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提升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促进了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建设。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西部,是民族地区,也是欠发达地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十三五”时期最重要的任务。近年来,我们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扎实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把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与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结合起来,与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与社会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强化措施,有效遏制一些地方存在的“高价彩礼”、婚丧喜庆大操大办等不良习俗,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提升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促进了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建设。
深化思想认识,增强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紧迫感
移风易俗是树立新风正气的群众性实践活动,对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一段时期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改善,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的奢靡风气有所蔓延,甚至愈演愈烈,传统的礼仪已经演变为大吃大喝的“面子工程”,沦为社会陋习。特别是在农村一些地方,有条件的讲排场、比阔气,没有条件的也要硬撑门面,甚至不惜债台高筑,对于部分群众来说是苦不堪言。有的索要高价彩礼,盲目攀比,“一动不动”“万紫千红一片绿”等不一而足,娶个媳妇要花十几万、几十万;更有的借机敛财,借各种红白事收受礼金,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群众对此非常反感。
我们党历来重视对民风民俗的引导,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历史时期,领导人民群众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生动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强调要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刘云山、刘奇葆同志分别在有关重要会议上,对炫富攀比、薄养厚葬、封建迷信、赌博败家等陋习提出批评,要求加强社会治理,推动移风易俗,引导人们向上向善,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自治区主要领导也多次作出批示,并利用下基层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群众对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做好这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社会各界十分关注,人民群众深切期盼,是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推进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必然要求。宁夏许多地方的探索和实践表明,抵制高价彩礼、反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陋习,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契合社会治理需要,深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一项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
最近,自治区文明委在调研和总结各地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印发《关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试行)》,并在同心县召开现场推进会,对做好这项工作进行深入动员和部署。目前,宁夏多数县(区)在推动移风易俗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形成一些有特色、有亮点的做法。同时也要看到,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发展还不平衡,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乡风民风美起来的高度看待这项工作,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广泛发动群众,不断把移风易俗工作引向深入。
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增强群众自觉意识和积极性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实际上就是做党在农村的群众工作。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县域为重点,从深化宣传教育、依靠群众自治、重点人群带动等方面入手,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广泛持续深入发展。古人讲,“教化行则民风淳,教化废则民风败”。我们推动移风易俗,就要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實际和群众思想实际,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突出宣传教育这个重点,引导人们认知认同,并转化为自觉行动。
深化社会宣传。围绕推动移风易俗各项任务,以“除陋习、树新风”为主题,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开展文明新风教育、加强科学知识普及和法制教育,引导人们崇尚科学、破除陋习,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要以党员干部、广大家长和青年为重点对象,讲清陈规陋习蔓延的危害,讲清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前景,通过典型案例教育,增强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自觉性。要丰富宣传教育载体,总结推广一些县(区)广泛发放倡议书、“道德讲堂”交流、绘制宣传漫画等做法,运用好文艺宣传、专题宣讲等形式,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
深化舆论引导。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正面宣传,开设“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题专栏,报道各地推动移风易俗的经验做法,曝光一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反面典型。要进一步强化舆论监督,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批评高价彩礼、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要创新宣传教育方式,运用全媒体多样化传播形式,吸引人们参与互动,促进交流和提高;加大移风易俗公益广告刊播力度,形象生动地传播社会主流价值。
优化文化环境。加大优秀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推出一批反映移风易俗内容的通俗读物,创排一批体现移风易俗主题的文艺节目,拍摄一批展示移风易俗新风的微电影等,引导人们养成良好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要发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进万家”“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等品牌带动作用,发挥文化环境对人们转变观念的熏陶作用,发挥民间文艺社团的寓教于乐作用,演身边人、说身边事、评身边理。要用好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乡风教化资源,运用民间小戏等形式,加强对农村高价彩礼、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习俗的引导,用文化涵育乡风文明。 依靠群众自治,遏制陈规陋习蔓延势头
移风易俗包含的内容很多,从宁夏的情况看,当前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主要是高价彩礼和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抓这方面工作,政府推动是一个方面,重点还要靠群众自治,这项工作突破了,其他方面工作就可以带起来。
一要成立红白理事会。红白理事会是群众办理婚丧事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在摒弃婚丧陋习、倡树文明新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做好村居红白理事会选举工作,把那些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和新乡贤吸收到理事会中来,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可兼任会长。要推广一些县(区)的做法,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规范红白事宜办理流程,对组织形式、工作范围、操办事务等做出必要的规定。要加强对红白理事会的业务指导,在村“两委”推动下,以“宣传、引导、监督、服务”为基本职责,发挥理事会在刹歪风、正民风方面的作用。
二要组织修订村规民约。对广大农村地区来说,村规民约就是群众自己的“小宪法”,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按照县乡党委、政府要求,组织村居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依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收入情况,共同商讨结婚彩礼、红白宴席、操办规模和随礼标准等,形成“婚丧喜庆公约”,以村规民约形式公告乡邻。村规民约重在引导,要充分尊重和听取群众意见,柔性制定,便于操作执行。要用村规民约填补制度漏洞,发挥其在推动移风易俗中的约束作用,引导群众共同遵守。
三要倡导婚丧事新办简办。操办婚丧事宜等是乡村社会常态化生活场景,也是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传承。要区分传统文化习俗与抵制不良陋习的关系,明确继承传统与转化创新的关系,引导群众除陋习、树新风。要结合文明风尚教育,总结推广一些地方举办集体婚礼的做法,鼓励广大家长和青少年要或不要彩礼,引导人们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奢侈婚礼,把精力和资金投入到发展家庭经济上,让红事充分体现传统文化、家风传承和感恩教育。要倡导厚养薄葬观念,旗帜鲜明地反对丧事活动大操大办、盲目攀比,反对封建迷信,让白事充分体现对逝者的追思、对生命的尊重,树立起符合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新风俗。
發挥榜样力量,突出先进典型示范带动
启事在教诲,成事在榜样。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要着力抓好党员干部、先进典型等重点人群,发挥他们的社会影响和示范带动作用。
一要党员干部带头。在推动移风易俗的实践中,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带头遵纪守法、带头文明节俭办事、带头执行操办婚丧事宜有关规定,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反对铺张浪费,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服务群众,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和带动群众。要结合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党员干部带头推动移风易俗作为合格党员的重要体现,给群众树立榜样。要发挥贫困村“第一书记”的作用,把推动移风易俗与引导群众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使每个派驻村都成为移风易俗示范村。
二要先进典型示范。重视发挥各类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的引领作用,深入开展“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美德少年等各类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表彰农村的凡人善举,用群众身边的榜样教育群众、影响群众、带动群众。要选树一批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婚丧事简办的先进典型,运用农村“道德讲堂”“善行义举榜”“移风易俗光荣榜”等载体,加强学习宣传,用他们的嘉言善行感召群众、垂范乡里。
三要文明村镇带动。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进一步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发挥文明村镇在推动移风易俗中的“排头兵”作用,把破除陋习的要求贯穿于提升创建成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有效引领文明乡风。在抓好文明村镇创建的同时,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创建也要发挥对移风易俗的推动作用。
强化制度约束,为推动移风易俗提供重要保障
法规制度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对人们思想行为指向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必须要建立和遵从相关法规制度,用党章党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护法规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构建起推动移风易俗的保障体系。
一要发挥党章党纪的规范引导作用。党章党纪是规范党员行为的基本遵循。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八项规定、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自治区党委结合全面从严治党,也作出了一些制度性规定。要教育党员干部以党章党纪为准绳,强化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带头执行移风易俗的各项规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党员干部良好的形象影响和带动群众。要严格限制和警示党员干部以任何方式参与婚丧大操大办、助长高价彩礼等陋习行为,对违反纪律的党员干部,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二要发挥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作用。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也是道德的屏障。要以学习贯彻《宪法》《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为重点,深化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确保治理陈规陋习有法可依,把学法用法转化为人们推动移风易俗的实际行动。要加大执法力度,围绕推动移风易俗,整治农村一些地方存在的“黄赌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等突出问题,打击涉及犯罪、买卖婚姻和虐待老人等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要引导群众增强守法用法意识,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
三要发挥公共政策的价值导向作用。公共政策和道德建设要承担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责任,体现鲜明的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倡导和鼓励,反之就要受到制约和惩处。要加大对中央、自治区有关计划生育、婚育新风、殡葬改革等方面政策的宣传力度,提升政策宣传的覆盖面和知晓度,引导群众自觉遵守。要把推动移风易俗与落实涉农惠农政策结合起来,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形成抵制高价彩礼、反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政策制度环境。彭阳县对“移风易俗先进户”“脱贫致富光荣户”除奖励外,还给予受表彰家庭享受5万元以内无担保、无抵押、政府全额贴息两年扶贫贷款优惠政策。这一做法,对接了群众需求,对开展移风易俗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文由李君杰供图)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西部,是民族地区,也是欠发达地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十三五”时期最重要的任务。近年来,我们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扎实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把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与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结合起来,与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与社会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强化措施,有效遏制一些地方存在的“高价彩礼”、婚丧喜庆大操大办等不良习俗,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提升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促进了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建设。
深化思想认识,增强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紧迫感
移风易俗是树立新风正气的群众性实践活动,对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一段时期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改善,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的奢靡风气有所蔓延,甚至愈演愈烈,传统的礼仪已经演变为大吃大喝的“面子工程”,沦为社会陋习。特别是在农村一些地方,有条件的讲排场、比阔气,没有条件的也要硬撑门面,甚至不惜债台高筑,对于部分群众来说是苦不堪言。有的索要高价彩礼,盲目攀比,“一动不动”“万紫千红一片绿”等不一而足,娶个媳妇要花十几万、几十万;更有的借机敛财,借各种红白事收受礼金,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群众对此非常反感。
我们党历来重视对民风民俗的引导,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历史时期,领导人民群众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生动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强调要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刘云山、刘奇葆同志分别在有关重要会议上,对炫富攀比、薄养厚葬、封建迷信、赌博败家等陋习提出批评,要求加强社会治理,推动移风易俗,引导人们向上向善,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自治区主要领导也多次作出批示,并利用下基层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群众对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做好这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社会各界十分关注,人民群众深切期盼,是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推进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必然要求。宁夏许多地方的探索和实践表明,抵制高价彩礼、反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陋习,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契合社会治理需要,深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一项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
最近,自治区文明委在调研和总结各地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印发《关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试行)》,并在同心县召开现场推进会,对做好这项工作进行深入动员和部署。目前,宁夏多数县(区)在推动移风易俗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形成一些有特色、有亮点的做法。同时也要看到,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发展还不平衡,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乡风民风美起来的高度看待这项工作,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广泛发动群众,不断把移风易俗工作引向深入。
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增强群众自觉意识和积极性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实际上就是做党在农村的群众工作。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县域为重点,从深化宣传教育、依靠群众自治、重点人群带动等方面入手,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广泛持续深入发展。古人讲,“教化行则民风淳,教化废则民风败”。我们推动移风易俗,就要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實际和群众思想实际,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突出宣传教育这个重点,引导人们认知认同,并转化为自觉行动。
深化社会宣传。围绕推动移风易俗各项任务,以“除陋习、树新风”为主题,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开展文明新风教育、加强科学知识普及和法制教育,引导人们崇尚科学、破除陋习,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要以党员干部、广大家长和青年为重点对象,讲清陈规陋习蔓延的危害,讲清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前景,通过典型案例教育,增强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自觉性。要丰富宣传教育载体,总结推广一些县(区)广泛发放倡议书、“道德讲堂”交流、绘制宣传漫画等做法,运用好文艺宣传、专题宣讲等形式,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
深化舆论引导。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正面宣传,开设“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题专栏,报道各地推动移风易俗的经验做法,曝光一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反面典型。要进一步强化舆论监督,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批评高价彩礼、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要创新宣传教育方式,运用全媒体多样化传播形式,吸引人们参与互动,促进交流和提高;加大移风易俗公益广告刊播力度,形象生动地传播社会主流价值。
优化文化环境。加大优秀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推出一批反映移风易俗内容的通俗读物,创排一批体现移风易俗主题的文艺节目,拍摄一批展示移风易俗新风的微电影等,引导人们养成良好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要发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进万家”“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等品牌带动作用,发挥文化环境对人们转变观念的熏陶作用,发挥民间文艺社团的寓教于乐作用,演身边人、说身边事、评身边理。要用好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乡风教化资源,运用民间小戏等形式,加强对农村高价彩礼、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习俗的引导,用文化涵育乡风文明。 依靠群众自治,遏制陈规陋习蔓延势头
移风易俗包含的内容很多,从宁夏的情况看,当前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主要是高价彩礼和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抓这方面工作,政府推动是一个方面,重点还要靠群众自治,这项工作突破了,其他方面工作就可以带起来。
一要成立红白理事会。红白理事会是群众办理婚丧事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在摒弃婚丧陋习、倡树文明新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做好村居红白理事会选举工作,把那些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和新乡贤吸收到理事会中来,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可兼任会长。要推广一些县(区)的做法,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规范红白事宜办理流程,对组织形式、工作范围、操办事务等做出必要的规定。要加强对红白理事会的业务指导,在村“两委”推动下,以“宣传、引导、监督、服务”为基本职责,发挥理事会在刹歪风、正民风方面的作用。
二要组织修订村规民约。对广大农村地区来说,村规民约就是群众自己的“小宪法”,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按照县乡党委、政府要求,组织村居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依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收入情况,共同商讨结婚彩礼、红白宴席、操办规模和随礼标准等,形成“婚丧喜庆公约”,以村规民约形式公告乡邻。村规民约重在引导,要充分尊重和听取群众意见,柔性制定,便于操作执行。要用村规民约填补制度漏洞,发挥其在推动移风易俗中的约束作用,引导群众共同遵守。
三要倡导婚丧事新办简办。操办婚丧事宜等是乡村社会常态化生活场景,也是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传承。要区分传统文化习俗与抵制不良陋习的关系,明确继承传统与转化创新的关系,引导群众除陋习、树新风。要结合文明风尚教育,总结推广一些地方举办集体婚礼的做法,鼓励广大家长和青少年要或不要彩礼,引导人们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奢侈婚礼,把精力和资金投入到发展家庭经济上,让红事充分体现传统文化、家风传承和感恩教育。要倡导厚养薄葬观念,旗帜鲜明地反对丧事活动大操大办、盲目攀比,反对封建迷信,让白事充分体现对逝者的追思、对生命的尊重,树立起符合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新风俗。
發挥榜样力量,突出先进典型示范带动
启事在教诲,成事在榜样。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要着力抓好党员干部、先进典型等重点人群,发挥他们的社会影响和示范带动作用。
一要党员干部带头。在推动移风易俗的实践中,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带头遵纪守法、带头文明节俭办事、带头执行操办婚丧事宜有关规定,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反对铺张浪费,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服务群众,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和带动群众。要结合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党员干部带头推动移风易俗作为合格党员的重要体现,给群众树立榜样。要发挥贫困村“第一书记”的作用,把推动移风易俗与引导群众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使每个派驻村都成为移风易俗示范村。
二要先进典型示范。重视发挥各类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的引领作用,深入开展“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美德少年等各类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表彰农村的凡人善举,用群众身边的榜样教育群众、影响群众、带动群众。要选树一批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婚丧事简办的先进典型,运用农村“道德讲堂”“善行义举榜”“移风易俗光荣榜”等载体,加强学习宣传,用他们的嘉言善行感召群众、垂范乡里。
三要文明村镇带动。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进一步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发挥文明村镇在推动移风易俗中的“排头兵”作用,把破除陋习的要求贯穿于提升创建成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有效引领文明乡风。在抓好文明村镇创建的同时,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创建也要发挥对移风易俗的推动作用。
强化制度约束,为推动移风易俗提供重要保障
法规制度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对人们思想行为指向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必须要建立和遵从相关法规制度,用党章党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护法规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构建起推动移风易俗的保障体系。
一要发挥党章党纪的规范引导作用。党章党纪是规范党员行为的基本遵循。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八项规定、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自治区党委结合全面从严治党,也作出了一些制度性规定。要教育党员干部以党章党纪为准绳,强化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带头执行移风易俗的各项规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党员干部良好的形象影响和带动群众。要严格限制和警示党员干部以任何方式参与婚丧大操大办、助长高价彩礼等陋习行为,对违反纪律的党员干部,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二要发挥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作用。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也是道德的屏障。要以学习贯彻《宪法》《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为重点,深化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确保治理陈规陋习有法可依,把学法用法转化为人们推动移风易俗的实际行动。要加大执法力度,围绕推动移风易俗,整治农村一些地方存在的“黄赌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等突出问题,打击涉及犯罪、买卖婚姻和虐待老人等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要引导群众增强守法用法意识,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
三要发挥公共政策的价值导向作用。公共政策和道德建设要承担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责任,体现鲜明的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倡导和鼓励,反之就要受到制约和惩处。要加大对中央、自治区有关计划生育、婚育新风、殡葬改革等方面政策的宣传力度,提升政策宣传的覆盖面和知晓度,引导群众自觉遵守。要把推动移风易俗与落实涉农惠农政策结合起来,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形成抵制高价彩礼、反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政策制度环境。彭阳县对“移风易俗先进户”“脱贫致富光荣户”除奖励外,还给予受表彰家庭享受5万元以内无担保、无抵押、政府全额贴息两年扶贫贷款优惠政策。这一做法,对接了群众需求,对开展移风易俗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文由李君杰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