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倡导幼儿自主发展的理念中,把教师的发展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把这种观念转化为行动,必须通过实践,而师幼互动则是最好的实践行为。
一、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一:剪纸活动中,老师要求幼儿能够照着自己的示范,剪出小猫的样子。浩浩没有看老师,也没有看示范图,只是低头用心地剪着。这时老师发现浩浩没有跟着自己剪,就说:“浩浩,你这样剪是不对的,应该这样剪。”老师边说边手把手地教浩浩应该怎样剪。
案例二:语言活动课上,老师讲完故事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小兔的桃花瓣都送给谁了?都被大家当成了什么?”孩子们都积极地举起了小手,老师看也没看后面的孩子,只是就近选择了几个平时能说会道的孩子起来回答问题,然后很快进入到下一个环节。
从上面的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与幼儿互动时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1)互动意识薄弱:案例一中的教师在活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控制着幼儿整个的剪纸活动。此外,幼儿的互动也被局限于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更多的是配合完成老师的预设活动,幼儿向教师提问、同伴之间的质疑提问等平行的互动甚少。
(2)互动模式单一:案例二中的教师比较多地采用一问一答式方法与幼儿互动。忽视了对全体幼儿的关注,使师幼互动的形式单一、贫乏。教师较多地关注与自己亲近的孩子,与之互动机会相对较多,对于和自己距离较远的孩子,则比较容易忽视。
二、构建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
1 师幼间的平等互动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幼儿主动的加工消化,单凭教师一味地灌输,是无法实现教育目的的。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习,不断地观察自己的行为与幼儿的反应之间的动态关系,根据幼儿的表现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幼儿的反应进一步验证自己的行为,构建教师与孩子之间信任、互动的关系。
2 有效观察,激发幼儿的主动性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幼儿的各种表现,从中挖掘教育契机,组织相应的活动,引导幼儿的主动性。例如在户外活动的时候,有一个孩子发现了地上有一只漂亮的七星瓢虫,他的发现吸引了一大群孩子围观,大家热烈讨论起了七星瓢虫,这时候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建议孩子们回到教室,一起来学习有关的知识。
3 创设愉快、宽松、丰富、能动的环境
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幼儿的心声,追求用心相互“倾听”的环境。同时,教师要随时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幼儿的需求去积极鼓励和引导幼儿与环境互动,让幼儿在互动中积累经验,体验成长的乐趣。
三、新教师专业成长
1 加强学习,扩充理论
在工作之余,教师要更多地积累专业理论知识,翻阅一些有关师幼互动的相关资料,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促进专业的发展。
2 撰写相关案例,不断提高实践、反思的能力
教师在实施师幼互动行为之后,可以进行一系列反思,并将其撰写为专题案例,同时运用相关策略进行剖析,使之成为理论迈向实践的桥梁。
3 教师的提问策略要从封闭式变成开放式
师幼之间的互动是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完成的,以往教师在设计提问的同时也设计好了答案,常采用封闭式的提问方式。教师的提问应从幼儿的兴趣切入,追随幼儿,引发幼儿探讨,满足不同个性幼儿的需求,提问应富有弹性、针对性。
4 与幼儿更亲近,了解幼儿的需要
在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建立了良好、和谐的师幼关系,他们在老师面前就会大胆地展现自己,和老师走得更近。
教师只有赢得了幼儿积极的配合和响应,师幼互动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影响力,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才能得以提升。
一、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一:剪纸活动中,老师要求幼儿能够照着自己的示范,剪出小猫的样子。浩浩没有看老师,也没有看示范图,只是低头用心地剪着。这时老师发现浩浩没有跟着自己剪,就说:“浩浩,你这样剪是不对的,应该这样剪。”老师边说边手把手地教浩浩应该怎样剪。
案例二:语言活动课上,老师讲完故事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小兔的桃花瓣都送给谁了?都被大家当成了什么?”孩子们都积极地举起了小手,老师看也没看后面的孩子,只是就近选择了几个平时能说会道的孩子起来回答问题,然后很快进入到下一个环节。
从上面的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与幼儿互动时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1)互动意识薄弱:案例一中的教师在活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控制着幼儿整个的剪纸活动。此外,幼儿的互动也被局限于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更多的是配合完成老师的预设活动,幼儿向教师提问、同伴之间的质疑提问等平行的互动甚少。
(2)互动模式单一:案例二中的教师比较多地采用一问一答式方法与幼儿互动。忽视了对全体幼儿的关注,使师幼互动的形式单一、贫乏。教师较多地关注与自己亲近的孩子,与之互动机会相对较多,对于和自己距离较远的孩子,则比较容易忽视。
二、构建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
1 师幼间的平等互动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幼儿主动的加工消化,单凭教师一味地灌输,是无法实现教育目的的。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习,不断地观察自己的行为与幼儿的反应之间的动态关系,根据幼儿的表现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幼儿的反应进一步验证自己的行为,构建教师与孩子之间信任、互动的关系。
2 有效观察,激发幼儿的主动性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幼儿的各种表现,从中挖掘教育契机,组织相应的活动,引导幼儿的主动性。例如在户外活动的时候,有一个孩子发现了地上有一只漂亮的七星瓢虫,他的发现吸引了一大群孩子围观,大家热烈讨论起了七星瓢虫,这时候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建议孩子们回到教室,一起来学习有关的知识。
3 创设愉快、宽松、丰富、能动的环境
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幼儿的心声,追求用心相互“倾听”的环境。同时,教师要随时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幼儿的需求去积极鼓励和引导幼儿与环境互动,让幼儿在互动中积累经验,体验成长的乐趣。
三、新教师专业成长
1 加强学习,扩充理论
在工作之余,教师要更多地积累专业理论知识,翻阅一些有关师幼互动的相关资料,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促进专业的发展。
2 撰写相关案例,不断提高实践、反思的能力
教师在实施师幼互动行为之后,可以进行一系列反思,并将其撰写为专题案例,同时运用相关策略进行剖析,使之成为理论迈向实践的桥梁。
3 教师的提问策略要从封闭式变成开放式
师幼之间的互动是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完成的,以往教师在设计提问的同时也设计好了答案,常采用封闭式的提问方式。教师的提问应从幼儿的兴趣切入,追随幼儿,引发幼儿探讨,满足不同个性幼儿的需求,提问应富有弹性、针对性。
4 与幼儿更亲近,了解幼儿的需要
在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建立了良好、和谐的师幼关系,他们在老师面前就会大胆地展现自己,和老师走得更近。
教师只有赢得了幼儿积极的配合和响应,师幼互动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影响力,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才能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