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十年是一个是非颠倒,人性扭曲,人情殆尽的年代。这场持续十年的政治运动,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的损失、肉体的折磨,还有心灵的伤害、尊严的丧失。
首先受到伤害的是被称为“臭老九”知识分子,他们中许多人带着一腔热血回国想要报效祖国,结果赶上了这场运动,不仅才华无处伸展,还受尽了各种非人的折磨。巴金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看下面两段文字就能了解巴金在文革期间受到的摧残:
巴金年近七旬,自然算得上是“老弱”了。长期的折磨,使他行动常易失去平衡,在干校的几年里,他摔跤的次数最多。风雨之夜,开会也好,上厕所也好,在昏暗中一脚高一脚低地踩着泥泞而滑溜的道路,经常听到有人摔跤的声音,十有八九总是巴金。他的衣裤上,总是留着左一块右一块的泥印。
有一个劳动项目是抬运粪水。我们肩上压着一根挂有满桶粪水的竹扁担,头上往下淌雨水,脚下踩着陷没脚踝的黏土,只要脚下一打滑,即便不跌跤,桶里嘭嘭作响的粪水也会溅得你一身一脸。大概为了照顾年老的巴金,他经常被派到化粪池畔倒粪水。当粪水“哗”的一声往池子里倾泻下去时,池子里的积粪也喷溅上来。因此,干完一场运粪水的活儿,巴金的脸孔就成了“花猫”。巴金总是默默地忍受,很难得见到他惊慌或是激愤的表情。
学术泰斗、开国元勋都在文革中受尽了凌辱,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动乱的年代,人性扭曲变形,就连一只无辜的、对人忠诚的、与人亲近的小狗也难逃一劫,巴金老人用一篇短小的文章《小狗包弟》,带着我们共同感受对往事的反思与追忆。
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第一段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作者首先由别人的事引出下文。在内容上,形成对比:艺术家与狗——狗的忠诚,巴金与狗——人的背弃,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本文叙写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也写出了作者的一段复杂的心路历程,融入了作者的悲欢怨恨。情随事迁,随着故事的展开,作者的感情呈波澜起伏状变化。虽然作者的感情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文章的主要的感情基调是歉意、自责。“我怀念包弟,我想向他表示歉意”体现了巴金老人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精神,为人真诚正直。“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作者在这里非常直白的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在读者面前对自己的行为极度愤慨,他勇于解剖自己,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
巴金老人为什么要对世人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歉意,我们看看他自己是怎么说的:“我写因为我有话要说,我发表因为我欠债要还,十年浩劫教会一些人习惯于沉默,但十年的血债又压得平时沉默的人发出连声的呼喊。我有一肚皮的话,也有一肚皮的火,还有在油锅里反复煎了十年的一身骨头。火不熄灭,话被烧成灰,在心头越积越多,我不把它们倾吐出来,清除干净,就无法不做噩梦,就不能平静地度过我晚年的最后日子,甚至可以说我永远闭不了眼睛。”这不仅仅是歉意,更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忏悔!这不仅是对一只小狗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反省历史的呼号。
罪恶的文革结束之后,很多作家都用自己的方式来宣泄自己在文革期间所受到的摧残。
伤痕文学是文革后出现的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主要是揭示文革给人们造成的伤疤,从而宣泄十年来积郁心头的大痛大恨。
和他们比较,巴金采取什么方式呢?——自责、忏悔。
“文革”结束了,国人应该自我反省,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位耄耋老人、一位没有过错的老人!我们透过课文可以揣测到巴金是一个善良人,他经历了一场浩劫,不仅失去了小狗包弟,而且失去了最亲的爱人萧珊,可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用文章作为声讨、控诉的工具(声讨、控诉并非不必要),而是自责、自省,这正是巴金崇高的精神境界。
我们从课文中学到了一种什么精神?——敢于自我忏悔、自我解剖的精神。
巴金晚年创作了一部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散文集《随想录》,用它来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巴金因此被称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从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对国家、对历史、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巴金先生用他的人格魅力影响了我们一代人,因此他被评为“200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人们对他的评价的关键词是:真诚、热情、忧患、良知,这正是他光辉伟大的一生的写照。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美好的社会里,人和人之间充满了友谊、爱心。而文革使人性发生的扭曲,小狗的遭遇就反映出当时社会缺乏人性,如果有人性的话,那么多无辜的生命就不会被践踏了。所以本文表面上是写自责,实质上是对人性的渴望与呼唤,是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
★作者单位:河北三河市第二中学。
首先受到伤害的是被称为“臭老九”知识分子,他们中许多人带着一腔热血回国想要报效祖国,结果赶上了这场运动,不仅才华无处伸展,还受尽了各种非人的折磨。巴金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看下面两段文字就能了解巴金在文革期间受到的摧残:
巴金年近七旬,自然算得上是“老弱”了。长期的折磨,使他行动常易失去平衡,在干校的几年里,他摔跤的次数最多。风雨之夜,开会也好,上厕所也好,在昏暗中一脚高一脚低地踩着泥泞而滑溜的道路,经常听到有人摔跤的声音,十有八九总是巴金。他的衣裤上,总是留着左一块右一块的泥印。
有一个劳动项目是抬运粪水。我们肩上压着一根挂有满桶粪水的竹扁担,头上往下淌雨水,脚下踩着陷没脚踝的黏土,只要脚下一打滑,即便不跌跤,桶里嘭嘭作响的粪水也会溅得你一身一脸。大概为了照顾年老的巴金,他经常被派到化粪池畔倒粪水。当粪水“哗”的一声往池子里倾泻下去时,池子里的积粪也喷溅上来。因此,干完一场运粪水的活儿,巴金的脸孔就成了“花猫”。巴金总是默默地忍受,很难得见到他惊慌或是激愤的表情。
学术泰斗、开国元勋都在文革中受尽了凌辱,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动乱的年代,人性扭曲变形,就连一只无辜的、对人忠诚的、与人亲近的小狗也难逃一劫,巴金老人用一篇短小的文章《小狗包弟》,带着我们共同感受对往事的反思与追忆。
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第一段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作者首先由别人的事引出下文。在内容上,形成对比:艺术家与狗——狗的忠诚,巴金与狗——人的背弃,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本文叙写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也写出了作者的一段复杂的心路历程,融入了作者的悲欢怨恨。情随事迁,随着故事的展开,作者的感情呈波澜起伏状变化。虽然作者的感情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文章的主要的感情基调是歉意、自责。“我怀念包弟,我想向他表示歉意”体现了巴金老人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精神,为人真诚正直。“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作者在这里非常直白的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在读者面前对自己的行为极度愤慨,他勇于解剖自己,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
巴金老人为什么要对世人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歉意,我们看看他自己是怎么说的:“我写因为我有话要说,我发表因为我欠债要还,十年浩劫教会一些人习惯于沉默,但十年的血债又压得平时沉默的人发出连声的呼喊。我有一肚皮的话,也有一肚皮的火,还有在油锅里反复煎了十年的一身骨头。火不熄灭,话被烧成灰,在心头越积越多,我不把它们倾吐出来,清除干净,就无法不做噩梦,就不能平静地度过我晚年的最后日子,甚至可以说我永远闭不了眼睛。”这不仅仅是歉意,更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忏悔!这不仅是对一只小狗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反省历史的呼号。
罪恶的文革结束之后,很多作家都用自己的方式来宣泄自己在文革期间所受到的摧残。
伤痕文学是文革后出现的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主要是揭示文革给人们造成的伤疤,从而宣泄十年来积郁心头的大痛大恨。
和他们比较,巴金采取什么方式呢?——自责、忏悔。
“文革”结束了,国人应该自我反省,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位耄耋老人、一位没有过错的老人!我们透过课文可以揣测到巴金是一个善良人,他经历了一场浩劫,不仅失去了小狗包弟,而且失去了最亲的爱人萧珊,可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用文章作为声讨、控诉的工具(声讨、控诉并非不必要),而是自责、自省,这正是巴金崇高的精神境界。
我们从课文中学到了一种什么精神?——敢于自我忏悔、自我解剖的精神。
巴金晚年创作了一部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散文集《随想录》,用它来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巴金因此被称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从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对国家、对历史、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巴金先生用他的人格魅力影响了我们一代人,因此他被评为“200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人们对他的评价的关键词是:真诚、热情、忧患、良知,这正是他光辉伟大的一生的写照。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美好的社会里,人和人之间充满了友谊、爱心。而文革使人性发生的扭曲,小狗的遭遇就反映出当时社会缺乏人性,如果有人性的话,那么多无辜的生命就不会被践踏了。所以本文表面上是写自责,实质上是对人性的渴望与呼唤,是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
★作者单位:河北三河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