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阅读 能力 兴趣 习惯 方法 积累
阅读是人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一个人不管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将来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阅读能力都是最基础的能力。可见,阅读在一个学生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小学生这一群体更是至关重要。
本学期,我担任语文教学工作。我们班的学生来源较广,由于受旧的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视课外阅读为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认为只要把课本上的东西读懂、把该写会的生字和词语写会就行了,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造成孩子虽在市区,但他们接触外面的机会很少,极少到书店阅读书籍,阅读兴趣不是很浓厚。而“课外阅读对开拓学生的视野,获得丰富的知识,培养和提高读写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可从多方面渠道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在阅读时,即使遇到困难,也会自然生发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能保证学生充分地阅读自由,给予他们享有选择合理的时间、恰当的书籍和可行的阅读方式的自由。让孩子们通过课外阅读满足了自身阅读需求的同时还使其身心得到愉悦。对于小学生,孩子们年龄小,注意力不能集中,那么可选带有奇特的故事情节如《绿野仙踪》、《狐狸寻找快活林》等读物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是一种长期养成的比较巩固的机械地完成的自动化的行为或动作的特殊倾向。良好习惯的养成无疑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我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任何习惯的形成,都必须经过长久的的强化训练。所以,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读时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1、学会自主阅读,搜集信息。①课内与课外相联系。开放课堂,开放教材,让学生根据课内知识去搜集资料,补充课文的内涵更丰富,学生的视野更开阔。这样,课文就“只是一个例子”,学生在此的基础上深入探究,获得超文本的信息量,把“课本”读厚了。如学习《海伦·凯勒》这一篇文章,我让学生依据课文搜集相关的资料。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的巨作,并选出最喜欢的来读。这样的阅读、筛选,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为他们自己学会读书。只有当读书成为一种自主活动,学生才会去粗取精,掏沙见金。②做到书本与生活相联系。生活是开放的大书,是知识的源泉。在教学中,我竭力引导学生睁开双眼、用心感受、留心观察。做到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大腦去体味、比较、分析、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让生活与大自然成为孩子们更为广阔的课堂。
2、学会合作探究,组合信息
教学中,我结合书本生活,引导学生选择阅读方向,合作学习,然后把搜集到的信息加以组合。如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前,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阅读有关父爱、母爱、师爱以及其他描写亲情的文章,并抄下来,然后小组交流。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合作阅读,积累消化大量的语言材料,感受着,体验着,感动着,震撼着。因此,我们应提倡合作学习,一起分享成功的体验。
3、体会创新,加工信息
学会自主搜集,学会组合迁移,还应该学会创新。在阅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不同体会、感悟,或是从中受到启迪引起共鸣、引起思考,这时会情动心动,欲有感而发,这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把这些信息、思维、想法、灵感进行加工、创造,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这是更深层次的交流。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中,学生有感与亲情的伟大,感于父母深恩,感于祖辈厚爱等。应使他们的情感更热烈,促使拿起手中的笔,或写或画,写出自己心中情思。用眼、用心去观察、体会;用行动去体验,去回报。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洗礼。
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俗话说得好:“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到引路的作用。学习的真正主人是学生,要让他们拿起学习的钥匙才行。
因此,我们要加强引导,使学生会读书。让学生做到读进去悟出来:首先通览全文,把握词语积累。目的是为了了解文章的大意。每通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段话时,要求学生查出不认识的字词,而且能说出主要内容。只有做到了这一点,通读才算完成。若一遍完成不了,就读两遍、三遍,直至完成任务。其次初步感知,边默读边思考,获取初步印象——题材、内容、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等。接着精读品读。精读可抓住重点读,也可以根据文章或短文后的问题来读。教师可加强引导,使学生会读书。并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恰当的鼓励和引导。让学生品细节、深感悟。品读就是欣赏,欣赏文章或短文的优美之处。读的时候还应该读出语气读出水平,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四、加强阅读量的积累
阅读量的积累,是学生阅读能力质的飞跃重要前提。创造条件,使学生有书读。利用每周的阅读课,把学生带入校图书室上阅读课,指导学生自由选择阅读资料,学习写摘记、做卡片等。使学生丰富视听,学习热情高涨。在假期中,可以把名著分阶段布置给学生回去有计划、有目的的阅读。在阅读前,老师可做一些相应的关于这些名著的讲座,教给学生评价、鉴赏的方法。开学初可以开展书评、读后感交流活动,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水平。在课外阅读资料的选择上,形式和内容并重,促进学生对课外读物充分的消化吸收,达到更好的内化过程。
五、家校配合,让孩子快乐读书
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给学生适当的减压减负,给学生提供更多能让他们自己支配的弹性时间。大家都明白,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能使学生严密其思维、崇高其品格、拓展其视野、高雅其修养、健康其情趣、坚韧其意志,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拥有在未来社会和时代生存、发展的利器。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我们进行真正有实效的阅读教学,还语文阅读教学以鲜活的面目,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整个小学阶段,每一位教师都要去坚持,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才会快速提高。利用课内外的点点滴滴,多锻炼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我相信我们班的孩子们能通过阅读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且通过阅读有助于小学生个性的发挥和智力的提高。
阅读是人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一个人不管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将来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阅读能力都是最基础的能力。可见,阅读在一个学生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小学生这一群体更是至关重要。
本学期,我担任语文教学工作。我们班的学生来源较广,由于受旧的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视课外阅读为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认为只要把课本上的东西读懂、把该写会的生字和词语写会就行了,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造成孩子虽在市区,但他们接触外面的机会很少,极少到书店阅读书籍,阅读兴趣不是很浓厚。而“课外阅读对开拓学生的视野,获得丰富的知识,培养和提高读写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可从多方面渠道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在阅读时,即使遇到困难,也会自然生发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能保证学生充分地阅读自由,给予他们享有选择合理的时间、恰当的书籍和可行的阅读方式的自由。让孩子们通过课外阅读满足了自身阅读需求的同时还使其身心得到愉悦。对于小学生,孩子们年龄小,注意力不能集中,那么可选带有奇特的故事情节如《绿野仙踪》、《狐狸寻找快活林》等读物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是一种长期养成的比较巩固的机械地完成的自动化的行为或动作的特殊倾向。良好习惯的养成无疑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我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任何习惯的形成,都必须经过长久的的强化训练。所以,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读时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1、学会自主阅读,搜集信息。①课内与课外相联系。开放课堂,开放教材,让学生根据课内知识去搜集资料,补充课文的内涵更丰富,学生的视野更开阔。这样,课文就“只是一个例子”,学生在此的基础上深入探究,获得超文本的信息量,把“课本”读厚了。如学习《海伦·凯勒》这一篇文章,我让学生依据课文搜集相关的资料。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的巨作,并选出最喜欢的来读。这样的阅读、筛选,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为他们自己学会读书。只有当读书成为一种自主活动,学生才会去粗取精,掏沙见金。②做到书本与生活相联系。生活是开放的大书,是知识的源泉。在教学中,我竭力引导学生睁开双眼、用心感受、留心观察。做到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大腦去体味、比较、分析、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让生活与大自然成为孩子们更为广阔的课堂。
2、学会合作探究,组合信息
教学中,我结合书本生活,引导学生选择阅读方向,合作学习,然后把搜集到的信息加以组合。如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前,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阅读有关父爱、母爱、师爱以及其他描写亲情的文章,并抄下来,然后小组交流。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合作阅读,积累消化大量的语言材料,感受着,体验着,感动着,震撼着。因此,我们应提倡合作学习,一起分享成功的体验。
3、体会创新,加工信息
学会自主搜集,学会组合迁移,还应该学会创新。在阅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不同体会、感悟,或是从中受到启迪引起共鸣、引起思考,这时会情动心动,欲有感而发,这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把这些信息、思维、想法、灵感进行加工、创造,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这是更深层次的交流。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中,学生有感与亲情的伟大,感于父母深恩,感于祖辈厚爱等。应使他们的情感更热烈,促使拿起手中的笔,或写或画,写出自己心中情思。用眼、用心去观察、体会;用行动去体验,去回报。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洗礼。
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俗话说得好:“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到引路的作用。学习的真正主人是学生,要让他们拿起学习的钥匙才行。
因此,我们要加强引导,使学生会读书。让学生做到读进去悟出来:首先通览全文,把握词语积累。目的是为了了解文章的大意。每通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段话时,要求学生查出不认识的字词,而且能说出主要内容。只有做到了这一点,通读才算完成。若一遍完成不了,就读两遍、三遍,直至完成任务。其次初步感知,边默读边思考,获取初步印象——题材、内容、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等。接着精读品读。精读可抓住重点读,也可以根据文章或短文后的问题来读。教师可加强引导,使学生会读书。并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恰当的鼓励和引导。让学生品细节、深感悟。品读就是欣赏,欣赏文章或短文的优美之处。读的时候还应该读出语气读出水平,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四、加强阅读量的积累
阅读量的积累,是学生阅读能力质的飞跃重要前提。创造条件,使学生有书读。利用每周的阅读课,把学生带入校图书室上阅读课,指导学生自由选择阅读资料,学习写摘记、做卡片等。使学生丰富视听,学习热情高涨。在假期中,可以把名著分阶段布置给学生回去有计划、有目的的阅读。在阅读前,老师可做一些相应的关于这些名著的讲座,教给学生评价、鉴赏的方法。开学初可以开展书评、读后感交流活动,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水平。在课外阅读资料的选择上,形式和内容并重,促进学生对课外读物充分的消化吸收,达到更好的内化过程。
五、家校配合,让孩子快乐读书
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给学生适当的减压减负,给学生提供更多能让他们自己支配的弹性时间。大家都明白,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能使学生严密其思维、崇高其品格、拓展其视野、高雅其修养、健康其情趣、坚韧其意志,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拥有在未来社会和时代生存、发展的利器。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我们进行真正有实效的阅读教学,还语文阅读教学以鲜活的面目,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整个小学阶段,每一位教师都要去坚持,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才会快速提高。利用课内外的点点滴滴,多锻炼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我相信我们班的孩子们能通过阅读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且通过阅读有助于小学生个性的发挥和智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