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态势语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恰当地使用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目光语、服饰语等态势语,能够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态势语 功能 运用
在人类交际中,态势语是最常见的非语言交际手段,是一种以说话人的表情、手势、动作、眼神等来传递信息、诉诸听话人视觉的无声伴随语言,是口语交际活动中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得力于优秀的有声语言,而且必然伴随着和谐、得体的态势语。美国心理学家艾伯尔·梅柏拉曾对语言行为传递信息的效果进行过因素分析,最后得出一个十分有趣的结论:课堂信息传递的总效果等于7%的文字加38%的有声语言加55%的态势语言。由此可见,态势语言在课堂讲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正确运用态势语以增强教学效果。
一、态势语的功能
1.态势语是有声语言的辅助和补充。
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的身姿体态、举手投足、神情容貌始终伴随着有声语言发送着各种信息。动态的、直观的形象与有声语言的协调统一,同时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拓宽信息传输渠道,补充和强化有声语言的信息,使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得到升华。在课堂教学中,态势语能补充、强化口语信息,扩大教师信息的传播量,增加学生有用信息的接受量。
2.态势语具有暗示和替代功能。
态势语不仅可以补充、阐释有声语言,而且有时可以替代有声语言,超越有声语言,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闻一多在《最后一次演讲》中讲“反对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时,愤怒地用力拍了一下讲台,这“砰”的一声顿时震撼了全场听众的心扉,把混在台下的几个特务吓得紧缩脑袋不敢吱声。这拍桌子的动作比语言更有力地表达了闻一多愤慨的心情。
3.态势语有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调控。
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视觉听觉的注意力不宜长久地集中在一个固定的信息源上,因为这样容易疲劳,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做出某些态势语,使学生不断变化集中点,获得新鲜的刺激,减轻视觉的疲劳和心理感受的疲劳,以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精力的旺盛。
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中很注意身姿的变动,从教室各个角落搜寻信息反馈。如果发现某个学生听课思想不集中或交头接耳,就要在不中断讲述的情况下,靠近该生,用眼神示意,将该生的注意力重新集中起来,这样做不仅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而且不会影响全班的情绪,不失为课堂调控的好方法。
4.态势语有助于树立教师的讲台形象。
自然大方、准确得体的态势语能够展示教师良好的台风,体现教师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生活积淀,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和喜爱往往就是从教室第一堂课上的讲台形象开始的,而态势语在这其中则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优秀的教师通过其优雅得体、庄重潇洒、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的态势语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的形象不亚于少男少女所崇拜的明星。
二、态势语的运用
1.身姿语——端庄、大方。
身体姿态,简称“身姿语”,指人的躯干(包括躯干、臂、腕、臀部、腿、颈部等)发出某种信息的姿态,包括行姿、站姿、坐姿等。教师要特别注意课堂上的举止,即坐站行走都要表现出教师应有的文明、庄重、洒脱的风度。
行姿,是讲话的前奏,给听众以第一印象。行走时要步履稳健而轻捷,不要慌慌张张,摇摇晃晃,拖拖沓沓。教师讲课时,来回走动是不可少的,但又受到教师职业特点的制约。教师一般不离讲台,只是偶尔围绕讲台缓慢走动而已。在板书时,可随时走至讲台左右,在领读、巡回教室时,可走到教室课桌行间,步履以慢、轻、静为宜。起步时以站姿为基础,上身略微前倾,身体重心在前脚掌上,步态轻盈稳健。行走速度适中,不要过快或过慢,因为过快给人轻浮印象,过慢则显得没有时间观念,没有活力。
站姿,是课堂教学最主要、最常用的一种姿态。教师的站姿稳健挺直可以给学生传递出正直、挺拔之美的感觉,有利于稳定学生的情绪,振作学生的精神。
站立时应肩平、腰直、身正、立稳;身体重心均衡分布在两脚之间,或根据表达需要落在前脚;上身可略微前倾,给人以亲切、进取、伟岸的印象。不要上身后仰,重心落在后脚,不要左右摇晃,不要两脚打颤或轮流抖动,以免给人轻率、傲慢或慌张的感觉。
有的教师坐着讲课,坐姿也是教师气质、素养和个性的显现。优美得体的坐姿可以优化教师的形象,给学生以美感。坐姿要求身体挺直,双脚并拢或略微分开。女教师可以并拢双膝或脚踝交叉地坐,这种姿势显得文雅、庄重。教师的坐姿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姿,会给学生以优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2.手势语——自然、适度。
手势,是能够传情达意的手指、手掌和手臂的姿势动作,是态势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布罗斯纳安认为“手势实际上是体态语的核心”。古罗马政治家西赛曼说:“一切心理活动都伴有指手画脚等动作。手势恰如人体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甚至连野蛮人都能理解。”他们的话从不同侧面指出了手势的重要性。手势运用必须自然、适度、真挚、协调。动之于衷,形之于外。手势发自内心才真实、自然、优雅。协调自然的手势不仅能有效地帮助教学,而且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形象。
手势的使用首先要和所表达的内容相符合,手势是为了配合内容服务的,所以手势的使用要适当、简洁易懂。手势的使用不可过多或过少,过多了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过少了缺乏感染力,不足以表达感情。其次在使用手势时要协调合拍,注意手势的舒展、大方,和表达内容相协调,和其他态势语相协调。
3.表情语——得体、丰富。
面部表情是一个人内心情感的外部体现,面部表情对有声语言起着解释、补充、强化、纠正的作用。面部表情得当,会消除说话者与听众的心理距离,使双方的交流更愉快、更默契。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表情变化对学生学习情绪的影响很大。如果表情能使教师和学生心心相通,那么就可以密切师生感情,增进互相了解,使学生产生信任感、安全感。因此,教师要善于巧用面部“说话”和表演,做到端庄中见微笑,严肃中有柔情,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启迪。面部表情反映教师的内心世界,它又受职业的制约。在通常情况下,教师的面部表情应该是平静而有活力,严肃而和蔼,开朗而不放纵,充满信心而无骄气。教师的面部表情应使学生感到亲切、真诚、爱护、信任、鼓励,并能接受责备之情,使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4.目光语——亲切、有神。
眼睛历来被人赞为“心灵的窗口”,人们丰富的思想感情可以通过这个“窗口”折射出来。它是一种非常复杂、深刻、微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教学中,巧妙运用目光语,可以使目光犹如乐队指挥的指挥棒一样,起到传情达意与导向的作用。教师要始终把全班学生都置于自己的视幅之中,并用广角度的环视表达对每个学生的关注,用眼神的交流组织课堂教学。教师的目光要有神采,用丰富明快的眼神,使口语表达更生动、形象、传神,切忌眼神黯然无光。
教师通过目光,可表达出对学生行为的赞同、默许,即传达表扬之情,可表达出对学生的限制、否定传批评之意,还可表示暗示、诱导,以达到启迪学生心灵的目的。一般说来,讲课既要学生听,又要学生看。教师讲课不是对着学生的耳朵说话,而是对着学生的眼睛说话。教师要善于巧妙运用自己的眼睛,帮助传授信息,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内心的感情,并善于洞悉、审视学生的眼神,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
5.服饰语——大方、和谐。
巧用服饰语言感染熏陶学生,让学生感悟美的内涵。教师服饰必须干净整洁、入时、得体、色彩谐调,头发有形、卫生,鞋面光洁。无论在任何场合,教师的着装都要给人一种美感,给学生一种“美”的熏陶。教师的服饰打扮要符合教师的年龄、性别、性格,以及教师自身的体态、脸型、粉色等方面的特点,力求做到协调、平和,使服饰与人融为一体。同时,也要注意着装大方得体,色彩要明暗适度,既不能穿奇装异服,又不能不修边幅。这样才能使课堂保持一种严肃而又不失活泼的气氛。令学生满意和接受的服饰打扮,不仅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和蔼,而且能给教师以安全感和自信心。
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态势语,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而且能拓宽语言的传播渠道,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甚至在某种情境下代替有声语言传情达意。因此,教师应努力训练自己运用态势语的能力,力求达到得体、自然、适度的境界,这样就能够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小萍.态势语——课堂教学中的第二语言[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6.
[2]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司组编.教师口语[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2.5.
[3]柏恕斌,丁振芳.教师口才学.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8.
[4]李印久.论教师的态势语的运用.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关键词: 态势语 功能 运用
在人类交际中,态势语是最常见的非语言交际手段,是一种以说话人的表情、手势、动作、眼神等来传递信息、诉诸听话人视觉的无声伴随语言,是口语交际活动中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得力于优秀的有声语言,而且必然伴随着和谐、得体的态势语。美国心理学家艾伯尔·梅柏拉曾对语言行为传递信息的效果进行过因素分析,最后得出一个十分有趣的结论:课堂信息传递的总效果等于7%的文字加38%的有声语言加55%的态势语言。由此可见,态势语言在课堂讲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正确运用态势语以增强教学效果。
一、态势语的功能
1.态势语是有声语言的辅助和补充。
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的身姿体态、举手投足、神情容貌始终伴随着有声语言发送着各种信息。动态的、直观的形象与有声语言的协调统一,同时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拓宽信息传输渠道,补充和强化有声语言的信息,使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得到升华。在课堂教学中,态势语能补充、强化口语信息,扩大教师信息的传播量,增加学生有用信息的接受量。
2.态势语具有暗示和替代功能。
态势语不仅可以补充、阐释有声语言,而且有时可以替代有声语言,超越有声语言,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闻一多在《最后一次演讲》中讲“反对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时,愤怒地用力拍了一下讲台,这“砰”的一声顿时震撼了全场听众的心扉,把混在台下的几个特务吓得紧缩脑袋不敢吱声。这拍桌子的动作比语言更有力地表达了闻一多愤慨的心情。
3.态势语有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调控。
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视觉听觉的注意力不宜长久地集中在一个固定的信息源上,因为这样容易疲劳,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做出某些态势语,使学生不断变化集中点,获得新鲜的刺激,减轻视觉的疲劳和心理感受的疲劳,以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精力的旺盛。
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中很注意身姿的变动,从教室各个角落搜寻信息反馈。如果发现某个学生听课思想不集中或交头接耳,就要在不中断讲述的情况下,靠近该生,用眼神示意,将该生的注意力重新集中起来,这样做不仅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而且不会影响全班的情绪,不失为课堂调控的好方法。
4.态势语有助于树立教师的讲台形象。
自然大方、准确得体的态势语能够展示教师良好的台风,体现教师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生活积淀,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和喜爱往往就是从教室第一堂课上的讲台形象开始的,而态势语在这其中则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优秀的教师通过其优雅得体、庄重潇洒、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的态势语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的形象不亚于少男少女所崇拜的明星。
二、态势语的运用
1.身姿语——端庄、大方。
身体姿态,简称“身姿语”,指人的躯干(包括躯干、臂、腕、臀部、腿、颈部等)发出某种信息的姿态,包括行姿、站姿、坐姿等。教师要特别注意课堂上的举止,即坐站行走都要表现出教师应有的文明、庄重、洒脱的风度。
行姿,是讲话的前奏,给听众以第一印象。行走时要步履稳健而轻捷,不要慌慌张张,摇摇晃晃,拖拖沓沓。教师讲课时,来回走动是不可少的,但又受到教师职业特点的制约。教师一般不离讲台,只是偶尔围绕讲台缓慢走动而已。在板书时,可随时走至讲台左右,在领读、巡回教室时,可走到教室课桌行间,步履以慢、轻、静为宜。起步时以站姿为基础,上身略微前倾,身体重心在前脚掌上,步态轻盈稳健。行走速度适中,不要过快或过慢,因为过快给人轻浮印象,过慢则显得没有时间观念,没有活力。
站姿,是课堂教学最主要、最常用的一种姿态。教师的站姿稳健挺直可以给学生传递出正直、挺拔之美的感觉,有利于稳定学生的情绪,振作学生的精神。
站立时应肩平、腰直、身正、立稳;身体重心均衡分布在两脚之间,或根据表达需要落在前脚;上身可略微前倾,给人以亲切、进取、伟岸的印象。不要上身后仰,重心落在后脚,不要左右摇晃,不要两脚打颤或轮流抖动,以免给人轻率、傲慢或慌张的感觉。
有的教师坐着讲课,坐姿也是教师气质、素养和个性的显现。优美得体的坐姿可以优化教师的形象,给学生以美感。坐姿要求身体挺直,双脚并拢或略微分开。女教师可以并拢双膝或脚踝交叉地坐,这种姿势显得文雅、庄重。教师的坐姿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姿,会给学生以优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2.手势语——自然、适度。
手势,是能够传情达意的手指、手掌和手臂的姿势动作,是态势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布罗斯纳安认为“手势实际上是体态语的核心”。古罗马政治家西赛曼说:“一切心理活动都伴有指手画脚等动作。手势恰如人体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甚至连野蛮人都能理解。”他们的话从不同侧面指出了手势的重要性。手势运用必须自然、适度、真挚、协调。动之于衷,形之于外。手势发自内心才真实、自然、优雅。协调自然的手势不仅能有效地帮助教学,而且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形象。
手势的使用首先要和所表达的内容相符合,手势是为了配合内容服务的,所以手势的使用要适当、简洁易懂。手势的使用不可过多或过少,过多了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过少了缺乏感染力,不足以表达感情。其次在使用手势时要协调合拍,注意手势的舒展、大方,和表达内容相协调,和其他态势语相协调。
3.表情语——得体、丰富。
面部表情是一个人内心情感的外部体现,面部表情对有声语言起着解释、补充、强化、纠正的作用。面部表情得当,会消除说话者与听众的心理距离,使双方的交流更愉快、更默契。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表情变化对学生学习情绪的影响很大。如果表情能使教师和学生心心相通,那么就可以密切师生感情,增进互相了解,使学生产生信任感、安全感。因此,教师要善于巧用面部“说话”和表演,做到端庄中见微笑,严肃中有柔情,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启迪。面部表情反映教师的内心世界,它又受职业的制约。在通常情况下,教师的面部表情应该是平静而有活力,严肃而和蔼,开朗而不放纵,充满信心而无骄气。教师的面部表情应使学生感到亲切、真诚、爱护、信任、鼓励,并能接受责备之情,使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4.目光语——亲切、有神。
眼睛历来被人赞为“心灵的窗口”,人们丰富的思想感情可以通过这个“窗口”折射出来。它是一种非常复杂、深刻、微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教学中,巧妙运用目光语,可以使目光犹如乐队指挥的指挥棒一样,起到传情达意与导向的作用。教师要始终把全班学生都置于自己的视幅之中,并用广角度的环视表达对每个学生的关注,用眼神的交流组织课堂教学。教师的目光要有神采,用丰富明快的眼神,使口语表达更生动、形象、传神,切忌眼神黯然无光。
教师通过目光,可表达出对学生行为的赞同、默许,即传达表扬之情,可表达出对学生的限制、否定传批评之意,还可表示暗示、诱导,以达到启迪学生心灵的目的。一般说来,讲课既要学生听,又要学生看。教师讲课不是对着学生的耳朵说话,而是对着学生的眼睛说话。教师要善于巧妙运用自己的眼睛,帮助传授信息,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内心的感情,并善于洞悉、审视学生的眼神,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
5.服饰语——大方、和谐。
巧用服饰语言感染熏陶学生,让学生感悟美的内涵。教师服饰必须干净整洁、入时、得体、色彩谐调,头发有形、卫生,鞋面光洁。无论在任何场合,教师的着装都要给人一种美感,给学生一种“美”的熏陶。教师的服饰打扮要符合教师的年龄、性别、性格,以及教师自身的体态、脸型、粉色等方面的特点,力求做到协调、平和,使服饰与人融为一体。同时,也要注意着装大方得体,色彩要明暗适度,既不能穿奇装异服,又不能不修边幅。这样才能使课堂保持一种严肃而又不失活泼的气氛。令学生满意和接受的服饰打扮,不仅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和蔼,而且能给教师以安全感和自信心。
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态势语,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而且能拓宽语言的传播渠道,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甚至在某种情境下代替有声语言传情达意。因此,教师应努力训练自己运用态势语的能力,力求达到得体、自然、适度的境界,这样就能够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小萍.态势语——课堂教学中的第二语言[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6.
[2]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司组编.教师口语[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2.5.
[3]柏恕斌,丁振芳.教师口才学.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8.
[4]李印久.论教师的态势语的运用.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