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0级强烈地震后,牵动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党政军、当地政府,以及来自全国各个领域的救援者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哪里有地震,哪里就有记者的身影,经济日报《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的郝立东记者,就是众多冲在一线新闻工作者中的一员。在雅安芦山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身在四川的郝立东闻讯后,当即马不停蹄地奔赴灾区,在奔赴震中孤岛宝盛乡时,冲锋在前的郝立东不幸被突然滑落的石头砸伤了右腿。李克强总理在得知情况之后,对郝立东进行了亲切的慰问。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郝立东第一次奔赴抗灾第一线,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到青海玉树地震,再到四川雅安芦山地震,每一次抢险救灾中都能见到郝立东的身影。作为一个资深的媒体人,郝立东所体现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十年如一日的慈善义举,也是新时代践行中国梦的具体体现。
“我选择了记者行业就要冲在前”,电话那头,是郝立东饱含热情的声音和为灾区人民担忧。本刊记者经过多方采访,还原郝立东参与救灾的经过。
“我只是履行了一名记者的职责”
郝立东原计划进行5·12汶川地震五周年采访,并于19日下午抵达成都。然而事情就是这样巧合,“第二天早晨我在房间就感觉到地震了”。
5·12汶川地震时,郝立东曾多次深入重灾区,跟随部队进行搜救采访工作,因而他对地震丝毫不陌生,在晃动的瞬间就意识到灾难已发生。当确定震中后第一时间赶赴芦山。“我想尽办法打车往那儿赶。”当时318国道通往芦山的一些路段已经坍塌。郝立东知道时间紧迫,就下车徒步前往震中地区,其间没了路,他就用手机定好大致方位,继续往前冲。“走到一个村庄,看到有个农民骑着摩托车,就立即拦下继续赶路。”一个采访过汶川和玉树两次重大地震灾害的老记者,就这样开始了他第三次抗震救灾的历程。
此时,巧遇四川省省长魏宏和13集团军邹副军长带部队行进至芦山县,郝立东随即展开采访,并从他们口中得知当前亟需解决的是摸清当地的伤亡情况。“前方反馈的第一情报是宝盛乡地震损失最惨重,已形成‘孤岛’。魏省长当即向在场的部队官兵宣布‘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冲进宝盛乡去了解灾情’。”作为久经抗震救灾的老记者,他早已把前方的地形侦查了一遍,就主动请缨,冒着石块随时跌落的危险,第一个在前方探路。
下午一点左右,大部队徒步到达一处塌方危险地段时,海拔三千多米的山体都坍塌了,有些断裂的巨石悬在半空,不时滚落下来。郝立东当即喊大家停下,他意识到,四面环山,人员众多,再加上余震不断,稍有震动就可能再次引起塌方,考虑必须抢时间冲到重灾区摸清灾情,就告知后面的人,拉开距离,每隔20米一个人,脚落地时要轻,并快速通过。
就在向前冲的过程中,他的右腿不幸被跌落的巨石砸中,魏省长和邹副军长立即冲上来保护他。“当我从昏迷中清醒过来时,已经被武警战士背到了安全地带。”当问及他那时的感受,郝立东首先是感谢那些武警战士,“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些人的名字,而我只是履行了一名记者的职责。”
“总理,您来了,灾区就有希望”
抢险救灾工作在争分夺秒中有序地进行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在第一时间乘专机赶赴芦山,指挥救灾工作。
受伤的郝立东被救护车送到芦山县抢救时,正在灾区视察灾情的李克强总理闻讯后,来到担架旁,蹲下身握着郝立东的手说:“你辛苦了,谢谢你!”
郝立东见到总理也非常激动,“李总理,您来了,灾民们看到您,就看到了希望,就看到了一种信心、一种力量”。总理夸赞他一直冲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并竖起大拇指,向身旁的随行人员和媒体记者说,“他是冲在第一个的记者,履行了记者的职责,不光是报道灾情,还冲到危险地方去救灾,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群体的职业道德和精神理念。大家都要向他学习,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好榜样!”
在和郝立东交谈的过程中,李克强总理一直紧握着郝立东同志的手。“看到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我就知道咱们灾区有希望,抗震救灾一定能够取得胜利!”郝立东激动地和李克强总理说。
“我的伤痛远不如灾区的百姓,咬牙也要坚持”
从成都华西医院200多名地震伤员住院名单中得知,郝立东于4月20日晚23点半左右入院治疗,右腿踝骨和靠近膝盖位置的胫骨两处被巨石砸断,造成严重骨折。他也是唯一受伤住院的前线记者。
李克强总理也十分关心记者的伤情,委派北京医疗机构专家成立会诊小组为郝立东制定治疗方案,并确定23日进行手术。住院时,医生建议他术前最好不打消肿针和麻药,自然消肿以后再拍片进行手术,而腿部的伤痛让郝立东这两天难以入眠。但当记者询问他的伤情时,他却淡定地说,“我的伤痛远不如灾区的百姓,咬牙也要坚持!”
23日下午医疗专家组为郝立东实施了长达3小时50多分钟的手术,手术非常顺利,很多伤员和各界人士纷纷探望。他不顾自己的病情,依然安抚同病房的伤员,彼此照顾,相互鼓励,让那些受伤的群众情绪稳定。
“不管是采访,还是救人,都要向前冲”
郝立东从2007年3月入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后,先后采访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再到芦山“4·20”7级强烈地震,郝立东每次都是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我是一个记者,有突发事件就要冲上去,把真实情况告诉读者。不管是采访,还是救人,都要向前冲。”究其原因,他从小就受到父亲为一名抗美援朝老兵的言传身教——“用心认真工作,努力帮助别人”。
曾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对失事直升机“黑鹰号”实施搜救,时任四川省军区预备役高炮一团一营营长王文才,在得知郝立东再次深入灾区抗震受伤后,主动打电话到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询问情况。回忆起当年与郝立东一起参与营救的过程,王文才营长说:“在野外山区搜寻,悬崖峭壁十分艰难危险。从部队开始搜救,到发现失事直升机残骸的11天里,郝立东是唯一参与全程采访的记者。”王文才多年后提及郝立东,对他救灾过程中体现的精神仍然难忘:做事认真执着,不畏艰苦,面对恶劣的野外生存环境时的坚韧,是常人都难以承受的”。 在接受采访时,郝立东将自己奔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的经历归结为“记者的良心和责任”。“选择了记者行业,就要冲在前列,把第一手资料发出去”,在从芦山县赶往宝盛乡的途中,郝立东就曾这样表示决心。
“郝立东是我唯一为他请功的记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局长、时任汶川特大地震军队媒体前线负责人的廖义文在救援过程中曾与郝立东不期而遇。廖义文回忆与郝立东接触的细节时说,“当年他在营救‘黑鹰’号失事直升机的过程中,在极度危险、极度疲劳又极度艰苦的环境中,面对时刻会跌落悬崖的险境,郝立东没有丝毫退却。身为一名记者,这么敬业参与其中,十分让人感动。”
汶川地震过后,廖义文对郝立东的深刻印象挥之不去。他认为在郝立东身上反映着一名记者对党、对军队、对灾区人民的情感,以及对新闻事业无限的追求。另外,廖义文谈到,“郝立东在搜救结束后发短信给我,‘深切感受到解放军是最可爱的人’,字里行间体现着深深的军民鱼水情。”廖义文还难以抑制当年的感慨:“五年前,除部队之外的地方媒体中,郝立东是我唯一为他请功的记者。”
“郝立东再赴前线灾区,冲锋在先,绝非偶然。身负重伤后受到总理慰问,这不单是个人的荣誉,更是所有媒体人及经济日报和杂志社的光荣。他是新闻媒体中涌现出的典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廖义文副局长特别强调。
“百姓那份坚韧和淳朴,让我时刻惦记着他们”
郝立东不仅投身抗震救灾一线,而且每年回访灾区,探望、抚慰那些心灵遭受地震创伤的灾区群众。
2008年汶川地震后,郝立东就一直在帮助失独妇女走出阴影,并鼓励她们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他说,“我在汶川震后采访,发现最大的社会问题是那些不幸的失独家庭。我曾看到,地震以后,有的父母承受不了失去孩子的打击而自杀,也有的父母把尸体残缺的孩子埋在自家的田地里,这样他们就能每天看到孩子了……”言语间,郝立东已经哽咽。“我组建了‘新希望工程’,把一点点资金一对一地捐助给这些家庭,鼓励他们再生育。”其中一名妇女已经47岁,上高中的孩子在地震中不幸遇难,在郝立东的鼓励下,经过检查治疗,她终于生育了一个健康又可爱的孩子。多年来,郝立东一直坚持做着这件好事,至今已经有40多个孩子出生,很多家长更是高兴地让郝立东为新生儿取个名字。
春节来临,郝立东选择在汶川度过。他给那里的人们带去慰问品,以表心意。每次家家户户都做几个菜,最多时一两百人像赶大集似的欢聚在一起,向他表示感谢。郝立东感慨地说,“我觉得自己其实并没有做什么,反而是震后百姓们那份坚韧和淳朴,让我时刻惦记着他们。”
并不富有的郝立东在汶川和玉树地震中倾囊为灾区捐助医疗器械等物资,还将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灾后群众的安抚工作中,如今再赴地震灾区,他说,“在灾难面前,人很脆弱,我不是什么英雄,但仍要做好‘新希望工程’。”
“等伤养好了,我还会冲在第一线”
芦山“4·20”7级强烈地震发生后,郝立东在积极协助救援队勘察分析地形,带头冲向重灾区的过程中身负重伤,但他行事低调的性格不减,身处险境,重伤在医也没有告诉年迈的父母。郝立东坦陈:“父母年事已高, 不应该让他们对我有更多的担忧。”他更希望社会各界把更多的关爱送给身处灾区的救援者和老百姓。
郝立东还向关心他的人表达诚挚的谢意,并满怀信心地说,“等伤养好了,我还会冲在第一线,把抗震救灾的报道及时传达给所有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郝立东的这种善良与大爱之心,不时地表露出来。
在雅安芦山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多难兴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灾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人所体现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无疑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基石。郝立东正是这种为中国梦传递正能量的践行者。
哪里有地震,哪里就有记者的身影,经济日报《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的郝立东记者,就是众多冲在一线新闻工作者中的一员。在雅安芦山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身在四川的郝立东闻讯后,当即马不停蹄地奔赴灾区,在奔赴震中孤岛宝盛乡时,冲锋在前的郝立东不幸被突然滑落的石头砸伤了右腿。李克强总理在得知情况之后,对郝立东进行了亲切的慰问。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郝立东第一次奔赴抗灾第一线,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到青海玉树地震,再到四川雅安芦山地震,每一次抢险救灾中都能见到郝立东的身影。作为一个资深的媒体人,郝立东所体现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十年如一日的慈善义举,也是新时代践行中国梦的具体体现。
“我选择了记者行业就要冲在前”,电话那头,是郝立东饱含热情的声音和为灾区人民担忧。本刊记者经过多方采访,还原郝立东参与救灾的经过。
“我只是履行了一名记者的职责”
郝立东原计划进行5·12汶川地震五周年采访,并于19日下午抵达成都。然而事情就是这样巧合,“第二天早晨我在房间就感觉到地震了”。
5·12汶川地震时,郝立东曾多次深入重灾区,跟随部队进行搜救采访工作,因而他对地震丝毫不陌生,在晃动的瞬间就意识到灾难已发生。当确定震中后第一时间赶赴芦山。“我想尽办法打车往那儿赶。”当时318国道通往芦山的一些路段已经坍塌。郝立东知道时间紧迫,就下车徒步前往震中地区,其间没了路,他就用手机定好大致方位,继续往前冲。“走到一个村庄,看到有个农民骑着摩托车,就立即拦下继续赶路。”一个采访过汶川和玉树两次重大地震灾害的老记者,就这样开始了他第三次抗震救灾的历程。
此时,巧遇四川省省长魏宏和13集团军邹副军长带部队行进至芦山县,郝立东随即展开采访,并从他们口中得知当前亟需解决的是摸清当地的伤亡情况。“前方反馈的第一情报是宝盛乡地震损失最惨重,已形成‘孤岛’。魏省长当即向在场的部队官兵宣布‘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冲进宝盛乡去了解灾情’。”作为久经抗震救灾的老记者,他早已把前方的地形侦查了一遍,就主动请缨,冒着石块随时跌落的危险,第一个在前方探路。
下午一点左右,大部队徒步到达一处塌方危险地段时,海拔三千多米的山体都坍塌了,有些断裂的巨石悬在半空,不时滚落下来。郝立东当即喊大家停下,他意识到,四面环山,人员众多,再加上余震不断,稍有震动就可能再次引起塌方,考虑必须抢时间冲到重灾区摸清灾情,就告知后面的人,拉开距离,每隔20米一个人,脚落地时要轻,并快速通过。
就在向前冲的过程中,他的右腿不幸被跌落的巨石砸中,魏省长和邹副军长立即冲上来保护他。“当我从昏迷中清醒过来时,已经被武警战士背到了安全地带。”当问及他那时的感受,郝立东首先是感谢那些武警战士,“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些人的名字,而我只是履行了一名记者的职责。”
“总理,您来了,灾区就有希望”
抢险救灾工作在争分夺秒中有序地进行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在第一时间乘专机赶赴芦山,指挥救灾工作。
受伤的郝立东被救护车送到芦山县抢救时,正在灾区视察灾情的李克强总理闻讯后,来到担架旁,蹲下身握着郝立东的手说:“你辛苦了,谢谢你!”
郝立东见到总理也非常激动,“李总理,您来了,灾民们看到您,就看到了希望,就看到了一种信心、一种力量”。总理夸赞他一直冲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并竖起大拇指,向身旁的随行人员和媒体记者说,“他是冲在第一个的记者,履行了记者的职责,不光是报道灾情,还冲到危险地方去救灾,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群体的职业道德和精神理念。大家都要向他学习,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好榜样!”
在和郝立东交谈的过程中,李克强总理一直紧握着郝立东同志的手。“看到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我就知道咱们灾区有希望,抗震救灾一定能够取得胜利!”郝立东激动地和李克强总理说。
“我的伤痛远不如灾区的百姓,咬牙也要坚持”
从成都华西医院200多名地震伤员住院名单中得知,郝立东于4月20日晚23点半左右入院治疗,右腿踝骨和靠近膝盖位置的胫骨两处被巨石砸断,造成严重骨折。他也是唯一受伤住院的前线记者。
李克强总理也十分关心记者的伤情,委派北京医疗机构专家成立会诊小组为郝立东制定治疗方案,并确定23日进行手术。住院时,医生建议他术前最好不打消肿针和麻药,自然消肿以后再拍片进行手术,而腿部的伤痛让郝立东这两天难以入眠。但当记者询问他的伤情时,他却淡定地说,“我的伤痛远不如灾区的百姓,咬牙也要坚持!”
23日下午医疗专家组为郝立东实施了长达3小时50多分钟的手术,手术非常顺利,很多伤员和各界人士纷纷探望。他不顾自己的病情,依然安抚同病房的伤员,彼此照顾,相互鼓励,让那些受伤的群众情绪稳定。
“不管是采访,还是救人,都要向前冲”
郝立东从2007年3月入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后,先后采访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再到芦山“4·20”7级强烈地震,郝立东每次都是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我是一个记者,有突发事件就要冲上去,把真实情况告诉读者。不管是采访,还是救人,都要向前冲。”究其原因,他从小就受到父亲为一名抗美援朝老兵的言传身教——“用心认真工作,努力帮助别人”。
曾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对失事直升机“黑鹰号”实施搜救,时任四川省军区预备役高炮一团一营营长王文才,在得知郝立东再次深入灾区抗震受伤后,主动打电话到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询问情况。回忆起当年与郝立东一起参与营救的过程,王文才营长说:“在野外山区搜寻,悬崖峭壁十分艰难危险。从部队开始搜救,到发现失事直升机残骸的11天里,郝立东是唯一参与全程采访的记者。”王文才多年后提及郝立东,对他救灾过程中体现的精神仍然难忘:做事认真执着,不畏艰苦,面对恶劣的野外生存环境时的坚韧,是常人都难以承受的”。 在接受采访时,郝立东将自己奔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的经历归结为“记者的良心和责任”。“选择了记者行业,就要冲在前列,把第一手资料发出去”,在从芦山县赶往宝盛乡的途中,郝立东就曾这样表示决心。
“郝立东是我唯一为他请功的记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局长、时任汶川特大地震军队媒体前线负责人的廖义文在救援过程中曾与郝立东不期而遇。廖义文回忆与郝立东接触的细节时说,“当年他在营救‘黑鹰’号失事直升机的过程中,在极度危险、极度疲劳又极度艰苦的环境中,面对时刻会跌落悬崖的险境,郝立东没有丝毫退却。身为一名记者,这么敬业参与其中,十分让人感动。”
汶川地震过后,廖义文对郝立东的深刻印象挥之不去。他认为在郝立东身上反映着一名记者对党、对军队、对灾区人民的情感,以及对新闻事业无限的追求。另外,廖义文谈到,“郝立东在搜救结束后发短信给我,‘深切感受到解放军是最可爱的人’,字里行间体现着深深的军民鱼水情。”廖义文还难以抑制当年的感慨:“五年前,除部队之外的地方媒体中,郝立东是我唯一为他请功的记者。”
“郝立东再赴前线灾区,冲锋在先,绝非偶然。身负重伤后受到总理慰问,这不单是个人的荣誉,更是所有媒体人及经济日报和杂志社的光荣。他是新闻媒体中涌现出的典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廖义文副局长特别强调。
“百姓那份坚韧和淳朴,让我时刻惦记着他们”
郝立东不仅投身抗震救灾一线,而且每年回访灾区,探望、抚慰那些心灵遭受地震创伤的灾区群众。
2008年汶川地震后,郝立东就一直在帮助失独妇女走出阴影,并鼓励她们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他说,“我在汶川震后采访,发现最大的社会问题是那些不幸的失独家庭。我曾看到,地震以后,有的父母承受不了失去孩子的打击而自杀,也有的父母把尸体残缺的孩子埋在自家的田地里,这样他们就能每天看到孩子了……”言语间,郝立东已经哽咽。“我组建了‘新希望工程’,把一点点资金一对一地捐助给这些家庭,鼓励他们再生育。”其中一名妇女已经47岁,上高中的孩子在地震中不幸遇难,在郝立东的鼓励下,经过检查治疗,她终于生育了一个健康又可爱的孩子。多年来,郝立东一直坚持做着这件好事,至今已经有40多个孩子出生,很多家长更是高兴地让郝立东为新生儿取个名字。
春节来临,郝立东选择在汶川度过。他给那里的人们带去慰问品,以表心意。每次家家户户都做几个菜,最多时一两百人像赶大集似的欢聚在一起,向他表示感谢。郝立东感慨地说,“我觉得自己其实并没有做什么,反而是震后百姓们那份坚韧和淳朴,让我时刻惦记着他们。”
并不富有的郝立东在汶川和玉树地震中倾囊为灾区捐助医疗器械等物资,还将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灾后群众的安抚工作中,如今再赴地震灾区,他说,“在灾难面前,人很脆弱,我不是什么英雄,但仍要做好‘新希望工程’。”
“等伤养好了,我还会冲在第一线”
芦山“4·20”7级强烈地震发生后,郝立东在积极协助救援队勘察分析地形,带头冲向重灾区的过程中身负重伤,但他行事低调的性格不减,身处险境,重伤在医也没有告诉年迈的父母。郝立东坦陈:“父母年事已高, 不应该让他们对我有更多的担忧。”他更希望社会各界把更多的关爱送给身处灾区的救援者和老百姓。
郝立东还向关心他的人表达诚挚的谢意,并满怀信心地说,“等伤养好了,我还会冲在第一线,把抗震救灾的报道及时传达给所有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郝立东的这种善良与大爱之心,不时地表露出来。
在雅安芦山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多难兴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灾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人所体现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无疑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基石。郝立东正是这种为中国梦传递正能量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