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以近代中国海关内部出版物为主要内容,分为统计、特种、杂项、关务、官署、总署和邮政七大系列。该套丛书进一步充实了近代海关研究的原始档案,资料详实,编辑合理,对于研究近代中国海关史、近代中国经济史、中外关系史和近代中国社会史来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 键 词】哈佛大学图书馆藏;中国旧海关史料;学术价值
【作者单位】马跃,通化师范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Z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3.023
海关是国家的门户,是国家管理对外贸易的行政机构。海关作为一个性质特殊的机构,广泛涉及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思想、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海关一直处于外籍税务司的控制之下,海关文件档案资料及其内部工作、制度对外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国内学术界对近代中国海关的调查研究都比较薄弱。
辛亥革命后,随着我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主革命浪潮的冲击,一些学者从收回海关主权的爱国思想出发,对近代中国海关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如黄序鹓编著《海关通志》,贾士毅著有《中国海关制度沿革》,江恒源编有《中国关税史料》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近代海关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海关档案资料汇编陆续出版。如中国海关总署研究室与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编辑委员会共同编译出版了10册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资料丛编,对中国近代海关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进入21世纪之后,近代海关档案资料整理方面又有了新成果。如2001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与中国海关总署办公室合作推出《中国旧海关史料》170卷,对推动中国近代海关研究助力甚多。更为可喜的是,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又主持编辑整理出版了《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学界对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发掘和整理,必将为推动中国近代海关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一、《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的主要内容
《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由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领衔的团队整理出版,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的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套丛书自2014年起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目前已出版283册。吴松弟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地理和中国近代海关史的研究,成果丰硕。2003年,吴松弟教授在哈佛大学访学时,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发现了大量中国旧海关出版物。经研究比鉴,他发现这批中国旧海关史料与以往国内出版的海关档案资料相比,内容更为丰富,价值更为重大。因此,吴松弟教授据此申报国家课题并组织团队对这些珍贵资料加以整理、出版,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反响。具体来说,该资料集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类是统计系列。海关的职能就是对各口岸的内外贸易进行统计,并分析影响贸易的各种因素。因此,统计系列是旧海关史料中最核心的部分。在统计系列中最为重要的则是贸易统计和贸易报告,它们形成于19世纪60年代,一直持续到旧海关消亡。这些贸易统计和贸易报告定期出版,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是了解当时中国内外贸易情况和各口岸所在省区经济社会变迁的重要资料。
第二类是特种系列。主要是海关对于中国社会某一方面的调查报告,如各地土特产的进出口状况,海关灯塔、航道、各地交通的发展状况,甚至还对各地流行病的发病情况和医学发展进行了专门报告,内容庞杂,有利于了解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
第三类是杂项系列。这个系列主要记载海关法规、条例、办事规则等,也有关于近代沿海灯塔、浮标、路灯的记录,对中国参加历次世界博览会的记载也较为详细,甚至还包含一些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协定以及列强之间的外交角逐,内容较为繁杂。
第四类是公务系列。主要收录海关内部文件,特别是总税务司下达给海关各部门和各地海关的文件,对了解旧海关内部的办公流程和运转体系很有帮助。
第五类是办公系列。这部分主要收录海关历年来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文献,也包含了各地的商业和贸易报告,以及记录各地海关内部建设情况的相关文献。
第六类是督察系列。内容包含海关电报码文本、海关出版物名单、海关建立过程回忆录、辛亥革命后海关和常关税收的征收和支出、海关和香港地区的关系等。
第七类是邮政系列。邮政业务是中国旧海关的重要职能,赫德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时曾出任第一总邮政司,为近代中国邮政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11年,海关才将邮政业务整体移交给清政府新成立的邮传部。邮政系列主要收录1896—1911年有关邮政业务的各项资料,内容詳实,是了解中国近代邮政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原始资料。
除上述七大系列之外,《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还收录了未列入上述系列的“他类之书”,如海关编辑的海关法典、工作手册,银行、货币报告,甚至还有中外关系的条约协定等。这些资料体量庞大,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而且多数没有被学界深入使用,因而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各相关领域的一座未被开启的资料宝库,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二、《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的学术价值
1.该史料集的整理和出版具有体例宏大、内容丰富的特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献整理价值
《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从19世纪60年代后直至旧海关消亡,对海关涉及的各项业务都进行了逐年记载,门类众多,数量浩瀚。历史研究的基本功能就是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而对原始档案资料的发掘、整理、利用则可以为还原这些历史过程提供有力的基础资料和佐证,是研究中国近代史诸多领域最大的资料宝库,可以很好地弥补《中国旧海关史料》的不足。从资料数量上来看,《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超过了任何一部近代史资料集。因此,《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的整理和出版,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献整理价值。
【关 键 词】哈佛大学图书馆藏;中国旧海关史料;学术价值
【作者单位】马跃,通化师范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Z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3.023
海关是国家的门户,是国家管理对外贸易的行政机构。海关作为一个性质特殊的机构,广泛涉及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思想、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海关一直处于外籍税务司的控制之下,海关文件档案资料及其内部工作、制度对外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国内学术界对近代中国海关的调查研究都比较薄弱。
辛亥革命后,随着我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主革命浪潮的冲击,一些学者从收回海关主权的爱国思想出发,对近代中国海关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如黄序鹓编著《海关通志》,贾士毅著有《中国海关制度沿革》,江恒源编有《中国关税史料》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近代海关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海关档案资料汇编陆续出版。如中国海关总署研究室与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编辑委员会共同编译出版了10册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资料丛编,对中国近代海关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进入21世纪之后,近代海关档案资料整理方面又有了新成果。如2001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与中国海关总署办公室合作推出《中国旧海关史料》170卷,对推动中国近代海关研究助力甚多。更为可喜的是,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又主持编辑整理出版了《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学界对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发掘和整理,必将为推动中国近代海关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一、《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的主要内容
《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由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领衔的团队整理出版,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的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套丛书自2014年起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目前已出版283册。吴松弟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地理和中国近代海关史的研究,成果丰硕。2003年,吴松弟教授在哈佛大学访学时,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发现了大量中国旧海关出版物。经研究比鉴,他发现这批中国旧海关史料与以往国内出版的海关档案资料相比,内容更为丰富,价值更为重大。因此,吴松弟教授据此申报国家课题并组织团队对这些珍贵资料加以整理、出版,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反响。具体来说,该资料集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类是统计系列。海关的职能就是对各口岸的内外贸易进行统计,并分析影响贸易的各种因素。因此,统计系列是旧海关史料中最核心的部分。在统计系列中最为重要的则是贸易统计和贸易报告,它们形成于19世纪60年代,一直持续到旧海关消亡。这些贸易统计和贸易报告定期出版,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是了解当时中国内外贸易情况和各口岸所在省区经济社会变迁的重要资料。
第二类是特种系列。主要是海关对于中国社会某一方面的调查报告,如各地土特产的进出口状况,海关灯塔、航道、各地交通的发展状况,甚至还对各地流行病的发病情况和医学发展进行了专门报告,内容庞杂,有利于了解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
第三类是杂项系列。这个系列主要记载海关法规、条例、办事规则等,也有关于近代沿海灯塔、浮标、路灯的记录,对中国参加历次世界博览会的记载也较为详细,甚至还包含一些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协定以及列强之间的外交角逐,内容较为繁杂。
第四类是公务系列。主要收录海关内部文件,特别是总税务司下达给海关各部门和各地海关的文件,对了解旧海关内部的办公流程和运转体系很有帮助。
第五类是办公系列。这部分主要收录海关历年来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文献,也包含了各地的商业和贸易报告,以及记录各地海关内部建设情况的相关文献。
第六类是督察系列。内容包含海关电报码文本、海关出版物名单、海关建立过程回忆录、辛亥革命后海关和常关税收的征收和支出、海关和香港地区的关系等。
第七类是邮政系列。邮政业务是中国旧海关的重要职能,赫德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时曾出任第一总邮政司,为近代中国邮政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11年,海关才将邮政业务整体移交给清政府新成立的邮传部。邮政系列主要收录1896—1911年有关邮政业务的各项资料,内容詳实,是了解中国近代邮政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原始资料。
除上述七大系列之外,《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还收录了未列入上述系列的“他类之书”,如海关编辑的海关法典、工作手册,银行、货币报告,甚至还有中外关系的条约协定等。这些资料体量庞大,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而且多数没有被学界深入使用,因而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各相关领域的一座未被开启的资料宝库,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二、《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的学术价值
1.该史料集的整理和出版具有体例宏大、内容丰富的特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献整理价值
《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从19世纪60年代后直至旧海关消亡,对海关涉及的各项业务都进行了逐年记载,门类众多,数量浩瀚。历史研究的基本功能就是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而对原始档案资料的发掘、整理、利用则可以为还原这些历史过程提供有力的基础资料和佐证,是研究中国近代史诸多领域最大的资料宝库,可以很好地弥补《中国旧海关史料》的不足。从资料数量上来看,《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超过了任何一部近代史资料集。因此,《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的整理和出版,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献整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