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睦剧是淳安县的特色文化之一,对睦剧进行保护是作为一位文化馆音乐干部的责任与义务。近年来,文化馆在音乐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音乐干部定期组织文化活动能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作为一位淳安县本土的文化音乐馆干部,深深的意识到自身工作对文化传承起到的关键作用。凭借本人多年在音乐文化馆的工作经验,结合近年来睦剧的发展现状,总结出几点睦剧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加强对睦剧文化保护的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睦剧文化的弘扬,并为我国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的传统文化正在面临消亡的局面,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但是同样也是一项巨大的损失。作为一名在淳安县文化馆工作多年的音乐干部,也同样看到了当地文化特色睦剧的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由于互联网时代到来,人们每天都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节目,而具有地方特色的睦剧受欢迎程度正在减弱,从事睦剧演唱的演员也越来越少,睦剧正在逐渐消亡。这种现象也引起了本人对文化馆音乐干部工作内容的思考。我针对睦剧保护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浅述,最后提出几点意见及建议,希望能够为淳安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一、对淳安县睦剧文化进行保护的必要性
首先,作为淳安县的一种独有的物质文化遗产,睦剧能够起到对历史进行见证的作用;其次,睦剧也是淳安县非常重要的文化资源,对淳安县未来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最后,睦剧的存在也是我国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证明,能够为我国以及淳安县未来的经济文化进步起到辅助作用;因此可以说,对淳安县睦剧文化的保护不仅仅是地区自身的要求,还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一种必然。
二、淳安县目前对睦剧保护措施的现状及问题
为了能够进一步保护睦剧这种文化遗产,淳安县的文化馆以及相关部门也在不断的做出努力。比如近年来不断举行的睦剧演出,将分布在各省市的睦剧人才邀请到一起进行演出,但是由于民众对睦剧的热情度较低,再加上经费不足等问题,让睦剧演出的机会非常少。并通过对淳安县当地调查显示,淳安县人已经开始逐渐忘记睦剧,甚至很多中小学生根本不知道睦剧的存在,睦剧文化已经开始濒临灭绝,对睦剧文化加强保护的工作刻不容缓。
另外,在睦剧传承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现在很多的孩子对睦剧并不感兴趣,认为睦剧枯燥无味,甚至还没有看过睦剧就已经对睦剧进行了否定,这直接导致了睦剧的传承后继无人,让睦剧保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
三、针对淳安县睦剧保护措施提出的建议
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强睦剧的传承,本人在工作中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同时也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逐一的分析,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下面是经过本人思考得出的建议,希望能够为睦剧保护作出贡献。
(一)加强对睦剧文化的宣传教育
睦剧文化与其他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它是一种非物质的,靠人们口口相传的一种文化遗产。因此,政府部门的睦剧文化保护工作应该是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共同努力开展的。在此过程中,文化馆的主要工作就是对睦剧文化进行宣传,不仅仅是在淳安县当地进行宣传,同样也在更大的范围内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睦剧、喜欢睦剧。
在宣传的过程中,文化馆也应该积极的调动人民群众对这种文化遗产进行传承的积极性,使更多的人民懂得对睦剧保护的重要性,进而能够自发、自觉的在日常中对睦剧进行宣扬、保护。
(二)对睦剧文化进行科学的记录保存
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不仅仅要靠人类的传承,还要利用当今先进的科技以及科学的文化遗产管理经验。睦剧在发展的过程中留下很多美好的传说,虽然这些传说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以后与过去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睦剧还是作为一种活历史记载了很多过去人们的生活方式,这对人类历史的研究有很大的贡献。因此,在发扬睦剧文化的同时,应该对睦剧文化中可记载的内容进行记载,同时建立档案库进行科学的管理。当然,为了保证记载的真实性,应该不断的对睦剧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以最客观的角度记录下来睦剧的相关内容,还原睦剧的真实面目,为未来文化学者及历史学家的研究做足储备。
另外,对睦剧有关的一些自然环境面貌也要加强保护,并建立睦剧文化保护园区,在该园区人们可以相互交流对睦剧的看法以及睦剧传承的相关内容,丰富淳安县人们的生活,同时扩大睦剧的影响。
(三)鼓励当地民众参加睦剧文化交流
在文化传承保护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文化馆对该文化传承的态度,能够直接影响当地民众对睦剧文化的重视程度。文化馆可以定期组织免费的睦剧演出,让观众没有任何经济压力的情况下来观看;而且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定期的进行走访调查,扩大睦剧在民间的影响程度;也同样可以让有想法观众对睦剧的传承发展提出一些意见及建议,吸取可行性较强的建议来执行,最大限度发挥民众的力量,促进睦剧文化的传承交流。
(四)成立睦剧文化协会
文化馆也可以组织成立睦剧文化协会,由民间比较擅长睦剧演唱或者对睦剧了解比较多的群众来担任会长,同时要求会长定期组织睦剧文化传播活动,活动召开的范围也要进行不断拓展,由政府部门拨款赞助协会人员到其他的地区进行宣传,扩大睦剧的影响力。
(五)加强对睦剧人才的培养力度
文化发展的载体是人,睦剧文化同样如此,需要由人来表演。当然,表演睦剧的人员一定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而专业素质的提升就离不开培训。因此,文化馆可以定期组织对睦剧爱好者的培训教授,除此之外,当地的学校也应该将睦剧加入到学生的音乐课学习中,并不断挖掘睦剧人才,对其睦剧的表演能力进行专项提高,让睦剧能够不断的被传承、发扬。
总而言之,无论是睦剧还是中国的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的过程都是漫长而又任重道远的;文化馆应该从各个方面入手来对睦剧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同时也应该将这项工作在文化馆内部进行交接,让睦剧保护工作永不停歇。同时,睦剧的保护过程也可以吸收国外对自身文化保护的先进理念,在保护的同时进行发扬光大,让睦剧文化走出淳安、走出中国,让更多的人认识睦剧。也相信未来,在淳安县文化馆的不断努力下,睦剧文化将经久不衰,成为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未来世界文化的不断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杜亚雄,赵建莉. 浙江睦剧的兴衰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启示[J]. 艺术百家. 2010(05)
[2] 范晓峰. 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国有文艺院团歌剧音乐剧创作发展与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J]. 艺术百家. 2010(04)
[3] 胡亮. 留住“民族记忆的背影” 对黄山市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思考[J]. 中国戏剧. 2008(06)
[4] 石力夫. 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J]. 戏剧文学. 2009(07)
(作者单位:浙江省淳安县文化馆)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的传统文化正在面临消亡的局面,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但是同样也是一项巨大的损失。作为一名在淳安县文化馆工作多年的音乐干部,也同样看到了当地文化特色睦剧的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由于互联网时代到来,人们每天都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节目,而具有地方特色的睦剧受欢迎程度正在减弱,从事睦剧演唱的演员也越来越少,睦剧正在逐渐消亡。这种现象也引起了本人对文化馆音乐干部工作内容的思考。我针对睦剧保护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浅述,最后提出几点意见及建议,希望能够为淳安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一、对淳安县睦剧文化进行保护的必要性
首先,作为淳安县的一种独有的物质文化遗产,睦剧能够起到对历史进行见证的作用;其次,睦剧也是淳安县非常重要的文化资源,对淳安县未来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最后,睦剧的存在也是我国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证明,能够为我国以及淳安县未来的经济文化进步起到辅助作用;因此可以说,对淳安县睦剧文化的保护不仅仅是地区自身的要求,还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一种必然。
二、淳安县目前对睦剧保护措施的现状及问题
为了能够进一步保护睦剧这种文化遗产,淳安县的文化馆以及相关部门也在不断的做出努力。比如近年来不断举行的睦剧演出,将分布在各省市的睦剧人才邀请到一起进行演出,但是由于民众对睦剧的热情度较低,再加上经费不足等问题,让睦剧演出的机会非常少。并通过对淳安县当地调查显示,淳安县人已经开始逐渐忘记睦剧,甚至很多中小学生根本不知道睦剧的存在,睦剧文化已经开始濒临灭绝,对睦剧文化加强保护的工作刻不容缓。
另外,在睦剧传承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现在很多的孩子对睦剧并不感兴趣,认为睦剧枯燥无味,甚至还没有看过睦剧就已经对睦剧进行了否定,这直接导致了睦剧的传承后继无人,让睦剧保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
三、针对淳安县睦剧保护措施提出的建议
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强睦剧的传承,本人在工作中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同时也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逐一的分析,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下面是经过本人思考得出的建议,希望能够为睦剧保护作出贡献。
(一)加强对睦剧文化的宣传教育
睦剧文化与其他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它是一种非物质的,靠人们口口相传的一种文化遗产。因此,政府部门的睦剧文化保护工作应该是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共同努力开展的。在此过程中,文化馆的主要工作就是对睦剧文化进行宣传,不仅仅是在淳安县当地进行宣传,同样也在更大的范围内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睦剧、喜欢睦剧。
在宣传的过程中,文化馆也应该积极的调动人民群众对这种文化遗产进行传承的积极性,使更多的人民懂得对睦剧保护的重要性,进而能够自发、自觉的在日常中对睦剧进行宣扬、保护。
(二)对睦剧文化进行科学的记录保存
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不仅仅要靠人类的传承,还要利用当今先进的科技以及科学的文化遗产管理经验。睦剧在发展的过程中留下很多美好的传说,虽然这些传说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以后与过去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睦剧还是作为一种活历史记载了很多过去人们的生活方式,这对人类历史的研究有很大的贡献。因此,在发扬睦剧文化的同时,应该对睦剧文化中可记载的内容进行记载,同时建立档案库进行科学的管理。当然,为了保证记载的真实性,应该不断的对睦剧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以最客观的角度记录下来睦剧的相关内容,还原睦剧的真实面目,为未来文化学者及历史学家的研究做足储备。
另外,对睦剧有关的一些自然环境面貌也要加强保护,并建立睦剧文化保护园区,在该园区人们可以相互交流对睦剧的看法以及睦剧传承的相关内容,丰富淳安县人们的生活,同时扩大睦剧的影响。
(三)鼓励当地民众参加睦剧文化交流
在文化传承保护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文化馆对该文化传承的态度,能够直接影响当地民众对睦剧文化的重视程度。文化馆可以定期组织免费的睦剧演出,让观众没有任何经济压力的情况下来观看;而且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定期的进行走访调查,扩大睦剧在民间的影响程度;也同样可以让有想法观众对睦剧的传承发展提出一些意见及建议,吸取可行性较强的建议来执行,最大限度发挥民众的力量,促进睦剧文化的传承交流。
(四)成立睦剧文化协会
文化馆也可以组织成立睦剧文化协会,由民间比较擅长睦剧演唱或者对睦剧了解比较多的群众来担任会长,同时要求会长定期组织睦剧文化传播活动,活动召开的范围也要进行不断拓展,由政府部门拨款赞助协会人员到其他的地区进行宣传,扩大睦剧的影响力。
(五)加强对睦剧人才的培养力度
文化发展的载体是人,睦剧文化同样如此,需要由人来表演。当然,表演睦剧的人员一定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而专业素质的提升就离不开培训。因此,文化馆可以定期组织对睦剧爱好者的培训教授,除此之外,当地的学校也应该将睦剧加入到学生的音乐课学习中,并不断挖掘睦剧人才,对其睦剧的表演能力进行专项提高,让睦剧能够不断的被传承、发扬。
总而言之,无论是睦剧还是中国的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的过程都是漫长而又任重道远的;文化馆应该从各个方面入手来对睦剧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同时也应该将这项工作在文化馆内部进行交接,让睦剧保护工作永不停歇。同时,睦剧的保护过程也可以吸收国外对自身文化保护的先进理念,在保护的同时进行发扬光大,让睦剧文化走出淳安、走出中国,让更多的人认识睦剧。也相信未来,在淳安县文化馆的不断努力下,睦剧文化将经久不衰,成为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未来世界文化的不断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杜亚雄,赵建莉. 浙江睦剧的兴衰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启示[J]. 艺术百家. 2010(05)
[2] 范晓峰. 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国有文艺院团歌剧音乐剧创作发展与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J]. 艺术百家. 2010(04)
[3] 胡亮. 留住“民族记忆的背影” 对黄山市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思考[J]. 中国戏剧. 2008(06)
[4] 石力夫. 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J]. 戏剧文学. 2009(07)
(作者单位:浙江省淳安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