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兴趣还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为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初中 地理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5-090-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是地理教师必须探索的问题。下面就谈谈本人在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点体会。
一、编制口诀,增强教学内容趣味性
由于口诀具有概括性强、韵律悠长、朗朗上口和简单易记的特点,加上初中學生好奇心强,偏重于机械记忆的特点,所以在地理教学中适当运用地理口诀法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巧记中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名称时引入“两湖广宁重河山,五江(疆)港澳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快速掌握中国主要地形区的空间分布时引入“(西部)准噶尔的塔,青藏的雪;(中部)内蒙古的黄土,四川的云;(东部)东北华北长江游,还有东南大丘陵”。判断东西经南北纬时引入“东大东经,西大西经;北大北纬,南大南纬”。总结“日本”这一节时引入“地狭人稠四大岛,东临太平西日本,海岸曲折多良港,山地为主平原狭,火山地震资源贫,加工贸易经济强,工业集中濑和太,大和民族东西容”。总结“东南亚”这节课时引入“十字路口马六甲,山河相间南北向,河流沿岸三角洲,农业发达城市多,中南季风马来雨,泰国缅甸越南米,橡胶油棕椰子蕉,华人华侨集中地,旅游资源令人往”。这些口诀在课堂上的实际运用,既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又有利于帮助学生记忆,同时还激发学生自己编制口诀的爱好。
二、借用音乐歌曲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兴趣
音乐歌曲里蕴含许多丰富的地理知识,教师若能正确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与音乐欣赏有机结合起来,则既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我国季风气候显著”这一气候特征时引入“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接着提问:东北风和西南风分别盛行在什么季节?为什么?讲“长江”一节时先播放《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讲“台湾省”一节时引入“我站在海岸上,把祖国的台湾岛遥望,日月潭碧波在心中荡漾,阿里山林涛在耳畔回响……”。学生从这优美的歌词,动听的歌声中不仅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强烈激发起学生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巧引诗词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自然环境是文人作诗赋词的体裁,所以许多诗词歌赋本身也蕴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教师平时应积极挖掘和收集这些材料,根据地理教学内容的需要,引入讲堂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奠定基础。如讲我国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时引入“大江东去浪淘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如一江春水向东流”。讲气候时引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讲天气时引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讲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时引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讲地形雨时引入“山雨欲来风满楼”。讲梅雨时引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中国非季风区受夏季风的影响情况时引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样把诗词歌赋引入到地理教学中不仅使学生得到文学美的熏陶,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联系实际产生兴趣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实事物或现象是同学们所熟悉的,但大部分同学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生产、生活中的地理实际,让学生明白其所以然,使他们觉得学习地理对他们确实有用。如讲水汽饱和时,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如“夏天水缸上为什么会有许多水珠?冬天呵一口气,气为什么会变成一缕青烟?冬天带眼境的同学吃饭时,镜片为什么会变模糊?等等。”这样不仅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充分去想象,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学习地理很有用,兴趣就油然而生。
五、积极开展地理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学习兴趣
地理教学若只停留在课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课内外结合起来,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开展地理第二课堂活动。地理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可印证和扩展课堂所学的地理知识,而且还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克服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对地理科学能有进一步的认识。如学习“外流河水文特征”时,带领学生到闽江沿岸进行实地考察,在大自然中学习地理,轻松而有趣;结合学校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展“梦游神洲”、“环游世界”“地形模型制作展”等游园活动,组织学生观测日环食,这些课外活动将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化知识,发展智力,增长见识,丰富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兴趣的激发没有定法。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用的激趣法,并充分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陈碧连.初中地理板图板画教学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16(05):49-50.
【关键词】 初中 地理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5-090-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是地理教师必须探索的问题。下面就谈谈本人在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点体会。
一、编制口诀,增强教学内容趣味性
由于口诀具有概括性强、韵律悠长、朗朗上口和简单易记的特点,加上初中學生好奇心强,偏重于机械记忆的特点,所以在地理教学中适当运用地理口诀法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巧记中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名称时引入“两湖广宁重河山,五江(疆)港澳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快速掌握中国主要地形区的空间分布时引入“(西部)准噶尔的塔,青藏的雪;(中部)内蒙古的黄土,四川的云;(东部)东北华北长江游,还有东南大丘陵”。判断东西经南北纬时引入“东大东经,西大西经;北大北纬,南大南纬”。总结“日本”这一节时引入“地狭人稠四大岛,东临太平西日本,海岸曲折多良港,山地为主平原狭,火山地震资源贫,加工贸易经济强,工业集中濑和太,大和民族东西容”。总结“东南亚”这节课时引入“十字路口马六甲,山河相间南北向,河流沿岸三角洲,农业发达城市多,中南季风马来雨,泰国缅甸越南米,橡胶油棕椰子蕉,华人华侨集中地,旅游资源令人往”。这些口诀在课堂上的实际运用,既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又有利于帮助学生记忆,同时还激发学生自己编制口诀的爱好。
二、借用音乐歌曲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兴趣
音乐歌曲里蕴含许多丰富的地理知识,教师若能正确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与音乐欣赏有机结合起来,则既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我国季风气候显著”这一气候特征时引入“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接着提问:东北风和西南风分别盛行在什么季节?为什么?讲“长江”一节时先播放《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讲“台湾省”一节时引入“我站在海岸上,把祖国的台湾岛遥望,日月潭碧波在心中荡漾,阿里山林涛在耳畔回响……”。学生从这优美的歌词,动听的歌声中不仅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强烈激发起学生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巧引诗词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自然环境是文人作诗赋词的体裁,所以许多诗词歌赋本身也蕴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教师平时应积极挖掘和收集这些材料,根据地理教学内容的需要,引入讲堂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奠定基础。如讲我国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时引入“大江东去浪淘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如一江春水向东流”。讲气候时引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讲天气时引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讲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时引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讲地形雨时引入“山雨欲来风满楼”。讲梅雨时引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中国非季风区受夏季风的影响情况时引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样把诗词歌赋引入到地理教学中不仅使学生得到文学美的熏陶,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联系实际产生兴趣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实事物或现象是同学们所熟悉的,但大部分同学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生产、生活中的地理实际,让学生明白其所以然,使他们觉得学习地理对他们确实有用。如讲水汽饱和时,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如“夏天水缸上为什么会有许多水珠?冬天呵一口气,气为什么会变成一缕青烟?冬天带眼境的同学吃饭时,镜片为什么会变模糊?等等。”这样不仅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充分去想象,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学习地理很有用,兴趣就油然而生。
五、积极开展地理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学习兴趣
地理教学若只停留在课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课内外结合起来,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开展地理第二课堂活动。地理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可印证和扩展课堂所学的地理知识,而且还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克服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对地理科学能有进一步的认识。如学习“外流河水文特征”时,带领学生到闽江沿岸进行实地考察,在大自然中学习地理,轻松而有趣;结合学校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展“梦游神洲”、“环游世界”“地形模型制作展”等游园活动,组织学生观测日环食,这些课外活动将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化知识,发展智力,增长见识,丰富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兴趣的激发没有定法。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用的激趣法,并充分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陈碧连.初中地理板图板画教学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16(05):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