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使得当代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创业考验。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一代,是未来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中坚力量,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和谐稳定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时至今日,有关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研究,备受各界关注。
一、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日益攀升。在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着重重机遇和挑战,加之高等教育事业普及化发展,彼此间的竞争更甚。受此环境的影响,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及社会各界,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越发关注和重视。综合来看,当代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虽有所提升,但依然客观存在诸多不足,距现实需求和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如有些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模糊不清,对未来的期许过高或过低,不能理性判断自身能力素质结构及水平,导致在就业或创业中屡屡碰壁乃至失败;有些学生受固有思维方式的约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足,个性特征磨蚀,未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变化需求。究其根本,造成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不足的因素有很多种,但或多或少都与学校教育存在着某种关联,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因此,新时期,创新改革教育模式,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成为了每一所学校必须要深究的时代性课题。
二、校企合作内涵及影响
产学研一体化背景下,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发展起来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满足了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同时为学校、学生以及企业带来了莫大的好处。校企合作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促进了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对其进行研究和了解,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校企合作影响效力。
1.内涵。校企合作是多种因子融合作用的结果,现已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人的发展亦是一个建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校企合作最大的价值就体现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顾名思义,校企合作就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其基本内涵是产学一体、合作办学、信息共享。在此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作为教育的两个主体,有着相同的目标、愿景,共同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以市场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的全新理念,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片春天。时至今日,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校企合作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学校引进企业、工学交替教学、校企合作互动以及“定岗实习”培养等。无论哪种合作教育模式都强调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注重引导学生理论实践,追求人才培养上的供需平衡,进而促进学生成功就业或创业,使之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2.影响。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招聘难和学校无法安排学生实习的问题。这种双赢的局面,也使作为中间连接体的学生受益颇深。学生们进入到企业工作,有了实际的工作经验,能够很容易的开具实习证明,完成毕业要求。而且在现实生活的招聘中,企业往往希望聘用有经验的求职者,校企合作使得学生能够在学校期间就获得企业要求的相关工作经验,从而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加快就业的步伐,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社会工作者这一角色。与此同时,企业安排的岗位工作能促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这是其他形式教学无法做到的。另外,学生在参与的工作项目中,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通过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实现整个项目从无到有从筹备到盈利,这一成长过程能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激发学生的职业热情。使学生对社会工作者这一角色扮演不再排斥,对其以后的就业生涯有着正确的引导作用。
三、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路径
从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角度出发,校企合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完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有机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力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引导和影响其学习行为,进而夯实他们的竞争基础。具体而言,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丰富内容。严格意义上讲,就业创业能力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包括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职业能力等。因此,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上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指导,整合各学科知识,渗入经济市场动态信息,夯实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丰富其学识结构,开拓他们的视野,进而刺激学生的创新行为。简单来讲,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应涵括专业学科、心理学、社会学、创业学等知识,要求学生能够理性、客观分析市场需求。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对整个知识系统进行重新梳理,明确发展脉络,以免学识过杂导致学生学习一头雾水,完全找不到着力点。相比于企业,学校作为先进知识发生的前沿阵地,在专业领域理论方面有着先天性优势。而企业生产实践决定了其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更加全面、透彻,这正是学校教育所欠缺的。所以,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双方应就课程设置事宜进行商榷,将学科知识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有选择性地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既要保证有限时间内传授更多实用知识,又要兼顾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水平。
2.创新方法。如上文所述,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创新所依赖的就是校企合作互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校企合作互动创造了利好条件。具体来讲,学校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打造虚拟企业平台,还原就业创业情景,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相关能力。所谓的虚拟企业是指通过重整校内外资源,人为地创造商业模拟环境,从而实现模拟仿真教学的方法,它虽然没有实体,但是却具备实体功能。虚拟企业平台建设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强调企业经验渗透,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虚拟企业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真实的企业运营环境以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出来,并设计相应的探究性课题,要求学生以小组的模式进行合作讨论,使之感受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如此,游戏化的教学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兴趣,为其主观能动性发挥创造了空间。同时,在模拟教学之后,组内成员对整个过程中产生的感想、教训等进行总结,如企业失误甚至破产原因分析,为其未来就业创业积累经验。
3.加强实践。实践是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最佳途径。在实践教学中,企业对学校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包括资金、资源等。校企双方应深刻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加大相关建设投入,提供良好平台。学生就业或创新都不可豁免的需要了解企业,进而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兴趣爱好等决定未来职业发展。因此,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到合作企业内开展实习活动,了解企业内部运营体系,深入到一线岗位操作,为其理论实践提供机会的同时,判断他们现有能力水平,藉此指导下一阶段的教学优化与完善。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努力承担职责,在不影响自身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接触各岗位机会,并要求一线职工作出相应的指导,以此丰富学生实践经验。此外,校企还应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及设备等,鼓励学生创新,并引导他们付诸于实践,为其未来就业创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4.完善评价。如果将教育视为一个循环的话,那么评价就是起始与终结,决定着整个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实效。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对学生进行评估,应建立科学的就业创业能力评价标准,包括综合素质、知识水平、技术能力等。其中,知识水平的评判可以通过笔试理论考试完成,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的评判则需学校、企业共同完成。从学校的角度来讲,教师应认真观察学生的日常思想行为动态,理性分析他们的真实表现情况,肯定其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在能力,并善于发现其中不足,进而作出定向指导。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企业应积极参与教学评价,针对学生主体综合素质表现进行评述,以专业的角度分析其中足与不足。此后,两者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自己,激励自己不断完善。除此之外,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激励学生奋进,因此,校企应就学生的表现,给予优异学生适度奖励,让其认识到这些对于自己未来就业创业的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在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方面创造的价值毋庸置疑,是未来学校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随着校企合作教育的逐步深入,其优势功能将愈加明显和多元。
(作者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日益攀升。在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着重重机遇和挑战,加之高等教育事业普及化发展,彼此间的竞争更甚。受此环境的影响,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及社会各界,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越发关注和重视。综合来看,当代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虽有所提升,但依然客观存在诸多不足,距现实需求和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如有些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模糊不清,对未来的期许过高或过低,不能理性判断自身能力素质结构及水平,导致在就业或创业中屡屡碰壁乃至失败;有些学生受固有思维方式的约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足,个性特征磨蚀,未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变化需求。究其根本,造成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不足的因素有很多种,但或多或少都与学校教育存在着某种关联,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因此,新时期,创新改革教育模式,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成为了每一所学校必须要深究的时代性课题。
二、校企合作内涵及影响
产学研一体化背景下,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发展起来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满足了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同时为学校、学生以及企业带来了莫大的好处。校企合作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促进了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对其进行研究和了解,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校企合作影响效力。
1.内涵。校企合作是多种因子融合作用的结果,现已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人的发展亦是一个建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校企合作最大的价值就体现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顾名思义,校企合作就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其基本内涵是产学一体、合作办学、信息共享。在此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作为教育的两个主体,有着相同的目标、愿景,共同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以市场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的全新理念,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片春天。时至今日,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校企合作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学校引进企业、工学交替教学、校企合作互动以及“定岗实习”培养等。无论哪种合作教育模式都强调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注重引导学生理论实践,追求人才培养上的供需平衡,进而促进学生成功就业或创业,使之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2.影响。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招聘难和学校无法安排学生实习的问题。这种双赢的局面,也使作为中间连接体的学生受益颇深。学生们进入到企业工作,有了实际的工作经验,能够很容易的开具实习证明,完成毕业要求。而且在现实生活的招聘中,企业往往希望聘用有经验的求职者,校企合作使得学生能够在学校期间就获得企业要求的相关工作经验,从而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加快就业的步伐,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社会工作者这一角色。与此同时,企业安排的岗位工作能促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这是其他形式教学无法做到的。另外,学生在参与的工作项目中,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通过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实现整个项目从无到有从筹备到盈利,这一成长过程能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激发学生的职业热情。使学生对社会工作者这一角色扮演不再排斥,对其以后的就业生涯有着正确的引导作用。
三、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路径
从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角度出发,校企合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完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有机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力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引导和影响其学习行为,进而夯实他们的竞争基础。具体而言,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丰富内容。严格意义上讲,就业创业能力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包括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职业能力等。因此,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上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指导,整合各学科知识,渗入经济市场动态信息,夯实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丰富其学识结构,开拓他们的视野,进而刺激学生的创新行为。简单来讲,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应涵括专业学科、心理学、社会学、创业学等知识,要求学生能够理性、客观分析市场需求。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对整个知识系统进行重新梳理,明确发展脉络,以免学识过杂导致学生学习一头雾水,完全找不到着力点。相比于企业,学校作为先进知识发生的前沿阵地,在专业领域理论方面有着先天性优势。而企业生产实践决定了其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更加全面、透彻,这正是学校教育所欠缺的。所以,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双方应就课程设置事宜进行商榷,将学科知识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有选择性地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既要保证有限时间内传授更多实用知识,又要兼顾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水平。
2.创新方法。如上文所述,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创新所依赖的就是校企合作互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校企合作互动创造了利好条件。具体来讲,学校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打造虚拟企业平台,还原就业创业情景,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相关能力。所谓的虚拟企业是指通过重整校内外资源,人为地创造商业模拟环境,从而实现模拟仿真教学的方法,它虽然没有实体,但是却具备实体功能。虚拟企业平台建设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强调企业经验渗透,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虚拟企业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真实的企业运营环境以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出来,并设计相应的探究性课题,要求学生以小组的模式进行合作讨论,使之感受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如此,游戏化的教学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兴趣,为其主观能动性发挥创造了空间。同时,在模拟教学之后,组内成员对整个过程中产生的感想、教训等进行总结,如企业失误甚至破产原因分析,为其未来就业创业积累经验。
3.加强实践。实践是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最佳途径。在实践教学中,企业对学校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包括资金、资源等。校企双方应深刻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加大相关建设投入,提供良好平台。学生就业或创新都不可豁免的需要了解企业,进而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兴趣爱好等决定未来职业发展。因此,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到合作企业内开展实习活动,了解企业内部运营体系,深入到一线岗位操作,为其理论实践提供机会的同时,判断他们现有能力水平,藉此指导下一阶段的教学优化与完善。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努力承担职责,在不影响自身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接触各岗位机会,并要求一线职工作出相应的指导,以此丰富学生实践经验。此外,校企还应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及设备等,鼓励学生创新,并引导他们付诸于实践,为其未来就业创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4.完善评价。如果将教育视为一个循环的话,那么评价就是起始与终结,决定着整个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实效。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对学生进行评估,应建立科学的就业创业能力评价标准,包括综合素质、知识水平、技术能力等。其中,知识水平的评判可以通过笔试理论考试完成,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的评判则需学校、企业共同完成。从学校的角度来讲,教师应认真观察学生的日常思想行为动态,理性分析他们的真实表现情况,肯定其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在能力,并善于发现其中不足,进而作出定向指导。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企业应积极参与教学评价,针对学生主体综合素质表现进行评述,以专业的角度分析其中足与不足。此后,两者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自己,激励自己不断完善。除此之外,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激励学生奋进,因此,校企应就学生的表现,给予优异学生适度奖励,让其认识到这些对于自己未来就业创业的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在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方面创造的价值毋庸置疑,是未来学校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随着校企合作教育的逐步深入,其优势功能将愈加明显和多元。
(作者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