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入多篇古诗文,平均到每个年级约20篇。用好这些素材,在勾连与链接中实现统整,在补白与想象中达成融通,在拓展与运用中走向开放,搭建起古诗与学生之间的理解桥梁、情感纽带,能实现诗歌内在精神和学生言语的交融,从而让古诗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古诗教学;素养发展
古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言語智慧。统编小学语文六个年级12册语文教材中选入多篇古诗,平均到每个年级约20篇。如何用好这一素材,搭建起古诗与学生之间的理解桥梁、情感纽带,实现诗歌内在精神和学生言语的交融,从而让古诗教学更好地服务学生素养的发展,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在勾连与链接中实现统整
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名家名篇层出不穷。很多古诗无论从表现手法、审美意趣、人文内涵的角度,还是从欣赏方法、积累路径、传承形式的角度,都有许多共通点,能够互为对照,彼此参详。通过适当的勾连与链接,学生对古诗意象的感知将更加丰富,对诗意的理解、诗句的运用也将更加准确、灵动。
以一、二年级的古诗选篇为例,笔者对选入的古诗做了统计:一年级上册教材选入6首古诗,分别是《咏鹅》《江南》《画》《悯农(其二)》《古朗月行(节选)》《风》;一年级下册教材选入7首古诗,分别是《春晓》《赠汪伦》《静夜思》《寻隐者不遇》《池上》《小池》《画鸡》;二年级上册选入7首古诗,分别是《梅花》《小儿垂钓》《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江雪》《夜宿山寺》《敕勒歌》;二年级下册选入7首古诗,分别是《村居》《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舟夜书所见》和《悯农(其一)》。将这些古诗勾连起来就会发现,它们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彼此紧密联系,要么主题相近,要么内容相关,要么形式相仿,要么作者相同(见图1)。教学中,教师应该瞻前顾后,前后勾连,适度拓展,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欣赏古诗,加深对古诗的印象,增进对古诗的理解,丰富古诗积累。
将王维的《画》与李峤的《风》勾连起来,就会发现,二者都是“避题诗”,在形式上非常接近。四句诗,每句都单独成景;四句连起来,又完美地成为一个谜面。在教学《风》的时候,不妨让学生将这首诗同之前学习的《画》相勾连,自己发现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充分感受诗歌句句写风却不着一字的妙趣。在此基础上,再链接虞世南的《咏风》与罗隐的《蜂》,不要求学生诵读,只是建立感知。学生读着读着,眼睛开始发亮,心灵开始敞开,思维开始延展,忍不住呼喊起来:“古诗真的很有趣!”
教学唐寅的《画鸡》之前,不妨让学生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骆宾王的《咏鹅》。如此,学生很有可能发现:虽然两位诗人分别描写鹅与鸡时聚焦于两种动物颜色红与白的对比,但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凸显的“曲项向天歌”与“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凸显的“一叫千门万户开”,风姿完全不同,一个轻盈优雅,一个威武霸气;一个悠闲地浮于水面,一个沉稳地脚踏大地。此时,教师如果再出示白居易的《池鹤》:“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同样一红一白,学生却能读出满满的高贵与仙气。
以上只是以一、二年级为例,实际上,勾连与链接的理念应该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古诗文学习。举两个高年级的例子。五年级上册的《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是一组爱国诗歌,教学时,向前勾连四年级的《夏日绝句》,向后勾连六年级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能让学生充分感受笑与泪、怒与哀等不同情绪下相同的爱国表达。教学六年级上册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教师完全可以带领学生重温整个小学阶段与客舟羁旅相关的诗篇:二年级下册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三年级上册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五年级上册张继的《枫桥夜泊》、五年级上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还可以链接教材之外的同题古诗。如此高密度、有梯度的输入,定会让学生对古典诗词中弥漫的浓浓乡愁、高频出现的“客”字、总是伴着乡愁出现的“舟”“月”“秋风”等意象有更为强烈和直观的感受。教学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可以勾连作者苏轼15年后的另一首诗歌“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并布置学生去读一读他在西湖写下的其他诗歌,从诗歌里了解他的宦海沉浮、心灵轨迹,从而真正读懂“望湖楼下水如天”这句诗背后乐观、豁达的精神内涵。
在注重勾连与链接的古诗文教学中,学生读到的,不再是一首首孤立的诗歌,而是逐渐树起一片古典诗词的森林,根系彼此关联,枝叶相互致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积淀起富有中国味道的人文情怀与审美情趣,也渐次学会了链接、比较、推敲等种种思维方式,不仅感受到美,更亲历了发现美、体验美的全过程。
二、在补白与想象中达成融通
古诗词遣词造句高度精辟,与现代语言有一定的距离;诗人生活的时代距今较远,时代背景跟现在迥异;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认知层次有限……这些都使得学生往往很难对诗人所描绘的情境感同身受,古诗词教学也容易变成雾里看花。古诗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手段来弥合。补白、想象都是较为有效的策略。
以教学一年级下册《池上》一诗为例。在引导学生纠正读音、初读全诗之后,教师扣住一个“藏”字,以问题“这首诗里藏着什么”引领学生展开学习。围绕“荷塘美景”,让学生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想象、描述荷塘的样子;围绕“偷莲小娃”,让学生对照教材插图,演一演小娃的行为,再说一说自己偷偷摸摸做某事的经历;围绕“不解藏踪迹”,让学生化身为站在岸边的行人,补白行人看到了什么。学生利用插图想象开去,走进古诗提供的情境中,想象到了小娃在被无边荷塘、含苞待放的荷花、娇嫩欲滴的荷叶包围的美景中自由自在撑小艇的场景。移情换位,他们还纷纷想到了自己想偷摘伸出墙的枇杷、想偷捉停在蝴蝶花上的蝴蝶、想偷吓一下认真看书的好朋友等行为,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小娃当时的心境。化身为站在岸边的行人,他们看到了清新怡人的江南荷塘风景,看到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小娃,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在适宜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想象与练说,诗人想表达的喜爱之情会自然而然地流入学生心里。诗人和学生,就通过这样简单而有效的活动,在诗意和情感里相遇了。 再举个名师案例。王崧舟老师教学《枫桥夜泊》时,依次出示“枫桥钟声越千年”“张继独听寒山钟”“月落时分听钟声”“钟声悠悠情满天”四个话题,展示与枫桥相关的图画摄影,从视觉层面启发学生补白想象姑苏秋夜的凄苦;播放配乐和寒鸦的音频,从听觉层面指引学生回溯千年前张继为之叹息的夜晚。视听材料的有機融合,促使学生的思维无限延伸,主动去勾画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去体会这有景、有情、有声、有色的特别意境,去感悟作者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惆怅,精确而细腻地再现了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无论是教学情境的营造,还是教学引导语的布局,王老师都引导学生通过补白想象作者当时的心理,引领学生随着诗人跨越了千年风云,真正走进了“夜半钟声”这个意象的深处,逐渐发掘出了古诗文字背后的未尽之意,并于耳濡目染、听说读写之中,逐渐完成了经典诗句的积累,想象力、推理力、思辨力、表达力等于不知不觉间得到了提升。在这样强调补白与想象的古诗文教学中,学生读到的,不再是一首首作为客体的诗歌,而是经由一个通道,完成了主体与诗歌之间的融通与结合。流传千年的文字,已不再是储存于学生记忆之中的知识库,而是逐渐化为血肉,化为精气神,化为核心素养,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三、在拓展与运用中走向开放
强调语用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古诗,并不是要教学生写旧体诗,而是要引导学生积累与内化古诗凝练、灵动的语言表达方式,锤炼富有古典风格的审美眼光与思维方式,涵养书卷气,提升思维品质与表达能力。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古诗教学就不能止步于课堂,而是要带着学生走向课外,以拓展与运用的方式,鼓励学生开阔眼界,读更多的诗,领会古诗蕴含的无穷魅力,在浩瀚无边的古诗海洋中去汲取营养。
首先,跟学生一起,以课堂为起点,不断开拓古诗积累的“战场”。笔者会积极组织学生收看《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这些诗词类文化经典节目,鼓励他们大胆地参与诗词类竞赛,熟悉与古诗词相关的题目、歌曲、专家点评等。教室里的午间音乐,我们以播放传统诗词的吟咏歌唱为主,帮助学生在耳濡目染间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魅力。黑板报上的“每周一诗”,立足课后习题作业中涉及的积累扩充素材,我们以提供前置性学习材料“支架”的形式,设置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待攀爬“小坡”,及时拓展延伸适宜的古诗素材,让学生抬眼就能看到古诗。班队活动课的“我型我秀”,我们将古诗词作为重要系列主题,让学生于诗词吟咏、诗词分享交流、扮演诗人吟咏诗词的各类尝试中走进古诗。此外,凡是有班级生活的地方,都有师生读诗、赏诗、赛诗的影子。我们还鼓励学生借助社区活动弘扬传播古典诗词,依托传统节日里的社区庆祝活动迁移运用古诗。在校园读书节、校园艺术节中,我们也会充分动员学生读诗、品诗、悟诗、论诗、咏诗、演诗、用诗、画诗……以各种方式为学生搭建古诗学习的平台,让古典诗词的身影无处不在,让学生“看见”古典诗词、“呼吸”古典诗词、“抚摸”古典诗词、“听闻”古典诗词,让古诗的熏染习得无时不有。
其次,与学生一起,随时随地学用古诗。在阳光明媚的春日,出去走走,让阳光尽情洒到身上,我们眯起眼睛,情不自禁地吟出“春光懒困倚微风”“春风花草香”“无边光景一时新”;看到天上飞翔的风筝,地上奔跑的儿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便会脱口而出;看到日历上的“清明”二字,心头便笼上了一层“雨纷纷”的雾气,想起“清明时节雨纷纷”;想到出差在外的父亲,“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句子就那么自然地浮上心头……古诗的学习,从来没有终点,也没有围墙,它时时处处都在发生。
在勾连与链接、补白与想象、拓展与运用的古诗文教学中,学生完成了中国人心理结构的铸就,尝试用中国的方式去表达、去生活,去待人接物、去体悟人生,这种习惯与能力,无疑是对核心素养的最佳注解。
参考文献:
[1] 苏伟毅.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J].语文建设,2017(30).
[2] 蔡绪稳.诗意营造:小学古诗教学的“筋骨”[J].江苏教育研究,2017(32).
[3] 祖月华.规避孤立,让古诗教学在互见中走向融通[J].小学教学参考,2019(16).
关键词:传统文化;古诗教学;素养发展
古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言語智慧。统编小学语文六个年级12册语文教材中选入多篇古诗,平均到每个年级约20篇。如何用好这一素材,搭建起古诗与学生之间的理解桥梁、情感纽带,实现诗歌内在精神和学生言语的交融,从而让古诗教学更好地服务学生素养的发展,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在勾连与链接中实现统整
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名家名篇层出不穷。很多古诗无论从表现手法、审美意趣、人文内涵的角度,还是从欣赏方法、积累路径、传承形式的角度,都有许多共通点,能够互为对照,彼此参详。通过适当的勾连与链接,学生对古诗意象的感知将更加丰富,对诗意的理解、诗句的运用也将更加准确、灵动。
以一、二年级的古诗选篇为例,笔者对选入的古诗做了统计:一年级上册教材选入6首古诗,分别是《咏鹅》《江南》《画》《悯农(其二)》《古朗月行(节选)》《风》;一年级下册教材选入7首古诗,分别是《春晓》《赠汪伦》《静夜思》《寻隐者不遇》《池上》《小池》《画鸡》;二年级上册选入7首古诗,分别是《梅花》《小儿垂钓》《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江雪》《夜宿山寺》《敕勒歌》;二年级下册选入7首古诗,分别是《村居》《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舟夜书所见》和《悯农(其一)》。将这些古诗勾连起来就会发现,它们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彼此紧密联系,要么主题相近,要么内容相关,要么形式相仿,要么作者相同(见图1)。教学中,教师应该瞻前顾后,前后勾连,适度拓展,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欣赏古诗,加深对古诗的印象,增进对古诗的理解,丰富古诗积累。
将王维的《画》与李峤的《风》勾连起来,就会发现,二者都是“避题诗”,在形式上非常接近。四句诗,每句都单独成景;四句连起来,又完美地成为一个谜面。在教学《风》的时候,不妨让学生将这首诗同之前学习的《画》相勾连,自己发现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充分感受诗歌句句写风却不着一字的妙趣。在此基础上,再链接虞世南的《咏风》与罗隐的《蜂》,不要求学生诵读,只是建立感知。学生读着读着,眼睛开始发亮,心灵开始敞开,思维开始延展,忍不住呼喊起来:“古诗真的很有趣!”
教学唐寅的《画鸡》之前,不妨让学生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骆宾王的《咏鹅》。如此,学生很有可能发现:虽然两位诗人分别描写鹅与鸡时聚焦于两种动物颜色红与白的对比,但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凸显的“曲项向天歌”与“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凸显的“一叫千门万户开”,风姿完全不同,一个轻盈优雅,一个威武霸气;一个悠闲地浮于水面,一个沉稳地脚踏大地。此时,教师如果再出示白居易的《池鹤》:“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同样一红一白,学生却能读出满满的高贵与仙气。
以上只是以一、二年级为例,实际上,勾连与链接的理念应该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古诗文学习。举两个高年级的例子。五年级上册的《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是一组爱国诗歌,教学时,向前勾连四年级的《夏日绝句》,向后勾连六年级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能让学生充分感受笑与泪、怒与哀等不同情绪下相同的爱国表达。教学六年级上册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教师完全可以带领学生重温整个小学阶段与客舟羁旅相关的诗篇:二年级下册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三年级上册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五年级上册张继的《枫桥夜泊》、五年级上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还可以链接教材之外的同题古诗。如此高密度、有梯度的输入,定会让学生对古典诗词中弥漫的浓浓乡愁、高频出现的“客”字、总是伴着乡愁出现的“舟”“月”“秋风”等意象有更为强烈和直观的感受。教学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可以勾连作者苏轼15年后的另一首诗歌“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并布置学生去读一读他在西湖写下的其他诗歌,从诗歌里了解他的宦海沉浮、心灵轨迹,从而真正读懂“望湖楼下水如天”这句诗背后乐观、豁达的精神内涵。
在注重勾连与链接的古诗文教学中,学生读到的,不再是一首首孤立的诗歌,而是逐渐树起一片古典诗词的森林,根系彼此关联,枝叶相互致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积淀起富有中国味道的人文情怀与审美情趣,也渐次学会了链接、比较、推敲等种种思维方式,不仅感受到美,更亲历了发现美、体验美的全过程。
二、在补白与想象中达成融通
古诗词遣词造句高度精辟,与现代语言有一定的距离;诗人生活的时代距今较远,时代背景跟现在迥异;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认知层次有限……这些都使得学生往往很难对诗人所描绘的情境感同身受,古诗词教学也容易变成雾里看花。古诗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手段来弥合。补白、想象都是较为有效的策略。
以教学一年级下册《池上》一诗为例。在引导学生纠正读音、初读全诗之后,教师扣住一个“藏”字,以问题“这首诗里藏着什么”引领学生展开学习。围绕“荷塘美景”,让学生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想象、描述荷塘的样子;围绕“偷莲小娃”,让学生对照教材插图,演一演小娃的行为,再说一说自己偷偷摸摸做某事的经历;围绕“不解藏踪迹”,让学生化身为站在岸边的行人,补白行人看到了什么。学生利用插图想象开去,走进古诗提供的情境中,想象到了小娃在被无边荷塘、含苞待放的荷花、娇嫩欲滴的荷叶包围的美景中自由自在撑小艇的场景。移情换位,他们还纷纷想到了自己想偷摘伸出墙的枇杷、想偷捉停在蝴蝶花上的蝴蝶、想偷吓一下认真看书的好朋友等行为,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小娃当时的心境。化身为站在岸边的行人,他们看到了清新怡人的江南荷塘风景,看到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小娃,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在适宜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想象与练说,诗人想表达的喜爱之情会自然而然地流入学生心里。诗人和学生,就通过这样简单而有效的活动,在诗意和情感里相遇了。 再举个名师案例。王崧舟老师教学《枫桥夜泊》时,依次出示“枫桥钟声越千年”“张继独听寒山钟”“月落时分听钟声”“钟声悠悠情满天”四个话题,展示与枫桥相关的图画摄影,从视觉层面启发学生补白想象姑苏秋夜的凄苦;播放配乐和寒鸦的音频,从听觉层面指引学生回溯千年前张继为之叹息的夜晚。视听材料的有機融合,促使学生的思维无限延伸,主动去勾画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去体会这有景、有情、有声、有色的特别意境,去感悟作者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惆怅,精确而细腻地再现了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无论是教学情境的营造,还是教学引导语的布局,王老师都引导学生通过补白想象作者当时的心理,引领学生随着诗人跨越了千年风云,真正走进了“夜半钟声”这个意象的深处,逐渐发掘出了古诗文字背后的未尽之意,并于耳濡目染、听说读写之中,逐渐完成了经典诗句的积累,想象力、推理力、思辨力、表达力等于不知不觉间得到了提升。在这样强调补白与想象的古诗文教学中,学生读到的,不再是一首首作为客体的诗歌,而是经由一个通道,完成了主体与诗歌之间的融通与结合。流传千年的文字,已不再是储存于学生记忆之中的知识库,而是逐渐化为血肉,化为精气神,化为核心素养,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三、在拓展与运用中走向开放
强调语用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古诗,并不是要教学生写旧体诗,而是要引导学生积累与内化古诗凝练、灵动的语言表达方式,锤炼富有古典风格的审美眼光与思维方式,涵养书卷气,提升思维品质与表达能力。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古诗教学就不能止步于课堂,而是要带着学生走向课外,以拓展与运用的方式,鼓励学生开阔眼界,读更多的诗,领会古诗蕴含的无穷魅力,在浩瀚无边的古诗海洋中去汲取营养。
首先,跟学生一起,以课堂为起点,不断开拓古诗积累的“战场”。笔者会积极组织学生收看《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这些诗词类文化经典节目,鼓励他们大胆地参与诗词类竞赛,熟悉与古诗词相关的题目、歌曲、专家点评等。教室里的午间音乐,我们以播放传统诗词的吟咏歌唱为主,帮助学生在耳濡目染间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魅力。黑板报上的“每周一诗”,立足课后习题作业中涉及的积累扩充素材,我们以提供前置性学习材料“支架”的形式,设置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待攀爬“小坡”,及时拓展延伸适宜的古诗素材,让学生抬眼就能看到古诗。班队活动课的“我型我秀”,我们将古诗词作为重要系列主题,让学生于诗词吟咏、诗词分享交流、扮演诗人吟咏诗词的各类尝试中走进古诗。此外,凡是有班级生活的地方,都有师生读诗、赏诗、赛诗的影子。我们还鼓励学生借助社区活动弘扬传播古典诗词,依托传统节日里的社区庆祝活动迁移运用古诗。在校园读书节、校园艺术节中,我们也会充分动员学生读诗、品诗、悟诗、论诗、咏诗、演诗、用诗、画诗……以各种方式为学生搭建古诗学习的平台,让古典诗词的身影无处不在,让学生“看见”古典诗词、“呼吸”古典诗词、“抚摸”古典诗词、“听闻”古典诗词,让古诗的熏染习得无时不有。
其次,与学生一起,随时随地学用古诗。在阳光明媚的春日,出去走走,让阳光尽情洒到身上,我们眯起眼睛,情不自禁地吟出“春光懒困倚微风”“春风花草香”“无边光景一时新”;看到天上飞翔的风筝,地上奔跑的儿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便会脱口而出;看到日历上的“清明”二字,心头便笼上了一层“雨纷纷”的雾气,想起“清明时节雨纷纷”;想到出差在外的父亲,“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句子就那么自然地浮上心头……古诗的学习,从来没有终点,也没有围墙,它时时处处都在发生。
在勾连与链接、补白与想象、拓展与运用的古诗文教学中,学生完成了中国人心理结构的铸就,尝试用中国的方式去表达、去生活,去待人接物、去体悟人生,这种习惯与能力,无疑是对核心素养的最佳注解。
参考文献:
[1] 苏伟毅.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J].语文建设,2017(30).
[2] 蔡绪稳.诗意营造:小学古诗教学的“筋骨”[J].江苏教育研究,2017(32).
[3] 祖月华.规避孤立,让古诗教学在互见中走向融通[J].小学教学参考,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