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射击瞄准时,有一个要领叫“三点一线”。这“三点”指的是缺口、准星以及目标,而“一线”则指这三点必须在一条直线上。“三点一线”充分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有效提高了射击精准度。由此,我联想到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一个由师生及阅读资源在互动中生成的有机整体。阅读教学本身就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而学生和文本分别是准星和缺口。我们是否也可以运用“三点一线”原理,集中力量提高阅读教学实效呢?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顺利成为准星,让阅读资源自然成为缺口?这就需要教师深谙学生,用好教材。此外,要设置有效的阅读课堂,最重要的还是教师作为射击者,作为阅读课堂的调控者,要调控课堂使之成“三点一线”,并适时出击。下面笔者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课《白杨》为例,与大家一起探讨“三点一线 直击目标”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一、谙学生,选好阅读准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积极探索者和反思者。他们作为一股活生生的力量,总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而使教学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阅读准星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阅读的特点,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及喜好的学习风格,关注他们的生活及现有的语文发展水平。简言之,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水平和教材特点,准确把握阅读方向,确定教学方法。
《白杨》一文首次向学生展示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呈现给孩子一篇不寻常的记叙文。首先面对这样的记叙文,学生会一时找不到叙事的主体,从而无法给出相对准确的内容概括;其次,课文的时空背景给孩子们带来许多客观的认知困惑,使得不长的课文也显得难以理解;再次,父亲借白杨赞美边疆建设者,并希望儿女继承发扬并无私奉献给边疆,这份心意更是难以理解。那么这篇文章必然以击破含义深刻的句子为阅读准星,而所有的教学环节为帮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而服务。
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前提是先将借物喻人这一概念顺利植入学生认知中,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的类比关系,然后一步一步加深理解。在课始导入之后,教师提问:在新疆处处都可以见到白杨树,它既没有柳树的婀娜多姿,又不像榕树那样浓荫蔽日,只是笔直笔直地向上长,一排排、一行行倔强地挺立着。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呢,难道只是为了介绍它吗?以此集中学生思维,使得阅读重点落到借物喻人的写法以及对难句的理解中。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而教师的这一引导,便是给了学生“愤”的开端,接下来留给师生的便是一条明晰的“启”的道路。
二、“透”文本,找准教学缺口
一堂课时间有限,却要尽可能展开教学,达成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进行二度加工,将与教学目标关联的文本要义集结起来,抓住重要的篇章进行重锤敲击。只有读透文本,才有可能找到这样的教学缺口。教学缺口可能是一个文眼,也可能是一个句子,还可能是几个重要段落。
描写白杨特点的句子,以及父亲介绍白杨的话显然是《白杨》一文的教学缺口,理解了这两部分的句子,也就不难理解课文末段的难句。有限的40分钟时间便是有效地围绕“教学缺口”而展开。具体教学环节可以这么展开:第一个层面:补充文字以及图片资料,加深了解白杨特点,提供给学生关于白杨的客观的描述性的资料,补充知识的盲点缩小时空背景差异;第二个层面:活化语言,感知形象。设计“风沙四起时,白杨________;大雪纷飞时,白杨________;数月干旱时,白杨____________;洪水浸泡时,白杨________。”这一动笔练习,通过心理视角补充感性画面,从心理体验角度真正打动每个学生,激发学生对白杨树的崇敬之情;第三个层面:改编爸爸的话,搭建与文本对话的平台。自由填空:白杨树是戈壁滩上的( )。( )需要它,它就在()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西北边疆处处都有它()的身影。这一口头练习交流使学生再度对话文本,受众价值获得体现,加深感悟。第四个层面:由树到人,明晰写法。明确借物喻人写法之后,补充介绍父亲以及更多建设者的资料,冲击学生视觉和思维,激起对边疆建设者的崇敬之情。第五个层面:深情表白,抒发情感。理解父亲的表白,并体会到这也是所有边疆建设者的决心。第六个层面:拓展《帐篷》一诗,巩固理解,深化情感。
这六个层面本身就是一条启愤发悱之路,以重点句子为阅读缺口层层深入,直击教学预设,使学生获得思维和语言的双丰收。
三、察言色,及时微调目标
阅读教学是动态生成的,它是师生在同样的视听背景下,互相倾听、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过程。过程的展开不可能与课前预想同步,目标的达成也会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目标,权当打的是移动靶。这就要求教师能捕捉课堂上随时生成的新的资源,包括学生课堂上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面对如此之多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巧妙运用于教学之中,以达到足够的依据微调教学目标。
1.认真倾听,适时微调
认真倾听课堂上孩子们的声音,在倾听过程中发现孩子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根据这些不同的声音,去重审预设的目标,发现其是否合理而及时作出调整。
在“活化语言,感知形象”层面,教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说对白杨树的了解。当学生回答交流白杨树非常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生根成长时,教师适时出示课件补充白杨树图片,并出示边疆建设者在茫茫戈壁、排排白杨下工作的图片。这个环节本义是想通过白杨图片和建设者的图片出示,使两者建立起联系,使得一部分学生读懂白杨树就是边疆建设者的化身,为后文学习埋下伏笔。当安排学生齐读父亲介绍白杨树的话时,从孩子们的拖沓有余、深沉不足的齐读声中,教师明显感受到两类图片并没有给孩子带来多少视觉冲击,更谈不上情感的提升。于是在此放弃后者目标,决定在“由树到人,明晰写法”环节重新植入这一组关于边疆建设者的图片,此时孩子们已经在阅读过程中将白杨和边疆建设者很好地联系在一起了,而这些图片无疑形象地密切了两者的关系,成功使得学生对边疆建设者的敬意呼之欲出,水到渠成。
认真倾听学生,就能听懂他们的心声。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根据学情降低目标的情况外,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调高目标,而有时候我们会在课堂上遇到情理之中却意料之外的学生回答,这样的动态生成资源往往会让新教师手足无措,而老教师则可以通过巧妙的引导,获得一个意外的教学惊喜。
2.尊重差异,分层微调
教学目标是为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达成而预设的,虽然我们明白学生之间存在着许多来自于各种原因的学习差异,能力差异等,但也很少为此而制定出多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更应该重视学习的过程,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获得提升。在自由填空“白杨树是戈壁滩上的( )。( )需要它,它就在()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西北边疆处处都有它()的身影。”在这一练习交流中,不同程度的学生所填的答案便不一样,有的来自课文内容改编,有的来自理解后的提炼。教师并没有确定所谓的参考答案,而是调整了教学目标,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拥有属于自己学习层面的答案。这样做不仅尊重了学生个体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给了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得他们今后更有信心参与到阅读中来。
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是语文教师最大的教学追求。实践证明,“三点一线”式的阅读教学理念最大程度集中了教学能量,使各个教学环节蓄势待发。教师若能深谙学生、找准突破口,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微调目标,必能大幅度提高阅读教学的“命中率”!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顺利成为准星,让阅读资源自然成为缺口?这就需要教师深谙学生,用好教材。此外,要设置有效的阅读课堂,最重要的还是教师作为射击者,作为阅读课堂的调控者,要调控课堂使之成“三点一线”,并适时出击。下面笔者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课《白杨》为例,与大家一起探讨“三点一线 直击目标”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一、谙学生,选好阅读准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积极探索者和反思者。他们作为一股活生生的力量,总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而使教学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阅读准星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阅读的特点,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及喜好的学习风格,关注他们的生活及现有的语文发展水平。简言之,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水平和教材特点,准确把握阅读方向,确定教学方法。
《白杨》一文首次向学生展示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呈现给孩子一篇不寻常的记叙文。首先面对这样的记叙文,学生会一时找不到叙事的主体,从而无法给出相对准确的内容概括;其次,课文的时空背景给孩子们带来许多客观的认知困惑,使得不长的课文也显得难以理解;再次,父亲借白杨赞美边疆建设者,并希望儿女继承发扬并无私奉献给边疆,这份心意更是难以理解。那么这篇文章必然以击破含义深刻的句子为阅读准星,而所有的教学环节为帮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而服务。
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前提是先将借物喻人这一概念顺利植入学生认知中,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的类比关系,然后一步一步加深理解。在课始导入之后,教师提问:在新疆处处都可以见到白杨树,它既没有柳树的婀娜多姿,又不像榕树那样浓荫蔽日,只是笔直笔直地向上长,一排排、一行行倔强地挺立着。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呢,难道只是为了介绍它吗?以此集中学生思维,使得阅读重点落到借物喻人的写法以及对难句的理解中。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而教师的这一引导,便是给了学生“愤”的开端,接下来留给师生的便是一条明晰的“启”的道路。
二、“透”文本,找准教学缺口
一堂课时间有限,却要尽可能展开教学,达成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进行二度加工,将与教学目标关联的文本要义集结起来,抓住重要的篇章进行重锤敲击。只有读透文本,才有可能找到这样的教学缺口。教学缺口可能是一个文眼,也可能是一个句子,还可能是几个重要段落。
描写白杨特点的句子,以及父亲介绍白杨的话显然是《白杨》一文的教学缺口,理解了这两部分的句子,也就不难理解课文末段的难句。有限的40分钟时间便是有效地围绕“教学缺口”而展开。具体教学环节可以这么展开:第一个层面:补充文字以及图片资料,加深了解白杨特点,提供给学生关于白杨的客观的描述性的资料,补充知识的盲点缩小时空背景差异;第二个层面:活化语言,感知形象。设计“风沙四起时,白杨________;大雪纷飞时,白杨________;数月干旱时,白杨____________;洪水浸泡时,白杨________。”这一动笔练习,通过心理视角补充感性画面,从心理体验角度真正打动每个学生,激发学生对白杨树的崇敬之情;第三个层面:改编爸爸的话,搭建与文本对话的平台。自由填空:白杨树是戈壁滩上的( )。( )需要它,它就在()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西北边疆处处都有它()的身影。这一口头练习交流使学生再度对话文本,受众价值获得体现,加深感悟。第四个层面:由树到人,明晰写法。明确借物喻人写法之后,补充介绍父亲以及更多建设者的资料,冲击学生视觉和思维,激起对边疆建设者的崇敬之情。第五个层面:深情表白,抒发情感。理解父亲的表白,并体会到这也是所有边疆建设者的决心。第六个层面:拓展《帐篷》一诗,巩固理解,深化情感。
这六个层面本身就是一条启愤发悱之路,以重点句子为阅读缺口层层深入,直击教学预设,使学生获得思维和语言的双丰收。
三、察言色,及时微调目标
阅读教学是动态生成的,它是师生在同样的视听背景下,互相倾听、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过程。过程的展开不可能与课前预想同步,目标的达成也会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目标,权当打的是移动靶。这就要求教师能捕捉课堂上随时生成的新的资源,包括学生课堂上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面对如此之多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巧妙运用于教学之中,以达到足够的依据微调教学目标。
1.认真倾听,适时微调
认真倾听课堂上孩子们的声音,在倾听过程中发现孩子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根据这些不同的声音,去重审预设的目标,发现其是否合理而及时作出调整。
在“活化语言,感知形象”层面,教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说对白杨树的了解。当学生回答交流白杨树非常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生根成长时,教师适时出示课件补充白杨树图片,并出示边疆建设者在茫茫戈壁、排排白杨下工作的图片。这个环节本义是想通过白杨图片和建设者的图片出示,使两者建立起联系,使得一部分学生读懂白杨树就是边疆建设者的化身,为后文学习埋下伏笔。当安排学生齐读父亲介绍白杨树的话时,从孩子们的拖沓有余、深沉不足的齐读声中,教师明显感受到两类图片并没有给孩子带来多少视觉冲击,更谈不上情感的提升。于是在此放弃后者目标,决定在“由树到人,明晰写法”环节重新植入这一组关于边疆建设者的图片,此时孩子们已经在阅读过程中将白杨和边疆建设者很好地联系在一起了,而这些图片无疑形象地密切了两者的关系,成功使得学生对边疆建设者的敬意呼之欲出,水到渠成。
认真倾听学生,就能听懂他们的心声。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根据学情降低目标的情况外,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调高目标,而有时候我们会在课堂上遇到情理之中却意料之外的学生回答,这样的动态生成资源往往会让新教师手足无措,而老教师则可以通过巧妙的引导,获得一个意外的教学惊喜。
2.尊重差异,分层微调
教学目标是为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达成而预设的,虽然我们明白学生之间存在着许多来自于各种原因的学习差异,能力差异等,但也很少为此而制定出多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更应该重视学习的过程,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获得提升。在自由填空“白杨树是戈壁滩上的( )。( )需要它,它就在()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西北边疆处处都有它()的身影。”在这一练习交流中,不同程度的学生所填的答案便不一样,有的来自课文内容改编,有的来自理解后的提炼。教师并没有确定所谓的参考答案,而是调整了教学目标,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拥有属于自己学习层面的答案。这样做不仅尊重了学生个体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给了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得他们今后更有信心参与到阅读中来。
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是语文教师最大的教学追求。实践证明,“三点一线”式的阅读教学理念最大程度集中了教学能量,使各个教学环节蓄势待发。教师若能深谙学生、找准突破口,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微调目标,必能大幅度提高阅读教学的“命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