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推进,乡村小学逐渐被视作素质教育普及的“重要阵地”,乡村小学音乐课堂普及乐器成为近年来炙手可热的学生素质培养项目,乐器走进校园让乡村孩子想学乐器不再是一种奢望。在众多乐器中,电子琴由于造价低且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实用性,成为校园乐器首选。笔者在乡村小学电子琴课堂的实践教学中,针对乡村电子琴集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新的尝试,并提出相对应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电子琴 集体化教学 乡村
一、引言
我国一直在倡导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1]乡村音乐教育覆盖面广,乐器教学是重中之重。笔者在乡村实践教学中发现,乡村小学面貌已焕然一新,音乐、美术等各种功能室已成为标配,乡村小学基础教学设施的改善也为乡村学生学习乐器创造了良好条件。现行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指出:开展器乐教学能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国家重视并改善乡村乐器教学环境,让乐器教学在部分学校得到了推广,但针对乡村乐器教学的具体实施仍存在许多问题,乡村乐器教学水平仍需要提升。
二、乡村小学开展电子琴集体课的教学优势
(一)电子琴自身条件带来的教学优势
对于音乐基础薄弱的乡村学生来说,弦乐器音准不易理解,而键盘乐器的音准固定,更易接受,是乡村学生最好的音乐启蒙教具。受乡村经济条件限制,钢琴无法在乡村进行大面积普及,手风琴功能性又弱于电子琴,在众多键盘乐器中,电子琴拥有能综合表现音乐各要素、集多种乐器于一体的优势,更加适合乡村学生。学生无论接触玩具电子琴、简易电子手卷钢琴或不同档次的电子琴,乡村家庭都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条件进行选择。乡村传统乐器二胡、笛子、唢呐等乐器,由于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乡村音乐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而电子琴中能模拟出的民族音色让乡村家庭对电子琴更容易产生亲切感。从电子琴的便携性来说,容易携带的特性使它不受环境场地限制,能给乡村学生提供更多当众表演的机会。
(二)信息化环境条件下的教学优势
信息化是时代的发展趋势,电子乐器是现代科技与音乐孕育的产物,在现代音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其作用不可忽视。作为电子产品进行乡村小学课堂音乐教育的电子琴,同样也具备电子产品的魅力,有着各类乐器的真实声音波形。集各种不同乐器音色为一体的特性使学生对电子琴有着强烈的探索心,在聆听不同按键所代表的音色中寓教于乐,丰富了对于乐器音色的认知。在学生不断对电子琴键盘上各种按键的功能进行摸索的过程中,不易产生在进行传统乐器练习时的枯燥感。学生在保持对电子琴新鲜感的同时,不同按键功能背后对应的音乐信息也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乡村小学电子琴集体课教学困难及解决方案
针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困难,笔者从学生自身角度与外部环境因素两方面出发进行分析。
(一)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
学生个体困难——乡村学生无音乐基础。笔者在乡村进行教学实践时,注意到乡村学生大都没有接触过音乐乐理知识,对节奏的认识不够到位,通过手拍节奏等方式又过于枯燥,让学生兴趣索然。《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提出了“演奏教学”和“引导学生制作简易乐器”的要求,电子琴学习与自制简易乐器并不冲突。[2]大自然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在节奏教学前,笔者鼓励学生利用乡村环境自制简易乐器,辅助节奏教学。自制乐器虽然简单粗糙,但学生对于自己创作的简易乐器爱不释手,通过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敲敲打打,认真感受特殊的声响效果,让简易乐器成为认识节奏、感受节奏的好帮手。
在电子琴学习的初期,律动教学同样需要得到重视。在自制简易乐器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学生感受简易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通过击打身体的不同部位聆听音响效果,鼓励学生通过感受肢体对音响的敏锐性,培养音乐律动感。让学生在电子琴实际演奏过程中,根据对音乐节奏与旋律的感受,配以其舒适且由学生自主展开的肢体语言,达到更好的学习目标。
学生群体困难——合奏中无法统一节奏。在电子琴集体化教学中,为避免学生练习时过于嘈杂,常使用耳机进行个人训练。佩戴耳机练习电子琴有利有弊,佩戴耳机有利于学生准确听辨个人音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但佩戴耳机进行练习的同时,也使学生将自己隔绝到独立的世界,在进行集体合奏时,个人特色过于突出,缺乏集体意识,无法统一节奏。
针对合奏中等速感的训练,教师可在学生佩戴耳机独立练习时,使用电子琴节拍功能设定统一节拍,培养等速感。对于等速感训练,电子琴由于其出厂时自带的自动节奏模式,富有得天独厚的教学优势。学生在和着节奏进行跺脚、拍手、击掌等律动的同时,也提高了对合奏的兴趣度,培养了同学之间的默契度。除此之外,在合奏前还可增加合作配合训练,巧用单音,让学生弹奏不同单音使其形成和声来感受音高,培养和声意识。通过单音合奏,在减少了个人练习枯燥感的同时,还能与他人相互形成默契,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从外部环境因素出发
课堂学习环境困难——集体教学形式无法冲破效率瓶颈。学生与教师的一对一教学,常因个人授课的氛围使学生过于拘束,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3]笔者在乡村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选拔选出的电子琴集体班学生成员总共12人。在进行集体课教学中,因群体活动产生的优势让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学习兴趣浓厚。电子琴教学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如乐理知识、基本弹奏要领和电子琴功能运用等都能通过集体教学得到很好的解决,在集体进行合奏时学生也更易发现自己演奏所存在的问题。但集体课教学也存在劣势——无法实现同一对一教学一样的学习效率,针对不同程度学生中表现出的个性问题,无法全部顾及,做到因材施教。
为解决不同学生的个性问题,笔者通过小组设置,将3人划分为一组,让骨干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通过骨干学生营造出互帮互助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给学生相互间提供互相探讨和觀摩实践的机会。骨干学生的示范演奏具有较大的引导作用,存在演奏困难的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演奏方法,增强了信心,在同骨干学生浅显易懂的语言交流中增进了友谊,也解决了演奏难点。此外,教师要针对集体课程管理困难的问题,总结出一套与课堂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笔者将课堂划分成集体上课、个人练习、讲台演出三个环节,将此三个环节组成一个严密的系统,针对每个环节制定规则,做到集体上课时学生能整齐划一地听从教师指挥,个人练习时学生能在不产生过大干扰的情况下互帮互助,讲台演出时学生能有序举手争取不争不抢。通过制定规则让三个教学环节紧密相连,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让课堂更加井然有序。 课后练习环境困难——学生缺乏教具,课后疏于练习。由于乡村学生家庭经济条件限制,无法做到家家户户都配置一架电子琴,学生仅能在校内进行电子琴练习,由于缺少及时的巩固练习,学生上课时常常缺乏信心。在校内时间的限制使学生在课后疏于练习,仅靠课上吸收,缺乏教具无法实现课后消化。
针对缺乏教具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对键盘的熟悉度。笔者在实践教学中,使用提问或画图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在脑海中形成琴键的立体图像,建立教具的图像记忆。[4]在这一条件下,教师可在下课前带领学生关上电子琴,在课桌上设计一套针对当天课程练习的“手指操”。筆者认为指法和节奏是“手指操”设计的要点,为了让“手指操”的练习变得更加直观,可将指法和节奏分成两部分进行独立训练。关于指法的训练,无论是音阶里的“穿指”训练,还是遇到大跨度的“扩指”挑战,通过脑海里琴键的图像,都能做到“意识弹琴”;关于节奏的训练,笔者指导学生只使用3指支撑整个手掌,让左右手敲出当天课程作业的节奏,程度好的学生可加入视唱,对音符和节奏进行巩固。乡村学生虽然在校外缺乏教具,但通过教师指导养成用手指操在桌面上练习的习惯,增加练习的强度和时间,做到熟能生巧,让自己的演奏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四、结语
在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的当代社会,乡村孩子拥有更多机会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通信工具了解音乐,更加渴望学习乐器。国家扶持乡村小学完善基础教学设施建设,给乡村学生提供了学习乐器的机会。笔者将电子琴集体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简要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国家完善基础硬件设施的同时,增强教师自身教学的软实力,针对乡村学生适配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爽.关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提高学校音乐教育水平的方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11):80-81.
[2]徐绮鸽.乡村学校自制简易乐器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音乐教育,2008(11):36-37.
[3]周国森.浅谈电子琴集体课教学[J].歌海,2007(05):34-35.
[4]刘静.怎样让校外艺术教学活起来——谈电子琴集体课教学感受[J].中国校外教育,2012(20):19.
(作者简介:吴颖洁,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关键词:电子琴 集体化教学 乡村
一、引言
我国一直在倡导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1]乡村音乐教育覆盖面广,乐器教学是重中之重。笔者在乡村实践教学中发现,乡村小学面貌已焕然一新,音乐、美术等各种功能室已成为标配,乡村小学基础教学设施的改善也为乡村学生学习乐器创造了良好条件。现行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指出:开展器乐教学能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国家重视并改善乡村乐器教学环境,让乐器教学在部分学校得到了推广,但针对乡村乐器教学的具体实施仍存在许多问题,乡村乐器教学水平仍需要提升。
二、乡村小学开展电子琴集体课的教学优势
(一)电子琴自身条件带来的教学优势
对于音乐基础薄弱的乡村学生来说,弦乐器音准不易理解,而键盘乐器的音准固定,更易接受,是乡村学生最好的音乐启蒙教具。受乡村经济条件限制,钢琴无法在乡村进行大面积普及,手风琴功能性又弱于电子琴,在众多键盘乐器中,电子琴拥有能综合表现音乐各要素、集多种乐器于一体的优势,更加适合乡村学生。学生无论接触玩具电子琴、简易电子手卷钢琴或不同档次的电子琴,乡村家庭都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条件进行选择。乡村传统乐器二胡、笛子、唢呐等乐器,由于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乡村音乐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而电子琴中能模拟出的民族音色让乡村家庭对电子琴更容易产生亲切感。从电子琴的便携性来说,容易携带的特性使它不受环境场地限制,能给乡村学生提供更多当众表演的机会。
(二)信息化环境条件下的教学优势
信息化是时代的发展趋势,电子乐器是现代科技与音乐孕育的产物,在现代音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其作用不可忽视。作为电子产品进行乡村小学课堂音乐教育的电子琴,同样也具备电子产品的魅力,有着各类乐器的真实声音波形。集各种不同乐器音色为一体的特性使学生对电子琴有着强烈的探索心,在聆听不同按键所代表的音色中寓教于乐,丰富了对于乐器音色的认知。在学生不断对电子琴键盘上各种按键的功能进行摸索的过程中,不易产生在进行传统乐器练习时的枯燥感。学生在保持对电子琴新鲜感的同时,不同按键功能背后对应的音乐信息也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乡村小学电子琴集体课教学困难及解决方案
针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困难,笔者从学生自身角度与外部环境因素两方面出发进行分析。
(一)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
学生个体困难——乡村学生无音乐基础。笔者在乡村进行教学实践时,注意到乡村学生大都没有接触过音乐乐理知识,对节奏的认识不够到位,通过手拍节奏等方式又过于枯燥,让学生兴趣索然。《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提出了“演奏教学”和“引导学生制作简易乐器”的要求,电子琴学习与自制简易乐器并不冲突。[2]大自然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在节奏教学前,笔者鼓励学生利用乡村环境自制简易乐器,辅助节奏教学。自制乐器虽然简单粗糙,但学生对于自己创作的简易乐器爱不释手,通过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敲敲打打,认真感受特殊的声响效果,让简易乐器成为认识节奏、感受节奏的好帮手。
在电子琴学习的初期,律动教学同样需要得到重视。在自制简易乐器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学生感受简易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通过击打身体的不同部位聆听音响效果,鼓励学生通过感受肢体对音响的敏锐性,培养音乐律动感。让学生在电子琴实际演奏过程中,根据对音乐节奏与旋律的感受,配以其舒适且由学生自主展开的肢体语言,达到更好的学习目标。
学生群体困难——合奏中无法统一节奏。在电子琴集体化教学中,为避免学生练习时过于嘈杂,常使用耳机进行个人训练。佩戴耳机练习电子琴有利有弊,佩戴耳机有利于学生准确听辨个人音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但佩戴耳机进行练习的同时,也使学生将自己隔绝到独立的世界,在进行集体合奏时,个人特色过于突出,缺乏集体意识,无法统一节奏。
针对合奏中等速感的训练,教师可在学生佩戴耳机独立练习时,使用电子琴节拍功能设定统一节拍,培养等速感。对于等速感训练,电子琴由于其出厂时自带的自动节奏模式,富有得天独厚的教学优势。学生在和着节奏进行跺脚、拍手、击掌等律动的同时,也提高了对合奏的兴趣度,培养了同学之间的默契度。除此之外,在合奏前还可增加合作配合训练,巧用单音,让学生弹奏不同单音使其形成和声来感受音高,培养和声意识。通过单音合奏,在减少了个人练习枯燥感的同时,还能与他人相互形成默契,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从外部环境因素出发
课堂学习环境困难——集体教学形式无法冲破效率瓶颈。学生与教师的一对一教学,常因个人授课的氛围使学生过于拘束,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3]笔者在乡村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选拔选出的电子琴集体班学生成员总共12人。在进行集体课教学中,因群体活动产生的优势让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学习兴趣浓厚。电子琴教学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如乐理知识、基本弹奏要领和电子琴功能运用等都能通过集体教学得到很好的解决,在集体进行合奏时学生也更易发现自己演奏所存在的问题。但集体课教学也存在劣势——无法实现同一对一教学一样的学习效率,针对不同程度学生中表现出的个性问题,无法全部顾及,做到因材施教。
为解决不同学生的个性问题,笔者通过小组设置,将3人划分为一组,让骨干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通过骨干学生营造出互帮互助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给学生相互间提供互相探讨和觀摩实践的机会。骨干学生的示范演奏具有较大的引导作用,存在演奏困难的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演奏方法,增强了信心,在同骨干学生浅显易懂的语言交流中增进了友谊,也解决了演奏难点。此外,教师要针对集体课程管理困难的问题,总结出一套与课堂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笔者将课堂划分成集体上课、个人练习、讲台演出三个环节,将此三个环节组成一个严密的系统,针对每个环节制定规则,做到集体上课时学生能整齐划一地听从教师指挥,个人练习时学生能在不产生过大干扰的情况下互帮互助,讲台演出时学生能有序举手争取不争不抢。通过制定规则让三个教学环节紧密相连,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让课堂更加井然有序。 课后练习环境困难——学生缺乏教具,课后疏于练习。由于乡村学生家庭经济条件限制,无法做到家家户户都配置一架电子琴,学生仅能在校内进行电子琴练习,由于缺少及时的巩固练习,学生上课时常常缺乏信心。在校内时间的限制使学生在课后疏于练习,仅靠课上吸收,缺乏教具无法实现课后消化。
针对缺乏教具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对键盘的熟悉度。笔者在实践教学中,使用提问或画图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在脑海中形成琴键的立体图像,建立教具的图像记忆。[4]在这一条件下,教师可在下课前带领学生关上电子琴,在课桌上设计一套针对当天课程练习的“手指操”。筆者认为指法和节奏是“手指操”设计的要点,为了让“手指操”的练习变得更加直观,可将指法和节奏分成两部分进行独立训练。关于指法的训练,无论是音阶里的“穿指”训练,还是遇到大跨度的“扩指”挑战,通过脑海里琴键的图像,都能做到“意识弹琴”;关于节奏的训练,笔者指导学生只使用3指支撑整个手掌,让左右手敲出当天课程作业的节奏,程度好的学生可加入视唱,对音符和节奏进行巩固。乡村学生虽然在校外缺乏教具,但通过教师指导养成用手指操在桌面上练习的习惯,增加练习的强度和时间,做到熟能生巧,让自己的演奏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四、结语
在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的当代社会,乡村孩子拥有更多机会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通信工具了解音乐,更加渴望学习乐器。国家扶持乡村小学完善基础教学设施建设,给乡村学生提供了学习乐器的机会。笔者将电子琴集体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简要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国家完善基础硬件设施的同时,增强教师自身教学的软实力,针对乡村学生适配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爽.关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提高学校音乐教育水平的方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11):80-81.
[2]徐绮鸽.乡村学校自制简易乐器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音乐教育,2008(11):36-37.
[3]周国森.浅谈电子琴集体课教学[J].歌海,2007(05):34-35.
[4]刘静.怎样让校外艺术教学活起来——谈电子琴集体课教学感受[J].中国校外教育,2012(20):19.
(作者简介:吴颖洁,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