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7日,美国首都华盛顿,工作人员正在布置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会议会场
大卫·蓝普顿(David Lampton)有一个习惯——虽然用英语表达,但谈及中国关键问题时,就会蹦出一串串地道的中国语汇,比如“维护稳定”、“西部开发”,甚至文绉绉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似乎暗合了他的著名观点:“要研究中国问题,就要设身处地、用中国人的眼光思考”。这位从上世纪70年代中美尚处于隔绝时期就开始学习中文、研究中国,到访中国不下七八十次的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研究系主任,被公认为是美国中国研究界的头牌专家之一。
之所以一直处在中国研究的前沿,大约缘自他总能敏锐而超前地抓住中国最重要的问题——在2001年中美关系处于重重迷雾之中时,他在专著中用了中国的成语“同床异梦”来比喻中美关系的出路;去年出版的专著《中国力量的三面:军力、财力和智力》中,他又指出,西方国家过分执著于中国军力和财力的增长,而事实上,中国的智力——“软力量”的增长,才是最值得关注的。
《瞭望东方周刊》7月下旬在上海见到蓝普顿时,他正在为美国能源部作一个“如何提高中美在民用核能、武器控制和核不扩散领域合作”的专题研究。
在与本刊记者的对话中,蓝普顿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新比喻,即中美关系已经“像一种婚姻关系”,“互相需要,因此不会离婚,但会不停争吵”。与“同床异梦”的时代相比,双方“在这张床上靠得更近了”。
《瞭望东方周刊》:据你所知,中美的能源合作会让哪些行业受益?
蓝普顿:1984~1985年的时候,我与美国国家科学院在太原做过一个关于“清洁煤”的项目。我相信,会从中美能源合作中受益的一个领域就是清洁煤技术。中国在数十年内,可能60%甚至更多的电力供应仍将来自于煤。因此清洁煤技术会是一大潜在领域。
有一种技术叫“碳捕获及存储”,原理是当煤燃烧的时候,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我们希望从空气中拿走二氧化碳,放到其他地方,比如储存在地下。中国和美国都在研究这项技术,而中国的一些地质结构可能会非常适合储存二氧化碳,在这方面中美也有合作空间。
另外,一个不算精确的统计说,目前全世界有约一半的在建工程都在中国。而能源消耗的一个重大来源就是建筑物。因此,如果我们可以在建筑节能方面合作,应该前景不错。还有电动汽车,美国企业也会愿意与中国在电池技术方面合作。此外,中国在风能运用方面比较领先,这一点美国才刚刚开始。
《瞭望东方周刊》:据你所知,中美能源合作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
蓝普顿:两位部长访华时决定的合作建立研究中心是一种方式。另一种自然是美国向中国转让技术。但对于后者,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合约细节,怎样算便宜,怎样算贵,是不是要有补贴,等等。中国当然希望引进的技术越便宜越好。但在美国,技术的持有人不是政府,而是企业,当然希望利润最大化。
因此,我认为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会是(中美能源合作中的)一个问题。
一只鼎的三条腿
《瞭望东方周刊》:目前中美关系似乎非常稳定,合作也很紧密,你认为还有什么问题是可能的“爆发点”吗?
蓝普顿:我认为中美关系目前已经不存在爆发点。
中美关系可能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牢固。即使出现问题,我一般也不担心会有“爆发”。因为中美之间的战略利益基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牢固。
具体来说,上世纪70年代末刚刚建立外交关系的时候,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点并不是互相喜欢,而主要是共同反对苏联的需要。苏联解体后,这个共同利益不存在了。克林顿时期,我们一直在争论这个点,到底是人权、经济,还是其他什么。因此90年代,我们一直没找到一个清晰的共同利益点。
而现在,我们找到了共同战略利益。首先,中美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全球经济;其次,安全,核不扩散、朝鲜问题,正如中国所说,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还有气候稳定。因此,我们在经济、安全和生态方面都找到了共同利益点,就像一只鼎的三条腿,非常稳定。
当然我们在如何达到这些稳定状态上存在分歧。比如中国希望人民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美国当然还是希望美元是世界第一的货币;比如我们都希望朝鲜放弃核武器,但如何达到这个结果我们有不同意见。
因此,我认为哪一方也不会破坏这个关系,因为我们的利益是相似的,只不过在实现利益的路径上存在分歧。就像一种婚姻关系,互相需要,因此不会离婚,但会不停争吵。
这其实也是大国相处的方式。比如美国不喜欢日本的完美主义,俄罗斯麻烦就更大了。因此中美关系也是这样,会比较稳定,但会继续持不同意见,稳定和争执将并行不悖。
《瞭望东方周刊》:你在2001年曾提出过中美“同床异梦”的概念,8年之后,你觉得它还适用吗?
蓝普顿:基本的方式没有变,不过我们现在大概在这张床上靠得更近了(笑)。
《瞭望东方周刊》:如果没有爆发点,最可能出现的麻烦点在哪里?
蓝普顿:以前台湾问题是个麻烦,现在台海局势已经改善。只要这个过程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下去,台湾就不会是一个问题。
还有就是,如果世界经济继续衰退,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加大保护主义力度——这个趋势如果强化,将可能引发中美关系真正的麻烦。经济互利对于中美关系的稳定极为重要。因此如果全球化崩溃,大家都回到经济自治的话,会很危险。
不过,现在看来,各国虽没能完全摆脱保护主义,但问题似乎也不是那么严重。我们双方在保护主义方面都应当有所节制。
我个人的观察是,经济形势好像比我们想象的要好,中国大陆已经有起色,台湾地区以及韩国现在情况也不错。东亚确实在引领世界经济走向健康。
G2不是个好主意
《瞭望东方周刊》:你怎么看待前一阵热炒的中美建立G2的提议?
蓝普顿:我个人认为G2不是个好主意。
美国和中国如果不合作,世界上的很多重大问题就解决不了。但与此同时,如果只有美国和中国合作,仍然解决不了问题——我们还需要其他国家的合作。因此,如果两个国家结成一个排他的俱乐部,说“我们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国家”,只会让其他国家产生疏离感。所以G2实在不是一个有政治智慧的提法。我认为中国和美国只应当说,“我们是战略伙伴,正试图携起手来解决全球性问题”。
两周前我接待了一个来自欧洲的代表团,他们最担心的就是G2。他们问我:“现在中国是你们的最大伙伴了吗?北约怎么办?老朋友们怎么办?”
我们应该记住中国的谦逊传统,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另外要记住,美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商人传统的国家,不仅在商业上如此,在政治理念方面,我们的智库和学者也会争相写书、提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得到了政府的认同。
G2的概念确实指出了世界的重大变化,就是中国的崛起,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采取两国共治的治理方式。我甚至认为它是危险的。
怎么让美国国会议员“受教育”
《瞭望东方周刊》:你在去年的专著中就提出了要重视中国的“智力”,软实力。你怎么看待近期中国媒体“走出去”、扩大世界影响力的做法?怎样做才是有效的?
蓝普顿:我曾多次组织美国议员代表团访问中国。你知道,美国国会议员被认为是对中国最不友好的一群人。而每一次我安排他们访问中国,与中国的普通人接触之后,他们无一例外会有两个共识:第一,中国的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第二,真庆幸我们不需要像中国的领导人一样面对这些问题。
可以说,有了这样的认识,中国之行的目的就达到了,他们就“受到了教育”。
因此,我认为,所谓提高软实力和提升影响力的最简单和有效的做法,就是更加开放,让更多的人亲身来到中国,游客也好,学者也好,商人也好。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能源与环境项目主任孔博、本刊特约撰稿贾敏对本文亦有贡献,特此致谢。)
大卫·蓝普顿(David Lampton)有一个习惯——虽然用英语表达,但谈及中国关键问题时,就会蹦出一串串地道的中国语汇,比如“维护稳定”、“西部开发”,甚至文绉绉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似乎暗合了他的著名观点:“要研究中国问题,就要设身处地、用中国人的眼光思考”。这位从上世纪70年代中美尚处于隔绝时期就开始学习中文、研究中国,到访中国不下七八十次的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研究系主任,被公认为是美国中国研究界的头牌专家之一。
之所以一直处在中国研究的前沿,大约缘自他总能敏锐而超前地抓住中国最重要的问题——在2001年中美关系处于重重迷雾之中时,他在专著中用了中国的成语“同床异梦”来比喻中美关系的出路;去年出版的专著《中国力量的三面:军力、财力和智力》中,他又指出,西方国家过分执著于中国军力和财力的增长,而事实上,中国的智力——“软力量”的增长,才是最值得关注的。
《瞭望东方周刊》7月下旬在上海见到蓝普顿时,他正在为美国能源部作一个“如何提高中美在民用核能、武器控制和核不扩散领域合作”的专题研究。
在与本刊记者的对话中,蓝普顿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新比喻,即中美关系已经“像一种婚姻关系”,“互相需要,因此不会离婚,但会不停争吵”。与“同床异梦”的时代相比,双方“在这张床上靠得更近了”。
《瞭望东方周刊》:据你所知,中美的能源合作会让哪些行业受益?
蓝普顿:1984~1985年的时候,我与美国国家科学院在太原做过一个关于“清洁煤”的项目。我相信,会从中美能源合作中受益的一个领域就是清洁煤技术。中国在数十年内,可能60%甚至更多的电力供应仍将来自于煤。因此清洁煤技术会是一大潜在领域。
有一种技术叫“碳捕获及存储”,原理是当煤燃烧的时候,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我们希望从空气中拿走二氧化碳,放到其他地方,比如储存在地下。中国和美国都在研究这项技术,而中国的一些地质结构可能会非常适合储存二氧化碳,在这方面中美也有合作空间。
另外,一个不算精确的统计说,目前全世界有约一半的在建工程都在中国。而能源消耗的一个重大来源就是建筑物。因此,如果我们可以在建筑节能方面合作,应该前景不错。还有电动汽车,美国企业也会愿意与中国在电池技术方面合作。此外,中国在风能运用方面比较领先,这一点美国才刚刚开始。
《瞭望东方周刊》:据你所知,中美能源合作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
蓝普顿:两位部长访华时决定的合作建立研究中心是一种方式。另一种自然是美国向中国转让技术。但对于后者,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合约细节,怎样算便宜,怎样算贵,是不是要有补贴,等等。中国当然希望引进的技术越便宜越好。但在美国,技术的持有人不是政府,而是企业,当然希望利润最大化。
因此,我认为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会是(中美能源合作中的)一个问题。
一只鼎的三条腿
《瞭望东方周刊》:目前中美关系似乎非常稳定,合作也很紧密,你认为还有什么问题是可能的“爆发点”吗?
蓝普顿:我认为中美关系目前已经不存在爆发点。
中美关系可能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牢固。即使出现问题,我一般也不担心会有“爆发”。因为中美之间的战略利益基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牢固。
具体来说,上世纪70年代末刚刚建立外交关系的时候,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点并不是互相喜欢,而主要是共同反对苏联的需要。苏联解体后,这个共同利益不存在了。克林顿时期,我们一直在争论这个点,到底是人权、经济,还是其他什么。因此90年代,我们一直没找到一个清晰的共同利益点。
而现在,我们找到了共同战略利益。首先,中美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全球经济;其次,安全,核不扩散、朝鲜问题,正如中国所说,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还有气候稳定。因此,我们在经济、安全和生态方面都找到了共同利益点,就像一只鼎的三条腿,非常稳定。
当然我们在如何达到这些稳定状态上存在分歧。比如中国希望人民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美国当然还是希望美元是世界第一的货币;比如我们都希望朝鲜放弃核武器,但如何达到这个结果我们有不同意见。
因此,我认为哪一方也不会破坏这个关系,因为我们的利益是相似的,只不过在实现利益的路径上存在分歧。就像一种婚姻关系,互相需要,因此不会离婚,但会不停争吵。
这其实也是大国相处的方式。比如美国不喜欢日本的完美主义,俄罗斯麻烦就更大了。因此中美关系也是这样,会比较稳定,但会继续持不同意见,稳定和争执将并行不悖。
《瞭望东方周刊》:你在2001年曾提出过中美“同床异梦”的概念,8年之后,你觉得它还适用吗?
蓝普顿:基本的方式没有变,不过我们现在大概在这张床上靠得更近了(笑)。
《瞭望东方周刊》:如果没有爆发点,最可能出现的麻烦点在哪里?
蓝普顿:以前台湾问题是个麻烦,现在台海局势已经改善。只要这个过程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下去,台湾就不会是一个问题。
还有就是,如果世界经济继续衰退,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加大保护主义力度——这个趋势如果强化,将可能引发中美关系真正的麻烦。经济互利对于中美关系的稳定极为重要。因此如果全球化崩溃,大家都回到经济自治的话,会很危险。
不过,现在看来,各国虽没能完全摆脱保护主义,但问题似乎也不是那么严重。我们双方在保护主义方面都应当有所节制。
我个人的观察是,经济形势好像比我们想象的要好,中国大陆已经有起色,台湾地区以及韩国现在情况也不错。东亚确实在引领世界经济走向健康。
G2不是个好主意
《瞭望东方周刊》:你怎么看待前一阵热炒的中美建立G2的提议?
蓝普顿:我个人认为G2不是个好主意。
美国和中国如果不合作,世界上的很多重大问题就解决不了。但与此同时,如果只有美国和中国合作,仍然解决不了问题——我们还需要其他国家的合作。因此,如果两个国家结成一个排他的俱乐部,说“我们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国家”,只会让其他国家产生疏离感。所以G2实在不是一个有政治智慧的提法。我认为中国和美国只应当说,“我们是战略伙伴,正试图携起手来解决全球性问题”。
两周前我接待了一个来自欧洲的代表团,他们最担心的就是G2。他们问我:“现在中国是你们的最大伙伴了吗?北约怎么办?老朋友们怎么办?”
我们应该记住中国的谦逊传统,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另外要记住,美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商人传统的国家,不仅在商业上如此,在政治理念方面,我们的智库和学者也会争相写书、提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得到了政府的认同。
G2的概念确实指出了世界的重大变化,就是中国的崛起,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采取两国共治的治理方式。我甚至认为它是危险的。
怎么让美国国会议员“受教育”
《瞭望东方周刊》:你在去年的专著中就提出了要重视中国的“智力”,软实力。你怎么看待近期中国媒体“走出去”、扩大世界影响力的做法?怎样做才是有效的?
蓝普顿:我曾多次组织美国议员代表团访问中国。你知道,美国国会议员被认为是对中国最不友好的一群人。而每一次我安排他们访问中国,与中国的普通人接触之后,他们无一例外会有两个共识:第一,中国的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第二,真庆幸我们不需要像中国的领导人一样面对这些问题。
可以说,有了这样的认识,中国之行的目的就达到了,他们就“受到了教育”。
因此,我认为,所谓提高软实力和提升影响力的最简单和有效的做法,就是更加开放,让更多的人亲身来到中国,游客也好,学者也好,商人也好。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能源与环境项目主任孔博、本刊特约撰稿贾敏对本文亦有贡献,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