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疑问和解决问题.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
一、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有疑问有问题,才能有思考有长进. 清代一位学者说过:“疑者,觉悟之机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而这疑又是思的先导,思则是疑的创造性延伸. ”学生主动的首创精神,正是植根于这先疑后思的沃土上而绽开的一朵奇葩.
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只有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人的思维才会不断被激活,才有可能产生问题,才能树立敢问的信心,其次教师还应创设情境,让学生想问. 疑而启思,疑而生变,质疑是学生发展创新思维的关键,要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急于求解,求知的亢奋中. 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 ”因此,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不够明确或吞吞吐吐的提问,都要加倍耐心倾听,应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要急于回答,让学生继续思考、讨论、交流.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时,在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基础上,学生经过思考后,会提出“正方体的体积能否也用这个公式?”这时教师应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探讨,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 再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公式时,学生的思维就更加活跃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会问,在学习中,有意识地提出问题. 这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及教学的实际出发,通过创设一些有针对性的情境,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圆柱体体积时,教师可以找两个底面积和高不一样但体积相等的圆柱体,然后让学生猜想,谁的体积大?这时,学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底面积大,高小的圆柱体体积大. 然后,通过实验,分别往两个圆柱体内注水,再把水注入同样大小的量杯中,结果却是一样大的. 这个现象使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两个圆柱体的体积会一样大呢?激起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
教师在数学课教学中,应把教师的设疑与学生的质疑巧妙结合,使教师的设疑为学生的质疑提供更好的动力场,使其进入质疑的状态,教师始终起着引导与策划的作用.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师应当利用范例教给学生一些提问技巧. 也可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去,提高学生提问的质量.
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给出了一个解题表,揭示了数学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理解问题——拟定求解计划——实现求解计划——反思. 他认为求得一个问题解决的关键是构想计划的思路. 解题过程需要有对问题解决的要求和愿望,需要有对问题解决的猜想和预见,需要动员和组织各种各样的因素进行分离和组合,辨认和回忆,重新配置和充实我们对该问题的构想,以演化出更有希望的前景.
例 一间长方体的房间,长5.2米,宽3米,高2.6米,它的四面的下部涂了1.10米的浅绿色的油漆(开门处1平方米不刷). 涂油漆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四面墙的上部和房顶粉刷上白色涂料(其中门窗占10平方米不刷),粉刷白色涂料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分析 1. 对题意的理解:包括对已知条件,待求问题,问题之间的差别的理解,以及可以进行哪些操作的理解,形成问题解决的空间不断转换. 当我们开始理解这道题时,涂油漆面积有多少平方米?很容易知道它与房间的长、宽及涂油漆的高有关,又注意到开门处1平方米不刷,因此,又要减去开门处l平方米的面积. 再看,粉刷白色涂料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同样,很容易知道它与房间长、宽、高有关,注意到下部涂了1.10米的油漆,因此,房间高要减去涂油漆的高. 又注意到其中门窗占10平方米不刷,因此,又要减去门窗的面积. 把这些情况概括起来不难发现题目中几个高的关系,对解决此题有很大作用,这是对题意更深入的理解.
2. 作出解题的一个设想:回忆过去的解题经历,寻找求这些面积的方法.
如:题中的第一个问,就是要求出左右、前后四个面的面积,于是可以猜想用公式求出,再减去开门的面积. 至此,实际上已经有了解题的一个设想. 第二个问,先求出要粉刷白色涂料的高,再求出左右、前后、上面五个面的面积,可以猜想用公式求出,再减去门窗的面积,至此,又有了一个解第二个问题的设想.
3. 检验这个设想:由上述对题的理解,可以知道:
第一问:(5.2 × 1.1 + 3 × 1.1) × 2 - 1 = 17.04(平方米).
第二问:[5.2 × (2.6 - 1.1) + 3 × (2.6 - 1.1)] × 2 + 5.2 × 3 - 10 = 30.2(平方米)
4. 回顾解题过程:对以上解题思维过程的几个阶段进行反思,可否产生一些新的发现?能否把这个结论推广到新的情况中去?这是解题思维活动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常常被学生甚至教师忽视了,使学生丧失了体验发明创造的机会,对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不利.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关信息的收集对能否有效地解题起着决定性作用,解题如同建筑,一堆材料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大厦的建成. 零乱的信息收集并不等于解题成功,还必须在它们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问题实际上就是意义转换.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能力,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有疑问有问题,才能有思考有长进. 清代一位学者说过:“疑者,觉悟之机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而这疑又是思的先导,思则是疑的创造性延伸. ”学生主动的首创精神,正是植根于这先疑后思的沃土上而绽开的一朵奇葩.
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只有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人的思维才会不断被激活,才有可能产生问题,才能树立敢问的信心,其次教师还应创设情境,让学生想问. 疑而启思,疑而生变,质疑是学生发展创新思维的关键,要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急于求解,求知的亢奋中. 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 ”因此,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不够明确或吞吞吐吐的提问,都要加倍耐心倾听,应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要急于回答,让学生继续思考、讨论、交流.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时,在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基础上,学生经过思考后,会提出“正方体的体积能否也用这个公式?”这时教师应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探讨,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 再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公式时,学生的思维就更加活跃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会问,在学习中,有意识地提出问题. 这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及教学的实际出发,通过创设一些有针对性的情境,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圆柱体体积时,教师可以找两个底面积和高不一样但体积相等的圆柱体,然后让学生猜想,谁的体积大?这时,学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底面积大,高小的圆柱体体积大. 然后,通过实验,分别往两个圆柱体内注水,再把水注入同样大小的量杯中,结果却是一样大的. 这个现象使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两个圆柱体的体积会一样大呢?激起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
教师在数学课教学中,应把教师的设疑与学生的质疑巧妙结合,使教师的设疑为学生的质疑提供更好的动力场,使其进入质疑的状态,教师始终起着引导与策划的作用.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师应当利用范例教给学生一些提问技巧. 也可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去,提高学生提问的质量.
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给出了一个解题表,揭示了数学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理解问题——拟定求解计划——实现求解计划——反思. 他认为求得一个问题解决的关键是构想计划的思路. 解题过程需要有对问题解决的要求和愿望,需要有对问题解决的猜想和预见,需要动员和组织各种各样的因素进行分离和组合,辨认和回忆,重新配置和充实我们对该问题的构想,以演化出更有希望的前景.
例 一间长方体的房间,长5.2米,宽3米,高2.6米,它的四面的下部涂了1.10米的浅绿色的油漆(开门处1平方米不刷). 涂油漆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四面墙的上部和房顶粉刷上白色涂料(其中门窗占10平方米不刷),粉刷白色涂料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分析 1. 对题意的理解:包括对已知条件,待求问题,问题之间的差别的理解,以及可以进行哪些操作的理解,形成问题解决的空间不断转换. 当我们开始理解这道题时,涂油漆面积有多少平方米?很容易知道它与房间的长、宽及涂油漆的高有关,又注意到开门处1平方米不刷,因此,又要减去开门处l平方米的面积. 再看,粉刷白色涂料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同样,很容易知道它与房间长、宽、高有关,注意到下部涂了1.10米的油漆,因此,房间高要减去涂油漆的高. 又注意到其中门窗占10平方米不刷,因此,又要减去门窗的面积. 把这些情况概括起来不难发现题目中几个高的关系,对解决此题有很大作用,这是对题意更深入的理解.
2. 作出解题的一个设想:回忆过去的解题经历,寻找求这些面积的方法.
如:题中的第一个问,就是要求出左右、前后四个面的面积,于是可以猜想用公式求出,再减去开门的面积. 至此,实际上已经有了解题的一个设想. 第二个问,先求出要粉刷白色涂料的高,再求出左右、前后、上面五个面的面积,可以猜想用公式求出,再减去门窗的面积,至此,又有了一个解第二个问题的设想.
3. 检验这个设想:由上述对题的理解,可以知道:
第一问:(5.2 × 1.1 + 3 × 1.1) × 2 - 1 = 17.04(平方米).
第二问:[5.2 × (2.6 - 1.1) + 3 × (2.6 - 1.1)] × 2 + 5.2 × 3 - 10 = 30.2(平方米)
4. 回顾解题过程:对以上解题思维过程的几个阶段进行反思,可否产生一些新的发现?能否把这个结论推广到新的情况中去?这是解题思维活动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常常被学生甚至教师忽视了,使学生丧失了体验发明创造的机会,对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不利.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关信息的收集对能否有效地解题起着决定性作用,解题如同建筑,一堆材料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大厦的建成. 零乱的信息收集并不等于解题成功,还必须在它们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问题实际上就是意义转换.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能力,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