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译是不同文化间的一种交流。归化原则与异化原则各有其道理,各有其用武之地,在具体翻译过程中不能绝对摒弃任何一方。
【关键词】归化 异化 英汉翻译
人们对翻译的不同理解和看法导致了不同的翻译标准。译者所处时代背景、文化修养、译语功底及翻译策略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译文的表达效果。现在越来越多人认为,翻译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是译者根据原著创造了一个新的“语言现实”;但同时翻译又是一种根据原文而带有依从性的创造活动,好比“带着镣铐跳舞”。本文在比较阅读了许国璋,以及何兆武、李约瑟先生对罗素《西方哲学史》(节选)的不同译文后,简要阐述英汉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归化与异化这对概念始见于德国学者施莱尔马赫1813年宣读的一篇论文。施莱尔马赫指出翻译的两种情况:一种是让作者靠近读者,另一种是让读者靠近作者。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文努迪(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明确了这一对概念,指出:“归化”是指译文脱离原文的异国风采,用译文读者较熟悉和易理解的语言进行翻译,是向译文读者靠近;而“异化”则是指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文异国色彩,以原文语言特点向译文读者介绍异国他乡的人文风情。基于此,许国璋先生的译文较好反映了汉语讲究文采和节律的优秀传统,“重神似不重形似”,文气畅通、和谐优美、用词精炼,对四字格的运用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汉语的语言规律,充分发挥了译语优势,有时甚至补充加入解释性话语(如对Savonarola和Leonardo的身份进行补充),可视之为以归化翻译为主。相比之下,何兆武、李约瑟先生的译文则更多保留了源语文本的风貌,通篇用典范的现代白话文写就,较为忠实地向译文读者反映了源语的文化内涵,可视之为以异化翻译为主。两篇译作各有其所长,各有其读者群。
然而,归化与异化在各有其合理性的同时,又都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意味着从一种思维到另一种思维的转换,绝对的忠实是不可能的。归化翻译在翻译中不可避免。但过度归化易导致译者放弃对“忠于原文”的追求,甚至随心所欲地“二度”创作,而在归化翻译与二度创作间本就很难找出一条明确界线。在我看来,许国璋先生的译文虽充分发挥了汉语的精炼与文气,有一种亲和力,使读者仿佛在读一篇母语写就的作品,但为保持文气畅通及行文的对仗工整,译文对原文些许原意的表达有时也不免偏颇,原文的文化特征已消失不见。
如,许国璋先生将“The long centuries of asceticism were forgotten in a riot of art and poetry and pleasure.”译为“雕刻绘事,诗歌词章,赏心悦目,奔进汹涌,美不胜数。几百年中绝欲弃智、攻苦食淡之说教,已置脑后。”我认为就对原文改动过大,发挥过多,虽文采斐然但有欠忠实。而何兆武、李约瑟先生的译句:“历经数世纪之久的禁欲主义被遗忘于艺术、诗歌,和快乐的喧嚣中。”则采用了相应于译出语作者使用的表达方式,较好再现了译出语的内容与译质因素,显得更平实、明了,对原意的表达更贴切、适度。
此外,过度归化还易导致我们对源语言产生一种征服心理,这是一种语言歧视,是不可取的。
当然,过度异化也会导致所谓“硬译”,这不仅不会译介外来文化,反会误导读者;不仅不会丰富目的语,反会扰乱目的语现有的表达体系;不仅不会为作者赢得读者,反会侵犯作者的利益。因此,异化翻译在最大可能保留原文所蕴含的异域文化特色的同时,还须尽可能保证译文最大的可读性。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谈归化与异化的局限并非针对许国璋先生和何兆武、李约瑟先生的译文,实际上,这两篇译作在归化与异化“度”的把握上都是做得比较好的。
此外,归化与异化是两种动态的翻译策略,在两者中择其一绝非是在两个极端中而是在一种连续体或一种连续的数值中做出抉择的问题。从前的许多译作对当时的读者来说可能“归化感”非常明显,而对现在的读者来说却很可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异化感”。如,许国璋先生的译文出版于1983年,当时的读者或许比较习惯和欣赏这种半文言风格;但于从小接触现代白话文的我们而言,往往就觉得何兆武、李约瑟先生的译文更加平实亲切;对许国璋先生的译文叹其深厚的中文功底和大家风范,感到“可望而不可即”,反而有了一定的疏离感。
翻译不是静态的,而是不同文化间的一种交流。归化原则与异化原则也并不矛盾,在对立中有统一,且互为补充。总体说来,归化多表现于语言层面,是为了使读者跨越语言理解的障碍。而在文化传达上,为使读者充分理解西方文化,译者又大多采用异化策略。归根结底,在文化传达问题上的异化是为了最终使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做到真正的归化,即读者接触了译者所传达的异域视野,经过自身文化视野的过渡、对比、沉淀之后对自身文化和源语文化进行再认识,引起视野上的重新定位,并对源语文化的特殊产物加以吸收,在文化意义上完成真正的归化,从而达到丰富自身语言和文化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异化翻译策略的采用,越来越多的外国作品被译成汉语,越来越多的外国事物进入汉民族文化。有很多硬译的实例已在当代汉语中留存下来,且有相当一部分已进入日常生活领域。我们使用着这些语言,却对它们是外来语浑然不觉。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洋为中用”吧。
参考文献:
[1]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袁晓宁,刘成.关于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的哲学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关键词】归化 异化 英汉翻译
人们对翻译的不同理解和看法导致了不同的翻译标准。译者所处时代背景、文化修养、译语功底及翻译策略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译文的表达效果。现在越来越多人认为,翻译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是译者根据原著创造了一个新的“语言现实”;但同时翻译又是一种根据原文而带有依从性的创造活动,好比“带着镣铐跳舞”。本文在比较阅读了许国璋,以及何兆武、李约瑟先生对罗素《西方哲学史》(节选)的不同译文后,简要阐述英汉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归化与异化这对概念始见于德国学者施莱尔马赫1813年宣读的一篇论文。施莱尔马赫指出翻译的两种情况:一种是让作者靠近读者,另一种是让读者靠近作者。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文努迪(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明确了这一对概念,指出:“归化”是指译文脱离原文的异国风采,用译文读者较熟悉和易理解的语言进行翻译,是向译文读者靠近;而“异化”则是指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文异国色彩,以原文语言特点向译文读者介绍异国他乡的人文风情。基于此,许国璋先生的译文较好反映了汉语讲究文采和节律的优秀传统,“重神似不重形似”,文气畅通、和谐优美、用词精炼,对四字格的运用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汉语的语言规律,充分发挥了译语优势,有时甚至补充加入解释性话语(如对Savonarola和Leonardo的身份进行补充),可视之为以归化翻译为主。相比之下,何兆武、李约瑟先生的译文则更多保留了源语文本的风貌,通篇用典范的现代白话文写就,较为忠实地向译文读者反映了源语的文化内涵,可视之为以异化翻译为主。两篇译作各有其所长,各有其读者群。
然而,归化与异化在各有其合理性的同时,又都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意味着从一种思维到另一种思维的转换,绝对的忠实是不可能的。归化翻译在翻译中不可避免。但过度归化易导致译者放弃对“忠于原文”的追求,甚至随心所欲地“二度”创作,而在归化翻译与二度创作间本就很难找出一条明确界线。在我看来,许国璋先生的译文虽充分发挥了汉语的精炼与文气,有一种亲和力,使读者仿佛在读一篇母语写就的作品,但为保持文气畅通及行文的对仗工整,译文对原文些许原意的表达有时也不免偏颇,原文的文化特征已消失不见。
如,许国璋先生将“The long centuries of asceticism were forgotten in a riot of art and poetry and pleasure.”译为“雕刻绘事,诗歌词章,赏心悦目,奔进汹涌,美不胜数。几百年中绝欲弃智、攻苦食淡之说教,已置脑后。”我认为就对原文改动过大,发挥过多,虽文采斐然但有欠忠实。而何兆武、李约瑟先生的译句:“历经数世纪之久的禁欲主义被遗忘于艺术、诗歌,和快乐的喧嚣中。”则采用了相应于译出语作者使用的表达方式,较好再现了译出语的内容与译质因素,显得更平实、明了,对原意的表达更贴切、适度。
此外,过度归化还易导致我们对源语言产生一种征服心理,这是一种语言歧视,是不可取的。
当然,过度异化也会导致所谓“硬译”,这不仅不会译介外来文化,反会误导读者;不仅不会丰富目的语,反会扰乱目的语现有的表达体系;不仅不会为作者赢得读者,反会侵犯作者的利益。因此,异化翻译在最大可能保留原文所蕴含的异域文化特色的同时,还须尽可能保证译文最大的可读性。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谈归化与异化的局限并非针对许国璋先生和何兆武、李约瑟先生的译文,实际上,这两篇译作在归化与异化“度”的把握上都是做得比较好的。
此外,归化与异化是两种动态的翻译策略,在两者中择其一绝非是在两个极端中而是在一种连续体或一种连续的数值中做出抉择的问题。从前的许多译作对当时的读者来说可能“归化感”非常明显,而对现在的读者来说却很可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异化感”。如,许国璋先生的译文出版于1983年,当时的读者或许比较习惯和欣赏这种半文言风格;但于从小接触现代白话文的我们而言,往往就觉得何兆武、李约瑟先生的译文更加平实亲切;对许国璋先生的译文叹其深厚的中文功底和大家风范,感到“可望而不可即”,反而有了一定的疏离感。
翻译不是静态的,而是不同文化间的一种交流。归化原则与异化原则也并不矛盾,在对立中有统一,且互为补充。总体说来,归化多表现于语言层面,是为了使读者跨越语言理解的障碍。而在文化传达上,为使读者充分理解西方文化,译者又大多采用异化策略。归根结底,在文化传达问题上的异化是为了最终使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做到真正的归化,即读者接触了译者所传达的异域视野,经过自身文化视野的过渡、对比、沉淀之后对自身文化和源语文化进行再认识,引起视野上的重新定位,并对源语文化的特殊产物加以吸收,在文化意义上完成真正的归化,从而达到丰富自身语言和文化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异化翻译策略的采用,越来越多的外国作品被译成汉语,越来越多的外国事物进入汉民族文化。有很多硬译的实例已在当代汉语中留存下来,且有相当一部分已进入日常生活领域。我们使用着这些语言,却对它们是外来语浑然不觉。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洋为中用”吧。
参考文献:
[1]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袁晓宁,刘成.关于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的哲学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