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作用演示实验的改进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y1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地位与作用
  渗透现象演示实验位于人教育版高中生物《必修》第4章第1节开篇的问题探讨。做这个实验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分析现象,认识半透膜的作用,概括出渗透作用的概念和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从而为本节讲述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和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都相关于一层半透膜及细胞吸水失水现象建立了良好的知识铺垫。
  二、实验原型(图略)
  三、原实验的不足之处
  1.该实验只证明水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但没有证明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
  2.原装置渗透面积比较小,水分子扩散速度比较慢,液面上升时间比较长。
  3.长颈漏斗口径较宽,捆扎玻璃纸比较困难,因此可能出现漏水现象。
  4.装置中的长颈漏斗是倒立的,通过漏斗颈向装置内加入溶液也非常麻烦。
  四、实验改进与创新之处
  1.将漏斗颈伸入膜内,捆扎容易,将倒置的长颈漏斗正立,这样就方便了溶液的注入。
  2.用加碘的淀粉溶液和蔗糖混合液代替无色的蔗糖溶液。既容易观察液面上升情况,也检验淀粉分子是否通过玻璃纸而进入烧杯内液体中。
  五、实验器材
  铁架台、淀粉、玻璃纸、碘液、盛清水的烧杯、橡皮筋
  六、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图略)
  七、实验过程
  1.将玻璃纸折成袋状,将长颈漏斗颈伸入其内,用橡皮筋捆扎。
  2.往漏斗内注入加碘的淀粉液和蔗糖混合液,将玻璃纸浸入到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在铁架台上固定,使标记环至加碘的淀粉液和蔗糖混合液面起始的位置。
  3.观察液面上升。
  八、实验效果
  1.在短时间内,能明显的看见长颈漏斗液面上升的现象。
  2.半透膜允许水分子等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
  九、自我评价
  1.操作简便:方便了溶液的注入。
  2.易于观察,效果明显:在短时间内就能明显的看见溶液液面上升现象。
  3.增加验证性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半透膜允许水分子等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方式倡导的是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强调的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那么在课堂上如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呢?  课堂教学中,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总觉的没有体现课改理念,而给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学生不会学,效果很不好,又觉的浪费时间,不知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自学。首先、教学目标要指向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目标要做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低段的写话教学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话方法,必须把“封闭式写话”转变为“开放式写话”,开辟一个大语文写话环境,营造一个有利于发展语言的氛围,让学生在学写话的过程中,提高写话能力,陶冶情感、美化心灵。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常见的八种
摘 要: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由于它具有图、文、声、像并茂,充分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特别是电子白板、大屏幕触摸屏显示屏等先进教学媒体的运用,它能将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即时有效的反馈,给数学课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使严密古板的数学课堂也有了亲切、愉快、审美的气氛。不仅能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而且激发学生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