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基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概念,结合少数民族大一新生特殊的心理特点及其文化背景,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大一民族新生为例,采取分层抽样法进行抽样,以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各选取195名和205名少数民族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大一新生普遍存在着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问题,而自主学习能力又是作为一个现代社会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必要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们以后的发展水平。因此,对少数民族大一新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问题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关键词:民族大一新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一、 相关理论概述
(一) 培养少数民族大一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但是由于他们长期生活环境和民族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形成了他们比较特殊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心理特征。所以他们一直是高校中比较特殊的群体。而对于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少数民族大一新生来说,更会表现出对大学生活各方面的不适应性。其中,在学业方面的不适应性表现尤为显著。理论和实践都证明,现代教育下培养的都是将在信息化社会里寻求生存和发展的学生,如果在学校教育阶段,学生没有能够培养起对知识的渴求,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欲望,没有形成一种科学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将很难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得到补偿和发展。培养大一新生在学习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大学学习适应能力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 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理解
关于“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至今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广义指人们在正式或非正式学习环境下,自我求知、做事、发展的能力;狭义上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也即通常所说的“会学”。另外有人从心理学角度上总结:真正的自主学习,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情感方面,对学习任务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坚定的信心;能力方面,有较好的学习方法,较强的学习能力。综上所述:自主学习的主体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如何激发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主动意识,其次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 少数民族大一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一) 研究对象
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层抽样:2016年按分层抽样法选取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有效被试者195名,其中藏族75人,回族80人,其他民族40,其中包括20名重点访谈对象;2017年同样选取该校少数民族大一新生有效被试者205名,其中藏族83人,回族78人,其他少数民族44人,其中包括26名重点访谈对象。
(二) 研究主要方法及思路
通过以上对自主学习能力概念的分析和理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情感和能力两个方面,设计自编问卷《少数民族大一新生学习能力问卷调查表》共设计了25道题目。题目包括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题共20道,其中单选题15道多选题5道,意在考查学生自学能力的实际表现;第二部分为主观题共5道,意在分析影响少数民族大一新生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原因。男女生分开做设计的内容完全一样的问卷。最后通过整理问卷结果发现:对同一问题男生和女生答案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上说,差异不大,因此,作者在做分析维度时,并没有把男女生进行分开。
三、 少数民族大一新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 自主学习意识方面:学习主体性和问题意识淡薄
相对来说,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纪律是比较好的,尤其是大一新生,一学期下来上课的出勤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才是学习中的主体。但是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民族大一学生中很多是缺乏这种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的。通过调查他们平时去图书馆情况,结果显示是“经常去”的只占到15%,“有需要才去”的占到61%。21世纪对学习的基本定位是要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理念中首先就表现在是否有问题意识。在平时课堂活动中,基本一学期下来,很少有学生会主动来向老师提问题的。有时会采取点名的方式,硬性要求我们的学生去提问,但实际效果都表现不明显。
(二) 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方面较差
少数民族大一新生普遍存在着把学习定义为习惯的教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教师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的内容,学习中依赖性仍然比较强。当然,相对于汉族学生来说,少数民族学生多数来自经济、文化欠发达经济比较贫困的农村地区,其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基础教育阶段接受的教育相对滞后,学习基础不够扎实。而且由于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交流主要用的是民族语,而汉语是当作第二语言进行学习的,所以,相对汉语水平还比较差。一来到大学这个人才济济的环境下,在与统招的汉族学生竞争时,接收和把握教师授课内容有一定难度,学习有些吃力、成绩不佳、自我成就感下降,就容易产生自卑情绪,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后面学习中就容易导致他们在学习上缺乏自信,缺乏动力,影响学生对自己学习目标的制定。长此发展下去,无疑对学生整体的发展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三) 自主学习方法方面:对大学学习理念和思维把握不准确
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少数民族大學生由于受长期以来较强的民族自我意识的影响,与人沟通欲望不强烈,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薄弱,在实际中他们往往只是聚集在本民族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圈子里,一般只和本民族、本地区的学生交往,而与其他同学的交往较少,这样就使他们缺乏与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同学学习交流、感情沟通的机会。我们问卷第6题:“你在学习中主要运用到的学习方法有哪些?”回答选项A“死记硬背”占到43%。民族学生缺乏一种交流意识,他们往往只注重和本圈子的同学相比较,很难形成竞争意识。另外少数民族大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学习条件有限,一般在学习中也是重知识本身的掌握,而不是思维的发展,而大学的教学中更重视的是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我们在问卷中问道:“您对老师课堂上所讲内容最多能理解多少?”我们以60%为分界线条,在60%以下回答的人数占到67%。 四、 培养少数民族大一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 重视关怀教育,加强引导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正确学习目标的确立与良好方法的掌握是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的保证,也是大學生入校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我们的教师应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水平等特点,加强针对他们的辅导工作,使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确立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目标和方法。比如,当学生犯错误或出现行为过失的时候,教师应该怀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等待,善于等待,给学生以改正错误的时间,给学生以自我教育的时间。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师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心理上,言行上,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高中以学习成绩定终身的,而大学则要培养的是有思想的综合型人才,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最关键的是首先要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形成学习主体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如创设教学情境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唤醒学生要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学习的内驱力。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潜能被激起后,也即具备了“想学”的积极状态,接下来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学生要“会学”。尤其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对大学的教学方式、内容等还保持着一些新奇性,还没有形成特别固执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有很大的可塑性。教师就应在教学中大胆放手,有意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单位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例如,学生为了解决现实中某一问题去学习英语知识,而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获得了学习兴趣,成功的某些体验以及自己某些方面的心理满足感。从而愿意进一步去学习英语知识。这就是学习中培养起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魅力所在。
(三) 丰富课外活动,拓展学生交往和施展才能的空间
有人认为,现在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知识的人。另一方面,知识的积累并不等同于能力积累,将知识升为能力须作出巨大的努力,在完成学习任务前提下,应争取培养自己的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课外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大一新生课程是相对比较少的,相对来说课外活动是比较丰富的,而且大学的很多活动都是在大一大二学生中进行的,这对我们学生是非常重要的锻炼自己的机会。而少数民族
学生很多都具有唱歌跳舞的天赋,相对缺乏的就是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学校也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因势利导,给学生提供发展的各种机会。
参考文献:
[1]刘丽丽.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黑龙江史志,2007(12):7-9.
[2]孙彬,齐丽莉,赵玉顺.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民族学生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7(6):254-255.
[3]魏秀兰.少数民族学生关于自学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8(1):219.
[4]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203.
[5]李静.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特征分析及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1(2):49-54.
[6]王学林.如何提高现代大学生的学习能力[J].2010(2).
[7]熊绍辉.对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的探讨[J].探索,2001(5):87-89.
[8]王学峰,蔡文伯.公平与效率视角下的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分析与思考[N].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1):5-9.
作者简介:刘子恒,甘肃省合作市,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关键词:民族大一新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一、 相关理论概述
(一) 培养少数民族大一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但是由于他们长期生活环境和民族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形成了他们比较特殊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心理特征。所以他们一直是高校中比较特殊的群体。而对于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少数民族大一新生来说,更会表现出对大学生活各方面的不适应性。其中,在学业方面的不适应性表现尤为显著。理论和实践都证明,现代教育下培养的都是将在信息化社会里寻求生存和发展的学生,如果在学校教育阶段,学生没有能够培养起对知识的渴求,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欲望,没有形成一种科学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将很难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得到补偿和发展。培养大一新生在学习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大学学习适应能力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 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理解
关于“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至今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广义指人们在正式或非正式学习环境下,自我求知、做事、发展的能力;狭义上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也即通常所说的“会学”。另外有人从心理学角度上总结:真正的自主学习,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情感方面,对学习任务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坚定的信心;能力方面,有较好的学习方法,较强的学习能力。综上所述:自主学习的主体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如何激发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主动意识,其次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 少数民族大一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一) 研究对象
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层抽样:2016年按分层抽样法选取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有效被试者195名,其中藏族75人,回族80人,其他民族40,其中包括20名重点访谈对象;2017年同样选取该校少数民族大一新生有效被试者205名,其中藏族83人,回族78人,其他少数民族44人,其中包括26名重点访谈对象。
(二) 研究主要方法及思路
通过以上对自主学习能力概念的分析和理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情感和能力两个方面,设计自编问卷《少数民族大一新生学习能力问卷调查表》共设计了25道题目。题目包括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题共20道,其中单选题15道多选题5道,意在考查学生自学能力的实际表现;第二部分为主观题共5道,意在分析影响少数民族大一新生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原因。男女生分开做设计的内容完全一样的问卷。最后通过整理问卷结果发现:对同一问题男生和女生答案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上说,差异不大,因此,作者在做分析维度时,并没有把男女生进行分开。
三、 少数民族大一新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 自主学习意识方面:学习主体性和问题意识淡薄
相对来说,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纪律是比较好的,尤其是大一新生,一学期下来上课的出勤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才是学习中的主体。但是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民族大一学生中很多是缺乏这种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的。通过调查他们平时去图书馆情况,结果显示是“经常去”的只占到15%,“有需要才去”的占到61%。21世纪对学习的基本定位是要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理念中首先就表现在是否有问题意识。在平时课堂活动中,基本一学期下来,很少有学生会主动来向老师提问题的。有时会采取点名的方式,硬性要求我们的学生去提问,但实际效果都表现不明显。
(二) 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方面较差
少数民族大一新生普遍存在着把学习定义为习惯的教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教师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的内容,学习中依赖性仍然比较强。当然,相对于汉族学生来说,少数民族学生多数来自经济、文化欠发达经济比较贫困的农村地区,其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基础教育阶段接受的教育相对滞后,学习基础不够扎实。而且由于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交流主要用的是民族语,而汉语是当作第二语言进行学习的,所以,相对汉语水平还比较差。一来到大学这个人才济济的环境下,在与统招的汉族学生竞争时,接收和把握教师授课内容有一定难度,学习有些吃力、成绩不佳、自我成就感下降,就容易产生自卑情绪,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后面学习中就容易导致他们在学习上缺乏自信,缺乏动力,影响学生对自己学习目标的制定。长此发展下去,无疑对学生整体的发展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三) 自主学习方法方面:对大学学习理念和思维把握不准确
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少数民族大學生由于受长期以来较强的民族自我意识的影响,与人沟通欲望不强烈,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薄弱,在实际中他们往往只是聚集在本民族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圈子里,一般只和本民族、本地区的学生交往,而与其他同学的交往较少,这样就使他们缺乏与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同学学习交流、感情沟通的机会。我们问卷第6题:“你在学习中主要运用到的学习方法有哪些?”回答选项A“死记硬背”占到43%。民族学生缺乏一种交流意识,他们往往只注重和本圈子的同学相比较,很难形成竞争意识。另外少数民族大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学习条件有限,一般在学习中也是重知识本身的掌握,而不是思维的发展,而大学的教学中更重视的是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我们在问卷中问道:“您对老师课堂上所讲内容最多能理解多少?”我们以60%为分界线条,在60%以下回答的人数占到67%。 四、 培养少数民族大一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 重视关怀教育,加强引导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正确学习目标的确立与良好方法的掌握是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的保证,也是大學生入校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我们的教师应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水平等特点,加强针对他们的辅导工作,使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确立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目标和方法。比如,当学生犯错误或出现行为过失的时候,教师应该怀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等待,善于等待,给学生以改正错误的时间,给学生以自我教育的时间。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师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心理上,言行上,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高中以学习成绩定终身的,而大学则要培养的是有思想的综合型人才,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最关键的是首先要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形成学习主体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如创设教学情境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唤醒学生要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学习的内驱力。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潜能被激起后,也即具备了“想学”的积极状态,接下来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学生要“会学”。尤其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对大学的教学方式、内容等还保持着一些新奇性,还没有形成特别固执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有很大的可塑性。教师就应在教学中大胆放手,有意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单位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例如,学生为了解决现实中某一问题去学习英语知识,而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获得了学习兴趣,成功的某些体验以及自己某些方面的心理满足感。从而愿意进一步去学习英语知识。这就是学习中培养起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魅力所在。
(三) 丰富课外活动,拓展学生交往和施展才能的空间
有人认为,现在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知识的人。另一方面,知识的积累并不等同于能力积累,将知识升为能力须作出巨大的努力,在完成学习任务前提下,应争取培养自己的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课外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大一新生课程是相对比较少的,相对来说课外活动是比较丰富的,而且大学的很多活动都是在大一大二学生中进行的,这对我们学生是非常重要的锻炼自己的机会。而少数民族
学生很多都具有唱歌跳舞的天赋,相对缺乏的就是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学校也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因势利导,给学生提供发展的各种机会。
参考文献:
[1]刘丽丽.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黑龙江史志,2007(12):7-9.
[2]孙彬,齐丽莉,赵玉顺.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民族学生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7(6):254-255.
[3]魏秀兰.少数民族学生关于自学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8(1):219.
[4]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203.
[5]李静.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特征分析及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1(2):49-54.
[6]王学林.如何提高现代大学生的学习能力[J].2010(2).
[7]熊绍辉.对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的探讨[J].探索,2001(5):87-89.
[8]王学峰,蔡文伯.公平与效率视角下的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分析与思考[N].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1):5-9.
作者简介:刘子恒,甘肃省合作市,甘肃民族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