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3月,为了生意上的需要,我以投资的方式移民,第一次抵达智利。
“走出去”的目的很明确,为了增强竞争力,对外扩大市场。我从事通信配件外贸交易多年,发现除了依靠传统的交易会贸易及B2B的交易方式外,更需要主动上门寻找客户,而南美是我最大的海外市场,智利又是南美地区相对稳定的国家,我便将目标设在了智利。
2007年中旬,我开始寻找“走出去”的机会,发现单单靠自己的能力需要耗费很长时间。当时恰好得知浙江的一个劳务对外机构和圣地亚哥政府有一项针对中国经销商的合作项目。那时候我想,过去扩展业务正需要一个办公地点,既然他们能在我去之前帮我把这些事情打理好,并且办理时间比较快,算是一条不错的捷径。于是我便通过这个项目去做移民的相关准备,从2007年7月开始接触这个项目到最后坐上飞机飞往圣地亚哥,一共花费了半年。
第一次抵达圣地亚哥,在下飞机的瞬间,发现空气都是不一样的,富有营养的清新空气仿佛永远吸不尽一般。
智利的天空很蓝,海水透明见底,海蟹在海滩上到处爬行,海豹在岸边自由玩耍,渔民们在靠岸的地方卖鱼。智利人吃鱼很奢侈,渔民们将鱼去头去尾去内脏,只留下一小块肉,其他部分从高高的海岸堤上扔到海里,海豹便在那儿快活地享用美食。
或许是因为智利地大人少,他们的医疗制度十分健全。我有一个中国朋友,在智利生下孩子。她只是在住院前向医院提供了自己的社会保障号,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医院就帮她把一切事情都搞定了。出院那天,她还免费拉了整整两车的东西回家——纸尿布、奶粉、营养品、孩子的衣服,连婴儿床都有。
智利人并非特别富足,但他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是格外安逸的,每天都可以拿到自己的薪资,拿到钱之后,就开心地开party去了。尤其到了周末,所有的商店、银行都关起门来,街上空荡荡的,人们都到郊外玩去了。
智利的社会运行机制十分缓慢,我曾经在大街上看到一群工人在掏粪,这件在中国只需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智利却同时出动好多人,每个程序都由一位工人来单独作业:取井盖的一个,掏粪的一个,收拾的一个。其中一人作业时,其他人就在一边坐着聊天。
还有一次,家里新买的洗衣机出了点毛病,我们打电话给客服,反复催逼下,他们却整整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调配人员过来维修。
这样的冲突在生意上更为明显,智利人说话很客气,一见面就和你互相唠家常,仿佛认识已久。谈及的事情,他们也一口气大方地应承下来,但过后就忘了,仿佛答应只是一种礼仪,不包含任何允诺的含义。
生意上遇到的最大瓶颈要数智利当地的法律法规,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不熟悉,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智利的法规与中国相比存在许多差别。
智利的法律法规保障劳工的权益,我曾经就碰到过一件事。2009年我们雇佣了一个从秘鲁到智利来打临时工的年轻人,那时双方商议不签合同,薪资日结。3个月后,他告诉我们他哥哥得了重病,他需要带一笔钱回秘鲁,我们预付了一个月的工资给他。但他回来时却带着一个劳务局的人,要向法庭告我们,说我们非法用工,拖欠了他3个月的工资。逼得我们又要交高额罚款,又要应付繁琐的法院传票,但也算得了个经验教训,以后无论如何都要和别人签订劳动合同了。
这样的事情并不新鲜,在一些中国人经营的餐饮店里,老板们都说,不被骗点钱是不可能的。
对于这一切,起初我们很难接受,但慢慢地就习惯了。一个地方,只要你没有在此受过特别的伤害,都会渐渐对它产生感情,更何况南美不排华,南美的许多年轻人,都对中华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移民好比围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在智利享受了一些很廉价又很重要的东西之后,离乡背井的愁绪就悄悄地蔓延开来。你打开电视,发现里面播报的东西都与你毫无关系,这时你就会格外地想知道,你的祖国在经历着什么。尽管这样的无聊感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消失。
这些年下来,我的生意并非一帆风顺,磕磕碰碰总是存在着。这两年,中国往外走的欲望依然强烈,而从南美到中国来采购的人也越来越多,未来的走向是双向的,但这或许也意味着去南美的机会和必要性都在降低。
但其实最让人头疼的是恶性竞争的加剧,只有更有创新力、更有竞争价值的东西才能优化整个海外市场,低劣的竞争手段对谁都没好处。这也是新移民们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走出去”的目的很明确,为了增强竞争力,对外扩大市场。我从事通信配件外贸交易多年,发现除了依靠传统的交易会贸易及B2B的交易方式外,更需要主动上门寻找客户,而南美是我最大的海外市场,智利又是南美地区相对稳定的国家,我便将目标设在了智利。
2007年中旬,我开始寻找“走出去”的机会,发现单单靠自己的能力需要耗费很长时间。当时恰好得知浙江的一个劳务对外机构和圣地亚哥政府有一项针对中国经销商的合作项目。那时候我想,过去扩展业务正需要一个办公地点,既然他们能在我去之前帮我把这些事情打理好,并且办理时间比较快,算是一条不错的捷径。于是我便通过这个项目去做移民的相关准备,从2007年7月开始接触这个项目到最后坐上飞机飞往圣地亚哥,一共花费了半年。
第一次抵达圣地亚哥,在下飞机的瞬间,发现空气都是不一样的,富有营养的清新空气仿佛永远吸不尽一般。
智利的天空很蓝,海水透明见底,海蟹在海滩上到处爬行,海豹在岸边自由玩耍,渔民们在靠岸的地方卖鱼。智利人吃鱼很奢侈,渔民们将鱼去头去尾去内脏,只留下一小块肉,其他部分从高高的海岸堤上扔到海里,海豹便在那儿快活地享用美食。
或许是因为智利地大人少,他们的医疗制度十分健全。我有一个中国朋友,在智利生下孩子。她只是在住院前向医院提供了自己的社会保障号,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医院就帮她把一切事情都搞定了。出院那天,她还免费拉了整整两车的东西回家——纸尿布、奶粉、营养品、孩子的衣服,连婴儿床都有。
智利人并非特别富足,但他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是格外安逸的,每天都可以拿到自己的薪资,拿到钱之后,就开心地开party去了。尤其到了周末,所有的商店、银行都关起门来,街上空荡荡的,人们都到郊外玩去了。
智利的社会运行机制十分缓慢,我曾经在大街上看到一群工人在掏粪,这件在中国只需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智利却同时出动好多人,每个程序都由一位工人来单独作业:取井盖的一个,掏粪的一个,收拾的一个。其中一人作业时,其他人就在一边坐着聊天。
还有一次,家里新买的洗衣机出了点毛病,我们打电话给客服,反复催逼下,他们却整整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调配人员过来维修。
这样的冲突在生意上更为明显,智利人说话很客气,一见面就和你互相唠家常,仿佛认识已久。谈及的事情,他们也一口气大方地应承下来,但过后就忘了,仿佛答应只是一种礼仪,不包含任何允诺的含义。
生意上遇到的最大瓶颈要数智利当地的法律法规,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不熟悉,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智利的法规与中国相比存在许多差别。
智利的法律法规保障劳工的权益,我曾经就碰到过一件事。2009年我们雇佣了一个从秘鲁到智利来打临时工的年轻人,那时双方商议不签合同,薪资日结。3个月后,他告诉我们他哥哥得了重病,他需要带一笔钱回秘鲁,我们预付了一个月的工资给他。但他回来时却带着一个劳务局的人,要向法庭告我们,说我们非法用工,拖欠了他3个月的工资。逼得我们又要交高额罚款,又要应付繁琐的法院传票,但也算得了个经验教训,以后无论如何都要和别人签订劳动合同了。
这样的事情并不新鲜,在一些中国人经营的餐饮店里,老板们都说,不被骗点钱是不可能的。
对于这一切,起初我们很难接受,但慢慢地就习惯了。一个地方,只要你没有在此受过特别的伤害,都会渐渐对它产生感情,更何况南美不排华,南美的许多年轻人,都对中华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移民好比围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在智利享受了一些很廉价又很重要的东西之后,离乡背井的愁绪就悄悄地蔓延开来。你打开电视,发现里面播报的东西都与你毫无关系,这时你就会格外地想知道,你的祖国在经历着什么。尽管这样的无聊感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消失。
这些年下来,我的生意并非一帆风顺,磕磕碰碰总是存在着。这两年,中国往外走的欲望依然强烈,而从南美到中国来采购的人也越来越多,未来的走向是双向的,但这或许也意味着去南美的机会和必要性都在降低。
但其实最让人头疼的是恶性竞争的加剧,只有更有创新力、更有竞争价值的东西才能优化整个海外市场,低劣的竞争手段对谁都没好处。这也是新移民们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