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实施的困境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fei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化;困境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实施的现状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第四条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中指出: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专题教育可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从《纲要》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要进地方课程或者是由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但是就笔者所在的区来说,心理课的开设情况并不乐观,真正开课的学校屈指可数。近几年来,笔者所在市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2015年出台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从2015年春季学期开始,各中小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课程计划、列入课表,每两周一课时。
  两年间,各校的课程实施仍然不十分乐观,存在以下一些状况:有的学校根本没有按照文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没有纳入课程计划,更不要说进课表了;有的学校为了应付检查只是在课表上显示,用其他的课程代替;有的学校把所有的班会课都改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也许班会课上会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但毕竟不是所有的班主任都具有专业的心理学背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收效甚微;仅有的一两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校,在遇到考试或其他重要活动时,往往把心理课先冲掉。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实施受阻的原因
  (一)教育政策执行者的原因
  在我国,教育政策主要由各级人民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负责执行。政策执行者是政策执行活动的行为主体,在政策执行中发挥主导作用。在本文所涉及的教育政策的执行者更多的是学校的负责人。教育政策执行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实施的影响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1. 教育政策执行者的认识不足
  首先,教育执行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一门课,开设课程会占用学生文化课的时间,认为学生在学校以学习为主,其他都是次要的。学校有个心理咨询室就可以了,心理教师负责把有问题的学生辅导好就行。许多学校的领导认为只要学生不出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算完成任务,万事大吉了。其实,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会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可见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绝不是仅仅解决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由于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有了问题也不敢走进心理咨询室,或者是学生平时课余时间太少,根本没时间去咨询,所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很有必要。据笔者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学生都很想上心理课,兴趣很高。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一次在高考前的半个月,笔者主动联系校领导,要求给高三学生开一次考前心理放松讲座,得到的答复却是否定的。理由一是时间紧张,二是怕开了讲座学生会更紧张。可见,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认识不足,严重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
  其次,教育执行者对政策的权威性认识不足。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是比较权威的。但是在一级一级执行到地方的时候就失去了权威性和约束力,所谓“天高皇帝远”,而且一直没执行也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所以,看似很权威的文件在真正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得到权威的保障。那么针对笔者所在的市出台的《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通知》,为什么很多学校还是没有实施呢?究其原因,很多学校的领导者都抱着一拖再拖,能躲就躲的态度,对政策缺乏权威感的认同,认为上面的领导都认识熟悉,到时候真正检查的时候可以靠所谓的 “关系”蒙混过关。所以,虽然2015年春季就颁布了这一政策,真正执行的学校寥寥无几。
  2. 教育政策执行者的多重利益矛盾冲突
  教育政策执行者具有多重社会身份,既是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的代表,又是地区和部门利益的代表。因此,在教育政策执行的过程中社会整体利益、 地区利益、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存在冲突和斗争。 当这些利益相互协调、在方向上彼此一致时,教育政策能够得到良好的执行;但当这些利益之间彼此冲突,难以协调,地区利益、 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又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时候,教育政策的执行容易出现问题,可能发生扭曲和变形。教育是伟大的事业,因而教育政策执行者具有“公益人”的特点;而按照亚当·斯密:“经济人”的观点,每个人在从事活动时,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而教育政策执行者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具有“经济人”的自利倾向。当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各个部门之间又存在利益的冲突,观点的不一致时,他们往往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面进行贯彻实施,而对不利于自己的政策内容则进行抵制、推诿,或者是提出附加的要求,或干脆放弃执行,因而导致政策的失真。就笔者所在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实施来说,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是由学校的教学校长主管,纳入教学计划,分配具体的课时。课时分配下来,具体在课程表上的体现由教务处安排。但就目前现状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被纳入学校德育范畴,属于德育处分管。作为学校的教学校长来说,肯定是希望学校的成绩提高,有高分,高升学率。而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在高考的范围内,没有衡量的指标,即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一些成绩,功劳也归德育处。站在德育处的角度来看,是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心理课程的开设反而可能会占用心理老师更多的时间,导致不能完成其他德育工作。所以站在“经济人”的角度,开设心理课在各部门和执行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而执行者们又缺乏宏观的责任意识,导致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遭遇阻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实施的资源不足   教育政策执行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财力、信息和权威资源,是实施教育政策必备的物质基础。
  就人力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首先得有心理教师。据笔者调查,到目前为止,全区通过教育系统招聘的、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职心理教师不足10人,其他心理教师都是兼职。今年区教育局组织每校一名教师参加免费的心理咨询师培训,这样就保证了每所学校至少有一名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教师。当然以后每年都会进行,逐步扩大教师队伍。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能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师远远不够。笔者所在学校只有笔者一个人孤军奋战,开课的话只能在其中的某个年级开,而且课时量也比较大。
  从财力上说,真正开设好心理课,需要一个标准的团体辅导室。因为心理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更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如果在普通的教室上课,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效果不好。但是,建团体辅导室、宣泄室等这样的专门教室,对学校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力支出,这也影响了政策的实施。
  另外,信息和权威资源对目前在职的心理教师来说是比较匮乏的。心理教师没有教材,没有参考书,没有教研活动,没有权威系统的资源网站,这一切都让心理课的开设难上加难。
  (三)政策执行的监督、评估机制不健全
  政策执行的监督、评估是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性活动,是政策过程科学化的必然要求,机制的运行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最后的政策效果。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实施的过程中,笔者所在区的监督部门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其一,监督、评估机构权力过小。我区对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监督的部门主要是区教育局德育办,虽然德育办每年都会给各学校下发通知要求要开足开齐心理健康教育课,并会在固定时间检查,但由于其权力过小,对存在的问题并不能起到很好的督改作用。
  其二,缺乏监督、评估的环节。监督和评估环节的科学和规范化是政策顺利执行的有效途径。如果缺乏此环节,就会出现政策执行的偏差。就笔者所在区为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文件是每学年开学初发到各校,但是在平时,很少有人来督查,学期末也没有总结性的评估,对课程的开设缺乏一个长效的监督机制。
  三、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实施任重而道远,为了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笔者认为需从四个方面入手。首先,对学校的领导加强心理健康意识教育,让他们从思想上认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再次,监督部门要做好细化工作,好的表扬,不好的批评,对监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轻描淡写,对好的经验要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最后,要做好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培训工作。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中学,徐州,221000)
  编辑/张 帆 终校/于 洪 王抒文
其他文献
一八九0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以《经济学原理》一书开启了“英国经济学的新时代”。按照最初的计划,此书只是他的鸿篇巨制的第一卷,此后他便着手写作第二卷,但计划一再被扩展,最终却没能实现。一九一九年《工业与贸易》一书终于问世,在他去世前一年《货币、信用与商业》出版,这两本书可以视为《经济学原理》的姊妹篇。按照熊彼特的说法:“这三部书全都很重要——谁要是只晓得有《经济学原理》这本书,谁就没认识马歇尔。”
说文人无行,大抵多与酒和女人有关。女人也是可谋一醉的,异域如英国“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温莎公爵,不是便颇像酒后的行为,傻态可掬吗?至于日本以前流行的“情死”,更有点一醉方休的味道了。但女人,即使如何美丽,能让人一醉的或许并不乏,如图“常醉”乃至长醉,便甚难。无行文人,虽然有喜新厌旧一法,也总觉得不如杯中物更加可靠,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灌将下去,便能如梦如幻,奇趣百生。  自然,人生也可醉于其它:宗教、
摘要:生活中,大部分新手咨询师都会经历挣扎、焦虑和自我否定:担心来访的学生不喜欢自己;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担心犯错,让咨询漏洞百出……本文分析了新手咨询师在咨询中常见的误区——忽視案主表述,聚焦自我表现;自我加压,承担太多责任;注重权威认同,忽视自我架构;缺少自我检视,陷入反向移情,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手咨询师;专业成长;咨询误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关键词〕循环日记;沟通;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学生的成长,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日趋丰富,本来天真、幼稚的一颗童心变得成熟多虑,有的甚至开始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呢?我校“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尝试采用写循环日记的方法,搭建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想沟通、心灵交流的桥梁。学生拿起手中的笔,轮流把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受
东汉士人已将手迹当作人的面目来对待。窦章与书马融,遣下人孟陵奴送达,凡“两纸,纸八行,行七字”,马融报书云:“赐书,见手迹,欢喜何量,见于面也。”(《后汉书·窦融传附窦章》注引)蔡邕也说过类似的话:“相见无期,唯是书疏,可以當面。”(《全汉文》卷七十三)及至南朝,江南谚云:“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也。”  魏晋时期有尺牍之学,士人不但重视尺牍的文辞,而且看重尺牍的书法,所谓“言尺牍而专重书法”,“言书
〔摘要〕在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导致这种冲突的主要原因是:过于强调道德认知教育,忽视了由知向行的转化过程中道德情感的支持作用和道德意志的保障作用,最终影响了道德行为的顺利转变。  〔关键词〕道德认知;行为实践;转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9-0031-02  心
提要:佥妻制度发韧于明代军制,旨在抑制军士逃亡,对清勾、解军等军政影响深远。早期佥妻主要用来辅助完成清勾军政,弘治以后佥妻制度逐渐脱离清勾军政独立存在。起初,军士无妻者只解本身,随着佥妻条例强制效力的加强,无妻者改由军户或地方为之娶买,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佥解的军士、军妻数量,但也加深了军妻觅雇的弊端。解军及佥妻以其广阔的影响力笼罩着明代社会。有司将佥妻等徭役平均分摊到各里图的决策,减轻了军政负担,避
〔关键词〕七选三;生涯决策平衡单;高中生  【理论基础】  生涯决策平衡单经常被应用于问题解决和职业咨询中,用以协助咨询者系统地分析每一个可能的选项,判断分别执行各选项的利弊得失,然后依据其在利弊得失上的加权计分排定各个选项的优先顺序,以执行最优先或偏好的选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识别和确定问题;确认决策标准;评估标准;打分;计分并确定最终方案。我们发现决策的量化分析都建立在决策标准的基础上,那
媒体:Tennis365作者:Kevin Palmer在许多网球爱好者看来,纳达尔退出美国网球公开赛的决定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但他的缺席还是会给网球运动带来巨大震动。这位去年美网男子单打冠军宣布:“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遵从内心,暂时不去美国旅行。”这也意味着在新冠疫情的持续威胁下,正努力迎来复苏的网球运动又一次遭遇沉重打击。纳达尔表达了对前往美国的担忧,他不应该因此受到批评。毕竟,美国的疫情还很严重
极简并不是指吃饭只吃一个菜,舍不得花钱等,而是放弃无效的事情,最大限度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做一些有用的事,从而获得更大的快乐和幸福。每一天都要好好珍惜,最大限度地让自己过得快乐。可以出去旅游,就别坐在家里发呆;可以出门走走,就别躺在床上无聊。  欲望极简。了解自己的真实欲望,不受外在潮流的影响,不盲从,不跟风。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正确的、有效的欲望上,比如健康养生、照顾家庭、关心朋友、追求美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