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初中语文课本,我们發现其中散落着十几篇与口语交际有关的课文。如:《陈太丘与友期》《智子疑邻》《孙权劝学》《公输》《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庄子故事两则》等篇目。
这些文章或选自严肃的正史,或来自诙谐的野史,但都要告诉读者的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口语表达的重要性,以及正确而巧妙的口语表达对于个人、对于家庭乃至国家都意义非凡。
正确而巧妙的口语表达是需要智慧的。在《陈太丘与友期》中,七岁的元方在门外玩得正欢,面对父亲的朋友对自己父亲的无礼,机智而又快捷地作出回应:“君与家君期是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对这个孩子来说,这一次的口语“考试”是突如其来的,事先没有任何准备,而他却能沉着、冷静地对长于自己年岁的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作出如此有力度的回击。这一回击替父主持了公道,为陈家门楣增了光彩,算得上是史上最牛的回击了。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交际完全依赖自己的天赋和幼年的习得。如《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中的十岁的孔融那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也是凭借自己过人的智慧脱口而出的,也不失为一次精彩的口语交际表演。
正确而巧妙的口语表达是需要看对象的。在《孙权劝学》中,一介武夫吕蒙因屡建战功而志得意满,如何才能让他虚心学习,潜心读书呢?虽然做思想工作,孙权向来是得心应手的。但是,此次劝说依然是费了些功夫的。一劝:“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对方回以“军中多务”,好一个摆谱的大将军形象。二劝:“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再劝“孤学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读书目的到读书方法再是现身说法,才一步步将高傲的吕蒙吕大将军“降服”,因而才有了吕蒙的长足长进,为东吴增添了一员文武全才。这一次的口语课上孙权正是用诚恳的态度和语重心长的劝导将妄自尊大的吕蒙说得心服口服。面对自己的部下说话尚且要讲究艺术,面对自己的上级就更要讲究方式方法了。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面对齐国言路堵塞,邹忌作为一位爱国大臣夜不能寐:怎样向齐王提建议,齐王才能采纳呢?经过仔细思考,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小事为例向齐王进言道:“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中国有句古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在封建社会,皇权威武,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出于对国家尽责,对国君尽忠的赤诚之心,劝国君改正过失,冒死进谏,但大多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而邹忌的这翻逆耳忠言又是如何被采纳的呢?这不能不得益于邹忌对齐王心理的准确揣摩,劝说方式的委婉含蓄,设喻方法的恰当运用。
(作者单位:江西九江市庐山区二中332005)
这些文章或选自严肃的正史,或来自诙谐的野史,但都要告诉读者的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口语表达的重要性,以及正确而巧妙的口语表达对于个人、对于家庭乃至国家都意义非凡。
正确而巧妙的口语表达是需要智慧的。在《陈太丘与友期》中,七岁的元方在门外玩得正欢,面对父亲的朋友对自己父亲的无礼,机智而又快捷地作出回应:“君与家君期是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对这个孩子来说,这一次的口语“考试”是突如其来的,事先没有任何准备,而他却能沉着、冷静地对长于自己年岁的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作出如此有力度的回击。这一回击替父主持了公道,为陈家门楣增了光彩,算得上是史上最牛的回击了。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交际完全依赖自己的天赋和幼年的习得。如《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中的十岁的孔融那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也是凭借自己过人的智慧脱口而出的,也不失为一次精彩的口语交际表演。
正确而巧妙的口语表达是需要看对象的。在《孙权劝学》中,一介武夫吕蒙因屡建战功而志得意满,如何才能让他虚心学习,潜心读书呢?虽然做思想工作,孙权向来是得心应手的。但是,此次劝说依然是费了些功夫的。一劝:“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对方回以“军中多务”,好一个摆谱的大将军形象。二劝:“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再劝“孤学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读书目的到读书方法再是现身说法,才一步步将高傲的吕蒙吕大将军“降服”,因而才有了吕蒙的长足长进,为东吴增添了一员文武全才。这一次的口语课上孙权正是用诚恳的态度和语重心长的劝导将妄自尊大的吕蒙说得心服口服。面对自己的部下说话尚且要讲究艺术,面对自己的上级就更要讲究方式方法了。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面对齐国言路堵塞,邹忌作为一位爱国大臣夜不能寐:怎样向齐王提建议,齐王才能采纳呢?经过仔细思考,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小事为例向齐王进言道:“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中国有句古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在封建社会,皇权威武,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出于对国家尽责,对国君尽忠的赤诚之心,劝国君改正过失,冒死进谏,但大多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而邹忌的这翻逆耳忠言又是如何被采纳的呢?这不能不得益于邹忌对齐王心理的准确揣摩,劝说方式的委婉含蓄,设喻方法的恰当运用。
(作者单位:江西九江市庐山区二中33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