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 科技兴校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u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腾小学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是一所寄宿制农村完小校,1997年撤点建校时师资、设备和生源均存在诸多困境,尽管政府高度关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但校长邓耀军的心里始终不能得到满足。2007年5月19日,邓校长接听了一个上级领导打来的电话,从中得到了一条重要信息:金腾小学已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广西唯一的“农村青少年科技创新操作室”建设试点学校,可获赠一套价值6万元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操作实验器材,包括6套不同主体的小学科学实验箱(可完成小学一至六年级科学课的实验)、台式计算机、天文望远镜、组合机械模型、机器人和水陆空模型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还有光盘和图书资料(可完成小学科学课的全部实验及部分拓展试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喜讯,邓校长异常兴奋:“这真是天上掉下了一个大馅饼啊!”就像是忽然被人打通了阻塞已久的经脉,邓校长的心里豁然开朗起来。他意识到:这套设备必将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注入难得的科技气息,成为学校转向特色办学的指路明灯。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直接帮助下,邓校长和学校班子为金腾小学定下了新的发展思路: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紧紧抓住农村青少年科技创新操作室建设的大好机遇,用好、用活国家配给的这套科学实验器材,走“科技兴校、科技强校”的特色办学之路。为此,学校很快成立了由邓耀军校长为组长,由政教处、大队部和科技教育骨干教师组成的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全面展开了学校的科技教育工作。
  两年多来,金腾小学先后追加投资15.5万元,新建了师生电脑室和专门的科技活动场所,增添了上千册科技类图书,同时为操作活动室添置了大批活动器材。这一切,为地处农村的金腾小学顺利开展科技课和科技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场地和设备支持。
  为了保证科技教育活动高质量地开展,学校还选派了一批优秀青年教师担任科学课教师及科技辅导员工作,并多次将梁辉生、雷娟凤、甘色兰等三名骨干教师送去北京、南宁等地参加各种科技培训和考察。三人培训和考察归来,再培训全校其他教师。金腾小学是下定了决心,要提高全体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不管你任教的是哪一个学科。幸运的是,国家科技部项主任、广西科技馆季主任、西乡塘区教育局杨华良副局长等领导多次到金腾小学检查指导科技教育工作,为金腾小学的科技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并有效地推动了该校参与到全国性的科技实践活动项目中来。
  为帮助师生积淀科技文化知识,开拓眼界,不断培育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金腾小学常年订阅多种科技类书籍,并结合国内外科技新动态和纪念日开展不同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校园科普文化氛围。
  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技动手能力,学校还经常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如科普知识竞赛、“我创意我做主”科技月、“我爱科学”演讲比赛等,并对在科技活动中有成果的教师及班级予以嘉奖。各班则不定期地举办具有班级特色的校内外科学实践活动,使科技教育普及化、经常化。2008年5月,金腾小学作为《中国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姊妹学校”远程合作学习》项目学校,与南宁市秀田小学、隆安县乔建小学利用电脑网络进行远程协作学习,先后开展了以“学会感恩与爱同在”、“走进角的王国”、“鱼的家园”、“纸与我们的生活”为主题的科技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在特酷学习网、隆安教育信息网上发表活动日记400余篇,教师发表专题介绍文章125篇。2008年12月由该校教师指导学生创作的VCT作品《学会感恩与爱同在》、《走进角的王国》参加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的2008年远程协作学习项目VCT作品评选,分别荣获二、三等奖。
  “科技兴校、科技强校”的办学思路和实践,给金腾小学的腾飞插上了金翅膀,并最终使该校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金腾小学以生动有趣的科学课凝聚学生,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以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原来爱上网吧玩游戏的学生、厌学的学生都开始对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渐渐对文化课学习充满了信心。“在科技创新操作室搞小制作比打游戏还有意思。”这是同学们发白肺腑的感言。
  如今的金腾小学,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科学素质均得到了显著提高。同学们在宽敞明亮的图书室里,在知识的书海中自由地遨游、快乐地徜徉;在多媒体教室里,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专注地观看着生动有趣的科技光碟;在美术室里,一双双稚嫩的小手涂抹着金色的童年;在整洁别致的菜园里,一双双勤劳的小手兴致勃勃地播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科技创新操作室里,认真地观察、实验、思考,千方百计地解决各种科学难题……
  
  (责编 林 剑)
其他文献
教育案例:  周三,我在出黑板报。数学老师走了过来,“梁云这家伙!”  我的心不由得一颤:“又咋了?该不是又闯祸了吧?”想到这,心咯噔一下就拔凉拔凉的。  数学老师笑容可掬:“我刚才在检查工作,你猜梁云和我说啥来着?”还在卖关子,我的心早已晾在悬崖上了。  “他说‘黄老师,明儿是端午节,祝你节日快乐。’”  噢——我如释重负,真是捏了一把汗。  “这小子真懂事!”数学老师意欲犹存。  梁云,在班里
期刊
误区——只见景美、情美,不见言美    一位教师教四年级《乡下人家》一课。在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之后,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乡下人家美不美?”学生齐声回答:“美!”教师顺势板书一个“美”字,然后问:“那么我们先学课文第一段,看看乡下人家美在什么地方。”学生匆忙读一遍之后,便议论开了:有的说瓜架很美,有的说瓜藤很美,有的说结出的瓜颜色很美。这样学完一段,再学第二段,直至学完全文。  这样以感悟美景为
期刊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第15课,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又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对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教学中我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从对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感悟文本的内容、情感,拓展学生的思维,充分体现新课
期刊
时下,很多学校都在开展同课异教。笔者最近参加了一次教研活动。两位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出现一些令人深思的教学现象。她们执教的课文都是《谁的本领大》,经教研员的及时点拨,我们又获得了新的认识。    教师甲(朗读训练)    师:请大家自由读第1-3小节。想想风和太阳第一次比的是什么?  生:他们比的是谁能脱下孩子的表服。  师:听到太阳这样说,风是怎么说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那还不
期刊
《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版第九册)是一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文章,讲述了1994年洛杉矶大地震过后,一位父亲为了心中那个爱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历尽艰辛、坚持不懈地救援等待生命转机的儿子,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父爱。父亲坚持长达8小时的救助,像电影画面般“精彩”。这一课的教学,笔者充分地运用让学生品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父爱进行解读。    一、品读“父亲”的内心    师:
期刊
下篇:我实践我困惑我思考    数学到底应该学习什么?  学生的思维通过具体的做题体现出来。新课程教材依据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的原则,采用主题图的方式呈现,把数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主题图给了教师一定的创造空间,但是我发现当前数学练习存在模式化的倾向,学生学习什么就按什么思路考虑问题。不管老师出什么题,不管练些什么,学生都用最近学到的方法去套,十有八九是对的。学生头脑中建构的不是数学的模型,而
期刊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3-14页。  教学重点:1.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新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復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头回答下面的问题。  (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期刊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P38《观察物体》。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能正确辨认从上面、正面、左(右)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探究活动一:猜一猜  问题一:最近老师从网上买了一样东西,我从不同的方向给这个东西拍了照片,
期刊
2009年4月30日,我观摩了韦秋桂老师给全县农村小学教师上的一节《分数的基本性质》汇报课,深有感触,有收获也有遗憾,在此谈谈我个人对该案例的一些见解。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的教学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数学知识的教学,教师不要仅着眼于规律的结论和应用。因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教学生某门学科,不是让学生把一些结果记录下来,而是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因此,作为教者,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
期刊
中位数与众数是统计与概率中新增的教学内容,在日常听课中发现许多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它们的定义和求法上,而对其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很少提及。因此,常常出现学生学习后会说什么是中位数与众数;会求中位数与众数,却不能很好根据生活实际选择和运用。在教学中如何把握住中位数与众数是一种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的本质进行教学?如何将算法的理解与统计学水平的理解整合起来?关键是要抓住这些概念作为统计量的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