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出在指尖上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angyuzhucend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可见直观教学与实际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把学具操作作为数学课堂的一种教学手段。学具操作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桥梁,帮助学生从直观具体的动手操作中获得感性认识,体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数学教学;探索;活动
  “学具虽简却能显现深刻,操作有趣更是魅力无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实践,能有效提高学生手指间的动作协调能力,帮助学生获得直观感性认识,进而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大脑思维的发展。当学生手脑互动时,能有效地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潜能。由于操作学具大多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师应做好宏观调控,充分考虑到学生摆学具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有利于教师致力于“学法”的研究。在操作活动结束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能促进学生牢固地掌握新知识,完善已有认知结构,进而激发学习动机。下面我就教學中运用学具资源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 巧用学具,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创设迁移情境至关重要,只有善于发掘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并加以引导,才能使学生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顺利地掌握新知识。实践证明,操作学具是促进知识迁移的一种有效途径。如,教学除法的意义,“包含除”与“平均分”都是把一定数量的东西分成相等的几份(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如果只是从“分”的结果来看,低年级的孩子较难区分究竟哪些是属于“平均分”,哪些是属于“包含除”?只有把“分”的过程作适当分解,才能更好地区分。在本课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按“平均分”的意义摆弄学具(用圆片表示盘,小方块表示苹果):先把8个苹果平均分在2个盘里,每盘分几个?(注意分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还有一种与平均分不同的分东西的方法——包含除,同时让学生再动手分一分:有8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适时引导学生观察并互相交流这两种分法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条件让学生多次摆弄学具,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逐渐理解“平均分”与“包含除”的真正含义,此时正是对两种分法概括小结的好时机。最后巩固练习时再布置有关两种除法兼有的操作题让学生辨析,并实际分一分,写出除法算式,这就自然地实现了旧知识(平均分)向新知识(包含除)的迁移。
  二、 善用学具,建立清晰、准确的概念
  课堂上引导学生适时进行学具操作,利用学具直观形象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学具操作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手、眼、脑并用,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有利于引导他们从事物表象中概括出应有的本质特征,从而建立客观、准确的概念。如,在教学计数单位“十”时,布置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小棒方便数数。课前热身先让学生按要求拿出指定数量的小棒,复习前面学过的计数单位“一”,接着让学生快速地拿出更多指定的小棒,比如5捆(每捆10根)小棒等。想一想,怎样数更快?数完后分别叫数得最慢和最快的同学汇报自己是怎样数的(单根数与整捆数),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数数的方法哪一种好?能试着说说理由吗?从而使学生明白当数量较大时,用“十”作单位数数更方便。然后,进一步设计相关练习,引导学生理解计数单位“十”。如,要取出78根小棒,想想怎样数可以数得快些?动手数一数。练习后,指名几个同学讲讲各自的方法和为什么这样数。通过讨论,使学生不但懂得了为什么要用“十”作计数单位,而且能自觉地用“十”作单位来计数,准确地建立了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三、 利用学具,易于发现规律或法则
  在教学有关规律或计算法则中,很多时候教师为了方便省时,往往在知识形成过程之前就直接在台上演示教具,让学生“眼观手不动”,思考后直接归纳总结。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只是用眼观察,没有动手操作,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学具,自主探索并发现计算法则。如,教学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出示34 27,先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不进位加法法则摆放学具(白色木块代表一,橙色木条代表十)。学生在摆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白色木块超过十块,即两个个位数相加的和超过十,这在不进位加法计算时未曾见过。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用橙色木条替换白色木块呢?学生的思维受到启发,便会迅速移动木条,把10个白色木块替换成1 根橙色木条,再跟原来的3根和2根橙色木条合在一起得:6根橙色木条与1块白色木块。显然,不进位加法与进位加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才能有更深刻的知识体验,便于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四、 运用学具,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适应现代多元化的创新科技人才,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更需要广泛的动手实践。在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同步,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能有效促进活动的内化,提升教学质效,学会想象与创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体验操作过程,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巧妙运用学具,重视动手操作,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索,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它还能将学生的双手解放开来,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智慧在指尖上绽放!
  参考文献:
  [1]吴运轲.更多地让学生参与“过程”教学[J].江西教育,1996,(12):30-31.
  [2]俞福芝.在操作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J].江苏教育,1996,(7):34-35.
  [3]俞令球.浅谈动手操作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1):67.
  作者简介:
  王美莲,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离子反应”一课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中的一堂重点课程,该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强、弱电解质的概念,以及离子反应的实质,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藉此初步了解化学的本质,进而对化学形成客观认识,为而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从九年级开始接触化学课程,至高一,事实上他们对化学的认识仅停留在基础层面,对于强(弱)电解质的概念、离子的概念等知识一知半解,因此,加强该课教学力度
摘要:数学活动是指通过直观的活动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做中学”,由此优化学生问题解决经验的一个重要教学形式,便于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整合为一体。客观来说,小学生的活动经验都是在生活实践中积累,在经历中获得,在过程中形成,在多渠道中积累。我们应整合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课堂上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广角—集合;做中学活动;组织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育领域,引导学生积累问题解决经
摘要:德育是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手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融德育教育于学科教学当中,以此来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工作。对此,本文从德育教育角度切入,重点阐述了融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方法,以期为广大学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德育;小学语文;教书育人;有效方法  一、 引言  众所周知,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奠基的关键时期,需要接受教师更全面的教育指导。对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
摘要: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现在来看存在很多的不足,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现在我们更推崇的是学生的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成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  一、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成为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因此
摘 要:随着新高考改革方案的颁布,化学教学迎来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新挑战,这对于如何帮助学生做好初高中的衔接问题尤为重要。笔者以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为例,围绕发展学生化学学科素养这一主旨,借助模型认知建构已学知识框架并链接新知识,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模型建构、多种评价方式并存等活动,体现以“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以期高一新生化学初高中知识顺利衔接。  关键词
摘 要:课题,是一篇课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课题的分析,可以让我们提取到很多有效的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课文,合理、恰当地利用课题教学的方法,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并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到课题的重要性。因此,本文谨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论述如何巧用课题,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课题;题眼;扩展;回读;质疑     课题,往往是文章中心的集中体现,是全文主旨的升华凝练
摘 要:“假说—演绎法”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中首次提出的科学研究方法,领悟“假说—演绎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及高考命题的新方向。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巧用“假说—演绎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激发探究欲望。  关键词:假说—演绎;内涵;历史发展;案例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标教科书中首次提出“假说—演绎法”的概念和内涵。由于是首次出现在教材之中,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都会开展古诗词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然而当下的古诗词教学存在一个问题,教学内容比较肤浅,教学的流程主要是带领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朗诵,理解内容,然后再进行背诵,或者对内容进行鉴赏等环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就没有真正地培养起对古诗词的兴趣,形成固定的爱好,也没有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对于古诗词的惊艳之美和魅力并没有真正地领略到,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就必
摘 要:细节决定成败,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细节,通过细节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学生学会逻辑思考和推理判断,不断地完善自己思维的严密性和严谨性。教师的教学落实到细节之处,才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实验的精彩,进而落实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本文主要探究了在初中科学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细节,通过细节促进学生掌握科学原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初
摘要:本文针对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及学院特色发展对专业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同时重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以及这一做法的特色与创新性,并列举了主要实践成效。  关键词: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实践  “十二五”以来,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发展阶段,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汽车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