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本体论阐释学、接受美学、文本学和读者反应理论的兴起与发展,当代文本解读观正在发生变革,过去只注重“作家作品”的解读模式,已经开始向“文本-读者”转变。虽然我们对解读的理论认识在不断提升,然而,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文本解读被架空这一现象却日益突出。架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忽略文本的品悟、忽略情感的体验、忽略思维的提升。如何解决文本解读被架空的问题呢?我以为主要要做以下三点:
1 文本解读,必须落实到文字
多元解读无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这种没有建立在语言文字品悟理解基础上解读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往往天马行空,从而使多元解读成为显得灵动有余而根基不足,带来的往往不是“解读”,而是“误读”。
我以为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将文本的解读落实到语言文字的品悟中来。这首先是语文课自身的特点所决定。因为语言文字应该是语文课的根本。如果缺少语言文字的品味,很大程度上也就缺少了语文味。其次也是由当代教学行为从“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这一思想决定的。
六年级《林冲棒打洪教头》,节选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提起《水浒传》,最先想到的一定是那一百零八位好汉,那个性各异的形象已经成为中国文化长廊中永不陨落的辉煌。相对而言,《武松打虎》中那个打斗的过程是写得相当的精彩。但是本文,林冲与洪教头的打斗过程只用了廖廖数笔。要知道:林冲可是《水浒传》中顶尖的高手——曾经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来的梁山五虎上将之一啊。为什么会这样呢?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由于施耐庵江郎才尽,第二就是施耐庵刻意而为。
江郎才尽,那么,我们就有讨论的必要,但如果是刻意而为,那么,我们要问:林冲高在哪?我们如何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林冲高手的形象?
在一次课堂中,学生找到了一个字——“看”,围绕着“看”字,学生谈了许多看法,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点:
(1)见识高。洪教头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如果不是武功高强,是不可能看出洪教头的弱点。
(2)反应快。在“看”过程,时间是如此的短,但就在这瞬间,林冲找到了战胜洪教头的方法,一下子将他打倒在地。
(3)心理好。从“看”字,看到了林冲心理素质好,临危不乱。如果不是武功高强,胸有成竹,是不可能做到临危不乱,面对气势汹汹进攻的洪教头还能沉着冷静地“看”。
将林冲的深藏不露的高手形象,通过一个“看”字展现出来。这才是将文本的解读落到了实处。
2 文本解读,必须注重体验
西方体验美学理论认为,一个文本是作家的一种体验,解读一个文本就是体验作家的体验,体验作家体验过的世界,是一种体验的体验。如何让学生产生体验呢?我觉得除了创设情景,多媒体技术演示,表演等之外,最为重要的是朗读。朗读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技巧,更是一种体验作者体验的重要方式。《沧浪诗话》这样说:“诗者,吟咏性情也”。如果说,作诗,吟咏是表达感情,那么读诗,就是体验这种感情,因此,我们的朗读,需要技巧的指导,更需要是对体验的引导。建立文本理解的基础上的朗读,将更能让学生体验出作者的体验。
《理想的风筝》是一篇文辞皆美的作品,文中的刘老师是一位身有残疾却热爱工作,幽默乐观的好教师。对于这样一位老师,作为学生的作者苏叔阳是尊敬与同情并存的,尊敬学生容易理解,但是同情却不易体验。如何让学生体验呢?我选择了文中有两句话。
“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了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也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已经用得油亮的拐杖支撑着。”
第一句,是直接对情感的表达。相对来说学生易于理解。其中,有一个字,我着重进行了分析。那就是“泛”,相对而言,“泛”与“涌”是不同的感觉。“涌”来得快,来得猛。但“泛”来得轻,来得深,潜在心底,不仔细品味难以看到,但却真真切切地存在,而且更为持久。
第二句,却不是情感的直接抒发,而是对刘老师身体的客观描述。描述看似客观,其实蕴藏着主观的情感。这份情感在于一个标点:逗号。在“而左腿”之后的一个逗号。
课堂之中,我选择了指导朗读来体验这份情感,当然,这份指导,不是建立在对技巧的指导上的,而是引导学生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对文字标点进行解读,然后再通过朗读表达。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学生的朗读低沉,缓慢,而带有一些凝滞的感觉。将作者的那份惋惜,那份“不忍心说出来”的感觉充分表达出来。
3 文本解读,必须落实到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才是语言的本质。语文课应该注重语言的训练,但是仅仅注重语言训练就会导致语言华丽,内容空洞,而表现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学生的长篇大论,往往辞不达意,缺少思维的内涵。对小学生来说,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是学会思考的重要方面。问题可以成为学生思维的生长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更有利训练学生的思维。
《鞋匠的儿子》一文讲的是美国总统林肯在首次参议院演说之前,受到参议员羞辱的故事。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回应羞辱的时候,林肯居然流下了眼泪?
为了让学生能够关注这个问题,在课堂之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步骤:
3.1读懂羞辱。在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中,感受参议员对林肯的羞辱。这里学生能够感受的傲慢,大笑,鞋匠的儿子,往往会忽略一个词是“记住”。要林肯记住的至少有三层:鞋匠,是一个卑微的职业,不仅针对林肯,也针对着林肯的父亲,暗示了林肯父亲的卑微,同时也意味着林肯没有资格当总统,甚至还有以后你得听“我”的意味。
3.2引导读书。一般人会怎样做?面对羞辱,都会奋起反击。当然但也会有学生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林肯会怎样做呢?读一读课文三~六节,你发现了什么奇怪的地方?
3.3反复质疑。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能够发现“林肯流下眼泪”这个问题,但还不够。这还激不起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引導学生继续追问?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林肯的朋友,面对他流泪的情景,你会怎样质问他?为什么堂堂总统要在参议院流泪?为什么堂堂美国总统要在第一次在参议院演讲时,面对参议员的嘲讽竟然流下了眼泪?一个堂堂的美国总统,一个从平民一直奋斗成为美国总统的人,曾经有过多少艰辛,曾经面对多少困难,你没有流泪,但今天第一发表演讲,面对一句嘲讽就流泪了?
这样的质问,不是一个形式问题而是一个思维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样的思维铺垫下,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再读林肯的发言,找到问题的答案了。
总之,文本解读,文本解读落实到文字品悟,情感体验与思维发展结合起来。只有如此,才不至为解读而解读,才能够在解读过程中,将学生语言文字的发展与情感的体验与思维的成长结合起来。
1 文本解读,必须落实到文字
多元解读无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这种没有建立在语言文字品悟理解基础上解读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往往天马行空,从而使多元解读成为显得灵动有余而根基不足,带来的往往不是“解读”,而是“误读”。
我以为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将文本的解读落实到语言文字的品悟中来。这首先是语文课自身的特点所决定。因为语言文字应该是语文课的根本。如果缺少语言文字的品味,很大程度上也就缺少了语文味。其次也是由当代教学行为从“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这一思想决定的。
六年级《林冲棒打洪教头》,节选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提起《水浒传》,最先想到的一定是那一百零八位好汉,那个性各异的形象已经成为中国文化长廊中永不陨落的辉煌。相对而言,《武松打虎》中那个打斗的过程是写得相当的精彩。但是本文,林冲与洪教头的打斗过程只用了廖廖数笔。要知道:林冲可是《水浒传》中顶尖的高手——曾经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来的梁山五虎上将之一啊。为什么会这样呢?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由于施耐庵江郎才尽,第二就是施耐庵刻意而为。
江郎才尽,那么,我们就有讨论的必要,但如果是刻意而为,那么,我们要问:林冲高在哪?我们如何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林冲高手的形象?
在一次课堂中,学生找到了一个字——“看”,围绕着“看”字,学生谈了许多看法,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点:
(1)见识高。洪教头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如果不是武功高强,是不可能看出洪教头的弱点。
(2)反应快。在“看”过程,时间是如此的短,但就在这瞬间,林冲找到了战胜洪教头的方法,一下子将他打倒在地。
(3)心理好。从“看”字,看到了林冲心理素质好,临危不乱。如果不是武功高强,胸有成竹,是不可能做到临危不乱,面对气势汹汹进攻的洪教头还能沉着冷静地“看”。
将林冲的深藏不露的高手形象,通过一个“看”字展现出来。这才是将文本的解读落到了实处。
2 文本解读,必须注重体验
西方体验美学理论认为,一个文本是作家的一种体验,解读一个文本就是体验作家的体验,体验作家体验过的世界,是一种体验的体验。如何让学生产生体验呢?我觉得除了创设情景,多媒体技术演示,表演等之外,最为重要的是朗读。朗读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技巧,更是一种体验作者体验的重要方式。《沧浪诗话》这样说:“诗者,吟咏性情也”。如果说,作诗,吟咏是表达感情,那么读诗,就是体验这种感情,因此,我们的朗读,需要技巧的指导,更需要是对体验的引导。建立文本理解的基础上的朗读,将更能让学生体验出作者的体验。
《理想的风筝》是一篇文辞皆美的作品,文中的刘老师是一位身有残疾却热爱工作,幽默乐观的好教师。对于这样一位老师,作为学生的作者苏叔阳是尊敬与同情并存的,尊敬学生容易理解,但是同情却不易体验。如何让学生体验呢?我选择了文中有两句话。
“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了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也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已经用得油亮的拐杖支撑着。”
第一句,是直接对情感的表达。相对来说学生易于理解。其中,有一个字,我着重进行了分析。那就是“泛”,相对而言,“泛”与“涌”是不同的感觉。“涌”来得快,来得猛。但“泛”来得轻,来得深,潜在心底,不仔细品味难以看到,但却真真切切地存在,而且更为持久。
第二句,却不是情感的直接抒发,而是对刘老师身体的客观描述。描述看似客观,其实蕴藏着主观的情感。这份情感在于一个标点:逗号。在“而左腿”之后的一个逗号。
课堂之中,我选择了指导朗读来体验这份情感,当然,这份指导,不是建立在对技巧的指导上的,而是引导学生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对文字标点进行解读,然后再通过朗读表达。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学生的朗读低沉,缓慢,而带有一些凝滞的感觉。将作者的那份惋惜,那份“不忍心说出来”的感觉充分表达出来。
3 文本解读,必须落实到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才是语言的本质。语文课应该注重语言的训练,但是仅仅注重语言训练就会导致语言华丽,内容空洞,而表现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学生的长篇大论,往往辞不达意,缺少思维的内涵。对小学生来说,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是学会思考的重要方面。问题可以成为学生思维的生长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更有利训练学生的思维。
《鞋匠的儿子》一文讲的是美国总统林肯在首次参议院演说之前,受到参议员羞辱的故事。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回应羞辱的时候,林肯居然流下了眼泪?
为了让学生能够关注这个问题,在课堂之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步骤:
3.1读懂羞辱。在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中,感受参议员对林肯的羞辱。这里学生能够感受的傲慢,大笑,鞋匠的儿子,往往会忽略一个词是“记住”。要林肯记住的至少有三层:鞋匠,是一个卑微的职业,不仅针对林肯,也针对着林肯的父亲,暗示了林肯父亲的卑微,同时也意味着林肯没有资格当总统,甚至还有以后你得听“我”的意味。
3.2引导读书。一般人会怎样做?面对羞辱,都会奋起反击。当然但也会有学生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林肯会怎样做呢?读一读课文三~六节,你发现了什么奇怪的地方?
3.3反复质疑。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能够发现“林肯流下眼泪”这个问题,但还不够。这还激不起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引導学生继续追问?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林肯的朋友,面对他流泪的情景,你会怎样质问他?为什么堂堂总统要在参议院流泪?为什么堂堂美国总统要在第一次在参议院演讲时,面对参议员的嘲讽竟然流下了眼泪?一个堂堂的美国总统,一个从平民一直奋斗成为美国总统的人,曾经有过多少艰辛,曾经面对多少困难,你没有流泪,但今天第一发表演讲,面对一句嘲讽就流泪了?
这样的质问,不是一个形式问题而是一个思维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样的思维铺垫下,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再读林肯的发言,找到问题的答案了。
总之,文本解读,文本解读落实到文字品悟,情感体验与思维发展结合起来。只有如此,才不至为解读而解读,才能够在解读过程中,将学生语言文字的发展与情感的体验与思维的成长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