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毫无疑问,《麦田里的守望者》可谓杰罗姆·大卫·塞林格最为出色的文学作品之一。许多评论家都讨论过该小说的男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却很少有人基于发展阶段理论这一精神分析学理论对该书进行人物性格分析。
本文旨在运用雅克·拉康的发展阶段理论完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人物分析,以达到帮助提供文学作品人物赏析新思路及提高读者对自身发展阶段认识的目的。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简要介绍雅克·拉康及其发展阶段理论,其中发展阶段包括想象界、象征界和实在界;第二个部分着手于《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的介绍,其中包括创作背景与主要人物;第三个部分运用雅克·拉康的发展阶段理论分析书中的男主人公霍尔顿的人物性格,具体围绕霍尔顿的需要,欲望和要求展开。
霍尔顿的心理困境,主要源于其在想象界形成的镜像遭受幻灭,以及受到了象征界的父亲之名的威胁。运用发展阶段理论对人物性格进行分析能够呈现动态化的人物分析视角,打破静态和固化的人物分析模式,揭示小说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诉求,剖析小说的主题思想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关键词:雅克·拉康;发展阶段理论;文学人物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
引言
作为20世纪美国当代文学的代表,《麦田里的守望者》被公认为文学史上的奇迹之一。一经发布,它就被列为最畅销的类别,并且到目前为止已经被反复出版。该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戴维·塞林格,自1951年出版以来,该书的主角霍顿·考菲尔德一直吸引着读者和评论家,作为讨论的重点。这本书讲述了霍顿向精神病院的精神病医生亲自叙述的一个故事,读者们也倾向于从心理分析的角度上鉴赏这个故事。
许多批评家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讨论了霍尔顿的心理问题。安妮·古德曼曾经评论说,当阅读如此冗长的小说时,读者往往会厌倦像霍尔顿这样的代表人物。她说,霍尔顿并没有他自身和作者认为的那么敏感或有见地(Salzman,109)。她还指出,霍尔顿是如此地以自我为中心,以至于其他徘徊在这本书中的角色,除了霍尔顿的姐姐菲比之外,都没有任何原真性。。戴维·史蒂文森(David Stevenson)评论说,这部小说“是这个男孩的写照,与此同时,他虽然滑稽又可悲,但他试图重新夺回自己的身份并希望成为一个花花公子度过一个半痛苦、半疯狂的周末”(112)。
與以往以这种方式对小说进行人物分析的论文不同,本论文不仅根据拉康的发展阶段理论的三个层次分析了霍顿的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并且根据拉康的与发展阶段理论密切相关的另一种重要理论——欲望理论来对霍顿产生的需要,欲望和要求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旨在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分析霍尔顿的心理发展,并通过拉康关于主体心理层次的发展阶段理论,探究霍顿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1.雅克·拉康及其发展阶段理论
拉康从语言学的角度重新解释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提出了著名的例如镜像阶段理论和发展阶段理论等心理学理论,这些理论对当代心理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被誉为“法国的弗洛伊德”,也是自笛卡尔时代以来最杰出的法国思想家。
1.1雅克·拉康简介
雅克·玛利·埃米尔·拉康(Jacques Marie ?mile Lacan)是弗洛伊德时代以来最具争议的精神分析家,是法国的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家。可以说,很少有20世纪思想家像雅克·拉康这样对后来的人文知识生活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拉康的“回归弗洛伊德的意义”深刻地改变了国际精神分析运动的面貌。他在20世纪50年代举行的研讨会为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法国盛行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土壤之一,在英语世界中这种哲学思想被称为“后结构主义”。(里德,格罗夫斯,25)他的思想对语言学、后结构主义、二十世纪法国哲学、批判理论和临床心理分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发展阶段理论的三个层次
在拉康的心理分析理论中,主体的心理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包括想象界,象征界和现实界。 接下将详细介绍这三个层次。
1.2.1想象界
想象界是主体产生图片,影像和想象力的阶段。拉康认为,鉴于自我与在镜像阶段中产生的反射图像之间的关系,主体的自我与想象界本身就存在根本的异化:“异化是想象界的组成部分。” (Lacan,1997,146)。这种关系也是自我构成的。拉康在《恋物癖》一书中解释:象征界,想象界和实在界在性别层面上,想象界表现为性展示和求爱(Lacan and Granoff,158)。
拉康认为和主体产生认同是精神分析师的目标,因此他批评主要的精神分析学派对于精神分析的实践只停留在了想象界这个层面。而拉康建议使用象征界这一概念来消除想象界的固有定式---分析师用图像代替文字。
1.2.2象征界
在 “对象的关系”,雅克·拉康举行的第四次研讨会中,拉康坚持认为,除非通过语言,否则“结构”和“规则”等概念是不可能传达的。因此,象征界又被认为是一种语言概念。但是,这个阶段与基于双向互惠的语言并不相同,因为语言既包含想象界又包含实在界。
同样,象征界也是关于极端变化的领域。即,“彼者”。这个“彼者”以无意识为主题。规则概念是在俄狄浦斯情结过程中调节主体欲望的因素。(帕格尔,124)相比之下,象征界代表文化的统领阶段,想象界代表本性的统领阶段。象征界由语言构成。它是人类表达欲望的重要工具,这与动物不同。进行心理分析的唯一工具就是语言。
1.2.3实在界
实在界被视为拉康理论的起点之一,但在拉康后来的思想发展中经历了许多变化和转折。实在界是想象界和象征界都无法达到的地方。这是超出理性的存在。(沙鸥,342)实在界将“需求”作为其对象。在符征主导的过程中,诸如乳房,视力,声音和粪便等的“需求”被标识出来,尽管主体永远无法满足这类需求。坦白地说,实在界的定义是模糊的,因为它与想象界完全不同。鉴于实在界不属于语言活动范围,因此难以表达且无法解决。它似乎存在于与客观现实不同的领域之外。它也意味着主观现实与语言分离。传统的心理分析认为,鉴于栩栩如生的想象中发生的事情,其本质是无意识转变为意识。换句话说,在实在界出现的想象被神经学家视为现实。在拉康看来,这种观点很难接受。因为他认为无意识本质上是彼者的话语。(Lacan and Granoff,176) 2.《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介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由美国作家杰罗姆·戴维·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创作的小说,书中围绕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菲尔德(Holden Caulfield)离开学校并流浪至纽约的三天内的故事展开。 塞林格使用意识流的奔放写作风格来全面探索少年的内心世界。
2.1《麦田里的守望者》背景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杰罗姆·戴维·塞林格的最佳畅销书,奇迹般地让塞林格出版十年后赢得了普遍的声誉。除了成功地使这本小说连续多年成为畅销书之外,在众多文学评论家和其主要读者青少年中都掀起了波澜。这本书的主人公是美国16岁的青少年霍顿·考菲尔德。由于其糟糕的学习成绩和怪异的行为而辍学。然后,他花了三天时间在纽约市四处游荡,在此期间,他与各行各业的人,尤其是下层阶级的人们产生了交集,他经历的事情对他影响非常深刻,他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心理治疗。在这个故事的结尾,读者很容易发现这本书的主角霍顿接近于精神崩溃。
1951年,《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这时正处于世界大战结束的时期,在美国,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差距和隔阂越来越大。原因是由于美国大萧条的破坏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大多数老年人渴望获得稳定和财富,而年轻一代,由于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人生目标也开始变得不同,他们渴望自由和自我意识,而《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它引起了年轻人对内心深处的关注,并促进了20世纪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
杰罗姆·戴维·塞林格于1919年1月1日出生于纽约市,于2010年去世。塞林格在15岁时被父亲送往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军事学校,于1936年毕业。1937年,塞林格开始投稿自己撰写的文章以谋生,其中包括一部出色的中篇小说《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第二次世界大战缩短了塞林格的写作过程。他于1942年参军。萨林格受到战争期间他所目睹到的悲惨场面的影响,后来写了很多以战争为主题的书。1946年,塞林格离开军队,返回纽约,专心写作。他的第一本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他赢得了全球声誉。
2.2《麦田里的守望者》主要角色
小说的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具有相对复杂的个性,他的举止可以被称为非正统派主角,他既体现了怯懦,又体现了善良。总的来看,霍顿有自己的痛苦和理想。他想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其一生的任务是拯救任何想越過陡峭悬崖的人。他内心深处渴望一个纯真的世界。相比之下,现实对他来说,他的梦想太难实现。因此,他选择成为愤世嫉俗的颓废者。他以非正统派主角的形象出现,因为虚伪和怯懦,他不得不放弃崇高的理想,而这最终导致了他精神上的崩溃。
斯特拉达特是小说中的另一个主要人物。他是霍顿大学预科学校的室友之一。从表面上看,斯特拉德勒长得好看,在同龄人中广受赞誉,并且充满自信,但是霍顿将他视为“秘密的粗俗汉”,因为尽管斯特拉德勒看似有礼貌,但他的个人物品,比如他的桌子,邋遢得令人作呕。当谈到性的敏感话题时,斯特拉德莱特出人意料地善于谈论。霍顿不向他不想做的事情或事物屈服,而斯特拉德特知道如何应付了事并赢得知名度。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除霍顿外最重要的角色是菲比。她是霍顿心爱的妹妹。在小说中,菲比很机灵,体贴甚至果断。她似乎拥有一个十岁女孩无法拥有的美德。尽管如此,她仍然保持着这种纯真的行为,她能让霍顿从心底里真正高兴起来。菲比有时会比霍顿显得成熟,她知道霍顿需要征服的不是霍顿想的悲惨世界,而是他自己。
3. 从雅克·拉康的发展阶段理论分析霍尔顿的性格
为了更好地理解拉康的发展阶段理论,了解他的欲望概念是很有必要的。拉康的欲望概念分为三个层次,包括需要,欲望和要求。具体来说,需要表示生理需要。它本身具有客观性和条件性,其可满足性体现了这一点。如果是婴儿,则直接需要母亲的牛奶,水等。随着婴儿的成长,他开始对爱也有所需求,他希望母亲和其他成年人经常爱护和宠爱自己。一个人总是认为赋予他爱的物体越多越好。因此,如果需求仍未得到满足,主体将变得焦虑不安。最后,欲望存在于需求随要求分裂的地方。“欲望是需求的明确表达所产生的剩余:‘欲望在要求从需要中分离出来的阶段便开始形成’”(Lacan,1998,68)。
根据上面的定义和拉康发展阶段理论的简要介绍,要求存在于想象界,欲望存在于象征界,而需要存在于实在界。以下是根据拉康的发展阶段理论对小说主角霍顿进行的进一步分析。
3.1霍顿的需要
在拉康的理论中,主体的心理结构包括三个层次:想象界,象征界和实在界。 “镜像”是想象界的重要概念。拉康曾经说过:“镜像阶段这种现象,我赋予它双重价值。首先,它具有历史价值,因为它标志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其次,它代表了与身体形象至关重要的性欲关系”(Lacan,1998,109)。在这个阶段中,主体的自我是通过外在化过程形成的。在经历了对象的感知视野和心理过程之间的冲突之后,对象的自我最终得以构建。拉康将这个过程称为异化。
大约六到十八个月大时,婴儿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协调运动。但是,当他第一次站在镜子前时,镜子中的图像可以为他提供一定的身份和复杂性,或者他可以说出他的身体与图像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在此过程中,他首次将自己形象化为一个自我协调一致的主导实体,这是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对自我身份的首次认同。镜像成为对象的“理想自我”,即完美无瑕的自我。
对于霍顿来说,他的兄弟艾莉代表了一个孩子的理想形象,是童真和纯洁的完美代名词。霍顿将艾莉视为自己的镜像,并在许多方面寻求与艾莉的认同,一名纯洁的保护者即是他的“理想自我”。
霍顿和艾莉很小的时候打高尔夫球的场景给霍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表明艾莉对霍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说明霍顿希望获得艾莉的认可。 “我十岁时就开始打高尔夫球。我记得有一次,夏天大约十二岁时,我准备参加所有比赛,并有种预感,如果我突然转身,我会去见艾莉。所以我去见了他,而且肯定的是,他正坐在篱笆外的自行车上-篱笆一直围着他-他坐在那里,在我身后一百五十码的地方,看着我开球”(Salinger, 138)。在这种情况下,艾莉似乎成为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他仔细地看着霍顿在篱笆外打高尔夫球,而霍顿成了在麦田中打球的孩子。菲比要求霍顿列出他喜欢的一件事时,他回答说,他想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他沉迷于这样的影响以及他自己想象的认同。显然,霍顿的需要,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意味着要成为一个保护无辜儿童免于陷入虚伪的成年世界的人,而艾莉最终死于白血病,因此霍顿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满足这一需要。 3.2霍顿的欲望
霍顿在想象界中将艾莉识别为“彼者”(Other),他感到满足,没有失落感。但是涉及到成人世界时,霍顿面临着“父之名”(Name-of-the-Father)带来的风险。拉康认为象征界是造成极端改变的领域。即,彼者,它以无意识为主题。
在一个婴儿十八个月到四岁时,他和他母亲(最初的“彼者”)在想象界中的二元关系由于父亲的干预而破裂,形成三元关系。更确切地说,在俄狄浦斯阶段,父亲的名字代表了规章制度,规定了交流和欲望两种方式。在这里父亲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父亲,而是代表父亲的职能:最大的权威。这种权威可以严格限制对象的欲望。在婴儿违背父亲律法的条件下,婴儿必须接受相应的惩罚。由于主体遭受到了象征性的阉割,所以会出现失落感,在象征界寻求欲望的过程就此开始了。
霍顿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之一是他与室友斯特拉德莱特之间的斗争。特拉德莱特在知道霍顿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写文章之后,他愤愤不平地指出霍顿的人格弱点并呵斥道:“您做事总是落后。难怪你总是该死地考试不及格。您不会按应有的方式做一件该死的事情。這话我是认真的。一件该死的事情都没有。”(Salinger,189)实际上,斯特拉德莱特相当于父之名的角色,他侵犯了霍顿的秘密世界,亵渎了纯真的美德。那篇关于艾莉的棒球手套的文章象征着纯真和善良,是霍顿镜象的反映;然而,斯特拉德莱特的反对却象征着霍顿的幻灭。
霍顿因为珍和斯特拉德莱特之间的约会感到非常焦虑,因为他知道斯特拉德莱特是一个花花公子,担心他让简成功上钩。霍顿的镜像是纯真的保护者,他担心简的纯洁被玷污而去向斯特拉德莱特宣战。(Taylor,655)结果,霍顿被斯特拉德莱特打倒,鼻子和脸上满是鲜血,他的狩猎帽也掉了。在这场斗争中,斯特拉德莱特变成了象征性的父亲,对霍顿理想的自我构成了威胁。另外,霍顿被击败的事实意味着他象征性地被阉割。在父之名的统治下,霍尔顿必然意识到了自我的损失。血淋淋的伤口是指纯真和纯洁的丧失。代表霍顿理想自我的猎帽的丢失也表明他的镜像崩塌了。
根据拉康的理论,在俄狄浦斯阶段的过程中,主体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因此欲望就产生了。(Lacan,Granoff,436)也就是说,欲望就是对处于象征界核心的“彼者”的渴望,无人能到达这个让人感到完整并获得认同的地方。在被象征性地阉割之后,霍顿进入到了象征界这个层次。对霍顿来说,他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理想自我,这个理想自我是在想象界中形成的,而他在象征界中也不愿意服从象征秩序的父之名的统治。
3.3霍顿的要求
霍顿被困在想象界和象征界,也为理想中的自我和父之名的规则所困,他产生了寻死和“回归母体”的冲动,这表明他渴望回到实在界。根据拉康的理论,婴儿和其母亲在实在界处于共生关系。他们之间没有特定的界限,因此婴儿没有自我或彼者的概念。实在界是一个心理上的概念,象征完成和整体。然而,“不可能到达实在界”(Lacan,1997,373)。一旦进入想象界和象征界,主体就不能回到实在界。
就霍顿而言,他渴望回到实在界,以弥补自己的损失并恢复完成感。小说中曾这样描述霍顿拉下他的狩猎帽的边缘,他自言自语道:“我觉得我要变成瞎子了,亲爱的母亲!为什么这里的一切都这么黑……亲爱的妈妈,请把你的手给我!你为什么不把手给我?” (Salinger,685)在这个场景中,他正在黑暗中寻求母亲的帮助,这种场景和处于母亲的子宫的胎儿很相似。书中,霍顿常常会表现出他寻死的意图。死亡是接近实在界的一种方式。霍顿在想象界和象征界之间不断徘徊,他受到犬儒主义和死亡动机的控制。
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雅克·拉康的发展阶段理论,特别是通过分析霍顿的需要,欲望和要求,着重于《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对霍顿进行性格分析。
在想象界中,霍顿在他的兄弟艾莉的深刻影响下,试图在他身上得到身份认同,并希望保持纯真的品质,正如童真、纯洁的艾莉一样。尽管霍顿似乎让自己沉迷在酗酒,抽烟和骂脏话当中,但他这样做是为了表现出对外界的抵抗力,他的内心是简单而纯洁的。
在象征界中,成人世界象征着父之名或父亲的统治。霍尔顿在其权威的控制箱感到沮丧和悲痛,无法反击。结果,他不愿遵守父之名的律法,这从他对社会法规的违反以及对社会正统性的无知中可以反映出来。上述所有导致他被大多数其他社会成员所孤立,无法在社会中立足。
在面对想象界中无法实现的理想自我以及在象征界父之名的高压统治下,霍顿于实在界中渴望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这代表着他的主体性和最大程度上的自由。拉康解释道,真实阶段是不可能获得的。因此,霍尔顿显现出他渴望死亡和重新开始的动机。
由此可以看出,霍顿在其心理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接近崩溃的边缘。他的异常实际上是由于他为自己的主体性而奋斗,而他的神经症是由于他在想象界中被压抑的自我以及他在象征界中对父之名戒律的反叛。最后,霍顿因精神崩溃而受打击,被送往精神病院,接受心理治疗。
通过这种方式来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雅克·拉康的发展阶段理论以及本书主人公心理困境的原因。这种困境不仅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年轻一代普遍的心理动荡,而且反映了作者自己的生活状况。将霍顿的心理发展与拉康的发展阶段理论联系起来,可以为文学作品人物分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心理的发展阶段,并帮助年轻人更好地应对人生成长过程中的曲折。
参考文献:
[1]达瑞安·里德、朱迪·格罗夫斯,《介绍丛书:拉康》,李新雨 (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年。
[2]菲利普·拉古-拉巴特,让-吕克·南希,《文字的凭据:对拉康的一个解读》,张洋(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6年。
[3]格尔达·帕格尔,《拉康》,李朝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4]坎尼斯·斯拉文斯基,《塞林格传:永远的麦田守望者》,史国强 (译),北京:现代出版社,2015年。
[5]纳塔莉·沙鸥,《欲望伦理:拉康思想引论》,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年。
[6]齐泽克,《斜目而视:透过通俗文化看拉康》,季广茂(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7]吴琼,《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8]雅克·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年。
本文旨在运用雅克·拉康的发展阶段理论完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人物分析,以达到帮助提供文学作品人物赏析新思路及提高读者对自身发展阶段认识的目的。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简要介绍雅克·拉康及其发展阶段理论,其中发展阶段包括想象界、象征界和实在界;第二个部分着手于《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的介绍,其中包括创作背景与主要人物;第三个部分运用雅克·拉康的发展阶段理论分析书中的男主人公霍尔顿的人物性格,具体围绕霍尔顿的需要,欲望和要求展开。
霍尔顿的心理困境,主要源于其在想象界形成的镜像遭受幻灭,以及受到了象征界的父亲之名的威胁。运用发展阶段理论对人物性格进行分析能够呈现动态化的人物分析视角,打破静态和固化的人物分析模式,揭示小说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诉求,剖析小说的主题思想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关键词:雅克·拉康;发展阶段理论;文学人物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
引言
作为20世纪美国当代文学的代表,《麦田里的守望者》被公认为文学史上的奇迹之一。一经发布,它就被列为最畅销的类别,并且到目前为止已经被反复出版。该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戴维·塞林格,自1951年出版以来,该书的主角霍顿·考菲尔德一直吸引着读者和评论家,作为讨论的重点。这本书讲述了霍顿向精神病院的精神病医生亲自叙述的一个故事,读者们也倾向于从心理分析的角度上鉴赏这个故事。
许多批评家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讨论了霍尔顿的心理问题。安妮·古德曼曾经评论说,当阅读如此冗长的小说时,读者往往会厌倦像霍尔顿这样的代表人物。她说,霍尔顿并没有他自身和作者认为的那么敏感或有见地(Salzman,109)。她还指出,霍尔顿是如此地以自我为中心,以至于其他徘徊在这本书中的角色,除了霍尔顿的姐姐菲比之外,都没有任何原真性。。戴维·史蒂文森(David Stevenson)评论说,这部小说“是这个男孩的写照,与此同时,他虽然滑稽又可悲,但他试图重新夺回自己的身份并希望成为一个花花公子度过一个半痛苦、半疯狂的周末”(112)。
與以往以这种方式对小说进行人物分析的论文不同,本论文不仅根据拉康的发展阶段理论的三个层次分析了霍顿的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并且根据拉康的与发展阶段理论密切相关的另一种重要理论——欲望理论来对霍顿产生的需要,欲望和要求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旨在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分析霍尔顿的心理发展,并通过拉康关于主体心理层次的发展阶段理论,探究霍顿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1.雅克·拉康及其发展阶段理论
拉康从语言学的角度重新解释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提出了著名的例如镜像阶段理论和发展阶段理论等心理学理论,这些理论对当代心理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被誉为“法国的弗洛伊德”,也是自笛卡尔时代以来最杰出的法国思想家。
1.1雅克·拉康简介
雅克·玛利·埃米尔·拉康(Jacques Marie ?mile Lacan)是弗洛伊德时代以来最具争议的精神分析家,是法国的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家。可以说,很少有20世纪思想家像雅克·拉康这样对后来的人文知识生活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拉康的“回归弗洛伊德的意义”深刻地改变了国际精神分析运动的面貌。他在20世纪50年代举行的研讨会为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法国盛行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土壤之一,在英语世界中这种哲学思想被称为“后结构主义”。(里德,格罗夫斯,25)他的思想对语言学、后结构主义、二十世纪法国哲学、批判理论和临床心理分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发展阶段理论的三个层次
在拉康的心理分析理论中,主体的心理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包括想象界,象征界和现实界。 接下将详细介绍这三个层次。
1.2.1想象界
想象界是主体产生图片,影像和想象力的阶段。拉康认为,鉴于自我与在镜像阶段中产生的反射图像之间的关系,主体的自我与想象界本身就存在根本的异化:“异化是想象界的组成部分。” (Lacan,1997,146)。这种关系也是自我构成的。拉康在《恋物癖》一书中解释:象征界,想象界和实在界在性别层面上,想象界表现为性展示和求爱(Lacan and Granoff,158)。
拉康认为和主体产生认同是精神分析师的目标,因此他批评主要的精神分析学派对于精神分析的实践只停留在了想象界这个层面。而拉康建议使用象征界这一概念来消除想象界的固有定式---分析师用图像代替文字。
1.2.2象征界
在 “对象的关系”,雅克·拉康举行的第四次研讨会中,拉康坚持认为,除非通过语言,否则“结构”和“规则”等概念是不可能传达的。因此,象征界又被认为是一种语言概念。但是,这个阶段与基于双向互惠的语言并不相同,因为语言既包含想象界又包含实在界。
同样,象征界也是关于极端变化的领域。即,“彼者”。这个“彼者”以无意识为主题。规则概念是在俄狄浦斯情结过程中调节主体欲望的因素。(帕格尔,124)相比之下,象征界代表文化的统领阶段,想象界代表本性的统领阶段。象征界由语言构成。它是人类表达欲望的重要工具,这与动物不同。进行心理分析的唯一工具就是语言。
1.2.3实在界
实在界被视为拉康理论的起点之一,但在拉康后来的思想发展中经历了许多变化和转折。实在界是想象界和象征界都无法达到的地方。这是超出理性的存在。(沙鸥,342)实在界将“需求”作为其对象。在符征主导的过程中,诸如乳房,视力,声音和粪便等的“需求”被标识出来,尽管主体永远无法满足这类需求。坦白地说,实在界的定义是模糊的,因为它与想象界完全不同。鉴于实在界不属于语言活动范围,因此难以表达且无法解决。它似乎存在于与客观现实不同的领域之外。它也意味着主观现实与语言分离。传统的心理分析认为,鉴于栩栩如生的想象中发生的事情,其本质是无意识转变为意识。换句话说,在实在界出现的想象被神经学家视为现实。在拉康看来,这种观点很难接受。因为他认为无意识本质上是彼者的话语。(Lacan and Granoff,176) 2.《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介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由美国作家杰罗姆·戴维·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创作的小说,书中围绕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菲尔德(Holden Caulfield)离开学校并流浪至纽约的三天内的故事展开。 塞林格使用意识流的奔放写作风格来全面探索少年的内心世界。
2.1《麦田里的守望者》背景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杰罗姆·戴维·塞林格的最佳畅销书,奇迹般地让塞林格出版十年后赢得了普遍的声誉。除了成功地使这本小说连续多年成为畅销书之外,在众多文学评论家和其主要读者青少年中都掀起了波澜。这本书的主人公是美国16岁的青少年霍顿·考菲尔德。由于其糟糕的学习成绩和怪异的行为而辍学。然后,他花了三天时间在纽约市四处游荡,在此期间,他与各行各业的人,尤其是下层阶级的人们产生了交集,他经历的事情对他影响非常深刻,他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心理治疗。在这个故事的结尾,读者很容易发现这本书的主角霍顿接近于精神崩溃。
1951年,《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这时正处于世界大战结束的时期,在美国,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差距和隔阂越来越大。原因是由于美国大萧条的破坏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大多数老年人渴望获得稳定和财富,而年轻一代,由于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人生目标也开始变得不同,他们渴望自由和自我意识,而《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它引起了年轻人对内心深处的关注,并促进了20世纪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
杰罗姆·戴维·塞林格于1919年1月1日出生于纽约市,于2010年去世。塞林格在15岁时被父亲送往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军事学校,于1936年毕业。1937年,塞林格开始投稿自己撰写的文章以谋生,其中包括一部出色的中篇小说《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第二次世界大战缩短了塞林格的写作过程。他于1942年参军。萨林格受到战争期间他所目睹到的悲惨场面的影响,后来写了很多以战争为主题的书。1946年,塞林格离开军队,返回纽约,专心写作。他的第一本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他赢得了全球声誉。
2.2《麦田里的守望者》主要角色
小说的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具有相对复杂的个性,他的举止可以被称为非正统派主角,他既体现了怯懦,又体现了善良。总的来看,霍顿有自己的痛苦和理想。他想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其一生的任务是拯救任何想越過陡峭悬崖的人。他内心深处渴望一个纯真的世界。相比之下,现实对他来说,他的梦想太难实现。因此,他选择成为愤世嫉俗的颓废者。他以非正统派主角的形象出现,因为虚伪和怯懦,他不得不放弃崇高的理想,而这最终导致了他精神上的崩溃。
斯特拉达特是小说中的另一个主要人物。他是霍顿大学预科学校的室友之一。从表面上看,斯特拉德勒长得好看,在同龄人中广受赞誉,并且充满自信,但是霍顿将他视为“秘密的粗俗汉”,因为尽管斯特拉德勒看似有礼貌,但他的个人物品,比如他的桌子,邋遢得令人作呕。当谈到性的敏感话题时,斯特拉德莱特出人意料地善于谈论。霍顿不向他不想做的事情或事物屈服,而斯特拉德特知道如何应付了事并赢得知名度。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除霍顿外最重要的角色是菲比。她是霍顿心爱的妹妹。在小说中,菲比很机灵,体贴甚至果断。她似乎拥有一个十岁女孩无法拥有的美德。尽管如此,她仍然保持着这种纯真的行为,她能让霍顿从心底里真正高兴起来。菲比有时会比霍顿显得成熟,她知道霍顿需要征服的不是霍顿想的悲惨世界,而是他自己。
3. 从雅克·拉康的发展阶段理论分析霍尔顿的性格
为了更好地理解拉康的发展阶段理论,了解他的欲望概念是很有必要的。拉康的欲望概念分为三个层次,包括需要,欲望和要求。具体来说,需要表示生理需要。它本身具有客观性和条件性,其可满足性体现了这一点。如果是婴儿,则直接需要母亲的牛奶,水等。随着婴儿的成长,他开始对爱也有所需求,他希望母亲和其他成年人经常爱护和宠爱自己。一个人总是认为赋予他爱的物体越多越好。因此,如果需求仍未得到满足,主体将变得焦虑不安。最后,欲望存在于需求随要求分裂的地方。“欲望是需求的明确表达所产生的剩余:‘欲望在要求从需要中分离出来的阶段便开始形成’”(Lacan,1998,68)。
根据上面的定义和拉康发展阶段理论的简要介绍,要求存在于想象界,欲望存在于象征界,而需要存在于实在界。以下是根据拉康的发展阶段理论对小说主角霍顿进行的进一步分析。
3.1霍顿的需要
在拉康的理论中,主体的心理结构包括三个层次:想象界,象征界和实在界。 “镜像”是想象界的重要概念。拉康曾经说过:“镜像阶段这种现象,我赋予它双重价值。首先,它具有历史价值,因为它标志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其次,它代表了与身体形象至关重要的性欲关系”(Lacan,1998,109)。在这个阶段中,主体的自我是通过外在化过程形成的。在经历了对象的感知视野和心理过程之间的冲突之后,对象的自我最终得以构建。拉康将这个过程称为异化。
大约六到十八个月大时,婴儿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协调运动。但是,当他第一次站在镜子前时,镜子中的图像可以为他提供一定的身份和复杂性,或者他可以说出他的身体与图像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在此过程中,他首次将自己形象化为一个自我协调一致的主导实体,这是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对自我身份的首次认同。镜像成为对象的“理想自我”,即完美无瑕的自我。
对于霍顿来说,他的兄弟艾莉代表了一个孩子的理想形象,是童真和纯洁的完美代名词。霍顿将艾莉视为自己的镜像,并在许多方面寻求与艾莉的认同,一名纯洁的保护者即是他的“理想自我”。
霍顿和艾莉很小的时候打高尔夫球的场景给霍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表明艾莉对霍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说明霍顿希望获得艾莉的认可。 “我十岁时就开始打高尔夫球。我记得有一次,夏天大约十二岁时,我准备参加所有比赛,并有种预感,如果我突然转身,我会去见艾莉。所以我去见了他,而且肯定的是,他正坐在篱笆外的自行车上-篱笆一直围着他-他坐在那里,在我身后一百五十码的地方,看着我开球”(Salinger, 138)。在这种情况下,艾莉似乎成为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他仔细地看着霍顿在篱笆外打高尔夫球,而霍顿成了在麦田中打球的孩子。菲比要求霍顿列出他喜欢的一件事时,他回答说,他想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他沉迷于这样的影响以及他自己想象的认同。显然,霍顿的需要,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意味着要成为一个保护无辜儿童免于陷入虚伪的成年世界的人,而艾莉最终死于白血病,因此霍顿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满足这一需要。 3.2霍顿的欲望
霍顿在想象界中将艾莉识别为“彼者”(Other),他感到满足,没有失落感。但是涉及到成人世界时,霍顿面临着“父之名”(Name-of-the-Father)带来的风险。拉康认为象征界是造成极端改变的领域。即,彼者,它以无意识为主题。
在一个婴儿十八个月到四岁时,他和他母亲(最初的“彼者”)在想象界中的二元关系由于父亲的干预而破裂,形成三元关系。更确切地说,在俄狄浦斯阶段,父亲的名字代表了规章制度,规定了交流和欲望两种方式。在这里父亲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父亲,而是代表父亲的职能:最大的权威。这种权威可以严格限制对象的欲望。在婴儿违背父亲律法的条件下,婴儿必须接受相应的惩罚。由于主体遭受到了象征性的阉割,所以会出现失落感,在象征界寻求欲望的过程就此开始了。
霍顿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之一是他与室友斯特拉德莱特之间的斗争。特拉德莱特在知道霍顿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写文章之后,他愤愤不平地指出霍顿的人格弱点并呵斥道:“您做事总是落后。难怪你总是该死地考试不及格。您不会按应有的方式做一件该死的事情。這话我是认真的。一件该死的事情都没有。”(Salinger,189)实际上,斯特拉德莱特相当于父之名的角色,他侵犯了霍顿的秘密世界,亵渎了纯真的美德。那篇关于艾莉的棒球手套的文章象征着纯真和善良,是霍顿镜象的反映;然而,斯特拉德莱特的反对却象征着霍顿的幻灭。
霍顿因为珍和斯特拉德莱特之间的约会感到非常焦虑,因为他知道斯特拉德莱特是一个花花公子,担心他让简成功上钩。霍顿的镜像是纯真的保护者,他担心简的纯洁被玷污而去向斯特拉德莱特宣战。(Taylor,655)结果,霍顿被斯特拉德莱特打倒,鼻子和脸上满是鲜血,他的狩猎帽也掉了。在这场斗争中,斯特拉德莱特变成了象征性的父亲,对霍顿理想的自我构成了威胁。另外,霍顿被击败的事实意味着他象征性地被阉割。在父之名的统治下,霍尔顿必然意识到了自我的损失。血淋淋的伤口是指纯真和纯洁的丧失。代表霍顿理想自我的猎帽的丢失也表明他的镜像崩塌了。
根据拉康的理论,在俄狄浦斯阶段的过程中,主体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因此欲望就产生了。(Lacan,Granoff,436)也就是说,欲望就是对处于象征界核心的“彼者”的渴望,无人能到达这个让人感到完整并获得认同的地方。在被象征性地阉割之后,霍顿进入到了象征界这个层次。对霍顿来说,他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理想自我,这个理想自我是在想象界中形成的,而他在象征界中也不愿意服从象征秩序的父之名的统治。
3.3霍顿的要求
霍顿被困在想象界和象征界,也为理想中的自我和父之名的规则所困,他产生了寻死和“回归母体”的冲动,这表明他渴望回到实在界。根据拉康的理论,婴儿和其母亲在实在界处于共生关系。他们之间没有特定的界限,因此婴儿没有自我或彼者的概念。实在界是一个心理上的概念,象征完成和整体。然而,“不可能到达实在界”(Lacan,1997,373)。一旦进入想象界和象征界,主体就不能回到实在界。
就霍顿而言,他渴望回到实在界,以弥补自己的损失并恢复完成感。小说中曾这样描述霍顿拉下他的狩猎帽的边缘,他自言自语道:“我觉得我要变成瞎子了,亲爱的母亲!为什么这里的一切都这么黑……亲爱的妈妈,请把你的手给我!你为什么不把手给我?” (Salinger,685)在这个场景中,他正在黑暗中寻求母亲的帮助,这种场景和处于母亲的子宫的胎儿很相似。书中,霍顿常常会表现出他寻死的意图。死亡是接近实在界的一种方式。霍顿在想象界和象征界之间不断徘徊,他受到犬儒主义和死亡动机的控制。
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雅克·拉康的发展阶段理论,特别是通过分析霍顿的需要,欲望和要求,着重于《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对霍顿进行性格分析。
在想象界中,霍顿在他的兄弟艾莉的深刻影响下,试图在他身上得到身份认同,并希望保持纯真的品质,正如童真、纯洁的艾莉一样。尽管霍顿似乎让自己沉迷在酗酒,抽烟和骂脏话当中,但他这样做是为了表现出对外界的抵抗力,他的内心是简单而纯洁的。
在象征界中,成人世界象征着父之名或父亲的统治。霍尔顿在其权威的控制箱感到沮丧和悲痛,无法反击。结果,他不愿遵守父之名的律法,这从他对社会法规的违反以及对社会正统性的无知中可以反映出来。上述所有导致他被大多数其他社会成员所孤立,无法在社会中立足。
在面对想象界中无法实现的理想自我以及在象征界父之名的高压统治下,霍顿于实在界中渴望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这代表着他的主体性和最大程度上的自由。拉康解释道,真实阶段是不可能获得的。因此,霍尔顿显现出他渴望死亡和重新开始的动机。
由此可以看出,霍顿在其心理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接近崩溃的边缘。他的异常实际上是由于他为自己的主体性而奋斗,而他的神经症是由于他在想象界中被压抑的自我以及他在象征界中对父之名戒律的反叛。最后,霍顿因精神崩溃而受打击,被送往精神病院,接受心理治疗。
通过这种方式来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雅克·拉康的发展阶段理论以及本书主人公心理困境的原因。这种困境不仅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年轻一代普遍的心理动荡,而且反映了作者自己的生活状况。将霍顿的心理发展与拉康的发展阶段理论联系起来,可以为文学作品人物分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心理的发展阶段,并帮助年轻人更好地应对人生成长过程中的曲折。
参考文献:
[1]达瑞安·里德、朱迪·格罗夫斯,《介绍丛书:拉康》,李新雨 (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年。
[2]菲利普·拉古-拉巴特,让-吕克·南希,《文字的凭据:对拉康的一个解读》,张洋(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6年。
[3]格尔达·帕格尔,《拉康》,李朝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4]坎尼斯·斯拉文斯基,《塞林格传:永远的麦田守望者》,史国强 (译),北京:现代出版社,2015年。
[5]纳塔莉·沙鸥,《欲望伦理:拉康思想引论》,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年。
[6]齐泽克,《斜目而视:透过通俗文化看拉康》,季广茂(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7]吴琼,《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8]雅克·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