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体育教学中的不断深入,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现阶段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一经提出后,各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师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也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不断优化、创新教学方式。对于体育这门学科来说,是我国教育体系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内容,不仅能够增强当代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至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体育教学中所存在问题,随后分析了核心素养下体育教学的目标,最后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改革策略,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体育教学;教学改革
引言
“核心素养”是当下主流的教学理念,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率,和提升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的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种种问题,所以如何让在体育教学中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成为了每一位体育教育者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体育在任何一个教育阶段都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能帮助学习压力巨大的学生缓解身心压力,还能帮助学生们塑造一个健康的体魄,学生们能够在体育课上学习到坚持不懈、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为了使体育教学更能围绕着核心素养发挥教育意义,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目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偏离“核心素养”的要求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体育教学的课程安排和课程设计都没有切实际的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性格特点,所以也就没有形成较为系统化的体育课程,甚至很多体育课程的开展只是为了完成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并没有切实地发挥其学科价值。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高校有时为了应付,会开设一些短期的体育教学课程,虽然看似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然而实际上看,受教师专业素养以及学校环境等因素影响,体育课程并没有为当代大学生带来较为深远的影响,而且高校体育课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受高校对体育课程态度的影响,有些高校体育教师也渐渐忽视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没有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所以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完全偏离了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
1.2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我国高校中的体育教师一般都是教学经验丰富且体育方面有造诣的工作者,这些体育工作者虽然自身的体育专业水平高超,但是由于长时间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仍然采取“大班式”来教学。在高校体育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位体育教师带领着几十名学生,甚至还有一名体育教师带领2-3个班级上课的情况,学生的体育水平和核心素养在这种“大帮”的教学方式下很难得到提升。体育作为一门主要以实践性为主的学科,在课堂上是非常需要教师精细化指导的,但是在这种大班式的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不可能兼顾到所有学生,甚至还会采取集体锻炼、集体学习体育技巧的现象,导致学生无论是在运动技巧还是运动方式上,都不够标准化,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往往体育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已经口干舌燥、筋疲力尽,但是却丝毫没有起到教学效果,这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
1.3考核模式单一
上文我们说到,体育是一门以实践性为主的学科,所以在考核方式上也要与文化学科互相区分开来,毕竟实践和理论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但是在当前的高校体育考核模式上,受传统考核模式的影响,体育考核采取的也是应试的考核形式,这样的考核形式虽然能保证学生们在上体育课时不缺席,但是根本无法真实的检验出学生的体育水平、进步程度和学习效果。另外,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校體育教学改革中,单一的考核模式更不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考核模式中,不仅仅要考察学生的体育成绩,还需要考核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体育素养等。当代大学生几乎都是完美主义者,他们比较自我,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最好,单一的考核模式并不能评判出学生真实的核心素养,甚至还会忽略学生的闪光点,学生们在这种考核模式下不仅会失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打压他们的体育锻炼热情,甚至还会对体育课产生消极态度,忽视体育的重要性。
1.4课程设置不科学
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是极其不科学的,在课程设置中学生完全能体会到学校对体育的不重视,所以不重视体育,也不会在把体育活动安排在课余时间中。“一学期一选课”的课程设置模式是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的体育选课模式,虽然这种方式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爱好和需求去选择体育项目,但是学校忽略了体育技能的养成并不是一学期或者几个月就能达到的,仅一学期根本不能使学生掌握他们所选择的运动技能,不仅能是学生,对于体育基础较强的运动员来说,只通过短短几个月就掌握一门体育技能也是相当有难度的,甚至可以说是根本你无法达成的,这种设置不科学的体育课程会导致学生每样体育项目都了解一点,但是无论哪一种体育项目都达不到熟练掌握,对于培养核心素养也就更无从说起了。
2.核心素养下体育教学的目标
2.1运动能力与运动认知
科学性的来说,运动能力指的是人身体中的协调性,通过人身体神经系统协调后完成的各种体育活动的完成能力。对于人们来说,运动能力指的是一些较为基础的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对于专业的运动人员来说,运动能力就不只局限于基础动作上了,还包括一些体育项目运动,或者竞技比赛技能,如游泳、长跑、跳高、举重、各种球类运动等等。运动认知指的是人们对于健康知识、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主要是建立在人们的主观情感之上对有关体育内容的认知。
2.2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
健康知识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各种新兴行业的兴起,给高校大学生也带来了不少的影响,对人们来说,一部手机就能解决日常生活,所以在高校校园里,“低头族”随处可见,因为互联网平台能够畅所欲言,还能进行社交,所以当代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是非常大的,在以往的体育课上,我们常常能发现有的学生精神萎靡,起色不好,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训练量就已经开始出现头晕、虚脱的情况,这都是平时不规律的作息和不规律的饮食所导致,所以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掌握正确、科学的健康知识对自身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健康行为主要是指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之后,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和体育运动方式。在学习体育健康知识之后养成良好的体育健康行为,是当代高校体育教学以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中的重要组成内容。 2.3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
学生通过体育教学中学习到体育健康知识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后,会产生对体育的热爱和向往,我们把这一过程成为体育情感,学生在有了深刻的体育情感后,更能体会到体育带给自身的益处,并真正的爱上体育运动,进而养成终身的体育运动习惯,不仅能形成良好的健康循环,更是人生中的一笔财富。体育品格则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所在,也是思想道德层面的重要内容,学生在通过体育学习后,养成良好的体育品格不仅利于他们更好的进行体育运动,还能促进他们的全方位发展。在体育运动中有很多值得大学生学习的精神,例如坚韧不拔、积极向上、自强不息,还包括体育竞技运动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公平竞争以及遵理守则等体育品格。体育品格中无论哪一种精神被学生深刻的体会到,并学习到,都能够最大程度生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并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3.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3.1因材施教
为了加快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加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要加强体育课程的实效性。首先,教师在每学期开课之前要制定一套完善、全面的教学计划,并以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为实施方向,开展教学规划工作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把体育运动融入到学生的其他课余实践中去,例如早操、课间操或者课余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我们深知,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并掌握一门体育技能并不是短期能完成的,所以体育教师要从各个突破口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教育,只有在长时间的坚持下,学生才能真正建立起体育运动的习惯,在看到自己身体出现变化时,也能更加认可体育,并理解体育教师的良苦用心。另外,由于学生之间肯定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帮助,不仅能够促进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能帮助全体同学都能进行真正有意义的体育训练,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才能在自己擅长的范围内掌握体育技能和标准、规范的体育动作,课堂主体地位得到体现,进而调动学习积极性,对建立健全的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
3.2建立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
核心素養并不是模糊的理论框架,而是切实能够按照学生的发展需求制定出不同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想落实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培养目标,就要把重心放在课程上,以此建立起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体系。只有建立起以核心素养的体系,才能突出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全体高校学生的核心素养。高校体育课程作为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载体,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品德的双重发展,并能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认同感。此外,体育课程在开展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身体素质差异,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来进行体育锻炼,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在体育课上学到体育技能。
3.3利用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
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都深知的一点则是体育课主要以实践操作性为主。受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影响,体育课堂教学上教给学生的专业体育动作都是依赖教师口头的文字描述来进行的,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仅的不到体现,甚至在听教师讲授的过程中不会去思考、分析体育动作,更不能把体育动作标准的做出来。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也开始自身对所讲的体育动作进行示范,但是由于时代的不断更新,许多体育动作也有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师演示的动作大体上与标准相同,但是不可能每一个动作都是十分精准的。因此,利用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是十分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展示出最标准、规范的体育动作,以最直观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深刻了解体育动作,还能极大程度的体现体育教学改革有所突破,并遵循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体育动作里有较为基础的动作,但是也有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动作,在对这一方面开展教学时,体育教师可以把重点、难点动作以慢倍速播放的方式来展现,如此一来,能保证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看得到、学得到,更精细化的掌握每一个体育动作,还能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另外,现代信息技术也更符合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性格特点,能够充分激发他们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并能让他们在学习体育动作时,高度集中注意力,全面了解体育运动。
结语
虽然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种种必须面临的问题,但是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在不断以“核心素养”的要求加快体育改革的步伐,相信在全体高校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体育改革能够真正落实,高校体育教学也能成为真正推动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石。
参考文献
[1]程兵.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12)
[2]赵翀. 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制改革中加入服务学习模块的课程构建[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49)
[3]刘海山. 基于“体验式培训”理念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 2019(22)
[4]魏朝晖. “阳光体育”语境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10)
作者简介:马卫东 1970年1月出生 性别:男 籍贯:江苏南通 大学本科毕业 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邮编:223800 单位: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江苏 宿迁 223800)
关键词:核心素养;体育教学;教学改革
引言
“核心素养”是当下主流的教学理念,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率,和提升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的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种种问题,所以如何让在体育教学中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成为了每一位体育教育者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体育在任何一个教育阶段都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能帮助学习压力巨大的学生缓解身心压力,还能帮助学生们塑造一个健康的体魄,学生们能够在体育课上学习到坚持不懈、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为了使体育教学更能围绕着核心素养发挥教育意义,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目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偏离“核心素养”的要求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体育教学的课程安排和课程设计都没有切实际的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性格特点,所以也就没有形成较为系统化的体育课程,甚至很多体育课程的开展只是为了完成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并没有切实地发挥其学科价值。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高校有时为了应付,会开设一些短期的体育教学课程,虽然看似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然而实际上看,受教师专业素养以及学校环境等因素影响,体育课程并没有为当代大学生带来较为深远的影响,而且高校体育课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受高校对体育课程态度的影响,有些高校体育教师也渐渐忽视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没有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所以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完全偏离了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
1.2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我国高校中的体育教师一般都是教学经验丰富且体育方面有造诣的工作者,这些体育工作者虽然自身的体育专业水平高超,但是由于长时间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仍然采取“大班式”来教学。在高校体育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位体育教师带领着几十名学生,甚至还有一名体育教师带领2-3个班级上课的情况,学生的体育水平和核心素养在这种“大帮”的教学方式下很难得到提升。体育作为一门主要以实践性为主的学科,在课堂上是非常需要教师精细化指导的,但是在这种大班式的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不可能兼顾到所有学生,甚至还会采取集体锻炼、集体学习体育技巧的现象,导致学生无论是在运动技巧还是运动方式上,都不够标准化,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往往体育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已经口干舌燥、筋疲力尽,但是却丝毫没有起到教学效果,这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
1.3考核模式单一
上文我们说到,体育是一门以实践性为主的学科,所以在考核方式上也要与文化学科互相区分开来,毕竟实践和理论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但是在当前的高校体育考核模式上,受传统考核模式的影响,体育考核采取的也是应试的考核形式,这样的考核形式虽然能保证学生们在上体育课时不缺席,但是根本无法真实的检验出学生的体育水平、进步程度和学习效果。另外,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校體育教学改革中,单一的考核模式更不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考核模式中,不仅仅要考察学生的体育成绩,还需要考核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体育素养等。当代大学生几乎都是完美主义者,他们比较自我,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最好,单一的考核模式并不能评判出学生真实的核心素养,甚至还会忽略学生的闪光点,学生们在这种考核模式下不仅会失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打压他们的体育锻炼热情,甚至还会对体育课产生消极态度,忽视体育的重要性。
1.4课程设置不科学
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是极其不科学的,在课程设置中学生完全能体会到学校对体育的不重视,所以不重视体育,也不会在把体育活动安排在课余时间中。“一学期一选课”的课程设置模式是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的体育选课模式,虽然这种方式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爱好和需求去选择体育项目,但是学校忽略了体育技能的养成并不是一学期或者几个月就能达到的,仅一学期根本不能使学生掌握他们所选择的运动技能,不仅能是学生,对于体育基础较强的运动员来说,只通过短短几个月就掌握一门体育技能也是相当有难度的,甚至可以说是根本你无法达成的,这种设置不科学的体育课程会导致学生每样体育项目都了解一点,但是无论哪一种体育项目都达不到熟练掌握,对于培养核心素养也就更无从说起了。
2.核心素养下体育教学的目标
2.1运动能力与运动认知
科学性的来说,运动能力指的是人身体中的协调性,通过人身体神经系统协调后完成的各种体育活动的完成能力。对于人们来说,运动能力指的是一些较为基础的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对于专业的运动人员来说,运动能力就不只局限于基础动作上了,还包括一些体育项目运动,或者竞技比赛技能,如游泳、长跑、跳高、举重、各种球类运动等等。运动认知指的是人们对于健康知识、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主要是建立在人们的主观情感之上对有关体育内容的认知。
2.2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
健康知识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各种新兴行业的兴起,给高校大学生也带来了不少的影响,对人们来说,一部手机就能解决日常生活,所以在高校校园里,“低头族”随处可见,因为互联网平台能够畅所欲言,还能进行社交,所以当代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是非常大的,在以往的体育课上,我们常常能发现有的学生精神萎靡,起色不好,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训练量就已经开始出现头晕、虚脱的情况,这都是平时不规律的作息和不规律的饮食所导致,所以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掌握正确、科学的健康知识对自身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健康行为主要是指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之后,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和体育运动方式。在学习体育健康知识之后养成良好的体育健康行为,是当代高校体育教学以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中的重要组成内容。 2.3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
学生通过体育教学中学习到体育健康知识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后,会产生对体育的热爱和向往,我们把这一过程成为体育情感,学生在有了深刻的体育情感后,更能体会到体育带给自身的益处,并真正的爱上体育运动,进而养成终身的体育运动习惯,不仅能形成良好的健康循环,更是人生中的一笔财富。体育品格则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所在,也是思想道德层面的重要内容,学生在通过体育学习后,养成良好的体育品格不仅利于他们更好的进行体育运动,还能促进他们的全方位发展。在体育运动中有很多值得大学生学习的精神,例如坚韧不拔、积极向上、自强不息,还包括体育竞技运动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公平竞争以及遵理守则等体育品格。体育品格中无论哪一种精神被学生深刻的体会到,并学习到,都能够最大程度生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并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3.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3.1因材施教
为了加快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加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要加强体育课程的实效性。首先,教师在每学期开课之前要制定一套完善、全面的教学计划,并以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为实施方向,开展教学规划工作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把体育运动融入到学生的其他课余实践中去,例如早操、课间操或者课余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我们深知,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并掌握一门体育技能并不是短期能完成的,所以体育教师要从各个突破口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教育,只有在长时间的坚持下,学生才能真正建立起体育运动的习惯,在看到自己身体出现变化时,也能更加认可体育,并理解体育教师的良苦用心。另外,由于学生之间肯定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帮助,不仅能够促进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能帮助全体同学都能进行真正有意义的体育训练,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才能在自己擅长的范围内掌握体育技能和标准、规范的体育动作,课堂主体地位得到体现,进而调动学习积极性,对建立健全的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
3.2建立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
核心素養并不是模糊的理论框架,而是切实能够按照学生的发展需求制定出不同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想落实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培养目标,就要把重心放在课程上,以此建立起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体系。只有建立起以核心素养的体系,才能突出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全体高校学生的核心素养。高校体育课程作为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载体,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品德的双重发展,并能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认同感。此外,体育课程在开展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身体素质差异,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来进行体育锻炼,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在体育课上学到体育技能。
3.3利用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
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都深知的一点则是体育课主要以实践操作性为主。受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影响,体育课堂教学上教给学生的专业体育动作都是依赖教师口头的文字描述来进行的,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仅的不到体现,甚至在听教师讲授的过程中不会去思考、分析体育动作,更不能把体育动作标准的做出来。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也开始自身对所讲的体育动作进行示范,但是由于时代的不断更新,许多体育动作也有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师演示的动作大体上与标准相同,但是不可能每一个动作都是十分精准的。因此,利用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是十分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展示出最标准、规范的体育动作,以最直观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深刻了解体育动作,还能极大程度的体现体育教学改革有所突破,并遵循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体育动作里有较为基础的动作,但是也有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动作,在对这一方面开展教学时,体育教师可以把重点、难点动作以慢倍速播放的方式来展现,如此一来,能保证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看得到、学得到,更精细化的掌握每一个体育动作,还能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另外,现代信息技术也更符合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性格特点,能够充分激发他们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并能让他们在学习体育动作时,高度集中注意力,全面了解体育运动。
结语
虽然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种种必须面临的问题,但是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在不断以“核心素养”的要求加快体育改革的步伐,相信在全体高校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体育改革能够真正落实,高校体育教学也能成为真正推动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石。
参考文献
[1]程兵.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12)
[2]赵翀. 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制改革中加入服务学习模块的课程构建[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49)
[3]刘海山. 基于“体验式培训”理念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 2019(22)
[4]魏朝晖. “阳光体育”语境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10)
作者简介:马卫东 1970年1月出生 性别:男 籍贯:江苏南通 大学本科毕业 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邮编:223800 单位: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江苏 宿迁 22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