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辩证法的抽象性和思辨性给教与学带来了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概念难懂。如矛盾中的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一点论和两点论等。因概念多而且容易含混不清,学生似懂非懂。二是课堂上听得懂,但答题时不会应用。三是难以整合知识。四是在实际教学中,新教材的深浅度和延伸度不好把握,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产生矛盾。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感受。
一、弄清概念,要充分用好教材
1.应用“探究活动”,找准切入点。
直接引导学生切入正题,有利于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首先,教学设计要巧妙、实用,所设计的问题要能在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引出新问题,留给学生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其次,引领学生预习、读懂教材。课前预习不是让学生单纯读教材,而是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理解相关概念,并记录好存在的问题,以待上课时解决。
2.注重识记和理解。
(1)识记。学习、掌握哲学知识的第一步是把哲学的相关概念、原理、方法论都记住,为理解所学知识做好铺垫。如:矛盾这个概念,学生在解读“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中的“两个方面”时,感到模模糊糊、似懂非懂。如果学生先把这一内容记下来,然后不断地去感悟,并联系实际生活去思考,就容易将其弄清楚。
(2)理解。一方面,教学设计要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挖掘教材要合理、恰如其分,问题设置要能够画龙点睛。另一方面要用好教材。在教学设计和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教材与课外资源的关系,防止淡化教材、远离教材。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总结,以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深入浅出,变抽象为具体
1.注重新课导入。
新课导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如:我在讲解“矛盾的同一性”时,运用“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导入新课,既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又能说明问题。又如,利用“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导入新课来说明矛盾的特殊性,贴近学生的生活。
2.做好课前准备。
一是要精心准备各种所需资料,包括各种教具与课件。二是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设置预习提纲,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三是预设的内容要以调动学生的情绪为基础。
三、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1.要弄清楚概念、原理、方法论的内涵,教学中要讲解清楚各方面知识的界定范围。如:矛盾和矛盾分析法、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重点和抓主流等内容,只有弄清楚它们的内涵和界定范围,才可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因辩证法知识点多且抽象,因而学生容易记混。针对此问题,我的做法是:引导学生明确新课和已学内容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课后总结反思,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针对性的巩固练习、达标检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构建知识网络体系。要构建网络体系,就必须正确处理好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学生明确了知识点,突破了难点和重点,找到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构建知识体系就会简单多了。
四、应注意的问题
1.深入研究新课标,领会其精神实质。新课标规定了教学的目标和方向。讲什么、如何讲、如何把握深浅度,需要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把教育教学与高考要求结合起来,做到教学的实效性。
2.注意分层教学。不同班级的学生,其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各不相同,即使同一个班级学生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采用分层教学,充分考虑教学效益,可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3.延伸教材要做到在提炼中扩展。新教材浅显易懂,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扩展,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提升其思考能力。但要把握好量和度,切忌点多面宽,抓不住中心。
4.优化教学语言。准确无误的语言表述、通俗易懂的传授、流利酣畅的表达,能使本来抽象枯燥的东西更加具体化,更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教学语言切忌冗长繁琐、枯燥乏味。
一、弄清概念,要充分用好教材
1.应用“探究活动”,找准切入点。
直接引导学生切入正题,有利于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首先,教学设计要巧妙、实用,所设计的问题要能在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引出新问题,留给学生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其次,引领学生预习、读懂教材。课前预习不是让学生单纯读教材,而是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理解相关概念,并记录好存在的问题,以待上课时解决。
2.注重识记和理解。
(1)识记。学习、掌握哲学知识的第一步是把哲学的相关概念、原理、方法论都记住,为理解所学知识做好铺垫。如:矛盾这个概念,学生在解读“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中的“两个方面”时,感到模模糊糊、似懂非懂。如果学生先把这一内容记下来,然后不断地去感悟,并联系实际生活去思考,就容易将其弄清楚。
(2)理解。一方面,教学设计要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挖掘教材要合理、恰如其分,问题设置要能够画龙点睛。另一方面要用好教材。在教学设计和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教材与课外资源的关系,防止淡化教材、远离教材。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总结,以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深入浅出,变抽象为具体
1.注重新课导入。
新课导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如:我在讲解“矛盾的同一性”时,运用“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导入新课,既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又能说明问题。又如,利用“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导入新课来说明矛盾的特殊性,贴近学生的生活。
2.做好课前准备。
一是要精心准备各种所需资料,包括各种教具与课件。二是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设置预习提纲,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三是预设的内容要以调动学生的情绪为基础。
三、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1.要弄清楚概念、原理、方法论的内涵,教学中要讲解清楚各方面知识的界定范围。如:矛盾和矛盾分析法、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重点和抓主流等内容,只有弄清楚它们的内涵和界定范围,才可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因辩证法知识点多且抽象,因而学生容易记混。针对此问题,我的做法是:引导学生明确新课和已学内容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课后总结反思,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针对性的巩固练习、达标检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构建知识网络体系。要构建网络体系,就必须正确处理好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学生明确了知识点,突破了难点和重点,找到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构建知识体系就会简单多了。
四、应注意的问题
1.深入研究新课标,领会其精神实质。新课标规定了教学的目标和方向。讲什么、如何讲、如何把握深浅度,需要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把教育教学与高考要求结合起来,做到教学的实效性。
2.注意分层教学。不同班级的学生,其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各不相同,即使同一个班级学生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采用分层教学,充分考虑教学效益,可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3.延伸教材要做到在提炼中扩展。新教材浅显易懂,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扩展,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提升其思考能力。但要把握好量和度,切忌点多面宽,抓不住中心。
4.优化教学语言。准确无误的语言表述、通俗易懂的传授、流利酣畅的表达,能使本来抽象枯燥的东西更加具体化,更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教学语言切忌冗长繁琐、枯燥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