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自然知识和科学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但又没有获得科学知识的途径。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实际教学经验为基础,从情境导入、组织实验、分组探究三个方面探索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活跃性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静态的教材内容和教师枯燥的讲授并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科学课程要注重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导入新课,如游戏导入、图片导入、动画导入等,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兴趣,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因此,在进行小学科学教材的新课讲授时,教师要积极创新,创设相关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课堂的顺利进行。
例如,在教学《蜡烛的变化》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生活化的任务,要求学生回家找几支蜡烛,观察蜡烛有什么特点,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让蜡烛发生变化,如果将蜡烛进行加热或点燃会发生什么,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上新课之前,教师先进行提问。接着,教师可以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蜡烛,引导学生观察蜡烛有什么特点,学生会回答蜡烛是白色的、易碎的、近似圆柱状的等等。然后教师提问,如果想让蜡烛发生变化可以怎么办,引导学生回答出可以加热、点燃、切割。教师继续提问,如果加热或者点燃蜡烛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教师现场进行实验并观察。全部实验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蜡烛加热后会融化,冷却后又凝固,虽然蜡烛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但整个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点燃后温度升高,发出亮光,有蜡油由上往下滴落,蜡烛逐渐变短,并有黑色物质产生,这是化学变化。这样接近生活化的情境教学,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与领悟。
二、巧设实验,培养思维逻辑性
小学科学的课程涉及面广,知识内容庞大复杂,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讲授相关科学知识时设计相关实验,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对科学知识进行观察学习,进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例如,在学习“如何加快物质的溶解”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如下实验。教师提前准备好冷热水、玻璃杯、玻璃棒、食盐、研钵等教具,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哪些措施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以食盐为例。学生回答:“加热、搅拌等。”教师引导:“那么这些措施真的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吗?让我们一起做实验探究以下吧。”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三个对比实验:一是将食盐放进冷水中,不进行其他操作,看食盐多长时间能在水中完全溶解;二是将食盐放进热水中,不进行其他操作,看食盐多长时间能在水中完全溶解;三是将食盐放进冷水中,然后用搅拌棒进行搅拌,看食盐多长时间能在水中溶解。三个实验分别完成后,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实验报告,重点记录下每个实验中食盐全部溶解所需时间。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三种条件下食盐溶解的时间均不相同,验证了学生之前的猜想。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学生讨论并各抒己见后,教师继续引导:“物质的不同状态是否会影响溶解速度呢?”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教师将食盐分成等量的两份,其中一份在研钵中研磨成粉末,另一份不做处理,然后同时放进冷水中,观察多长时间能完全溶解,并进行記录。学生可以观察到物质颗粒越小溶解速度越快。实验结束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加热、搅拌、研碎都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等设计相关实验,可以让学生亲眼观察到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同时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思维更具逻辑性。
三、分组探究,培养思维深刻性
良好的思维能力对小学科学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鼓励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可以在讲授新课知识后,让学生分组对所学新知识进行拓展探究,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例如,在教学《温度的测量》后,学生掌握了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的技能,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课外拓展。如组织学生去室外进行气温测量,测一测不同位置的气温是多少,如阳光下、阴凉处、水泥地面、离地面一米的空中等,边测量边记录,测量完毕回到教室,每组分别报告测量结果,并进行相关讨论。通过这样的课外拓展延伸活动,学生进一步加强了对课堂知识的掌握,还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进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的奥秘,将课堂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在实际应用中培养科学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活跃性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静态的教材内容和教师枯燥的讲授并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科学课程要注重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导入新课,如游戏导入、图片导入、动画导入等,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兴趣,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因此,在进行小学科学教材的新课讲授时,教师要积极创新,创设相关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课堂的顺利进行。
例如,在教学《蜡烛的变化》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生活化的任务,要求学生回家找几支蜡烛,观察蜡烛有什么特点,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让蜡烛发生变化,如果将蜡烛进行加热或点燃会发生什么,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上新课之前,教师先进行提问。接着,教师可以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蜡烛,引导学生观察蜡烛有什么特点,学生会回答蜡烛是白色的、易碎的、近似圆柱状的等等。然后教师提问,如果想让蜡烛发生变化可以怎么办,引导学生回答出可以加热、点燃、切割。教师继续提问,如果加热或者点燃蜡烛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教师现场进行实验并观察。全部实验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蜡烛加热后会融化,冷却后又凝固,虽然蜡烛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但整个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点燃后温度升高,发出亮光,有蜡油由上往下滴落,蜡烛逐渐变短,并有黑色物质产生,这是化学变化。这样接近生活化的情境教学,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与领悟。
二、巧设实验,培养思维逻辑性
小学科学的课程涉及面广,知识内容庞大复杂,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讲授相关科学知识时设计相关实验,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对科学知识进行观察学习,进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例如,在学习“如何加快物质的溶解”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如下实验。教师提前准备好冷热水、玻璃杯、玻璃棒、食盐、研钵等教具,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哪些措施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以食盐为例。学生回答:“加热、搅拌等。”教师引导:“那么这些措施真的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吗?让我们一起做实验探究以下吧。”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三个对比实验:一是将食盐放进冷水中,不进行其他操作,看食盐多长时间能在水中完全溶解;二是将食盐放进热水中,不进行其他操作,看食盐多长时间能在水中完全溶解;三是将食盐放进冷水中,然后用搅拌棒进行搅拌,看食盐多长时间能在水中溶解。三个实验分别完成后,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实验报告,重点记录下每个实验中食盐全部溶解所需时间。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三种条件下食盐溶解的时间均不相同,验证了学生之前的猜想。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学生讨论并各抒己见后,教师继续引导:“物质的不同状态是否会影响溶解速度呢?”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教师将食盐分成等量的两份,其中一份在研钵中研磨成粉末,另一份不做处理,然后同时放进冷水中,观察多长时间能完全溶解,并进行記录。学生可以观察到物质颗粒越小溶解速度越快。实验结束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加热、搅拌、研碎都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等设计相关实验,可以让学生亲眼观察到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同时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思维更具逻辑性。
三、分组探究,培养思维深刻性
良好的思维能力对小学科学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鼓励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可以在讲授新课知识后,让学生分组对所学新知识进行拓展探究,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例如,在教学《温度的测量》后,学生掌握了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的技能,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课外拓展。如组织学生去室外进行气温测量,测一测不同位置的气温是多少,如阳光下、阴凉处、水泥地面、离地面一米的空中等,边测量边记录,测量完毕回到教室,每组分别报告测量结果,并进行相关讨论。通过这样的课外拓展延伸活动,学生进一步加强了对课堂知识的掌握,还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进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的奥秘,将课堂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在实际应用中培养科学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