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指导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和家长应该耐心地采取多样的形式引导孩子阅读,努力提高阅读品质,进而逐步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
家校共读 快乐阅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化, 孩子的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渐渐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孩子自主性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可以使他们的知识面更加宽广。通过阅读不同的书籍,能够让孩子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领悟到世界之美,同时,也能够让他们体会到文学的魅力,树立正确的三观,有利于它们对写作、写字的认识。利用各种阅读机会让孩子开展适当的习作,对培养孩子积累素材、提炼素材与把握主题的写作能力具有直接作用。研究认为:让孩子在文本的学习和感悟中,把有感而发、触景生情、情感共鸣统一起来,把短文习作、命题习作与情感抒发结合起来,培养孩子主题写作与文本自主学习的能力。孩子阅读和写作能力作为其基本的核心素养,对其自主学习、拓展学习与创造性学习,具有根本的支持与驱动作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文本对孩子开展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能起到知识教育、知识运用能力培养的一举多得的作用。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为例,研究读写结合相得益彰的教法,以期为阅读与习作创设自由转换的学习和运用的链接。
1 作诗火急——手写我口,注重灵感捕捉
作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写作基础与阅读能力,再者小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个人成长经历、学习经历与其他方面阅历,在学习教材文本、其他的课外文本与其他形式的文学欣赏活动时,其潜在的写作灵感也会被激发出来,写作欲望呼之欲出,只需要教师加以灵活与精准地引导即可。
在教材文本的教学实践中,以孩子有过的或类似的阅历的文本,对其灵活的激活或启发作用最大。例如在学 “父母之爱”主题中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等亲情友情类的课文时,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孩子深入文本中,去发现能把主人翁心境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词語、句子、心理活动来,如传递地震中绝望信息的心理活动“绝望”与环境是一片“废墟”,再如父亲“挖”了36小时后变成了“满脸灰尘”、“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的崩溃形象,能极大地激活学生们对父母含辛茹苦、不辞辛苦地养育与关爱自己的无限亲情和崇拜之情。在这样的教学时机教师利用感动甚至激动的时刻,让其开展适当的习作活动,是学生积极性最高且表达最为准备的教学时机。为确保学生写作的多样性,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写自己生活中各种感动瞬间,如在雨夜爸爸妈妈抱着生病的自己去医院等让学生在感恩父母与其他亲人中,去挖掘人间的真情与美好,并创作为能抒发真情实感的作品来,既展现自己的结果,更结晶为自己的语用成果。
在这样文本的学习中,每个孩子都从个人的所见所闻出发,迸发出自己的写作灵感。但在写作实践中,每个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不同,教师要注意多样性地保护与激励,对于写作能力高的孩子,教师可以让其在课堂开展即时的短文写作;对于写作能力差的孩子,教师可以让其以口述的方式,只要能语句通顺地讲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即可。出于对孩子信心鼓励和积累的需要,教师应该让每个孩子都把自己的这种“习作”固定下来,如即时写在自己的习作本上,如课后写在自己的QQ空间或博客中等,让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能看到自己的积累和进步。
2 注重情境体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
由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都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对很多的事物都比较新奇。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多为学生们创设一些学习与阅读的情境,同时老师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平等相处,和谐共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勇于表现,提高对阅读的感悟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将阅读中的故事通过话剧表演或者其他表演等形式,让孩子参与情境当中,从而身临其境感悟阅读给他们每个人带来的乐趣,调动孩子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小学生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来说都是需要得到重视的,不管是学生的老师和家长都不应该掉以轻心,小学生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孩子和老师共同的付出与努力,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多寻找、多研究适合学生们阅读的文本,让孩子们多参与实践,感知阅读的真正意义。
3 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语文修养
3.1 通过诵读掌握语言技能
在小学阶段,通过诵读培养孩子的语言技能是最基本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通过诵读,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识文断字能力,还可以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文章的深意。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这篇文章的时候,文章就通过多种修辞手法来描述秋天的特点,书写秋天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浓浓的情谊。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诵读来加深孩子对文章的理解,然后再引导孩子进行个性化朗读。
3.2 通过背诵积累语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背诵可以帮助孩子有效消化吸收语文知识,强化孩子的语言能力。教师要重点对孩子背诵文章进行引导,尤其是一些名家著作、优秀文章的写作技巧以及表达方式,从而加强孩子对文章的消化吸收和掌握,让孩子对文章的语感有更好的感悟。例如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文章的实际内容提前准备一些视频资料、音频资料或者图片资料,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展示,以此来对孩子的视觉感官以及听觉感官产生刺激,激发孩子对文章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对文章的阅读积极性。
4 一语天然——有感而发,注重妙手文章
孩子能根据个人的生活变化、学习动态与其他的阅历,自由地记录或抒发自己的感受与感悟等,并撰写出主题鲜明、思想积极、语句通顺、结构精巧的文章,是其语文知识、文学知识与写作能力的综合能力的表现。随着孩子不断升级的学习,不断提高的写作能力会成为其自主学习与快速成长的强大驱动力,既为其学习增加了丰富的灵性色彩,也让其拥有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翅膀! 以《别饿坏了那匹马》为例,从这个善意谎言的故事中,让孩子在阅读的深入中,探究“谁欺骗谁”、“为什么欺骗”、“怎么骗”的过程,及其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情感关系与情节发展的逻辑关系,进而去思考其中的“饿”、“马”、“马草”的寓意。由此引发孩子去思考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有哪些“善意谎言”既保护了当事人的自尊又帮助了别人,让孩子据此开展令自己最为感动或感恩的此类故事写作。如贫困家庭孩子去写作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在各种“善意谎言”中,宁愿亏待与委屈他们自己也要让自己吃得好、穿得好;如离异家庭学生写作爸爸妈妈为了保护自己,一直瞒着“离婚”的事实,以让自己获得完整的“爱”等。再把文本与现实结合起来,运用文本知识去探究更多的生活美好。
根据小学高年级段,小学生身心逐渐成熟且稳定的成长趋势,教师要从其未来初中学习与职业理想树立的长远需求,运用文本内容加以理性的、思辨的、哲理的、克制的、全面的阅读理解与写作指导。鉴于课堂时间有限与孩子减负的需要,教师要注意组织短文写作与精炼写作,如百字写作,只要能准确地讲述一个故事、一个心理活动与一个人物肖像等即可。但出于保护孩子学习积极性、自尊与隐私的需要,教师在点评作品时,对极个别涉及到隐私或其他不愿意公开的习作,教师可以采取私下交流的方式。
在教学的实践中,一方面,教师要注意把解题性的书写与主题性的写作相结合,为孩子创设一切可以写作的机会,既追求答案准确性的精准语言组织和表达,也训练孩子把文本知识的精准组织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选用各种适当的方式,去展示孩子优秀的写作作品,如当堂宣读精彩段落、张贴为班级墙报、为其投稿等,在为其他孩子树立写作榜样的同时,激励与不断提升孩子写作的信心。但也不能忽视那些写作能力相对差的孩子,出于保护其自尊心的需要,教师要加强个别的指导或错误纠正等,使其既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也能认知到自己的不足等。
阅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育的基础和核心,然而现在很多的孩子还不会更好的去阅读,甚至有些孩子到毕业之時还不会正确的阅读,有时一目十行,有时走马观花,有时丢字加字等等,没有对阅读有个正确的理解,但是有的孩子,平时在学习完课上老师布置的阅读作业后,也会自己在课下或者闲余时间进行阅读,会读一些对自己有用的和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一些课外书籍等等,这些孩子在毕业之时,由于自己平时通过大量的阅读使得他们的知识面得到了增广,积累的知识比较多,所以考出来的成绩也会相对来说比较高,而且在写作文时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相比较其他孩子也会更加的流畅,语句也会更加的优美。所以,学校应该大力培养孩子的自主性阅读能力,改正孩子们阅读的方法,提高孩子们阅读的质量,从而让他们学好语文,学会阅读并且喜欢阅读。让孩子们愉快的去阅读,从阅读中品味生活的千姿百态,让生命有更多的欢悦。
5 激发孩子自主阅读的热情与乐趣
由于孩子们自身年纪比较小,所以阅读能力也有所欠缺,所学的知识也比较少,因此,激发孩子自主阅读的热情与乐趣是至关重要的,这对他们的学习来说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对于孩子们的阅读来说,语文教师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平时,语文老师除了让学习好课上的知识之外,还应该给孩子们挑选并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有故事性的、有教育意义的、知识性比较强的学习文本,让他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同时应该注意找一些有插图的阅读文本,这样能够让孩子们阅读起来不那么枯燥乏味,通过知识性插图让他们寻找到阅读的乐趣。
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多元化的去启发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而不只是单一的只从课本上去传授知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老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用多媒体去给孩子们播放一些与文章相关的视频等等,也能够让孩子从多角度去进行学习与思考。
随着孩子身心年龄的成长,其情感更加丰富与敏感。在语文教材文本或其他文学作品时,甚至在日常的生活中,能更容易触景生情激发其写作欲望。在阅读的活动中,触动孩子的可能是一段细腻的情感表达、一段深情的对话、一段优美的景观描写等,把对其情感教育与情感提升结合起来。
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让孩子深入到文本,展开对小女孩苦难生活和个人困境的想象,大年夜、冰冻的雪、黑冷的大街、冷漠的人与烤鹅的香,形成了对比鲜明与刺激性强的文本情境。孩子们在阅读中,尤其是现代多媒体设施的音乐支持下,如教师可以选用《亲爱的小孩》歌曲,播放大雪夜中冰冷大街的影视视频片段等,导引孩子深入到文本中去理解“卖火柴小女孩”的处境,更能点燃每个孩子心中的那份善良、纯真、伤感等情愫。教师要据此趁热打铁,引导其结合自己的家庭或其他同学、亲戚、朋友的遭遇,去写一段自己情感最受触动的故事,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以培养其精准组织和提炼情感的能力。
在情感共鸣的阅读与写作中,教师要注意“情感”的多样性,尤其避免过于注重“亲情”的现象,引导孩子相对匀称地关注与感悟人与人、人与祖国、人与家庭、人与动物、人与花草树木、人与大自然、小动物之间、小动物与生长的环境之间的情感等,让其在景观的惊叹描写中、在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中、在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保护中,去培养自己的大爱。因此,在此类写作实践中,教师要注意体裁的多样性,记叙文、诗歌、散文与说明文等,都要积极组织孩子在尝试中锻炼,在锻炼中体验与总结写作的技能。
6 注重实践,培养孩子自主性阅读的能力
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除了为孩子们设置室内阅读教学课程之外,还应该为他们设置一些室外实践的阅读教学课程,这样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也可以去户外进行学习,体验从实践中获得对阅读的认识与愉悦,让孩子们能够在实践中感知阅读的重要性,加强孩子对学习与生活的感悟与体验,积累更多的语文学识以及相关的学习技能。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贴近实际生活,并且通过老师的指导与讲解,激发其主动阅读与思考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通过这样一种实践的方式,更加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也会让更多的孩子从此养成一种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当前,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很大的比重,做好语文阅读教学也可以有效促进孩子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重点针对核心素养下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近几年来,核心素养意识是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如何在小学阶段提升孩子的核心素养是值得当下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而针对小学语文课程,其核心素养指的是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理解,对语文能力的把握,对语文学习方法的培养,对语文创新思维以及其他人文素养的提升。也就是說,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
7 通过多样化阅读升华孩子情感
阅读教学有利于升华孩子的情感,所以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孩子进行多样化的阅读。例如在教学《桂花雨》的时候,就可以先引导孩子进行阅读,然后再一个段落一个段落的进行分析和理解,引导孩子概括段落的主旨大意。之后,引导孩子进行思维导图的建立,提炼文章中的核心观点,并形成自己对文章的独特的理解。然后针对本篇文章的理解,让孩子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分享个人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情感体验也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对同一篇作品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所以教师要鼓励孩子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营造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进而让孩子对文章主旨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沟通交流中提升孩子的语文核心素养。
8 通过实践教学法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还要注意实践教学法的应用。通过增加孩子的实践,提升孩子的核心素养。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机连接,引导孩子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可以搜集学生的意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开展各种形式的好书推荐会、故事会、手抄美句评比等活动。另外,还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鼓励孩子将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将语文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情感体验,然后再与同学进行分享。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将语文作品中的精神融入到自身的修养中,提升核心素养。
阅读对于提升孩子的核心素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朗读、背诵的方式提升孩子的语言技能,然后在通过实践教学法优化孩子的核心素养,进而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与核心素养,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台州黄岩东城街道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薛翠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J].教师,2018,(11):16-17.
[2]毛伟玲.核心素养下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措施探讨[J].考试周刊,2018,(69):29-30.
[3]张倩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求知导刊,2018,(11):60-60.
[4]方幼红.加强课外阅读,丰厚语言积累[J].小学语文教学通讯,2013,(02) .
[5]赵艳.浅谈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5 (1):38.
[6]马晓霞.基于读写结合理念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J].语文天地,2017(06).
[7]陆秀琴.读写双翼,合而为美——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合的教学探究[J].华夏教师,2018(02).
[8]叶鸿芳.聚焦篇章联结读写——立足语用的第三学段读写结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06).
家校共读 快乐阅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化, 孩子的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渐渐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孩子自主性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可以使他们的知识面更加宽广。通过阅读不同的书籍,能够让孩子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领悟到世界之美,同时,也能够让他们体会到文学的魅力,树立正确的三观,有利于它们对写作、写字的认识。利用各种阅读机会让孩子开展适当的习作,对培养孩子积累素材、提炼素材与把握主题的写作能力具有直接作用。研究认为:让孩子在文本的学习和感悟中,把有感而发、触景生情、情感共鸣统一起来,把短文习作、命题习作与情感抒发结合起来,培养孩子主题写作与文本自主学习的能力。孩子阅读和写作能力作为其基本的核心素养,对其自主学习、拓展学习与创造性学习,具有根本的支持与驱动作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文本对孩子开展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能起到知识教育、知识运用能力培养的一举多得的作用。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为例,研究读写结合相得益彰的教法,以期为阅读与习作创设自由转换的学习和运用的链接。
1 作诗火急——手写我口,注重灵感捕捉
作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写作基础与阅读能力,再者小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个人成长经历、学习经历与其他方面阅历,在学习教材文本、其他的课外文本与其他形式的文学欣赏活动时,其潜在的写作灵感也会被激发出来,写作欲望呼之欲出,只需要教师加以灵活与精准地引导即可。
在教材文本的教学实践中,以孩子有过的或类似的阅历的文本,对其灵活的激活或启发作用最大。例如在学 “父母之爱”主题中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等亲情友情类的课文时,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孩子深入文本中,去发现能把主人翁心境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词語、句子、心理活动来,如传递地震中绝望信息的心理活动“绝望”与环境是一片“废墟”,再如父亲“挖”了36小时后变成了“满脸灰尘”、“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的崩溃形象,能极大地激活学生们对父母含辛茹苦、不辞辛苦地养育与关爱自己的无限亲情和崇拜之情。在这样的教学时机教师利用感动甚至激动的时刻,让其开展适当的习作活动,是学生积极性最高且表达最为准备的教学时机。为确保学生写作的多样性,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写自己生活中各种感动瞬间,如在雨夜爸爸妈妈抱着生病的自己去医院等让学生在感恩父母与其他亲人中,去挖掘人间的真情与美好,并创作为能抒发真情实感的作品来,既展现自己的结果,更结晶为自己的语用成果。
在这样文本的学习中,每个孩子都从个人的所见所闻出发,迸发出自己的写作灵感。但在写作实践中,每个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不同,教师要注意多样性地保护与激励,对于写作能力高的孩子,教师可以让其在课堂开展即时的短文写作;对于写作能力差的孩子,教师可以让其以口述的方式,只要能语句通顺地讲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即可。出于对孩子信心鼓励和积累的需要,教师应该让每个孩子都把自己的这种“习作”固定下来,如即时写在自己的习作本上,如课后写在自己的QQ空间或博客中等,让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能看到自己的积累和进步。
2 注重情境体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
由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都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对很多的事物都比较新奇。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多为学生们创设一些学习与阅读的情境,同时老师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平等相处,和谐共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勇于表现,提高对阅读的感悟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将阅读中的故事通过话剧表演或者其他表演等形式,让孩子参与情境当中,从而身临其境感悟阅读给他们每个人带来的乐趣,调动孩子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小学生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来说都是需要得到重视的,不管是学生的老师和家长都不应该掉以轻心,小学生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孩子和老师共同的付出与努力,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多寻找、多研究适合学生们阅读的文本,让孩子们多参与实践,感知阅读的真正意义。
3 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语文修养
3.1 通过诵读掌握语言技能
在小学阶段,通过诵读培养孩子的语言技能是最基本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通过诵读,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识文断字能力,还可以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文章的深意。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这篇文章的时候,文章就通过多种修辞手法来描述秋天的特点,书写秋天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浓浓的情谊。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诵读来加深孩子对文章的理解,然后再引导孩子进行个性化朗读。
3.2 通过背诵积累语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背诵可以帮助孩子有效消化吸收语文知识,强化孩子的语言能力。教师要重点对孩子背诵文章进行引导,尤其是一些名家著作、优秀文章的写作技巧以及表达方式,从而加强孩子对文章的消化吸收和掌握,让孩子对文章的语感有更好的感悟。例如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文章的实际内容提前准备一些视频资料、音频资料或者图片资料,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展示,以此来对孩子的视觉感官以及听觉感官产生刺激,激发孩子对文章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对文章的阅读积极性。
4 一语天然——有感而发,注重妙手文章
孩子能根据个人的生活变化、学习动态与其他的阅历,自由地记录或抒发自己的感受与感悟等,并撰写出主题鲜明、思想积极、语句通顺、结构精巧的文章,是其语文知识、文学知识与写作能力的综合能力的表现。随着孩子不断升级的学习,不断提高的写作能力会成为其自主学习与快速成长的强大驱动力,既为其学习增加了丰富的灵性色彩,也让其拥有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翅膀! 以《别饿坏了那匹马》为例,从这个善意谎言的故事中,让孩子在阅读的深入中,探究“谁欺骗谁”、“为什么欺骗”、“怎么骗”的过程,及其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情感关系与情节发展的逻辑关系,进而去思考其中的“饿”、“马”、“马草”的寓意。由此引发孩子去思考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有哪些“善意谎言”既保护了当事人的自尊又帮助了别人,让孩子据此开展令自己最为感动或感恩的此类故事写作。如贫困家庭孩子去写作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在各种“善意谎言”中,宁愿亏待与委屈他们自己也要让自己吃得好、穿得好;如离异家庭学生写作爸爸妈妈为了保护自己,一直瞒着“离婚”的事实,以让自己获得完整的“爱”等。再把文本与现实结合起来,运用文本知识去探究更多的生活美好。
根据小学高年级段,小学生身心逐渐成熟且稳定的成长趋势,教师要从其未来初中学习与职业理想树立的长远需求,运用文本内容加以理性的、思辨的、哲理的、克制的、全面的阅读理解与写作指导。鉴于课堂时间有限与孩子减负的需要,教师要注意组织短文写作与精炼写作,如百字写作,只要能准确地讲述一个故事、一个心理活动与一个人物肖像等即可。但出于保护孩子学习积极性、自尊与隐私的需要,教师在点评作品时,对极个别涉及到隐私或其他不愿意公开的习作,教师可以采取私下交流的方式。
在教学的实践中,一方面,教师要注意把解题性的书写与主题性的写作相结合,为孩子创设一切可以写作的机会,既追求答案准确性的精准语言组织和表达,也训练孩子把文本知识的精准组织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选用各种适当的方式,去展示孩子优秀的写作作品,如当堂宣读精彩段落、张贴为班级墙报、为其投稿等,在为其他孩子树立写作榜样的同时,激励与不断提升孩子写作的信心。但也不能忽视那些写作能力相对差的孩子,出于保护其自尊心的需要,教师要加强个别的指导或错误纠正等,使其既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也能认知到自己的不足等。
阅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育的基础和核心,然而现在很多的孩子还不会更好的去阅读,甚至有些孩子到毕业之時还不会正确的阅读,有时一目十行,有时走马观花,有时丢字加字等等,没有对阅读有个正确的理解,但是有的孩子,平时在学习完课上老师布置的阅读作业后,也会自己在课下或者闲余时间进行阅读,会读一些对自己有用的和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一些课外书籍等等,这些孩子在毕业之时,由于自己平时通过大量的阅读使得他们的知识面得到了增广,积累的知识比较多,所以考出来的成绩也会相对来说比较高,而且在写作文时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相比较其他孩子也会更加的流畅,语句也会更加的优美。所以,学校应该大力培养孩子的自主性阅读能力,改正孩子们阅读的方法,提高孩子们阅读的质量,从而让他们学好语文,学会阅读并且喜欢阅读。让孩子们愉快的去阅读,从阅读中品味生活的千姿百态,让生命有更多的欢悦。
5 激发孩子自主阅读的热情与乐趣
由于孩子们自身年纪比较小,所以阅读能力也有所欠缺,所学的知识也比较少,因此,激发孩子自主阅读的热情与乐趣是至关重要的,这对他们的学习来说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对于孩子们的阅读来说,语文教师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平时,语文老师除了让学习好课上的知识之外,还应该给孩子们挑选并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有故事性的、有教育意义的、知识性比较强的学习文本,让他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同时应该注意找一些有插图的阅读文本,这样能够让孩子们阅读起来不那么枯燥乏味,通过知识性插图让他们寻找到阅读的乐趣。
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多元化的去启发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而不只是单一的只从课本上去传授知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老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用多媒体去给孩子们播放一些与文章相关的视频等等,也能够让孩子从多角度去进行学习与思考。
随着孩子身心年龄的成长,其情感更加丰富与敏感。在语文教材文本或其他文学作品时,甚至在日常的生活中,能更容易触景生情激发其写作欲望。在阅读的活动中,触动孩子的可能是一段细腻的情感表达、一段深情的对话、一段优美的景观描写等,把对其情感教育与情感提升结合起来。
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让孩子深入到文本,展开对小女孩苦难生活和个人困境的想象,大年夜、冰冻的雪、黑冷的大街、冷漠的人与烤鹅的香,形成了对比鲜明与刺激性强的文本情境。孩子们在阅读中,尤其是现代多媒体设施的音乐支持下,如教师可以选用《亲爱的小孩》歌曲,播放大雪夜中冰冷大街的影视视频片段等,导引孩子深入到文本中去理解“卖火柴小女孩”的处境,更能点燃每个孩子心中的那份善良、纯真、伤感等情愫。教师要据此趁热打铁,引导其结合自己的家庭或其他同学、亲戚、朋友的遭遇,去写一段自己情感最受触动的故事,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以培养其精准组织和提炼情感的能力。
在情感共鸣的阅读与写作中,教师要注意“情感”的多样性,尤其避免过于注重“亲情”的现象,引导孩子相对匀称地关注与感悟人与人、人与祖国、人与家庭、人与动物、人与花草树木、人与大自然、小动物之间、小动物与生长的环境之间的情感等,让其在景观的惊叹描写中、在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中、在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保护中,去培养自己的大爱。因此,在此类写作实践中,教师要注意体裁的多样性,记叙文、诗歌、散文与说明文等,都要积极组织孩子在尝试中锻炼,在锻炼中体验与总结写作的技能。
6 注重实践,培养孩子自主性阅读的能力
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除了为孩子们设置室内阅读教学课程之外,还应该为他们设置一些室外实践的阅读教学课程,这样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也可以去户外进行学习,体验从实践中获得对阅读的认识与愉悦,让孩子们能够在实践中感知阅读的重要性,加强孩子对学习与生活的感悟与体验,积累更多的语文学识以及相关的学习技能。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贴近实际生活,并且通过老师的指导与讲解,激发其主动阅读与思考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通过这样一种实践的方式,更加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也会让更多的孩子从此养成一种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当前,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很大的比重,做好语文阅读教学也可以有效促进孩子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重点针对核心素养下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近几年来,核心素养意识是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如何在小学阶段提升孩子的核心素养是值得当下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而针对小学语文课程,其核心素养指的是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理解,对语文能力的把握,对语文学习方法的培养,对语文创新思维以及其他人文素养的提升。也就是說,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
7 通过多样化阅读升华孩子情感
阅读教学有利于升华孩子的情感,所以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孩子进行多样化的阅读。例如在教学《桂花雨》的时候,就可以先引导孩子进行阅读,然后再一个段落一个段落的进行分析和理解,引导孩子概括段落的主旨大意。之后,引导孩子进行思维导图的建立,提炼文章中的核心观点,并形成自己对文章的独特的理解。然后针对本篇文章的理解,让孩子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分享个人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情感体验也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对同一篇作品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所以教师要鼓励孩子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营造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进而让孩子对文章主旨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沟通交流中提升孩子的语文核心素养。
8 通过实践教学法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还要注意实践教学法的应用。通过增加孩子的实践,提升孩子的核心素养。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机连接,引导孩子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可以搜集学生的意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开展各种形式的好书推荐会、故事会、手抄美句评比等活动。另外,还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鼓励孩子将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将语文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情感体验,然后再与同学进行分享。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将语文作品中的精神融入到自身的修养中,提升核心素养。
阅读对于提升孩子的核心素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朗读、背诵的方式提升孩子的语言技能,然后在通过实践教学法优化孩子的核心素养,进而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与核心素养,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台州黄岩东城街道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薛翠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J].教师,2018,(11):16-17.
[2]毛伟玲.核心素养下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措施探讨[J].考试周刊,2018,(69):29-30.
[3]张倩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求知导刊,2018,(11):60-60.
[4]方幼红.加强课外阅读,丰厚语言积累[J].小学语文教学通讯,2013,(02) .
[5]赵艳.浅谈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5 (1):38.
[6]马晓霞.基于读写结合理念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J].语文天地,2017(06).
[7]陆秀琴.读写双翼,合而为美——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合的教学探究[J].华夏教师,2018(02).
[8]叶鸿芳.聚焦篇章联结读写——立足语用的第三学段读写结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