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20世纪西方文化研究思潮为背景,通过对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后期代表人物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的发掘和阐释,论述了其中作为“文化循环”关键核心的“表征”的意义、运作过程,以及“表征”在整个“文化循环”理論中的地位和价值。我们认为,一方面,文化的意义之所以能循环运作,其根本动力就在于“表征系统”;另一方面,“文化循环”理论实质上建立的结果就是“表征”的过程,“表征”才是“文化循环”理论的真正内核。
关键词:文化研究;文化循环;表征;语言;意义
作者简介:郭本华(1992-),男,汉族,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文化产业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3--02
引言:
文化研究作为20世纪在西方新兴的学术研究思潮,其复杂的理论构成和具有前瞻性的学术思想在当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关注关于“文化”本身的现象与变化。而1994年建立于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作为文化研究领域的中流砥柱,其主要的理论和思想也一直备受关注。伯明翰学派的众多代表人物的理论观点一直被视为是当代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和重要思想来源,其中特别是斯图亚特·霍尔的诸多学术观点,更是我们应该着重研究的对象。霍尔作为伯明翰学派后期的代表人物,他的学术观点主要集中在关于文化媒介、文化流通和大众文化等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其前沿性和深刻性尚无人超越。纵观霍尔的众多学术成就中,除了最广为人知的关于文化的“编码和解码”理论、族裔身份研究之外,霍尔还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循环”理论(the circle of culture),而其中的关键环节——“表征”(representation),我们认为是其“文化循环”理论的关键和核心。
一、“文化循环”理论概述
关于“文化循环”理论的首次提出,是霍尔在1997年主编的《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一书中通过对“索尼随身听”个案的具体分析,并通过考察文化意义在现代世界中的生产、流通、影响方式而初步建构的理论模型。在“文化循环”理论中,霍尔他延续了文化研究的先驱雷蒙德·威廉斯在《漫长的革命》所提出的“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的文化唯物主义式的经典思路,他将自己的理论视野和学术观立足于社会学和人类学之中,重新思考了文化的定义,认为“文化是‘完全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意义的产生和传播’——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主题”,并且这两者是相互构成、相互影响,同时是周而复始地循环的。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的提出,实质上是受到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提出的“经济循环”理论的影响。马克思在《导言》中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由“生产、分配、消费、流通”四个环节所构成。马克思认为这四个环节是相互辩证统一的关系,并且“生产”在整个循环中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决定了其他三个要素。但是,马克思的“经济循环”理论实质上是一种单一性、固定化的循环模式,并且“生产”在其中是固定的开端。一直以来,“左派”马克思主义对伯明翰学派的学术思想乃至整个文化研究领域的影响颇深,霍尔也不例外,“文化循环”理论便是在马克思理论的“经济循环”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理论观点。
在“文化循环”理论中,霍尔认为“文化的循环”由五个环节构成,分别是:“表征、认同、生产、消费、规则”。霍尔认为这五个环节对于任何一种情况下的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五个环节中,它们没有固定的开头和结尾,五个环节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循环,并且这个循环是作为一个“整体”在循环。因此,在这方面霍尔的理论是对原有的马克思“生产决定论”的单一性和固定化模式的重要突破。这说明,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不是一个单纯的单向性的循环,它强调的是在循环的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即过程性、实践性和相互性。此外,就这种“过程性、实践性和相互性”而言,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也是在20世纪末的文化研究思潮中的“文化转向”的一种体现,所以,霍尔认为“文化与其说是一种事物(小说与绘画或电视节目与漫画),不如说是一个过程,一组实践”。后面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转向”是和构成主义有着密切联系的。
二、“表征”在“文化循环”理论中的意涵
霍尔在1997年主编的《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一书中,深入研究了“文化循环”中的第一个要素,即“表征”(representation)。“表征” (representation)不但说明“representation”在实质上是一个动词——即一个实际意义上的行为、过程,而且也说明了这个过程不是简单而直接的,其中蕴含着更复杂的意义生产和意义转换。
构成主义不是一种简单的艺术思潮或哲学观点,它实质上是提供一种方法论,最先应用于语言学研究之中,而后已成为二十世纪下半叶以及二十一世纪用来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构成主义理论认为,一个文化意义的产生与再创造是“透过作为表意系统(systems of signification)的各种实践、现象与活动”。构成主义所研究的重点,是意义如何在这个“结构”中产生的,以及这个“结构”的运作过程。它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对于整体性的强调:他们认为,整体大于部分,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二是对于共时性的强调,即重点关注“系统内同时存在的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构成主义的方法论对20世纪下半叶的社会学、艺术学、文化学等领域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构成主义的文化转向”。因此,构成主义的基本理念为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和“表征”理论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
此外,为了充分说明“表征”理论的构成主义方式,霍尔还在书中特别比较了历史上三种不同观点的“表征”理论,在三者之间详细讨论了表征意义的途径。这三种不同观点即:反映论的表征方法、意象性的表征方法和构成主义的表征方法。霍尔试图在三者之中找出一种区别,最终为了说明“表征”是如何将意义和语言联系于文化的。 首先是在反映论中,处于现实世界中的一切客体,包括“人、事物、观念”,生来便具有了意义,即意义已经存在于这些事物之中,所以语言的目的就如同一面镜子,“反映真实的意义”。霍尔通过对上述三种表征途径的对比认为:反映论中强调事物自身决定意义,意象性方式中认为是人类主体赋予事物以意义,而第三种构成主义途径中,事物的意义既不是由客体决定,也不是由主体决定,而是“被表征系统构成的”,即主体与外在世界的相互关系中决定的。我们可以看出,在构成主义途径中,其方式有其明显的语言学和构成主义倾向,霍尔称之为“语言中的意义的结构主义”。这里他充分考虑了“语言的这种公众、社会的特性”。这样产生意义的过程,即“表征”的过程,也就是“意指实践”。
我们再具体来看什么叫“表征”。霍尔在《表征》一书中提出的“表征”理论,其中一个简而言之的观点便是“表征是通过语言对意义的生产”。整个“表征”过程中最核心的要素便是“语言”和“意义”。
那么,具體的“表征”过程又是怎样发生的呢?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将这个过程概括为“两个系统”和“三个世界”间的彼此关系。所谓“两个系统”,即霍尔运用构成主义的研究方法,他将整个“表征系统”划分为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运作,即存在一个“概念系统”(或精神表征系统),一个“语言系统”(或语言表征系统)。所谓“三个世界”,基于霍尔潜在地对我们所处的世界作出了划分,我们可以概括为“概念世界”、“符号世界”、“实在世界”。其中“概念世界”和“符号世界”同时也分别指代“概念系统”和“语言系统”,所谓“实在的世界”,即现实世界中的“物、人、事及经验”。“表征”的运作,实质上便是“两个系统”和“三个世界”间的协调和转换的结果。
三、“表征”之于“文化循环”理论的意义
回到“文化循环”理论本身。“文化循环”理论说明了意义通过各个阶段而产生、传播的过程,并且意义在循环的过程中不断“赋予我们对自身的自我认同”。一方面,而意义之所以能这样运作,其根本动力就在于“表征系统”,表征系统是通过“概念系统”、“语言系统”和“实在世界”的不断循环运作的过程:它通过意指实践产生意义,并将意义输送到“文化循环”之中。因此,我们可以将“表征”的过程看做是整个“文化循环”理论的根本动力所在,它为整个“文化循环”系统提供了最重要的动力支撑。
另一方面,“文化循环”理论实质上建立的结果是“表征”的过程,“表征”才是“文化循环”理论的真正内核。“文化循环”的五个环节中——表征、认同、生产、消费、规则,意义不断地生产、流通于这五个环节之中,是整个循环的实质所在。而“意义”的生产、流通根本在于“表征”——一方面通过各个环节产生意义,另一方面又通过意义对我们的生活和实践产生影响,从而在整体上构成了我们的“文化”——即“完全的生活方式”和“意义的产生和传播”。换句话说,我们的文化的循环,实质上就是一种“表征”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英]保罗·杜盖伊,斯徒亚特·霍尔,琳达简斯·休麦凯,基思尼·格斯.(霍炜译)《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英]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A].(王广州译).罗钢,刘象愚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2000.
[4][德]马克思.《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5.
[5]白菊:“文化的循环”与马克思主义的“接合”.北方文学.2012年6月刊.
[6]陈静:论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表征”理论及其理论实践.广西师范大学.
[7]白菊:斯图亚特·霍尔文化循环理论研究.河北大学.
[8]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item/结构主义.
关键词:文化研究;文化循环;表征;语言;意义
作者简介:郭本华(1992-),男,汉族,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文化产业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3--02
引言:
文化研究作为20世纪在西方新兴的学术研究思潮,其复杂的理论构成和具有前瞻性的学术思想在当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关注关于“文化”本身的现象与变化。而1994年建立于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作为文化研究领域的中流砥柱,其主要的理论和思想也一直备受关注。伯明翰学派的众多代表人物的理论观点一直被视为是当代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和重要思想来源,其中特别是斯图亚特·霍尔的诸多学术观点,更是我们应该着重研究的对象。霍尔作为伯明翰学派后期的代表人物,他的学术观点主要集中在关于文化媒介、文化流通和大众文化等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其前沿性和深刻性尚无人超越。纵观霍尔的众多学术成就中,除了最广为人知的关于文化的“编码和解码”理论、族裔身份研究之外,霍尔还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循环”理论(the circle of culture),而其中的关键环节——“表征”(representation),我们认为是其“文化循环”理论的关键和核心。
一、“文化循环”理论概述
关于“文化循环”理论的首次提出,是霍尔在1997年主编的《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一书中通过对“索尼随身听”个案的具体分析,并通过考察文化意义在现代世界中的生产、流通、影响方式而初步建构的理论模型。在“文化循环”理论中,霍尔他延续了文化研究的先驱雷蒙德·威廉斯在《漫长的革命》所提出的“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的文化唯物主义式的经典思路,他将自己的理论视野和学术观立足于社会学和人类学之中,重新思考了文化的定义,认为“文化是‘完全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意义的产生和传播’——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主题”,并且这两者是相互构成、相互影响,同时是周而复始地循环的。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的提出,实质上是受到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提出的“经济循环”理论的影响。马克思在《导言》中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由“生产、分配、消费、流通”四个环节所构成。马克思认为这四个环节是相互辩证统一的关系,并且“生产”在整个循环中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决定了其他三个要素。但是,马克思的“经济循环”理论实质上是一种单一性、固定化的循环模式,并且“生产”在其中是固定的开端。一直以来,“左派”马克思主义对伯明翰学派的学术思想乃至整个文化研究领域的影响颇深,霍尔也不例外,“文化循环”理论便是在马克思理论的“经济循环”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理论观点。
在“文化循环”理论中,霍尔认为“文化的循环”由五个环节构成,分别是:“表征、认同、生产、消费、规则”。霍尔认为这五个环节对于任何一种情况下的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五个环节中,它们没有固定的开头和结尾,五个环节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循环,并且这个循环是作为一个“整体”在循环。因此,在这方面霍尔的理论是对原有的马克思“生产决定论”的单一性和固定化模式的重要突破。这说明,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不是一个单纯的单向性的循环,它强调的是在循环的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即过程性、实践性和相互性。此外,就这种“过程性、实践性和相互性”而言,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也是在20世纪末的文化研究思潮中的“文化转向”的一种体现,所以,霍尔认为“文化与其说是一种事物(小说与绘画或电视节目与漫画),不如说是一个过程,一组实践”。后面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转向”是和构成主义有着密切联系的。
二、“表征”在“文化循环”理论中的意涵
霍尔在1997年主编的《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一书中,深入研究了“文化循环”中的第一个要素,即“表征”(representation)。“表征” (representation)不但说明“representation”在实质上是一个动词——即一个实际意义上的行为、过程,而且也说明了这个过程不是简单而直接的,其中蕴含着更复杂的意义生产和意义转换。
构成主义不是一种简单的艺术思潮或哲学观点,它实质上是提供一种方法论,最先应用于语言学研究之中,而后已成为二十世纪下半叶以及二十一世纪用来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构成主义理论认为,一个文化意义的产生与再创造是“透过作为表意系统(systems of signification)的各种实践、现象与活动”。构成主义所研究的重点,是意义如何在这个“结构”中产生的,以及这个“结构”的运作过程。它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对于整体性的强调:他们认为,整体大于部分,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二是对于共时性的强调,即重点关注“系统内同时存在的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构成主义的方法论对20世纪下半叶的社会学、艺术学、文化学等领域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构成主义的文化转向”。因此,构成主义的基本理念为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和“表征”理论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
此外,为了充分说明“表征”理论的构成主义方式,霍尔还在书中特别比较了历史上三种不同观点的“表征”理论,在三者之间详细讨论了表征意义的途径。这三种不同观点即:反映论的表征方法、意象性的表征方法和构成主义的表征方法。霍尔试图在三者之中找出一种区别,最终为了说明“表征”是如何将意义和语言联系于文化的。 首先是在反映论中,处于现实世界中的一切客体,包括“人、事物、观念”,生来便具有了意义,即意义已经存在于这些事物之中,所以语言的目的就如同一面镜子,“反映真实的意义”。霍尔通过对上述三种表征途径的对比认为:反映论中强调事物自身决定意义,意象性方式中认为是人类主体赋予事物以意义,而第三种构成主义途径中,事物的意义既不是由客体决定,也不是由主体决定,而是“被表征系统构成的”,即主体与外在世界的相互关系中决定的。我们可以看出,在构成主义途径中,其方式有其明显的语言学和构成主义倾向,霍尔称之为“语言中的意义的结构主义”。这里他充分考虑了“语言的这种公众、社会的特性”。这样产生意义的过程,即“表征”的过程,也就是“意指实践”。
我们再具体来看什么叫“表征”。霍尔在《表征》一书中提出的“表征”理论,其中一个简而言之的观点便是“表征是通过语言对意义的生产”。整个“表征”过程中最核心的要素便是“语言”和“意义”。
那么,具體的“表征”过程又是怎样发生的呢?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将这个过程概括为“两个系统”和“三个世界”间的彼此关系。所谓“两个系统”,即霍尔运用构成主义的研究方法,他将整个“表征系统”划分为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运作,即存在一个“概念系统”(或精神表征系统),一个“语言系统”(或语言表征系统)。所谓“三个世界”,基于霍尔潜在地对我们所处的世界作出了划分,我们可以概括为“概念世界”、“符号世界”、“实在世界”。其中“概念世界”和“符号世界”同时也分别指代“概念系统”和“语言系统”,所谓“实在的世界”,即现实世界中的“物、人、事及经验”。“表征”的运作,实质上便是“两个系统”和“三个世界”间的协调和转换的结果。
三、“表征”之于“文化循环”理论的意义
回到“文化循环”理论本身。“文化循环”理论说明了意义通过各个阶段而产生、传播的过程,并且意义在循环的过程中不断“赋予我们对自身的自我认同”。一方面,而意义之所以能这样运作,其根本动力就在于“表征系统”,表征系统是通过“概念系统”、“语言系统”和“实在世界”的不断循环运作的过程:它通过意指实践产生意义,并将意义输送到“文化循环”之中。因此,我们可以将“表征”的过程看做是整个“文化循环”理论的根本动力所在,它为整个“文化循环”系统提供了最重要的动力支撑。
另一方面,“文化循环”理论实质上建立的结果是“表征”的过程,“表征”才是“文化循环”理论的真正内核。“文化循环”的五个环节中——表征、认同、生产、消费、规则,意义不断地生产、流通于这五个环节之中,是整个循环的实质所在。而“意义”的生产、流通根本在于“表征”——一方面通过各个环节产生意义,另一方面又通过意义对我们的生活和实践产生影响,从而在整体上构成了我们的“文化”——即“完全的生活方式”和“意义的产生和传播”。换句话说,我们的文化的循环,实质上就是一种“表征”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英]保罗·杜盖伊,斯徒亚特·霍尔,琳达简斯·休麦凯,基思尼·格斯.(霍炜译)《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英]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A].(王广州译).罗钢,刘象愚译.《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2000.
[4][德]马克思.《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5.
[5]白菊:“文化的循环”与马克思主义的“接合”.北方文学.2012年6月刊.
[6]陈静:论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表征”理论及其理论实践.广西师范大学.
[7]白菊:斯图亚特·霍尔文化循环理论研究.河北大学.
[8]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item/结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