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审美教育”(以下简称美育)不仅是美术设计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更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参与与实践者。通过美育课程与思政要求的结合,能够促进学生融汇美与善,促进良好的道德养成及人格完善。美育课程中对美的观念的传播与实践,又促进了学生认知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自发自觉,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美学体系,进而在创作实践中获得文化自信,从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美学与美育;课程思政;课程建构
美学传播及美术教育伴随国家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已然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工作的必要因素,重在提升审美、陶冶情操、内化心灵。“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既要激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部的活力,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更为广泛的素质教育全过程”【1】美育的形象性、情感性、多向性,使之成为最宽泛和有效的手段。
一、高校“美育”问题与实质
(一)课程思政的要求及美育课存在的问题
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目前可归纳为以下几类:一是人文素质类课程。包括美术鉴赏类、传统国学类。美育形式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心理健康、体育教育关联度高,节点在于培养兴趣,形成完善的人格和识美辨丑的界限。二是手工实践类。包括诸多的传统陶瓷、染织、绘画、漆艺、服装等,兼顾地方传统工艺、民族民间艺术课程。前者着眼于理论、视觉上的认知、感知,后者则以实际操作为主。也开发了一些校本课程,围绕地方文化资源,拓展地域文化传播与应用,也符合当代“校城融合”、服务社会的发展理念。同时,近年来发展迅猛而得力的“非遗”进校园活动、振兴传统手工艺层面的传承实践、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在增进爱岗敬业、发展实体经济、增强文化自信层次都有涉及。
“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灵性,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2】课程的建设是必要的,但课程的联动又是匮乏的,比如思政课与美学课的联动、中华文化通识课与道德、心理健康与专业发展的关系建构等;文化自信与自强的民族情感;创新意识与服务社会的关系等。目前这些都不能深入,人文素质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为思政课堂辅助的责任意识还没有深刻建立。
(二)美育课的实质
高校美育专业课程的实质是关于美与德、关于美与善的关系问题,也必然围绕着审美教育的三个能力目标:审美感知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展开。新时代“培根铸魂”目标下,美育的育人导向逐渐清晰,结构布局涵盖范围拓展,课程建设稳步推进。然而也存在着“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还不相适应,与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对优质丰富美育资源的期盼还不相适应。”【3】等问题。如何以“德”以“行”, 导向何处以“美善其行”都需要不断增进的课题。
王国维先生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文中曾讲“可爱玩而不可利用者,一切美术品之公性也”,美育课不仅包含美术、设计类课程的“手感体悟”、“内化心灵”,还必然导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立德树人。蔡元培先生在1930年《教育大辞书》所写美育条目,“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并指出“德育为中心”。今日的美育是与德、智、体相互契合的,是必然要导向美与德、美与善的联动上。
二、当代美育课程育人入径及方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2015年起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到201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在这一文件的指导下,高校美育课程建设与思政建设、传承传统文化与建立文化自觉、增进人文素养与完善完整人格必须联动起来;要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
(一)树立“取源传统、紧随时代”的美学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的规范要求,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艺术教育中奏响主旋律”。 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增强美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美学传播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学习中,易于引起思辨和逻辑论证,使学生自由地发挥想法,表达自我。落到实处的问题,就是形成中国美术观和中国设计观,即用我国传统优秀的美学观念和造物观念来统筹,形成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自信,从而做到文化自觉。对于高校来说,大力推进“非遗”进课堂、艺术实践工作坊;进行体验式、情景式教学;重视高等院校的美育完善人格的作用,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问题要提升到一定高度。建构中国美术观就是从传统的美学体系中提炼适合发展当代艺术的因素,从百工巧艺的造物设计中领悟匠人精神的传承和千百年来文化传接的规律。
第二,拓展人文涵养的培植路径
遴选重要的美学理论、作品,教授系统的美学观念。清代王国维对艺术的形式美的论断教导大家区分艺术的雅与俗。近代如鲁迅把“文艺对人生的作用”梗概为:涵养人的情思和启示人生的真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下,要教会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分辨东方艺術与西方艺术的和而不同,实现美与善的融汇贯通。
第三,沉浸式的体验与实践并存
《淮南子》中论美和人的劳动创造的关系,指出“清醠之美,始于耒耜,黼黻之美,在于抒轴”【4】,指出人利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就可以创造出美的事物。如若指向今天手工艺的创造,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能够让他们看到“劳动创造美”的渊源,进而结合今日的“工匠精神”提升自己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特别是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眼高手低”问题,过多的依赖计算机辅助设计问题,创作素材来自桌面及二手资料而脱离生活化的问题,都必须要加强解决。
(二)利用多重媒介,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美育”话语体系进行思政导入
通过“互联网+”的形式不断拓展学生接触优秀传统文化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问题,把我国优秀地传统文化因子提炼出来,让学生自发地组织传播他们喜欢的东西;设计利于阅读的扁平化视觉阅读流程,尽量使用90后、00后不同年代学生的话语体系,规范组织,设置他们喜欢参加的美术与设计活动,发表他们创作的美育作品。例如陶瓷,可以通过教学和研学来拓展学生的思考,即它是否能广泛地应用于室内软装饰设计专业课程,是否促进陶瓷向艺术陶、生活陶方向推进,创造新颖的艺术作品;伴随着研学游的推进,让学生参与其中,鼓励自主自发地创造和传播这一艺术形式。
注释:
[1]李玲,杨凌,孟新芝,李亚兰.在艺术教育中奏响主旋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的意义、作用和方法[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6(9).
[2]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8,转引自张社强、韦莉莉,论蔡元培“美育育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教育与管理,2019(12).
[3]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关于印发《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J].中国学校体育, 2018(3).
[4]顾迁,淮南子.淮南子.说林训[M].中华书局,2009(3).
作者简介:
李金领(1983.08-),女,汉族,山东淄博人,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传统手工艺技艺及教育研究。
关键词:美学与美育;课程思政;课程建构
美学传播及美术教育伴随国家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已然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工作的必要因素,重在提升审美、陶冶情操、内化心灵。“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既要激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部的活力,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更为广泛的素质教育全过程”【1】美育的形象性、情感性、多向性,使之成为最宽泛和有效的手段。
一、高校“美育”问题与实质
(一)课程思政的要求及美育课存在的问题
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目前可归纳为以下几类:一是人文素质类课程。包括美术鉴赏类、传统国学类。美育形式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心理健康、体育教育关联度高,节点在于培养兴趣,形成完善的人格和识美辨丑的界限。二是手工实践类。包括诸多的传统陶瓷、染织、绘画、漆艺、服装等,兼顾地方传统工艺、民族民间艺术课程。前者着眼于理论、视觉上的认知、感知,后者则以实际操作为主。也开发了一些校本课程,围绕地方文化资源,拓展地域文化传播与应用,也符合当代“校城融合”、服务社会的发展理念。同时,近年来发展迅猛而得力的“非遗”进校园活动、振兴传统手工艺层面的传承实践、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在增进爱岗敬业、发展实体经济、增强文化自信层次都有涉及。
“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灵性,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2】课程的建设是必要的,但课程的联动又是匮乏的,比如思政课与美学课的联动、中华文化通识课与道德、心理健康与专业发展的关系建构等;文化自信与自强的民族情感;创新意识与服务社会的关系等。目前这些都不能深入,人文素质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为思政课堂辅助的责任意识还没有深刻建立。
(二)美育课的实质
高校美育专业课程的实质是关于美与德、关于美与善的关系问题,也必然围绕着审美教育的三个能力目标:审美感知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展开。新时代“培根铸魂”目标下,美育的育人导向逐渐清晰,结构布局涵盖范围拓展,课程建设稳步推进。然而也存在着“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还不相适应,与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对优质丰富美育资源的期盼还不相适应。”【3】等问题。如何以“德”以“行”, 导向何处以“美善其行”都需要不断增进的课题。
王国维先生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文中曾讲“可爱玩而不可利用者,一切美术品之公性也”,美育课不仅包含美术、设计类课程的“手感体悟”、“内化心灵”,还必然导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立德树人。蔡元培先生在1930年《教育大辞书》所写美育条目,“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并指出“德育为中心”。今日的美育是与德、智、体相互契合的,是必然要导向美与德、美与善的联动上。
二、当代美育课程育人入径及方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2015年起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到201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在这一文件的指导下,高校美育课程建设与思政建设、传承传统文化与建立文化自觉、增进人文素养与完善完整人格必须联动起来;要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
(一)树立“取源传统、紧随时代”的美学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的规范要求,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艺术教育中奏响主旋律”。 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增强美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美学传播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学习中,易于引起思辨和逻辑论证,使学生自由地发挥想法,表达自我。落到实处的问题,就是形成中国美术观和中国设计观,即用我国传统优秀的美学观念和造物观念来统筹,形成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自信,从而做到文化自觉。对于高校来说,大力推进“非遗”进课堂、艺术实践工作坊;进行体验式、情景式教学;重视高等院校的美育完善人格的作用,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问题要提升到一定高度。建构中国美术观就是从传统的美学体系中提炼适合发展当代艺术的因素,从百工巧艺的造物设计中领悟匠人精神的传承和千百年来文化传接的规律。
第二,拓展人文涵养的培植路径
遴选重要的美学理论、作品,教授系统的美学观念。清代王国维对艺术的形式美的论断教导大家区分艺术的雅与俗。近代如鲁迅把“文艺对人生的作用”梗概为:涵养人的情思和启示人生的真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下,要教会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分辨东方艺術与西方艺术的和而不同,实现美与善的融汇贯通。
第三,沉浸式的体验与实践并存
《淮南子》中论美和人的劳动创造的关系,指出“清醠之美,始于耒耜,黼黻之美,在于抒轴”【4】,指出人利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就可以创造出美的事物。如若指向今天手工艺的创造,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能够让他们看到“劳动创造美”的渊源,进而结合今日的“工匠精神”提升自己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特别是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眼高手低”问题,过多的依赖计算机辅助设计问题,创作素材来自桌面及二手资料而脱离生活化的问题,都必须要加强解决。
(二)利用多重媒介,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美育”话语体系进行思政导入
通过“互联网+”的形式不断拓展学生接触优秀传统文化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问题,把我国优秀地传统文化因子提炼出来,让学生自发地组织传播他们喜欢的东西;设计利于阅读的扁平化视觉阅读流程,尽量使用90后、00后不同年代学生的话语体系,规范组织,设置他们喜欢参加的美术与设计活动,发表他们创作的美育作品。例如陶瓷,可以通过教学和研学来拓展学生的思考,即它是否能广泛地应用于室内软装饰设计专业课程,是否促进陶瓷向艺术陶、生活陶方向推进,创造新颖的艺术作品;伴随着研学游的推进,让学生参与其中,鼓励自主自发地创造和传播这一艺术形式。
注释:
[1]李玲,杨凌,孟新芝,李亚兰.在艺术教育中奏响主旋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的意义、作用和方法[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6(9).
[2]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8,转引自张社强、韦莉莉,论蔡元培“美育育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教育与管理,2019(12).
[3]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关于印发《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J].中国学校体育, 2018(3).
[4]顾迁,淮南子.淮南子.说林训[M].中华书局,2009(3).
作者简介:
李金领(1983.08-),女,汉族,山东淄博人,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传统手工艺技艺及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