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小学中重点的学科之一。而德育渗透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对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观有着关键的影响作用,人无德不立,因此,要从小学生开始树立道德教育工作,文章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道德渗透的方式进行分析,阐述了道德渗透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 道德教育 意义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8-0161-01
應试教育在我国已经历史悠久,在这种教育体制的背景下,学生无论是在家庭进行学习教育还是在学校接受教育都十分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而相应的忽视了教学中德育的辅助作用。德才兼备才是一个学生是否通过教育完善自身的重要评判标准。因此不但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育,也要重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
1.小学语文中道德教育渗透的意义
德育渗透是能够帮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塑造个人品格的教育工程,因为学生从学习开始就处于学校的学习氛围中,所以学校成为学生享受教育,接收知识的重要渠道。道德品质教育也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必须从一开始就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逐渐在社会上呈现攀升的趋势,也是因为大多数的学校和家庭,家长都重视学生的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培养。使学生在能够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时,没有受到相应的引导和正确的指导,才导致学生走向极端。为学生家庭带来不可追回的严重后果,也为社会带来了消极影响。因此德育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帮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树立一个正确的方向。学生的成长影响着整个民族的发展,甚至是国家的未来,对学生的德育渗透这是每一个学校和每一位教师,甚至每一个家庭都应该重视的教育问题,也是德育教育的意义。
2.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1)建立德育教育管理机制
教育不可只说不做,应该为其树立严格正规的保障制度,保证学生在学习阶段能够接收到学校对于其德育教育活动的实施,让德育教育成为教师的日常工作绩效考核。使教师在进行教育的同时,能够制定出相应的德育教育实施计划,将真正的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高度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道德思想理念。
(2)完善语文教师队伍
摒弃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提升语文教师的教育观念。让语文教师在进行小学生的语文教育时,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能够将德育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在教学中与知识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能够在加强自身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德智和才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3)在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直接进行沟通交流的渠道,因此在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十分重要的途径。比如再教师进行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第十七课《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时,就能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讲解,引导学生体会地震中父与子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进行想象活动,生动的还原课文中的形象,让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身临其境的去感知父与子之间的深厚情感,换位思考,将学生自己放到故事当中,产生共鸣。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危难降临时,父与子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到亲情之间的感动。教育学生在课外能够孝敬父母,继承中华的优良传统,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通过教材内容学会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且去学习这些优秀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起优秀的人格。
(4)组织课外活动进行渗透。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也成为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之一。而小学生在参与课外活动的过程中也能够从课外活动中体会到课外活动的目的、比如在进行五年级上册第三组十三课《打电话》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中进行了教材内容的讲解之后,就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后进行打电话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使用电话,去发现,了解自己想要联系的重要的人,帮助学生与他人进行沟通,丰富学生的情感。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分享感情,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和道德品质。
(5)与生活相结合
德育是学生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因此德育教育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语文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的引导时可以借助解读社会上的现象,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和学生一起分析社会上的新闻事件,帮助学生对事件进行剖析,让学生认识到在社会中发生类似的抢劫、小偷事件时,哪些人是需要支持的,哪些人是需要引以为戒的。以及对于一些公益性事件参与,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日后的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也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处理方式。
3.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渗透工作和语文教学对学生而言都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单要求学校也应该受到社会上的重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应该不断地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小学期间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全面的提高个人的知识和素养。
参考文献
[1]袁乐. 浅谈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文学教育(下),2018(08):38-39
[2]黄振科.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6):150
关键词:小学语文 道德教育 意义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8-0161-01
應试教育在我国已经历史悠久,在这种教育体制的背景下,学生无论是在家庭进行学习教育还是在学校接受教育都十分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而相应的忽视了教学中德育的辅助作用。德才兼备才是一个学生是否通过教育完善自身的重要评判标准。因此不但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育,也要重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
1.小学语文中道德教育渗透的意义
德育渗透是能够帮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塑造个人品格的教育工程,因为学生从学习开始就处于学校的学习氛围中,所以学校成为学生享受教育,接收知识的重要渠道。道德品质教育也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必须从一开始就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逐渐在社会上呈现攀升的趋势,也是因为大多数的学校和家庭,家长都重视学生的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培养。使学生在能够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时,没有受到相应的引导和正确的指导,才导致学生走向极端。为学生家庭带来不可追回的严重后果,也为社会带来了消极影响。因此德育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帮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树立一个正确的方向。学生的成长影响着整个民族的发展,甚至是国家的未来,对学生的德育渗透这是每一个学校和每一位教师,甚至每一个家庭都应该重视的教育问题,也是德育教育的意义。
2.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1)建立德育教育管理机制
教育不可只说不做,应该为其树立严格正规的保障制度,保证学生在学习阶段能够接收到学校对于其德育教育活动的实施,让德育教育成为教师的日常工作绩效考核。使教师在进行教育的同时,能够制定出相应的德育教育实施计划,将真正的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高度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道德思想理念。
(2)完善语文教师队伍
摒弃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提升语文教师的教育观念。让语文教师在进行小学生的语文教育时,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能够将德育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在教学中与知识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能够在加强自身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德智和才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3)在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直接进行沟通交流的渠道,因此在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十分重要的途径。比如再教师进行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第十七课《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时,就能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讲解,引导学生体会地震中父与子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进行想象活动,生动的还原课文中的形象,让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身临其境的去感知父与子之间的深厚情感,换位思考,将学生自己放到故事当中,产生共鸣。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危难降临时,父与子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到亲情之间的感动。教育学生在课外能够孝敬父母,继承中华的优良传统,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通过教材内容学会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且去学习这些优秀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起优秀的人格。
(4)组织课外活动进行渗透。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也成为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之一。而小学生在参与课外活动的过程中也能够从课外活动中体会到课外活动的目的、比如在进行五年级上册第三组十三课《打电话》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中进行了教材内容的讲解之后,就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后进行打电话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使用电话,去发现,了解自己想要联系的重要的人,帮助学生与他人进行沟通,丰富学生的情感。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分享感情,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和道德品质。
(5)与生活相结合
德育是学生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因此德育教育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语文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的引导时可以借助解读社会上的现象,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和学生一起分析社会上的新闻事件,帮助学生对事件进行剖析,让学生认识到在社会中发生类似的抢劫、小偷事件时,哪些人是需要支持的,哪些人是需要引以为戒的。以及对于一些公益性事件参与,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日后的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也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处理方式。
3.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渗透工作和语文教学对学生而言都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单要求学校也应该受到社会上的重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应该不断地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小学期间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全面的提高个人的知识和素养。
参考文献
[1]袁乐. 浅谈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文学教育(下),2018(08):38-39
[2]黄振科.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