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毓禅:协和高级护校第一位中国校长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bai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协和大院”是1917年随着北京协和医院的建立而修建起来的花园洋房大院,现在的地址是北京外交部街59号院,一百年来一直居住着协和医院的医生们。一批曾在大院里居住过的协和医院大师级名医,如林巧稚、黄家驷、吴蔚然……这些名医皆中国第一流医学专家、教授,很多都是中国某医学学科或分支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他们的人生精彩纷呈,很多故事具有传奇色彩,不仅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珍贵资料,更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生命写照。
  外表柔曼而内心坚定不移
  聂毓禅(1903—1997)自幼敬佩她的父亲,受其思想影响甚深,立志长大后要对社会有所作为。从天津中西女子中学毕业时,聪明过人、学习成绩优良的聂毓禅被保送南开大学,但她却放弃了。为什么?原来她立志当一名医生,为摘掉中国人“东亚病夫”的帽子出把力。1923年秋,她被协和医学院录取,这是全国最难考的大学,能考进去的不是“学霸”而必须是“学神”。
  但入院不久,她就向协和医学院教务处提出了从医学院转入护校的申请,原来,她接触到一些护校的同学,受到了感染;特别是有一位手术室护士是她中学同学的母亲,这位阿姨经常向她介绍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述说整个国家护士比医生更缺少的状况,鼓励她转入协和护校学管理,这样将来会比当一个医生更有益于社会。
  受此影响,聂毓禅反复思考,觉得护理的确是卫生保健事业的一个重要环节,自己应该改学护士。然而一连几次都未得到批准。为什么?因为当时护士的社会地位很低,工资也低,在许多医院里其实就是廉价劳动力。校方担心她是一时的冲动,几次劝诫不成,便提出必须经过家长的同意才能批准。
  最终,聂毓禅在开明的父亲支持下,转入协和高级护校。聂毓禅在该校苦读4年,于 1927年刚一毕业即被聘为协和医院病房的副护士长。她在病房中努力做事,主动了解病人的情况,分析他们发病的原因。谁知这些切身的工作,又一次促使她改变了自己,决心放弃协和护士的高薪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去从事“防病于未然”的公共卫生护理工作,又一次实现了自己贡献社会的愿望。
  中国第一位协和高级护校校长
  1929年,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使她获得了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修的机会。1930年她又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学习“护理教育”及其他课程,于1931年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学成回国后,担任了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公共卫生护理主任,培养了中国早期的一批公共卫生护士,拓宽了中国预防医学领域。
  1936年,聂毓禅不满意自己的学识水平,再次赴美深造,进入密歇根大学,1938年获理科硕士学位,并得到攻读博士生的奖学金。这时,国内抗日战争的炮火已经打响,她选择放弃奖学金,起程回国。
  本来,她打算到北平看望老母亲后就奔赴内地战场。但聂毓禅回国的消息被协和医学院胡恒德院长获悉,力聘她接手协和高级护校校长之职:“协和医学院护校是国内唯一的高级护校,现在要把校长职务交给中国人。你接替校长职务,可以培养许多护士人才,她们可以到全国各地发挥作用,这不比你一人去内地更有意义吗?”聂毓禅被说服,1938年先作为校长助理协助工作,1940年正式接任护校校长职位。
  协和高级护校的前三任校长都是美国人,聂毓禅此番接受校长职位,是该校的第一位中国人,当时她年仅37岁,同时还受聘兼任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之职。她每天早上6点半就到办公室工作,不仅注重护校的高水平教学,设置了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化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也十分重视对护士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亲自讲授护士伦理学。她还要求教授临床护理的教师们,必须兼任实习医院病房督导员,把课堂所学的与病房所做的互动起来。她还制定了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全面激发师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然而,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协和医院突然被日军占领!聂毓禅暗地里把学生分散到道济、同仁、妇婴、中和等医院实习,并借地方安排教师上课,使学生得以完成了学业,并参加和通过了隐蔽进行的中华护士学会的毕业会考;对教职员则发给证明,以便另谋工作。她在这极度困难情况下的负责到底的精神,使所有师生无不为之感动、感激。
  1943年春,聂毓禅把师生们都妥善安置后,便奔赴成都,准备在那里恢复协和护校。当时华西大学正建筑新医院,支持她复校的行动。很快,聂毓禅就从成都各大学招到了已修毕护校预科要求的各學科学生,9月在尚未全部竣工的新医院里,因陋就简地开学了。她还开办了一个两年制的师资进修班,解决护校教师不足的问题。
  桃李满天下
  1945年8月,抗战终于胜利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决定把协和护校迁回北平。1946年4月24日,聂毓禅率领全校60多名师生,分别乘三辆大卡车,告别成都,踏上返回北平的征途。全体师生终于在6月中旬安全抵达北平。又经过一系列艰难的复校建设,协和高级护校于10月1日开学了……
  1954年她被调入新建不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1979年解放军总医院重新请她回京当副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聘请她为护理部名誉主任。
  她执教多年努力多年奋斗多年,桃李满天下。她的旅美护校学生以她的名义设立了“聂毓禅奖学金”,她一直顽强地活到了95岁高龄……我们永远怀念她!
  据《协和大院》韩小蕙文整理
其他文献
今年春天,纪念澳门回归的32集年代剧《澳门人家》,继2019年11月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后,又相继在多家地方卫视热播,创下收视新高。江珊在剧中扮演的女主角“宋曼琴”,给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江珊的成名之路颇为坎坷,可以说是浸透着泪水。她的情感生活也很沧桑,与男星高曙光离婚至今已17年,对方早已再婚生子,而她却依然是单身……  年轻任性,很草率地就从人艺辞了职  江珊,1967年出生于
期刊
刘欢久无消息了,于是,各种各样关于他的传说不胫而走,有人说他健康出了问题,有人说他退出了歌坛,还有人说他出国定居。其实,刘欢哪儿也没去,就在北京、家中。用他自己的话说,真相就是“我停了一阵子,让生活拐了个弯儿。拐弯儿之后,我才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唱歌,而是家人的健康和幸福安宁……”以下是刘欢自己写的一篇感悟———  忙碌半生,多少情怀在忙碌中迷失  算起来,我正式入行是从1985年参加首届北
期刊
“那天阳光正好,我坐在隔离点的长廊上,正好一个小姑娘依偎在我怀里说她第一次进仓的感受,另一个队员就帮我们俩照了张相。”照片上,姑娘亲昵地搂着刘云,看起来真的就像是母女一样。背景里的树叶透着绿,位于南京国际会议中心医学观察隔离点,已经开始有了一点隐隐的夏意。  刘云是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也是江苏省人民医院此次派出的一支200多人援鄂重症医疗队的队长。从新冠肺炎疫情风暴中心重回广州路300号的故地,
期刊
近日,董明珠接受央视新闻《面对面》栏目专访,探讨在疫情下企业面临着怎么样的压力、需要从哪些方面突围,看董明珠如何带领一个有着九万员工的企业应对疫情、寻找持续发展之路。  网友的骂是对格力的关心  5月10日在快手不是董明珠第一次直播带货,4月24日在另一个社交平台,她的首秀迎来了431万人围观,但销售量却只有22.53万元,被称为直播首秀翻车。一些媒体写道:“以為钱很好赚,是董明珠的幻觉”。  董
期刊
即便对古典音乐并不热衷的听众,也多多少少听过吕思清的名字。中国国家大剧院、维也纳金色大厅、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伦敦皇家歌剧院……在这些世界顶级音乐殿堂里,经由其手指抚出的小提琴旋律,绕梁入耳。  标志性的微卷头发,精湛的演奏水准,多年来,吕思清一直活跃在舞台上。或许正因为频频相见,人们常常忘记了他的年龄,当年那个夺得国际上最重要小提琴比赛之一———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的1 7岁男孩,如今也
期刊
对于一名职业运动员来说,职业生涯的巅峰期,只有短短的数年时间,所以,职业运动员都会格外地珍惜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绝对都会一心扑在运动上,不允许有任何事来干扰他们的训练和在运动场上争金夺银。不过凡事总有例外,比如我国的田径运动员刘虹,就在自己刚刚获得大满贯之后,选择了退役回家,结婚生子,直到两年后,又宣布复出。而且是一复出,就又打破了一项世界纪录,还赢得了一座世锦赛的奖杯。  刘虹,1987
期刊
5月10日,30集年代冒险剧《古董局中局2》在腾讯、爱奇艺等网络平台同时首播。著名歌星沙宝亮跨界发展,在剧中饰演了警察“方震”,给观众展示了他的另一种不同的风采。当年,沙宝亮凭一曲《暗香》名动歌坛,这些年,他一直活跃在一线。他的妻子朱娜曾是一名演员,后回归家庭,当起了全职主妇。  沙宝亮与妻子共过患难,然而就在他成名后,经济条件好转时,他们的婚姻却迎来了考验……  01  沙宝亮与朱娜是初恋,两人
期刊
我母亲在旧中国读过女子学校,肚子里有墨水,所以我是在她讲故事的摇篮里长大的。  母亲留给我的这两个故事  在许多的故事中,有两个,她反复地给我讲过许多次。  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孩子,从小有偷东西的毛病。开始只是偷邻居的一根葱一头蒜,当他拿回家时,他娘不仅不制止,反而称赞他能干、懂事。于是孩子越偷越大,最后被判了死刑。在刑场上他说他想见娘最后一面,娘来了;他又说他想吮娘最后一口奶。娘依了
期刊
2020年3月,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著名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王丽达,推出MVT《等着我,亲爱的人》,以歌声向白衣战士致敬。王丽达曾4次参加央视“青歌赛”,两次夺得专业组民族唱法银奖,2010年夺得金奖。她还是全国音乐“金钟奖”民族组金奖得主。她演唱的《亲吻祖国》《五百里》《和谐大家庭》等代表作,深受歌迷喜爱。王丽达的丈夫汤子星也是著名歌手,是中国音乐“金钟奖”流行组金奖得主。他声线宽厚,
期刊
不久前,著名主持人倪萍的一场直播火了:她在直播间与五家实体书店连线,推荐好书。此前,白岩松、敬一丹等名人已相继“直播带店”,为书店加油。倪萍觉得,经过几次直播,在观众的心目当中,实体书店也许会有了一层光芒。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而这种光芒,提示人们去实体书店买书,让孩子们也喜欢实体书店,意义可能比“带店”更有力量。  添一把火  对倪萍来说,“直播带店”其实是个全新的尝试。在本次直播中,倪萍与湖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