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地位与作用
渗透现象演示实验位于人教育版高中生物《必修》第4章第1节开篇的问题探讨。做这个实验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分析现象,认识半透膜的作用,概括出渗透作用的概念和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从而为本节讲述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和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都相关于一层半透膜及细胞吸水失水现象建立了良好的知识铺垫。
二、实验原型(图略)
三、原实验的不足之处
1.该实验只证明水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但没有证明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
2.原装置渗透面积比较小,水分子扩散速度比较慢,液面上升时间比较长。
3.长颈漏斗口径较宽,捆扎玻璃纸比较困难,因此可能出现漏水现象。
4.装置中的长颈漏斗是倒立的,通过漏斗颈向装置内加入溶液也非常麻烦。
四、实验改进与创新之处
1.将漏斗颈伸入膜内,捆扎容易,将倒置的长颈漏斗正立,这样就方便了溶液的注入。
2.用加碘的淀粉溶液和蔗糖混合液代替无色的蔗糖溶液。既容易观察液面上升情况,也检验淀粉分子是否通过玻璃纸而进入烧杯内液体中。
五、实验器材
铁架台、淀粉、玻璃纸、碘液、盛清水的烧杯、橡皮筋
六、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图略)
七、实验过程
1.将玻璃纸折成袋状,将长颈漏斗颈伸入其内,用橡皮筋捆扎。
2.往漏斗内注入加碘的淀粉液和蔗糖混合液,将玻璃纸浸入到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在铁架台上固定,使标记环至加碘的淀粉液和蔗糖混合液面起始的位置。
3.观察液面上升。
八、实验效果
1.在短时间内,能明显的看见长颈漏斗液面上升的现象。
2.半透膜允许水分子等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
九、自我评价
1.操作简便:方便了溶液的注入。
2.易于观察,效果明显:在短时间内就能明显的看见溶液液面上升现象。
3.增加验证性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半透膜允许水分子等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
渗透现象演示实验位于人教育版高中生物《必修》第4章第1节开篇的问题探讨。做这个实验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分析现象,认识半透膜的作用,概括出渗透作用的概念和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从而为本节讲述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和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都相关于一层半透膜及细胞吸水失水现象建立了良好的知识铺垫。
二、实验原型(图略)
三、原实验的不足之处
1.该实验只证明水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但没有证明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
2.原装置渗透面积比较小,水分子扩散速度比较慢,液面上升时间比较长。
3.长颈漏斗口径较宽,捆扎玻璃纸比较困难,因此可能出现漏水现象。
4.装置中的长颈漏斗是倒立的,通过漏斗颈向装置内加入溶液也非常麻烦。
四、实验改进与创新之处
1.将漏斗颈伸入膜内,捆扎容易,将倒置的长颈漏斗正立,这样就方便了溶液的注入。
2.用加碘的淀粉溶液和蔗糖混合液代替无色的蔗糖溶液。既容易观察液面上升情况,也检验淀粉分子是否通过玻璃纸而进入烧杯内液体中。
五、实验器材
铁架台、淀粉、玻璃纸、碘液、盛清水的烧杯、橡皮筋
六、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图略)
七、实验过程
1.将玻璃纸折成袋状,将长颈漏斗颈伸入其内,用橡皮筋捆扎。
2.往漏斗内注入加碘的淀粉液和蔗糖混合液,将玻璃纸浸入到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在铁架台上固定,使标记环至加碘的淀粉液和蔗糖混合液面起始的位置。
3.观察液面上升。
八、实验效果
1.在短时间内,能明显的看见长颈漏斗液面上升的现象。
2.半透膜允许水分子等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
九、自我评价
1.操作简便:方便了溶液的注入。
2.易于观察,效果明显:在短时间内就能明显的看见溶液液面上升现象。
3.增加验证性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半透膜允许水分子等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