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叶凯蒂的《晚清政治小说:一种世界性文学类型的迁移》一书将晚清政治小说放置在世界文学的范畴中,重新审视”政治小说”这一文学类型,并对其内涵进行较为清晰的界定.该书从写作方式、主题意蕴、题材选择等不同侧面深度剖析,多维度探察晚清这一小说类型,是第一部全面观察晚清政治小说的学术专著.不过,晚清政治小说十分庞杂,叶凯蒂的文本细读虽然灼见频出,不免仍有粗疏之处,其对”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的分析与晚清小说《邹谈一噱》的解读值得商榷.
【基金项目】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新文学学术史研究”(项目号:20AZW01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凯蒂的《晚清政治小说:一种世界性文学类型的迁移》一书将晚清政治小说放置在世界文学的范畴中,重新审视”政治小说”这一文学类型,并对其内涵进行较为清晰的界定.该书从写作方式、主题意蕴、题材选择等不同侧面深度剖析,多维度探察晚清这一小说类型,是第一部全面观察晚清政治小说的学术专著.不过,晚清政治小说十分庞杂,叶凯蒂的文本细读虽然灼见频出,不免仍有粗疏之处,其对”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的分析与晚清小说《邹谈一噱》的解读值得商榷.
其他文献
在外国现代、后现代”艺术真实”观影响下的残雪中短篇小说创作,可分为80年代中后期的”寓言化”写作、90年代的”迷宫化”写作和21世纪以来的”故事化”写作三个阶段.其前期的”寓言化”小说虽然成就斐然,但日益陷入自我重复的窘境.努力追求”突围表演”的残雪在其探索转型的90年代践行的两种”迷宫化”写作有得有失.21世纪后在实现美学范式的”象征化”转型以来,渐次确立了自身后期的”故事化”写作风格.一是在小说资源的汲取选择上既坚持先锋,又向中国传统文化有意靠拢;二是在小说内容上写实性、趣味性和故事性成分的大大加强;
《永远的微笑》是一部1937年上映的上海电影,剧本由刘呐鸥撰写.本文从两个部分对此片进行考察:第一部分,从20世纪30年代软性/硬性电影之争的讨论,进入刘呐鸥的软性电影论,验证软性电影作为一种电影创作理论在《永远的微笑》中的实践;第二部分,探讨《永远的微笑》改编背后的文学/戏剧/电影的多维影响和接受史,以及在此基础上刘呐鸥的多边改写,并指出其声称的”改编”其实是以”改编”为借口,在基本悲剧原型结构上的重新创造.
21世纪初,文学、美术、电影集中关注日常生活,形成了繁多的艺术跨界现象.莫言、贾平凹、刘震云、刘小东、陈丹青、贾樟柯、侯孝贤及其他艺术家类型多样的跨界互动,凸显出新世纪开始彰显的审美共通性与日常化.借由日常生活的桥梁作用,文学、美术、电影实现了艺术创造主体的经验交叉与审美能动.在具有跨界能力的文学、美术、电影创作中,艺术的创造主体与接受主体通过主体互换,激发了带有公共性的审美共通感,从而得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由此应强调艺术跨界,以此强化中国文学艺术面向世界发展的审美能动性.
从美国杜威中心现存相关文物资料来看,杜威本人的思想在访华过程中有过比较复杂的转折.杜威来华初始沉浸在一种”中国风情”式的宾主氛围之中,后因种种机缘逐渐摆脱了小圈子的交际,开始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问题,尤其是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境遇有了更充分的认识.这些都促成了杜威本人对社会、政治等领域的深入思考.经济条件相对宽裕的两年中国时光,更使得杜威能够充分消化这些异域经验,并在回国后不久就撰写了其在政治学领域的名作《公众及其问题》,并且开始积极投身社会运动.杜威的中国之行,是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当前美育领域中存在的乱象问题根源在于对美育观念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缺乏更进一步的认知和理解.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实践,尤其是物质生产劳动等概念中,审美因素就作为人的自由本性的体现而占据重要地位,马克思实际上是按照审美和艺术的典范来规范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的.美育应该规定为一种自由的个性教育,自由是美育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目标.马克思主义对自由概念内涵的不同层面的认识实际上也具体规定了美育的不同目标,为克服当前的美育中的问题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文以中古时期的”隐几”为例,探讨彼时的人们如何看到”古物”在日常世界中的”在场”问题.一方面,汉末魏晋以来将本为先秦礼仪之物或日用之物的隐几”古物化”,意味着隐几的意义脱离了其原本的结构而”超越”为一个普遍的价值和存在状态.但另一方面,一旦”古物”意义的超越性在隐几身上确立起来,便容易吸引世俗将其用作彰显高士之”名”的虚荣符号,物身上那种超越性的”古”的在场也便不再显现.面对这种吊诡,唯有对”物”身上的功利性和历史性进行双重的反省,方能还原出物作为它自身的原真存有.这是中唐诗人白居易在对”隐几”书写中所
作为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特征也是最早萌发”类型”意识、最为成熟的商业类型,武侠电影在其发展过程中深受武侠小说的影响.武侠小说不仅为改编成的武侠电影提供人物、情节、价值归属和潜在观众,也为武侠电影的几次浪潮推波助澜.不同时期武侠电影对武侠小说不同改编方式的选择,是具体历史文化语境中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局限于两种艺术媒介的相互影响和转换,更蕴含着海德格尔”存在”意义上的现代认知.在媒介融合趋势下,辩证地”再现”武侠小说中以意境和”灵韵”为表征的侠义之”道”,或许能够突破武侠电影”武”愈神乎其技
布拉伊多蒂的后人类主体理论可被视为一种哲学后人类主义,始于对经典人文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既消除启蒙运动所塑造并延续至今的理性主体,又消除人类至上和物种例外的中心观念.在对既有理论进行清算后,她提出后人类主体是游牧主体,一方面没有先天的、固有的内涵和本质,另一方面与非人类动物、植物、无机物等形成关系并向其生成.游牧主体始终是实践中的主体,与真实他者发生具体关系,因而关联到伦理问题.她提出后人类伦理是关系伦理,有具身性、关系性、肯定性三个特征.布拉伊多蒂的后人类主体理论关涉理论与实践,致力于在后人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