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慧,是个多义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内涵,一般把智慧定义为人们获取、应用、创造知识,以及在实践中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谋略和思维方式,也叫“才智、智谋”。每个人都有智慧的潜能,智慧很难以直接传授或告诉的方式给予。在教学中,学生的智慧发展主要依靠教育者的启发、浸润、唤醒使其智慧潜能得到开发,依靠学生的主动认知、体验、感悟去丰富和建构,依靠有效的教学策略手段促进知识向智慧的转化和提升。可见,学生语文智慧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语文智慧不能把希望仅仅寄托在课堂上,尽管这也是非常必要的。于漪老师在《寻找入门的突破口》一文中指出:“学语文的外部条件比什么都优越,社会是语文大课堂,语文无处不在。”她还说:“学语文不能误解为只学几册教科书,要拓展到生活中,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又以课外促课内。”于老的这些话,是对“语文生活化、语文活动化”的生动阐述,对我们是一种有益的启示。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应该依据母语学习特点,适应高考命题导向,顺应教育改革潮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大力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开设生动活泼的语文活动课程,把语文学习同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
一、依据母语学习特点,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并不像其它学科的学习那样易于操作,应该遵循母语学习自身的规律进行。千百年来母语学习重积累、重实践等传统的教学经验是我们有效施教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比如,古人十分强调“读”的功能,诸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就是对母语学习功效的直观揭示。而现今的语文课堂很少听到琅琅书声,究其原因,一是朗读不在考试的范畴,二来我们的语文教师怕“读”占去了讲解分析的时间。所以往往是一篇文章还未看完就进入了分析;一篇文言文字音尚未读准,断句还没搞清就开始了对文章大意的理解;一首诗歌象征性地读了一遍就进行支离破碎的解析……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的学生不会读书:读不准字音,读不准节奏,读起来结结巴巴,更不用说读得声情并茂了。其实诵读是语文学科重要的特点,是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这种创造不仅体现在能主动理解感受作品上,更体现在能用声音传情达意,引人入胜。所以,语文教学要提高效率,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按照母语学习自身的规律进行,重视熟读成诵,突出听说读写训练;不仅在课堂中的朗读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得有情味,读得有美感,从而得到读的乐趣,更要走出小课堂,拓宽大空间,如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诗歌朗诵会、成语接力、故事大王比赛、竞岗演说等等生动活泼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积累语言的材料。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只要对于祖国语言中那些久经岁月磨炼仍放出夺目光彩的古典诗词、隽永优美的名言佳句以及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多读多背,并在反复咀嚼和参悟的过程中体验语言运用的奥妙,终将达到“厚积”而“薄发”的功效。
二、适应高考命题导向,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语文是一门百科全书式的学科。“大语文教育”的观念要贯注到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张孝纯先生在《一条广阔的语文教改之路》一文中曾指出,“大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提高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网络式的而不是单线式的,能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强而有力的培养和训练。”这种“大语文教育”观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以2009年高考安徽卷为例,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一方面关注“通俗历史热”,另一方面聚焦“三农”问题。如第一大题的现代文阅读紧扣时代脉络,让学生将眼光透过高考繁重的学习,去关注社会,关注人文,关注历史。“三农”问题一直是社会的一个热点,2009年安徽卷首次采用概括图画内容的形式,一幅图片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涉及了农民工的工资问题、医疗保险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图画内容简单,但意旨深厚,这些都要求我们的语文教育一方面应突破课本的局限,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读、写全面发展。高考命题的这种导向,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教育思想的核心。再以2009年高考北京卷为例,在突出对语言运用能力考查的基础上,重视试题情景设置,继承了往年在选材上关注时代潮流发展,注意引导考生价值判断的优良传统,在“考语文”的同时弘扬了时代精神和人文性。如语知部分的材料涉及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甲型流感疫苗的研制等社会热点问题;语用题中关注60年国庆,让考生理解关心“抢险抗灾部队”、“维和部队”、“志愿者”、“城市外来务工者”等,引导考生与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情感的抒发。再如2010年高考湖南卷,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特点。紧扣时代的内容,客观题内容基本来自当今的社会生活,材料出自各大新闻媒体,主观题文本的人文思想来自教材主题的整合,除了原有的具有很强的时代精神的古诗文、科技文、文学类作品的文本阅读外,论说文(新闻时评)、当代人物传记也闪亮登场。总之,一份高考语文试卷,就是以中华民族的传统语文为考试形式,是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全方位浓缩。它们从内容到形式都显示着创新精神,更加生活化,更富有时代特征,为实施大语文教育作出了明晰而正确的导向。因为解答这类新高考试题仅靠单一的课本知识是很难奏效的,需要考生有渊博的语文积蓄和良好的感悟能力做后盾,以深厚的语文功底与全方位的语文素质为基础,而这些能力与素质的养成,非大力拓展语文学习空间不可。
三、顺应教育改革潮流,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由15名政治家、科学家、经济学家、教育家提出了现代教育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为此,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强烈的自主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素养的人才。新课标的这一基本要求,决定了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不能只“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未来教育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期待着我们的语文教育必须树立一种整体观念,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树立课内外相结合的大语文教育观,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常言说得好“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内教材这个“例子”,然后进行强化迁移,使语文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指导好“大语文”学习,教会“自主读书”,使之成为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达到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拓展语文学习空间,促进学生智慧发展,就是要全面沟通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努力做到几个方面。一是立足小课堂,强化小课堂,这是基础、是核心。当我们强调开辟大课堂时,不应该喧宾夺主,弱化和影响小课堂。二是强化迁移,开辟语文大课堂,促进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也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土壤。课外的语言实践与社会生活是一个极其广阔的天地,有语文学习的千万条道路。语文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大力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变语文教学的封闭式为开放式,变单一课堂教学为以课堂教学为主体,重视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在具体的语文学习情境中自主体验,增加对社会的生活积累,获得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认识、理解和感悟。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语文智慧、文学素养也才能在实践运用中逐步得以有效的提升和发展。
(戚光宇,江苏省清江中学,223001)
一、依据母语学习特点,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并不像其它学科的学习那样易于操作,应该遵循母语学习自身的规律进行。千百年来母语学习重积累、重实践等传统的教学经验是我们有效施教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比如,古人十分强调“读”的功能,诸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就是对母语学习功效的直观揭示。而现今的语文课堂很少听到琅琅书声,究其原因,一是朗读不在考试的范畴,二来我们的语文教师怕“读”占去了讲解分析的时间。所以往往是一篇文章还未看完就进入了分析;一篇文言文字音尚未读准,断句还没搞清就开始了对文章大意的理解;一首诗歌象征性地读了一遍就进行支离破碎的解析……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的学生不会读书:读不准字音,读不准节奏,读起来结结巴巴,更不用说读得声情并茂了。其实诵读是语文学科重要的特点,是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这种创造不仅体现在能主动理解感受作品上,更体现在能用声音传情达意,引人入胜。所以,语文教学要提高效率,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按照母语学习自身的规律进行,重视熟读成诵,突出听说读写训练;不仅在课堂中的朗读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得有情味,读得有美感,从而得到读的乐趣,更要走出小课堂,拓宽大空间,如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诗歌朗诵会、成语接力、故事大王比赛、竞岗演说等等生动活泼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积累语言的材料。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只要对于祖国语言中那些久经岁月磨炼仍放出夺目光彩的古典诗词、隽永优美的名言佳句以及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多读多背,并在反复咀嚼和参悟的过程中体验语言运用的奥妙,终将达到“厚积”而“薄发”的功效。
二、适应高考命题导向,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语文是一门百科全书式的学科。“大语文教育”的观念要贯注到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张孝纯先生在《一条广阔的语文教改之路》一文中曾指出,“大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提高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网络式的而不是单线式的,能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强而有力的培养和训练。”这种“大语文教育”观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以2009年高考安徽卷为例,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一方面关注“通俗历史热”,另一方面聚焦“三农”问题。如第一大题的现代文阅读紧扣时代脉络,让学生将眼光透过高考繁重的学习,去关注社会,关注人文,关注历史。“三农”问题一直是社会的一个热点,2009年安徽卷首次采用概括图画内容的形式,一幅图片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涉及了农民工的工资问题、医疗保险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图画内容简单,但意旨深厚,这些都要求我们的语文教育一方面应突破课本的局限,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读、写全面发展。高考命题的这种导向,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教育思想的核心。再以2009年高考北京卷为例,在突出对语言运用能力考查的基础上,重视试题情景设置,继承了往年在选材上关注时代潮流发展,注意引导考生价值判断的优良传统,在“考语文”的同时弘扬了时代精神和人文性。如语知部分的材料涉及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甲型流感疫苗的研制等社会热点问题;语用题中关注60年国庆,让考生理解关心“抢险抗灾部队”、“维和部队”、“志愿者”、“城市外来务工者”等,引导考生与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情感的抒发。再如2010年高考湖南卷,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特点。紧扣时代的内容,客观题内容基本来自当今的社会生活,材料出自各大新闻媒体,主观题文本的人文思想来自教材主题的整合,除了原有的具有很强的时代精神的古诗文、科技文、文学类作品的文本阅读外,论说文(新闻时评)、当代人物传记也闪亮登场。总之,一份高考语文试卷,就是以中华民族的传统语文为考试形式,是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全方位浓缩。它们从内容到形式都显示着创新精神,更加生活化,更富有时代特征,为实施大语文教育作出了明晰而正确的导向。因为解答这类新高考试题仅靠单一的课本知识是很难奏效的,需要考生有渊博的语文积蓄和良好的感悟能力做后盾,以深厚的语文功底与全方位的语文素质为基础,而这些能力与素质的养成,非大力拓展语文学习空间不可。
三、顺应教育改革潮流,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由15名政治家、科学家、经济学家、教育家提出了现代教育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为此,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强烈的自主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素养的人才。新课标的这一基本要求,决定了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不能只“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未来教育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期待着我们的语文教育必须树立一种整体观念,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树立课内外相结合的大语文教育观,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常言说得好“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内教材这个“例子”,然后进行强化迁移,使语文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指导好“大语文”学习,教会“自主读书”,使之成为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达到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拓展语文学习空间,促进学生智慧发展,就是要全面沟通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努力做到几个方面。一是立足小课堂,强化小课堂,这是基础、是核心。当我们强调开辟大课堂时,不应该喧宾夺主,弱化和影响小课堂。二是强化迁移,开辟语文大课堂,促进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也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土壤。课外的语言实践与社会生活是一个极其广阔的天地,有语文学习的千万条道路。语文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大力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变语文教学的封闭式为开放式,变单一课堂教学为以课堂教学为主体,重视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在具体的语文学习情境中自主体验,增加对社会的生活积累,获得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认识、理解和感悟。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语文智慧、文学素养也才能在实践运用中逐步得以有效的提升和发展。
(戚光宇,江苏省清江中学,2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