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主要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基本形式。当前,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不仅对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培养未来社会、促进科教兴国具有历史意义。数学作为中心学科,对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学生数学学法的指导与培养是客观现实的迫切需求。
一、学习心理的培养
学习动机是学习动力的心理动力,课改模式下的小组考评就是教师设计的外部动机,让学生在竞争中明确学习目的、确立奋斗目标、克服畏难心理,培养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积极心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直接的动力。学生不喜欢学数学,往往可能单纯地因为不喜欢他的老师,或是不喜欢他的课本,所以老师要把每一节课设计得精彩,真诚关心每一位学生,拉近师生距离,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习惯的养成是对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形成具有奠基和保证作用。学生不喜欢学数学,是因为他体验不到成功感,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所以老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要注意由简到难,让每一学生都学会,增强成功感,独立完成作业、主动思考、谈论交流、质疑求异的良好学习习惯也就慢慢培养起来。
思维能力是一切学习的根本,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在数学学习中,首先要阅读课本,深刻理解数学语言,准确记忆概念公式法则,养成良好的学科语言素养。
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课改模式下,课堂上学生可以演话剧、演小品,创造自己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在课堂上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不迷信老师和课本。
二、课堂学法的指导
(一)自主学习方法指导
预习在学生的自我探索知识阶段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所以导学案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预习要做到:通读教材,掌握概貌,根据导学案的学习目标,体会和思考重要的概念、公式,通过课本例题的学习学会解题步骤,尝试性地做导学案的跟踪练习,对于难理解、有疑问的内容,做出标志,上课集中探究。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不能片面地认为“自主学习”等同于“自学”,教师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从表面现象上看,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思维的深刻性被增强,却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影响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形成,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发问、看书、思考每一个环节都在教师的调控下进行,学生被动地学习,没有自主发挥的空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感受数学,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在自学中发现问题,这是新旧知识的碰撞,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表现,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让他们真正认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在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应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对每个小组都要了解和指导,并考虑哪些问题需要全班讨论,哪些问题需要点拨讲解。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让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有效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引进竞争机制及激励性评价,使小组间通过竞争共同提高。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想、归纳、分析、验证、推理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最后通过展示,让学生表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三)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实施,强调要给学生留下真实、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在探究、讨论过程中,当学生集体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用直观的教具、电子白板制作图像或语言等做有针对性的启发,当学生探究误入歧途时,教师给予点拨,引入正轨;有时学生的探究成果非常丰富,尤其是一题多解的探究题,学生的奇思妙解不断涌现,应把学生的成果尽量多地在课内交流,并组织学生反思和回顾探究的过程,总结成功的经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强调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认识和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
(四)当堂达标学法指导
当堂达标是考查学生上课学习效果、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及对知识运用的能力,往往采用交作业的形式,起不到当堂达标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要做到:(1)当堂达标前要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准确记忆公式、定理、性质、法则和方法,独立完成当堂达标检测题。(2)完成后要反思,是提高能力、发展思维的有效途径。通过反思不仅加强了知识的深化和内化,更重要的是积累知识与思维能力同步发展,达到速度快、思路宽、答案准的效果。
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不是适合人人的,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识水平,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指导方法和重点应不同,指导学生不断改进和矫正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掌握科学的有效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尤其是对后进生应特别关注,采取个别辅导,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每一个学生真正地会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更新观念,改进教法,重视学法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促进他们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一、学习心理的培养
学习动机是学习动力的心理动力,课改模式下的小组考评就是教师设计的外部动机,让学生在竞争中明确学习目的、确立奋斗目标、克服畏难心理,培养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积极心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直接的动力。学生不喜欢学数学,往往可能单纯地因为不喜欢他的老师,或是不喜欢他的课本,所以老师要把每一节课设计得精彩,真诚关心每一位学生,拉近师生距离,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习惯的养成是对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形成具有奠基和保证作用。学生不喜欢学数学,是因为他体验不到成功感,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所以老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要注意由简到难,让每一学生都学会,增强成功感,独立完成作业、主动思考、谈论交流、质疑求异的良好学习习惯也就慢慢培养起来。
思维能力是一切学习的根本,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在数学学习中,首先要阅读课本,深刻理解数学语言,准确记忆概念公式法则,养成良好的学科语言素养。
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课改模式下,课堂上学生可以演话剧、演小品,创造自己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在课堂上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不迷信老师和课本。
二、课堂学法的指导
(一)自主学习方法指导
预习在学生的自我探索知识阶段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所以导学案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预习要做到:通读教材,掌握概貌,根据导学案的学习目标,体会和思考重要的概念、公式,通过课本例题的学习学会解题步骤,尝试性地做导学案的跟踪练习,对于难理解、有疑问的内容,做出标志,上课集中探究。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不能片面地认为“自主学习”等同于“自学”,教师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从表面现象上看,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思维的深刻性被增强,却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影响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形成,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发问、看书、思考每一个环节都在教师的调控下进行,学生被动地学习,没有自主发挥的空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感受数学,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在自学中发现问题,这是新旧知识的碰撞,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表现,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让他们真正认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在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应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对每个小组都要了解和指导,并考虑哪些问题需要全班讨论,哪些问题需要点拨讲解。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让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有效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引进竞争机制及激励性评价,使小组间通过竞争共同提高。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想、归纳、分析、验证、推理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最后通过展示,让学生表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三)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实施,强调要给学生留下真实、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在探究、讨论过程中,当学生集体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用直观的教具、电子白板制作图像或语言等做有针对性的启发,当学生探究误入歧途时,教师给予点拨,引入正轨;有时学生的探究成果非常丰富,尤其是一题多解的探究题,学生的奇思妙解不断涌现,应把学生的成果尽量多地在课内交流,并组织学生反思和回顾探究的过程,总结成功的经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强调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认识和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
(四)当堂达标学法指导
当堂达标是考查学生上课学习效果、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及对知识运用的能力,往往采用交作业的形式,起不到当堂达标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要做到:(1)当堂达标前要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准确记忆公式、定理、性质、法则和方法,独立完成当堂达标检测题。(2)完成后要反思,是提高能力、发展思维的有效途径。通过反思不仅加强了知识的深化和内化,更重要的是积累知识与思维能力同步发展,达到速度快、思路宽、答案准的效果。
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不是适合人人的,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识水平,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指导方法和重点应不同,指导学生不断改进和矫正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掌握科学的有效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尤其是对后进生应特别关注,采取个别辅导,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每一个学生真正地会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更新观念,改进教法,重视学法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促进他们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