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上教师让位于学生,教师的课堂用语就似乎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有的是海阔天空式,学生走上讲台,学生随意讲,教师随意答,课堂碎片化;有的是蜻蜓点水式,教学浅尝辄止,课堂上不能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如何借助有限的课堂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的思维伴随着老师的巧妙引导走向深刻,让语文课在新课改中不丢失语文味,这成了语文教师在新课改中的必修一课。下面试从导入用语、范读用语、问题用语、评价用语四个方面对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导语唤醒
在多媒体技术普及的课堂上,老师们导课时常使用展图片、看视频、放录音等导课元素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确实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但也会分散学生对文本的注意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导语本身就是一种唤醒的艺术。教师采用或幽默风趣,或铿锵有力,或娓娓道来,或形象生动,或指令明确的语言,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教学的深入打好铺垫。
如张发春老师的课例《我有一个梦想》中的导语: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一首我们都比较熟悉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比起可贵的生命和美好的爱情,引领我们一直向前的还有更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自由”!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再为“自由”奔走呼告。马丁·路德·金就是这样的一个英雄,一个斗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他呼唤自由和正义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这个导语设计,从内容上看紧扣了文本内容中的“自由”、“正义”与“梦想”,紧贴教学内容,入课很快;从技巧上看,从学生熟悉的诗句说起,把握了学情,起到了温故知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从表达上看,激情澎湃,言语中充满了对自由和正义的渴望,极富感染力,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作为教学中“导”的主体,要用自身的知识和智慧引导学生从“无知”走向“有知”,最直接、简洁的方式就是语言。语文老师应该从上课的第一句话开始就锤炼语言,力争让每一句话都能传达出文字的魅力,文学的芬芳,唤醒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导读共情
语文教师的课堂用语要求具有强烈的感染性,必须倾注感情,讲究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来引起学生内心世界强烈的反响和共鸣。但在生本课堂里,学生的自主展示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课堂有时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的失语。课堂上老师的范读就变成了录音跟读、小组读、齐读、学生读。有位学生曾经这样描写语文老师的朗读对她的影响①。
只见他稍一酝酿,深呼吸,便沉下脸来朗读。好些同学都抿嘴窃笑,瞧他摇头晃脑,拖腔拉调,这是朗读吗?哦,这也许叫“吟哦”吧!我禁不住也想笑……
渐渐地,他越吟越带感情,越来越凄切……这时,黙无声息的教室里,一张张面孔也都露出悲恻的神情。我不断咬着牙,不让泪水涌出。
这位老师的范读已经成功唤醒了沉睡的文字,也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情感因子,成为了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一把金钥匙。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当老师开始范读时,学生会听得特别认真,会迫不及待地跟读。老师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声音去浸润每一个字句,用音量、音调、语速的变化去演绎每一处细微的情感变化,用抑扬顿挫、疏密相间、饱含情感的朗读去感染学生,就能引导学生爱上朗读,让学生在朗读声中走近作者的心灵,走进文本的深处。
三、善问导思
课堂中的教学语言,尤其是问题用语应该具备启发性,凝练、深刻,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让学生真正做到“启而能发”,教师就得在备课中关注教学重点和学生兴趣点的衔接处,在充分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提出有深入探讨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如执教《山居秋暝》一课,可以提出两个问题。
1.王维晚年的创作好用“空”字入诗。请谈谈你对“空”字的理解。
2.为什么苏轼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
这两个问题是这节课的核心,着重于引导学生探究王维的内心世界和王诗“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这是学生在初读诗歌时体味不到的地方,也是这首诗的精妙之处。这个问题问在了学生的疑难处,问在了文本的精要处,既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主观能动性,又避免了老师在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知识,让老师走出传统课堂“满堂灌”和生本课堂“不作为”的误区。
此外,问题的口头表述也讲究语言艺术,提问时要注意语气的舒缓和语调的抑扬顿挫,甚至在关键的地方停顿,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提出问题时给出一个“问题关键词”,如上述问题里的“空”和“诗中有画”,这样既简化了过程,又强化了问题,给了学生一个清晰明确的思考方向和课堂指引。
四、巧评导学
新课改倡导多元解读,在课堂评价这个环节,老师不再轻易对学生的回答说“不”,多用“很好”“不错”“你说的很对”等模糊笼统的语句进行评价,这类评价语可称为表扬式评价语。面对表扬式评价,学生虽然得到了肯定,但具体好在哪里,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并未明确,问题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思维不再导向深入,学生心里也没有荡起涟漪。
美教育家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提出了三类鼓励式评价语:一是描述性鼓励,用“我看到……注意到……发现……”的句式清晰描述孩子值得鼓励的行为;二是感谢性鼓励,用“我很欣赏…… 很感谢你……”的句式感谢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结果;三是赋能性鼓励,用“我相信你…… 我知道你会……”的句式真诚地表达对孩子的信任。下面借阮老师指导朗读《雨霖铃》的教学片段加以阐述。
师:你認为应该怎样才能读出感情来?
生:普通话要标准一点,不标准就要抑扬顿挫,感情要充沛。
师:我听到这位同学说要注意普通话语音的标准,声音要响亮,有感情,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总结得很好。(描述性鼓励)
师:鉴赏古诗词时,读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哪位同学先来试一试?(一位男生朗读,带方言口音,班上哄笑。)
师:我们同学虽然带有一点口音,但是节奏把握得很好,而且敢于暴露自己的不足,感谢你给大家带来了挑战自我的勇气。大家给他掌声!(感谢性鼓励)
师:有喜欢读它的女生吗?(一女生读)大家认为读得怎样?(生点评)
师:你是大家心目中的朗诵高手,读得很有感情。最后一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后半句节奏再慢一点就更有味道了。最后一句,再来一次,我相信你能读得更好!(赋能性鼓励)
生再读。(师生鼓掌)
以上教学片段中,老师就综合运用了描述性鼓励、感谢性鼓励和赋能性鼓励,这既能激励学生,又引导学生掌握了朗读的技巧。此外,对优秀学生,可以先肯定优点再指出其不足之处;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宜先指出不足再对其做得好的地方大力表扬。“虽然……,但是……很好”,这样的评价语比起“虽然……很好,但是……不好”更具鼓励性。评价语的激励性,可以使学生重拾信心,尝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其内驱力,进行深入探究,达到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教学语言并非一种技术,而是一门艺术。精练干净而带有感染力的语言能激发学生潜能和学习自主性;反之,零碎模糊、随意马虎的语言会挫伤学生的自尊,遏制学生的表达欲和思维发展。新课改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也对老师有限的课堂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用有感染力的导入语创设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用富于情感的范读引导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运用精练的问题语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升课堂讨论的有效性;用巧妙的评价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既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又不失语文味。
参考文献:
[1]张彬福.怎样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2-23.
一、导语唤醒
在多媒体技术普及的课堂上,老师们导课时常使用展图片、看视频、放录音等导课元素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确实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但也会分散学生对文本的注意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导语本身就是一种唤醒的艺术。教师采用或幽默风趣,或铿锵有力,或娓娓道来,或形象生动,或指令明确的语言,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教学的深入打好铺垫。
如张发春老师的课例《我有一个梦想》中的导语: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一首我们都比较熟悉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比起可贵的生命和美好的爱情,引领我们一直向前的还有更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自由”!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再为“自由”奔走呼告。马丁·路德·金就是这样的一个英雄,一个斗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他呼唤自由和正义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这个导语设计,从内容上看紧扣了文本内容中的“自由”、“正义”与“梦想”,紧贴教学内容,入课很快;从技巧上看,从学生熟悉的诗句说起,把握了学情,起到了温故知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从表达上看,激情澎湃,言语中充满了对自由和正义的渴望,极富感染力,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作为教学中“导”的主体,要用自身的知识和智慧引导学生从“无知”走向“有知”,最直接、简洁的方式就是语言。语文老师应该从上课的第一句话开始就锤炼语言,力争让每一句话都能传达出文字的魅力,文学的芬芳,唤醒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导读共情
语文教师的课堂用语要求具有强烈的感染性,必须倾注感情,讲究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来引起学生内心世界强烈的反响和共鸣。但在生本课堂里,学生的自主展示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课堂有时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的失语。课堂上老师的范读就变成了录音跟读、小组读、齐读、学生读。有位学生曾经这样描写语文老师的朗读对她的影响①。
只见他稍一酝酿,深呼吸,便沉下脸来朗读。好些同学都抿嘴窃笑,瞧他摇头晃脑,拖腔拉调,这是朗读吗?哦,这也许叫“吟哦”吧!我禁不住也想笑……
渐渐地,他越吟越带感情,越来越凄切……这时,黙无声息的教室里,一张张面孔也都露出悲恻的神情。我不断咬着牙,不让泪水涌出。
这位老师的范读已经成功唤醒了沉睡的文字,也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情感因子,成为了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一把金钥匙。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当老师开始范读时,学生会听得特别认真,会迫不及待地跟读。老师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声音去浸润每一个字句,用音量、音调、语速的变化去演绎每一处细微的情感变化,用抑扬顿挫、疏密相间、饱含情感的朗读去感染学生,就能引导学生爱上朗读,让学生在朗读声中走近作者的心灵,走进文本的深处。
三、善问导思
课堂中的教学语言,尤其是问题用语应该具备启发性,凝练、深刻,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让学生真正做到“启而能发”,教师就得在备课中关注教学重点和学生兴趣点的衔接处,在充分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提出有深入探讨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如执教《山居秋暝》一课,可以提出两个问题。
1.王维晚年的创作好用“空”字入诗。请谈谈你对“空”字的理解。
2.为什么苏轼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
这两个问题是这节课的核心,着重于引导学生探究王维的内心世界和王诗“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这是学生在初读诗歌时体味不到的地方,也是这首诗的精妙之处。这个问题问在了学生的疑难处,问在了文本的精要处,既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主观能动性,又避免了老师在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知识,让老师走出传统课堂“满堂灌”和生本课堂“不作为”的误区。
此外,问题的口头表述也讲究语言艺术,提问时要注意语气的舒缓和语调的抑扬顿挫,甚至在关键的地方停顿,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提出问题时给出一个“问题关键词”,如上述问题里的“空”和“诗中有画”,这样既简化了过程,又强化了问题,给了学生一个清晰明确的思考方向和课堂指引。
四、巧评导学
新课改倡导多元解读,在课堂评价这个环节,老师不再轻易对学生的回答说“不”,多用“很好”“不错”“你说的很对”等模糊笼统的语句进行评价,这类评价语可称为表扬式评价语。面对表扬式评价,学生虽然得到了肯定,但具体好在哪里,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并未明确,问题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思维不再导向深入,学生心里也没有荡起涟漪。
美教育家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提出了三类鼓励式评价语:一是描述性鼓励,用“我看到……注意到……发现……”的句式清晰描述孩子值得鼓励的行为;二是感谢性鼓励,用“我很欣赏…… 很感谢你……”的句式感谢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结果;三是赋能性鼓励,用“我相信你…… 我知道你会……”的句式真诚地表达对孩子的信任。下面借阮老师指导朗读《雨霖铃》的教学片段加以阐述。
师:你認为应该怎样才能读出感情来?
生:普通话要标准一点,不标准就要抑扬顿挫,感情要充沛。
师:我听到这位同学说要注意普通话语音的标准,声音要响亮,有感情,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总结得很好。(描述性鼓励)
师:鉴赏古诗词时,读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哪位同学先来试一试?(一位男生朗读,带方言口音,班上哄笑。)
师:我们同学虽然带有一点口音,但是节奏把握得很好,而且敢于暴露自己的不足,感谢你给大家带来了挑战自我的勇气。大家给他掌声!(感谢性鼓励)
师:有喜欢读它的女生吗?(一女生读)大家认为读得怎样?(生点评)
师:你是大家心目中的朗诵高手,读得很有感情。最后一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后半句节奏再慢一点就更有味道了。最后一句,再来一次,我相信你能读得更好!(赋能性鼓励)
生再读。(师生鼓掌)
以上教学片段中,老师就综合运用了描述性鼓励、感谢性鼓励和赋能性鼓励,这既能激励学生,又引导学生掌握了朗读的技巧。此外,对优秀学生,可以先肯定优点再指出其不足之处;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宜先指出不足再对其做得好的地方大力表扬。“虽然……,但是……很好”,这样的评价语比起“虽然……很好,但是……不好”更具鼓励性。评价语的激励性,可以使学生重拾信心,尝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其内驱力,进行深入探究,达到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教学语言并非一种技术,而是一门艺术。精练干净而带有感染力的语言能激发学生潜能和学习自主性;反之,零碎模糊、随意马虎的语言会挫伤学生的自尊,遏制学生的表达欲和思维发展。新课改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也对老师有限的课堂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用有感染力的导入语创设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用富于情感的范读引导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运用精练的问题语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升课堂讨论的有效性;用巧妙的评价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既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又不失语文味。
参考文献:
[1]张彬福.怎样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