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尔扫过央视戏曲频道的《中国戏歌》,看到刘和刚在舞台上非常认真、诚恳地演唱《江山无限》。这首歌对演唱者的功底要求是“流行 京剧”,对于民族唱法出身的刘和刚而言,显得有些勉强。
刘和刚是一名歌唱家—这个称呼已经在大众中变得生疏。他们曾经是声乐艺术圈里的主流,也是除了戏曲演员之外,最有代表性的中国声音。然而,同样是专业和歌曲、音乐打交道,当人们说到“歌手、歌星、音乐人”的时候,谈论的一般都是流行音乐,很少会指涉他们。
尤其在年轻人群体中,歌唱家们正在被忘却。“被年轻人忘却”对任何文艺领域而言都是危机的象征,因为当我们说到文化消费的时候,“年轻人”这一范畴几乎就等同于经济学里的“市场”概念。无论主观上如何考虑,局外人都能从刘和刚的《江山无限》里嗅到一种“转型”的苍凉,一种屈就的无奈。
平心而论,民族唱法在艺术上的严谨以及“修炼”上的难度,都远超流行唱法,甚至根本不在同一个层次上。所以,“屈就”自然意味着心理困扰。
我被这一张力所吸引,于是就想找一名青年歌唱家聊聊。我想到了郝丹丹,一个正在崭露头角的学院派民族唱法青年女高音。
选择之外
郝丹丹是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先生得意的青年弟子,民族唱法的新秀。
打开“QQ音乐”,搜索“郝丹丹”这个名字,获得了一个列表。郝丹丹是山东人,我就点开其中的《山东民歌串烧》。顿时,一片久违了的诗情画意充盈四周。平静和谐的桑梓美景、简单欢快的劳动情趣、灵动跳跃的日常确幸、余韵悠长的自然情怀,在她柔美、开放、清越的嗓音下,如放电影一般展开。
歌声中有细致的画面、朴实的感情,这是中国传统民歌的特点,往古典时代追溯,大致上对应着《诗经中》的“国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短短十六字,声、像、人、思具足,构建出一个立体的情境,而这也正是我听《山东民歌串烧》的感受。
传统民歌里有生活,有爱情,有思念,有欣喜,有幽怨,它们或直接出自底层劳动者之手,或由艺术家通过体验生活获得灵感。
单纯从艺术上说,这样的作品是有强大生命力的。这里的“生命力”更大程度上说是艺术价值在时间上的纵向可传递性,而不是指在当前社会空间里横向的传播广度。这看似矛盾,但并不难理解,正如许多经典名著在今天的受欢迎程度可能还不如网络玄幻小说,但其生命力并未受损。
决定当下文艺作品传播广度的,从根本上说是商业逻辑,因为商业负责“供给侧”。按郝丹丹的说法,歌曲市场是一个大筐,里面装着很多类别、风格的作品,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其中翻找,找出自己喜欢的某一种,“总有一款适合你”。
而民族唱法的落寞之处在于,对于年轻人而言,它渐渐地“不在筐里”了。在过去的30年里,它曾经可以风靡一时,《在希望的田野上》《父老乡亲》《我的祖国》《洪湖水浪打浪》《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风采》《春天的故事》《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为了谁》《说句心里话》……不胜枚举的好作品,都曾大份额地占据中国人的听觉。而在今天,人们很难想起哪首属于民族唱法的歌曲还能在日常里盘桓,在媒体的文娱版块中,也越来越少见歌唱家的身影。
社会大众视听偏好的变化,反映的是宏大的社会变迁。改革开放给社会文化领域加入了“市场”这一变量,于是,繁荣是一种可能,危机也是一种可能,两者甚至同时酝酿与生长。
1982年,民族唱法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席卷全国,这首歌被视为“金氏唱法”的一个范本;次年春晚,“中国大陆第一首流行歌曲”《乡恋》引发轰动效应。此后20年里的音乐市场,民族唱法、流行唱法都在蓬勃发展,但社会的审美天平也在慢慢朝着流行倾斜。
尤其是在1991年香港“四大天王”横空出世之后,港台流行歌曲以强烈的侵略性“扫荡”中国,尽管民族唱法也在继续前行,依旧出现了一些“爆款”作品,但市场份额整体上是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进入新世纪,民族唱法已经开始感受到了寂寥与荒凉。
生 态
但凡传统艺术都是有门槛的,除了少数门类中的少数人(如相声领域的郭德纲)能实现与大众的紧密结合之外,大部分从业者都面临日益严重的市场危机。
民族唱法不能算作纯粹的传统艺术,因为它脉络上虽然和传统民歌保持着历史延续性,但在现代化过程中引入了西洋美声的技术要求、演唱风格和美学原则,作为科学化、体系化、理性化的方法论。但无论是传统民歌还是西洋美声,都有传播门槛,前者的阻隔在于,歌曲中鲜活的劳动与生活场景已经渐渐从听众的日常里消失,而后者本身就是一个“学院派”的指征,专业往往就意味着障碍。
一个现象非常有趣:人们对来自听觉的信息往往表现出更低的耐受度。电影、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各种当代艺术,无论是因为高深、平庸或怪异而与大众审美相悖,大众往往都会采取“允许探索”的宽容态度,评断的时候也保持着对“专业”的谨慎与尊重。而对于音乐作品,大众在行为上迥然不同,他们可以为喜欢的作品找到很多理由,但对不喜欢的作品极少发言,直接跳过,因此演唱者也不可能像电影导演那样,有机会去和观众公开辩驳。
对于圈内人而言,与其过度归因于时代,不如从自身开始多多审视这个缺乏生机的内部生态。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民族唱法中有太多未经精心推敲的作品,旋律雷同,内容空洞,而且歌唱者的声音也缺乏鲜明的辨别性;形象、装扮也都大同小异,严肃里透着刻板,华贵中显着局促,被评论者称之为“晚會范儿”。社会上对民族唱法最具代表性的批评,就是“千人一声、千人一面”。
郝丹丹认为,“千人一面”的批评是有根据的。“舞台形式和个人妆容很长时间来都有趋同的倾向,这是相互模仿的结果,某一个人比较火、比较有地位,大家就按照他的样子去装扮自己。有时看看不同历史阶段的前辈照片,人们连刘海都一样,看上去简直就是几胞胎。” “千人一声”的问题则很大程度上来自作品本身,新生的作品日渐脱离了传统民歌的血脉。“比如以往的陕北民歌和江南小调,都有鲜明的地域性格,它怎么可能一样?”
传统民歌作品彼此的特异性,某种程度上说是被流行唱法更多地继承。“流行唱法往往一首是一首,很有个性。”
在当下这个崇尚“IP”的娱乐时代里去应对现实,民族唱法从概念上就显得弱势。正如在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不得不反复使用“民族唱法”这样一个累赘且笼统的名词。内心里更愿意用“民歌”来代替它,但那样就不准确,因为它不完全是中国民歌,还混合了美声、戏曲、歌剧、音乐剧等多种技巧、类别。这和流行唱法中的摇滚、民谣、布鲁斯、嘻哈等一听就有明确所指的概念在争取受众上就难以抗衡。
郝丹丹对此当然也是清楚的。“对于我们来说,探索一套更新的、更具涵盖性和概括力的概念,也是一项非常迫切的工作。”
希望和现实
金铁霖先生说,丹丹嗓子非常好,很有中国特色,还有山东民歌特色。“她是非常有希望的歌唱家”。
这位儒雅、慈祥的“民族唱法学院派”的“掌门人”,曾经培养出李谷一、彭丽媛、阎维文、戴玉强、宋祖英、张也、祖海、吕继宏等一大批声名赫赫的“大咖”。眼下,郝丹丹是“金氏唱法”中令他激动的继承者,除了有着夜莺般动人的抒情嗓音,还兼具大气、雍容的外形。
“非常有希望”这一评价既积极又保守,可谓良有深意。郝丹丹有些“生不逢时”,正如前文所说,就市场而言,她碰到的似乎是一个民族唱法的“末法时代”。
我和郝丹丹相识十几年,对她的技艺与风度早有了解。有时会在电视里的一些户外乡村类节目中看到她,但总觉得她不属于那里,她应该有一个更加炫丽的舞台。所以听她的歌我会选择音乐APP,而看她的演出则往往要等到有电视专场的时候。
听我这样说,郝丹丹轻微地叹了口气。
“我们要从两个维度来看这个问题。”她说,“首先是不必过于悲观,民族唱法还是有它的受众,正如你观察到的那样,这些受众可能主要分布在淳朴的中国乡村之中。”
“另一个维度是,对于出现在什么场合,民族唱法的歌手选择空间比较有限,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困惑,而是由当下中国演出市场的特点决定的。”
郝丹丹所指的“特点”,就是选秀出身的演员比专业演员更受欢迎,占据着大部分的演出机会。选秀又分为两大类,一类如《中国新歌声》《中国有嘻哈》,代表着新潮趋势,另一类如《星光大道》《百姓舞台》《越战越勇》,则是百花齐放,什么样的类别、风格都有。
这些节目上出来的人,无论唱功如何,往往都更受商业的重视,仅“脸熟”二字,就是一个足够充分的理由。
改变与平衡
要想“脸熟”并不难,其实有一个公用的套路—参加选秀,在舞台上讲一个能把所有人听哭的故事。
选手不但要歌唱得好,还必须有一个足够悲惨的身世,这是选秀节目屡试不爽的法门。郭德纲曾经给这些故事归过类:丧亲丧偶、身有残疾、有病治不好、媳妇跟人跑了……
有一次,郝丹丹被朋友推荐参加一档知名的选秀节目,在确定参加之前,编导给她打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结论是“她一路顺风顺水的,没啥特别”。
“这两个多小时电话,从我出生聊到了现在,就是要找故事。没有故事你也得编一些出来,很多人正是这么做的。有时作为嘉宾参加一些节目的录制,拖拖拉拉录了三四个小时,就是在不断讲故事,到最后还真就能把你弄哭”,郝丹丹说,“如果愿意编故事,我肯定比现在有名。但我不可能这么做,我下来还要面对我的亲人,我的老师、朋友、同学,我得想他们会怎么看,包括你会怎么看?”
“所以,我宁愿没人知道,也不想以那种方式让人知道。”
保有着一份淡定与从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还可以选择。她有一般歌唱家不具备的条件—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的学士、硕士,具有更好的理论、文化素养。所以跟着金铁霖教授学习,她有相当一部分时间花在理论研究上,而不止于演唱技能的锤炼。未来还是未定的,可能专业唱歌、也可能从事理论研究和声乐教育。而这种相对超脱的位置,赋予了她认知当下声乐圈世相的眼光。
如果最终选择了当一名歌手,那就不可避免要民族唱法的基础上做一些迎合大众需求的改变与创新。在她之前,陈思思、龚琳娜,都在这个方向上走出了一条别样的道路。“现成的歌曲拿来就唱是满足不了要求的,有时我就会跟创作者、编曲一开始就保持沟通,尝试一些流行元素,融入一些大众的方式。民族唱法无法像嘻哈、摇滚那样具有与生俱来的批判性,但我们从词到曲都做得时尚一点、生活化一点总是可以的。”
过去一段时间里很火的《中国有嘻哈》,郝丹丹也经常看。她认为嘻哈有其动人之处。“不过,嘻哈以及其他许多新潮的表现形式,都无法代表中国人的精神,不说它们是完全外来的形式,光从气质上看我们中国人就不是那个样子,我们骨子里的精神气质毕竟是动静有度、雍容大气的。”
金铁霖先生有一个“中国梦”,就是“中国声乐,唱响世界”,这一梦想也被郝丹丹所继承。这便注定了她不可能为求改变不顾平衡,脱离民族唱法的基本法度。對她而言,当下要做的,最重要的是尽力而为去减少年轻人对民族唱法的成见,“让更多的人听到好作品”。
一些年轻人在节目现场或者在KTV里听完她唱歌,都觉得挺喜欢,说这是他们听过的最好听的民歌。“这也证明还是有希望,不是吗?”
冬天的阳光从咖啡厅的窗子透进来,洒在她的脸上。
刘和刚是一名歌唱家—这个称呼已经在大众中变得生疏。他们曾经是声乐艺术圈里的主流,也是除了戏曲演员之外,最有代表性的中国声音。然而,同样是专业和歌曲、音乐打交道,当人们说到“歌手、歌星、音乐人”的时候,谈论的一般都是流行音乐,很少会指涉他们。
尤其在年轻人群体中,歌唱家们正在被忘却。“被年轻人忘却”对任何文艺领域而言都是危机的象征,因为当我们说到文化消费的时候,“年轻人”这一范畴几乎就等同于经济学里的“市场”概念。无论主观上如何考虑,局外人都能从刘和刚的《江山无限》里嗅到一种“转型”的苍凉,一种屈就的无奈。
平心而论,民族唱法在艺术上的严谨以及“修炼”上的难度,都远超流行唱法,甚至根本不在同一个层次上。所以,“屈就”自然意味着心理困扰。
我被这一张力所吸引,于是就想找一名青年歌唱家聊聊。我想到了郝丹丹,一个正在崭露头角的学院派民族唱法青年女高音。
选择之外
郝丹丹是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先生得意的青年弟子,民族唱法的新秀。
打开“QQ音乐”,搜索“郝丹丹”这个名字,获得了一个列表。郝丹丹是山东人,我就点开其中的《山东民歌串烧》。顿时,一片久违了的诗情画意充盈四周。平静和谐的桑梓美景、简单欢快的劳动情趣、灵动跳跃的日常确幸、余韵悠长的自然情怀,在她柔美、开放、清越的嗓音下,如放电影一般展开。
歌声中有细致的画面、朴实的感情,这是中国传统民歌的特点,往古典时代追溯,大致上对应着《诗经中》的“国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短短十六字,声、像、人、思具足,构建出一个立体的情境,而这也正是我听《山东民歌串烧》的感受。
传统民歌里有生活,有爱情,有思念,有欣喜,有幽怨,它们或直接出自底层劳动者之手,或由艺术家通过体验生活获得灵感。
单纯从艺术上说,这样的作品是有强大生命力的。这里的“生命力”更大程度上说是艺术价值在时间上的纵向可传递性,而不是指在当前社会空间里横向的传播广度。这看似矛盾,但并不难理解,正如许多经典名著在今天的受欢迎程度可能还不如网络玄幻小说,但其生命力并未受损。
决定当下文艺作品传播广度的,从根本上说是商业逻辑,因为商业负责“供给侧”。按郝丹丹的说法,歌曲市场是一个大筐,里面装着很多类别、风格的作品,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其中翻找,找出自己喜欢的某一种,“总有一款适合你”。
而民族唱法的落寞之处在于,对于年轻人而言,它渐渐地“不在筐里”了。在过去的30年里,它曾经可以风靡一时,《在希望的田野上》《父老乡亲》《我的祖国》《洪湖水浪打浪》《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风采》《春天的故事》《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为了谁》《说句心里话》……不胜枚举的好作品,都曾大份额地占据中国人的听觉。而在今天,人们很难想起哪首属于民族唱法的歌曲还能在日常里盘桓,在媒体的文娱版块中,也越来越少见歌唱家的身影。
社会大众视听偏好的变化,反映的是宏大的社会变迁。改革开放给社会文化领域加入了“市场”这一变量,于是,繁荣是一种可能,危机也是一种可能,两者甚至同时酝酿与生长。
1982年,民族唱法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席卷全国,这首歌被视为“金氏唱法”的一个范本;次年春晚,“中国大陆第一首流行歌曲”《乡恋》引发轰动效应。此后20年里的音乐市场,民族唱法、流行唱法都在蓬勃发展,但社会的审美天平也在慢慢朝着流行倾斜。
尤其是在1991年香港“四大天王”横空出世之后,港台流行歌曲以强烈的侵略性“扫荡”中国,尽管民族唱法也在继续前行,依旧出现了一些“爆款”作品,但市场份额整体上是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进入新世纪,民族唱法已经开始感受到了寂寥与荒凉。
生 态
但凡传统艺术都是有门槛的,除了少数门类中的少数人(如相声领域的郭德纲)能实现与大众的紧密结合之外,大部分从业者都面临日益严重的市场危机。
民族唱法不能算作纯粹的传统艺术,因为它脉络上虽然和传统民歌保持着历史延续性,但在现代化过程中引入了西洋美声的技术要求、演唱风格和美学原则,作为科学化、体系化、理性化的方法论。但无论是传统民歌还是西洋美声,都有传播门槛,前者的阻隔在于,歌曲中鲜活的劳动与生活场景已经渐渐从听众的日常里消失,而后者本身就是一个“学院派”的指征,专业往往就意味着障碍。
一个现象非常有趣:人们对来自听觉的信息往往表现出更低的耐受度。电影、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各种当代艺术,无论是因为高深、平庸或怪异而与大众审美相悖,大众往往都会采取“允许探索”的宽容态度,评断的时候也保持着对“专业”的谨慎与尊重。而对于音乐作品,大众在行为上迥然不同,他们可以为喜欢的作品找到很多理由,但对不喜欢的作品极少发言,直接跳过,因此演唱者也不可能像电影导演那样,有机会去和观众公开辩驳。
对于圈内人而言,与其过度归因于时代,不如从自身开始多多审视这个缺乏生机的内部生态。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民族唱法中有太多未经精心推敲的作品,旋律雷同,内容空洞,而且歌唱者的声音也缺乏鲜明的辨别性;形象、装扮也都大同小异,严肃里透着刻板,华贵中显着局促,被评论者称之为“晚會范儿”。社会上对民族唱法最具代表性的批评,就是“千人一声、千人一面”。
郝丹丹认为,“千人一面”的批评是有根据的。“舞台形式和个人妆容很长时间来都有趋同的倾向,这是相互模仿的结果,某一个人比较火、比较有地位,大家就按照他的样子去装扮自己。有时看看不同历史阶段的前辈照片,人们连刘海都一样,看上去简直就是几胞胎。” “千人一声”的问题则很大程度上来自作品本身,新生的作品日渐脱离了传统民歌的血脉。“比如以往的陕北民歌和江南小调,都有鲜明的地域性格,它怎么可能一样?”
传统民歌作品彼此的特异性,某种程度上说是被流行唱法更多地继承。“流行唱法往往一首是一首,很有个性。”
在当下这个崇尚“IP”的娱乐时代里去应对现实,民族唱法从概念上就显得弱势。正如在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不得不反复使用“民族唱法”这样一个累赘且笼统的名词。内心里更愿意用“民歌”来代替它,但那样就不准确,因为它不完全是中国民歌,还混合了美声、戏曲、歌剧、音乐剧等多种技巧、类别。这和流行唱法中的摇滚、民谣、布鲁斯、嘻哈等一听就有明确所指的概念在争取受众上就难以抗衡。
郝丹丹对此当然也是清楚的。“对于我们来说,探索一套更新的、更具涵盖性和概括力的概念,也是一项非常迫切的工作。”
希望和现实
金铁霖先生说,丹丹嗓子非常好,很有中国特色,还有山东民歌特色。“她是非常有希望的歌唱家”。
这位儒雅、慈祥的“民族唱法学院派”的“掌门人”,曾经培养出李谷一、彭丽媛、阎维文、戴玉强、宋祖英、张也、祖海、吕继宏等一大批声名赫赫的“大咖”。眼下,郝丹丹是“金氏唱法”中令他激动的继承者,除了有着夜莺般动人的抒情嗓音,还兼具大气、雍容的外形。
“非常有希望”这一评价既积极又保守,可谓良有深意。郝丹丹有些“生不逢时”,正如前文所说,就市场而言,她碰到的似乎是一个民族唱法的“末法时代”。
我和郝丹丹相识十几年,对她的技艺与风度早有了解。有时会在电视里的一些户外乡村类节目中看到她,但总觉得她不属于那里,她应该有一个更加炫丽的舞台。所以听她的歌我会选择音乐APP,而看她的演出则往往要等到有电视专场的时候。
听我这样说,郝丹丹轻微地叹了口气。
“我们要从两个维度来看这个问题。”她说,“首先是不必过于悲观,民族唱法还是有它的受众,正如你观察到的那样,这些受众可能主要分布在淳朴的中国乡村之中。”
“另一个维度是,对于出现在什么场合,民族唱法的歌手选择空间比较有限,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困惑,而是由当下中国演出市场的特点决定的。”
郝丹丹所指的“特点”,就是选秀出身的演员比专业演员更受欢迎,占据着大部分的演出机会。选秀又分为两大类,一类如《中国新歌声》《中国有嘻哈》,代表着新潮趋势,另一类如《星光大道》《百姓舞台》《越战越勇》,则是百花齐放,什么样的类别、风格都有。
这些节目上出来的人,无论唱功如何,往往都更受商业的重视,仅“脸熟”二字,就是一个足够充分的理由。
改变与平衡
要想“脸熟”并不难,其实有一个公用的套路—参加选秀,在舞台上讲一个能把所有人听哭的故事。
选手不但要歌唱得好,还必须有一个足够悲惨的身世,这是选秀节目屡试不爽的法门。郭德纲曾经给这些故事归过类:丧亲丧偶、身有残疾、有病治不好、媳妇跟人跑了……
有一次,郝丹丹被朋友推荐参加一档知名的选秀节目,在确定参加之前,编导给她打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结论是“她一路顺风顺水的,没啥特别”。
“这两个多小时电话,从我出生聊到了现在,就是要找故事。没有故事你也得编一些出来,很多人正是这么做的。有时作为嘉宾参加一些节目的录制,拖拖拉拉录了三四个小时,就是在不断讲故事,到最后还真就能把你弄哭”,郝丹丹说,“如果愿意编故事,我肯定比现在有名。但我不可能这么做,我下来还要面对我的亲人,我的老师、朋友、同学,我得想他们会怎么看,包括你会怎么看?”
“所以,我宁愿没人知道,也不想以那种方式让人知道。”
保有着一份淡定与从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还可以选择。她有一般歌唱家不具备的条件—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的学士、硕士,具有更好的理论、文化素养。所以跟着金铁霖教授学习,她有相当一部分时间花在理论研究上,而不止于演唱技能的锤炼。未来还是未定的,可能专业唱歌、也可能从事理论研究和声乐教育。而这种相对超脱的位置,赋予了她认知当下声乐圈世相的眼光。
如果最终选择了当一名歌手,那就不可避免要民族唱法的基础上做一些迎合大众需求的改变与创新。在她之前,陈思思、龚琳娜,都在这个方向上走出了一条别样的道路。“现成的歌曲拿来就唱是满足不了要求的,有时我就会跟创作者、编曲一开始就保持沟通,尝试一些流行元素,融入一些大众的方式。民族唱法无法像嘻哈、摇滚那样具有与生俱来的批判性,但我们从词到曲都做得时尚一点、生活化一点总是可以的。”
过去一段时间里很火的《中国有嘻哈》,郝丹丹也经常看。她认为嘻哈有其动人之处。“不过,嘻哈以及其他许多新潮的表现形式,都无法代表中国人的精神,不说它们是完全外来的形式,光从气质上看我们中国人就不是那个样子,我们骨子里的精神气质毕竟是动静有度、雍容大气的。”
金铁霖先生有一个“中国梦”,就是“中国声乐,唱响世界”,这一梦想也被郝丹丹所继承。这便注定了她不可能为求改变不顾平衡,脱离民族唱法的基本法度。對她而言,当下要做的,最重要的是尽力而为去减少年轻人对民族唱法的成见,“让更多的人听到好作品”。
一些年轻人在节目现场或者在KTV里听完她唱歌,都觉得挺喜欢,说这是他们听过的最好听的民歌。“这也证明还是有希望,不是吗?”
冬天的阳光从咖啡厅的窗子透进来,洒在她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