一位同学提问有关“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失败的原因与启示的问题。该生回答说,他是准备读理科的,没想过那么深刻的历史问题。笔者马上抓住他的想法展开提问:“你为什么选择读理科?”[DK]“除目标之外,[JP3]在条件特点方面的原因
是什么?”“这说明一个人的选择是依据什么来决定的?”笔者最后启发学生在问题回答的基础上加以提升,引出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道理,这样,学生自然对实事求是的历史价值观形成了认识。
总之,发挥身边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的区域性、自然性、趣味性与活动性等教育优势,并放入宽阔的历史视野之中,在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引导下,挖掘利用身边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帮助理解、启动探究、古为今用、培养乡情等方面推动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活化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宋虎平民间的课程资源:被遗忘的课程资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6):44-48
[3]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历史课堂;生活化;课程资源
三年高中历史学习,许多学生对中国史、世界史的重大事件如数家珍,对本地的历史人物与事件却无甚印象。这反映了我们的历史教学对身边的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关注不够。学生虽然很喜欢历史,喜欢看历史电视剧,听历史故事,但就是不喜欢“正儿八经”的历史课,因为我们的历史教学远离了他们的生活。
一、我们的课堂很无奈
笔者听过一节公开课“太平天国运动”,执教教师为这节课设置了三个问题:
(1)为什么会爆发太平天国运动?(教师投影显示:鸦片战争,民族矛盾;朝廷腐败,阶级矛盾;连年灾荒,激化矛盾;“拜上帝会”,思想指导)
(2)对比《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点。(教师引导学生从内容、核心、评价、结果四个维度进行探究)
(3)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教师引导学生从太平天国纲领的不足、方针的失误、内部斗争等分析直接原因,从中外敌对势力的勾结分析客观原因,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分析根本原因,最后得出“没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农民阶级不可能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结论)
这节课从史实到理论,从原因到过程,从过程到结果,从史实到反思,层层递进,把历史问题讲得全面透彻,明明白白,足见上课教师理论水平高,教学功底深厚。但笔者观察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发现,学生面无笑容,也毫无感动,只是露出烦躁无奈的表情,似乎盼望着下课铃声快快响起。这样的现象,是学生有负于课堂,还是课堂有负于学生?教材文本内容的历史背景与当今学生的生活背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一个个远离学生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的问题,单调、枯燥、乏味的符号,学生听不出热情,悟不出感情,创不出新意。笔者认为,只有挖掘学生身边的历史课程资源,打通历史知识与学生生活的关联,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才能使学生体悟历史的智慧与价值。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指出,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我们的历史教育有课本,却不知有生活,因而寻找有生活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学生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1]。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关注学生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物、身边的文艺、身上的理智、心中的情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生活来建构历史知识。课程资源为了课程改革,课程为了教育,教育为了生活,那么课程资源所关注的生活应该是各种生活,不仅是外国的生活、城市的生活,还要关注乡村的生活[2]。开发学生身边的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是活化历史课堂,实现历史教育目标的应有之义。
全球化与本土化是世界文明演进的两大相辅相成的趋势。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开发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让学生领悟本土文化,能为学生理解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打下基础,为其走向世界奠定厚实的精神底子。
二、脚下土地真精彩
学生身边的生活化历史资源,形成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有着各自的特点。
1区域性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传统、民俗民风,形成不同的乡土文化精神,这就是富有区域特色的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在广西,地域性又包含民族性,当地历史课程资源具有无法替代的浓郁的民族性,对于当地学生有极强的亲和力。如广西百色、河池地区的板鞋运动,源于明朝归顺直隶州(今靖西市)抗倭英雄瓦氏夫人对俍兵的训练。这种多人共穿一双长木鞋的赛跑运动,见证了当年桂西俍兵团结一心、共御倭寇的光荣历史。因此,特定的地方课程资源运用于特定的地方中小学,会有特殊的教育效果。
2趣味性
学生身边生活化的历史课程资源包括各地的历史遗存、民俗民风、民间游戏、民间艺术、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等,形式多样,生动多彩,引人入胜。开发运用这些资源,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受到教育,寓教于乐。如苏南民谣“豌豆花开花蕊红,太平军哥哥一去影无踪。我黄昏守到日头上,我三春守到腊月中。只见雁儿往南飞,不见哥哥回家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体现了人民对太平军的深深怀念。
3自然性
地方生活化的历史课程资源多存于家庭家族的族谱或口耳相传的故事之中,许多还存于文物胜景之中,显得自然真切、原汁原味,经过筛选、加工就能发挥其教育作用。如广西南宁的斑峰书院,位于距南宁市中心约30千米的刘圩镇,1878年由当地群众集资创建。有进士钟德祥撰写书院碑记,书题大门匾额,名匠镌刻石碑,还有钟家后人保存的府第官职牌匾,留传至今,是不可多得的珍品。斑峰书院前、中、后三进,现仍留有前座、中座,前座古迹基本保存原貌,彰显着刘圩街钟家一门三进士(钟德祥、钟德瑞、钟刚中)的美誉,是当地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4活动性
地方历史文化以人为载体,通过各种活动传承下来。如广西壮族同胞的“三月三”歌圩,对歌、舞蹈等娱乐活动,展示了壮族人民热情好客、祈求平安幸福的愿望。学生参与其中,有利于实现知识与生命的融通,形成对家乡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提升爱乡爱国的情怀。
三、生活化课堂有实效
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走进历史,也让历史走进学生生活,有利于激活历史课堂,实现历史服務人生的教育目的。
1激发学习与探究历史的兴趣
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生动有趣,特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请学生根据新乌鸦找水喝的故事画了一幅漫画:一只小乌鸦正用一根吸管舒服地吸食深瓶里的清水,老乌鸦发现后勃然大怒:“你不用石头砸烂瓶子,敢坏了老祖宗的规矩!” 此故事与漫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两个凡是”的错误,生成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的观念。
2在生活中理解历史,在历史中体验生活
过于抽象化的历史教材已把丰满多姿的“美女”变成了皮包骨头的“画皮”。身边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就是一座历史与学生生活的桥梁,能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利于学生真正体会历史,汲取历史智慧,学会做人,懂得做事。同时,学生从现实寻找理解历史的切入点,有利于拓宽其视野,形成对历史全面、真实的认识。
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情况,谈谈改革开放以来南宁人衣、食、住、用、行及文教、娱乐的发展。一些学生在谈到改革开放前食品短缺的情况时,还拿出家里人收藏的糧票作为历史实证。一些女同学专门谈了穿着的变化:听奶奶与妈妈说,以前布料不够,必须有布票才能买布,化肥袋都用来做衣服,结果留下了历史笑话:把尿素穿在身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及心理、观念的转变,以图片、谈话、俗语等方式表现出来,是最生动、最容易体悟的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理解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3促进探究式学习的开展
身边生活化课程资源与课文的差异性,易于引发认知冲突,从而形成探究性学习的思维启动器。当学生探究活动陷入困境时,教师还可利用身边生活化资源丰富的新信息,启发学生发现新思路,保证探究式学习的正常进行。
比如,在讲到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笔者呈现图片《18个红手印》,并讲解其中所蕴含的内容。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问题:“18位农民为什么要冒险包产到户?”这对学生的心理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笔者再通过其他资源的展示,引导学生从经济困境、体制、思想解放、农民特点等方面探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
4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开发身边的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就是把学生身边的真实问题引进课堂,让学生去直面家乡历史、家乡的现实,通过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使爱乡之情、建乡之志化为建乡之力,初步形成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内容的教学中,笔者把南宁“爱心香蕉”的故事与图片搬到课堂,以身边农村发生的新闻事件作为学生思考历史问题的切入点,把历史上的改革与今天的问题连接起来。
在学生读完新闻、看了图片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地区还存在什么问题?有何应对良策?这相当于为学生学习历史、启迪现实搭建了活动平台,实现历史服务人生的目标。
5形成乡土文化精神
学生了解先辈经历与业绩、家乡的变迁与发展,树立对家乡的信心,培养对家乡的认同感,形成一个走向世界与立足乡土的平衡机制,培养认同家乡、保护家乡、守望相顾、共同发展的乡土文化精神的合力,这是形成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础。
四、课堂生活要规范
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1来源可靠性——求真
生活化课程资源或附载于一些老物品之上,或在口耳相传的故事与传说之中,或记载于各宗族的家史与族谱里,多以百姓的语言与行动来传承,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与主观动机,难免有隐晦、误传或夸大成分。生活的第一要义是真实,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必须求真。我们要联系国家乃至世界历史的大背景,检视身边生活化历史资源的合理性与真实性,还可以用文字、实物、口碑材料相互对比检查生活化历史材料的可信度。
2作用正能量——求善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就是把学生与价值连在一起。课程资源必须有教育价值,即正能量。生活化课程资源的特点是“土、特、奇、趣”,虽然对于本地学生有极大的感染力,但身边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也具有良莠不齐的特点,有些内容还隐含封建迷信等落后因素,因此,不能随意将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当作课程内容不加提炼地搬进课程,否则,人们将会为一些已经过时的经典付出代价[3]。因此,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应有一个求善机制,使潜在的课程资源发挥其培养具有良好品质学生的作用。教师认真筛选课程资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地方历史融入国家与人类的大历史之中,防止过分渲染地方文化而危及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我们要保证国家历史安全,培养具有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与国际意识的现代公民。
3用量合适——适度
我们既不能“教教材”,也不能“到处都是教材”,更不能盲目贪多求大,用堆积的材料淹没流畅的教材,加重学生的负担。过多的课外资源会造成喧宾夺主、冲淡教学主题的局面。学科知识贫乏的教师因为找不到丰富的课程资源来支撑活动,只能套用教科书结构并照本宣科。学科知识丰富但理解不透彻的教师,弄不清哪些是不重要的概念或不必要的活动,结果是资料堆砌,一节课拼命赶时间还是上不完。学科知识丰富且理解通透者,不仅找到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还能根据本课主题,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过程简练而深入。
4时机恰当——适时
正所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生活化的历史课程资源在合适时机、合适场所,以合适的形式呈现,犹如神来之笔,对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笔者曾在执教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时,向一位同学提问有关“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失败的原因与启示的问题。该生回答说,他是准备读理科的,没想过那么深刻的历史问题。笔者马上抓住他的想法展开提问:“你为什么选择读理科?”[DK]“除目标之外,[JP3]在条件特点方面的原因
是什么?”“这说明一个人的选择是依据什么来决定的?”笔者最后启发学生在问题回答的基础上加以提升,引出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道理,这样,学生自然对实事求是的历史价值观形成了认识。
总之,发挥身边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的区域性、自然性、趣味性与活动性等教育优势,并放入宽阔的历史视野之中,在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引导下,挖掘利用身边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帮助理解、启动探究、古为今用、培养乡情等方面推动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活化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宋虎平民间的课程资源:被遗忘的课程资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6):44-48
[3]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