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俄罗斯古典现实主义的终结者,他被高尔基称为“现代俄罗斯最杰出的语言艺术家”,他是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最喜爱的作家之一。他就是伊万·布宁——俄罗斯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和俄罗斯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顺利的创作道路
伊万·布宁出生于俄罗斯中部美丽辽阔的奥廖尔草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先后为俄罗斯文学孕育了屠格涅夫、列斯科夫、安德列耶夫、普里什文、扎伊采夫等一大批优秀作家。布宁自幼便饱受俄罗斯贵族乡村文化的熏陶,且博览群书,为其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布宁在自家的农庄中自由地长大,他了解农庄生活,了解地主和农民的生活,了解大自然的无限美妙,从而形成了自己敏锐的艺术感觉。布宁的创作生涯始于诗歌。1903年以诗集《落叶》获莫斯科学术院的普希金奖。他曾与高尔基一起作为“星期三”文学小组和知识出版社的同仁活跃于文坛,被公认为当时俄国现实主义流派的两大杰出代表。但后来布宁的创作倾向与艺术风格却日渐明显地区别于高尔基。尽管如此,高尔基依然高度评价布宁的创作,并多次号召文学青年要像学习十九世纪古典小说家那样以布宁为师。当时正值世纪之交,布宁在彼得堡和莫斯科,进一步展示自己在小说和散文创作方面的才华,结识了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等19世纪的文学巨匠,并从他们身上获得了丰富的精神和艺术营养,继承了他们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他作为一位艺术奇才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坛脱颖而出,使当时喧嚣一时的现代主义各流派黯然失色。他未满40岁就已获得科学院荣誉院士称号,而中篇小说《乡村》(1910年)更奠定了他作为现实主义大师的地位。这一段时间布宁在文学道路上顺风顺水,直到十月革命的来临。作为一个坚定的自由主义者和保守派,他被视为持不同政见者,和一大批俄罗斯作家一起流亡国外,定居巴黎,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侨居生活。远离祖国使布宁的精神受到了创伤,他沉默了好长时间。等到重新拿起笔来时,作品中那种悲观的色彩显得格外浓重。在这一阶段的创作中,布宁已经不是从实际生活,而是从宗教、历史、传说、童话中吸取素材,借助象征和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疯狂的画家》《变容》等。后来,布宁再一次掀起了创作高潮。作家在贫困潦倒的情况下,继续从事文学创作,以此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寄托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在此期间他的中篇小说《来自旧金山的先生》、短篇小说集《幽暗的林间小径》(或译《暗径》)和中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等陆续问世。1933年,布宁因其“严谨的艺术天才创作,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而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从而成为俄罗斯民族赢得这项殊荣的第_人。身处异国他乡的布宁凭借自己卓越的艺术才能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开辟了俄罗斯人获取诺贝尔文学奖的先河。
布宁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俄罗斯散文文学的集大成者,他不仅师承了托尔斯泰、契诃夫等的现实主义传统,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创作中既有继承,又不乏创新。
独特的艺术手法和风格
布宁初登文坛时受到两种思潮的影响一一民粹主义和托尔斯泰主义。但是,随着民粹派思想在民间的彻底破产,布宁认识到民粹派脱离人民的实质,迅速而决绝地脱离了民粹派的阵营。布宁是一个永远充满激情的托尔斯泰的崇拜者,他在很多方面继承了托尔斯泰的文学观点,也继承了托尔斯泰的很多写作手法以及托尔斯泰在艺术世界中表现哲学的手法,但对偏于狭隘的托尔斯泰主义加以摒弃。他的短篇小说大都呈现出情节弱化的特点,近似随笔或特写,往往采用照相式的写法,并体现了作家的美学信条:随着生活的“美”的丧失,生活“意义”的丧失将不可避免。他的小说如抒情诗般优美,既散发出的浓烈的乡愁气息,又在语言上精雅考究和富于印象主义色彩,被批评界认为是布宁作品的风格特征。由于他的小说大都是哀悼处于衰微中的“贵族之家”,似乎是在为贵族阶级黄金时代的消逝吟唱一曲曲挽歌,带有浓厚的感伤情调,所以当时的批评界把布宁称为屠格涅夫的追随者。布宁以他惊人的艺术天赋,发扬了俄国古典现实主义,但他与同时代的高尔基、库普林等人相比,他的现实主义具有更明显的复杂性并且作品散发出浓浓的诗意。“令人惊讶的是,他将诗意建立在近乎自然主义的客观描写上,高雅的幻想气质和一丝不苟的严谨刻画使他锤炼出一种既未失于冷漠又未坠入醉意朦胧的散文风格。”他说:“我总是通过气味、色彩、光、风、酒、食物等来认识世界——它们的味道太浓重了,我的天啊,浓烈极了,简直是香气扑鼻了!”
永恒的创作主题
布宁早期作品就触及生死、爱情等主题。后来,这类所谓的“永恒主题”在他的创作中逐步得到了强化,可以说,生死和爱情的主题贯穿了布宁后期的全部创作。
在他的许多小说中出现的无边无际的海洋、神秘莫测的天空、一望无垠的草原和田野以及遥远的旅途,大都是作为生活中的神秘因素的象征性场景而存在的;作家同时认为,对这些宽阔、巨大、永恒的事物的静观直感,对俄罗斯人的心理和世界观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他的目光所投向的,主要是生与死、命运与爱情、大自然与美等“永恒主题”。布宁一生钟爱托尔斯泰的作品,而他也像托尔斯泰一样,常在谈话和创作中谈到死的主题。同时,布宁觉得人们往往无意识地受着生物本能的支配,在尘世的琐事中忙忙碌碌,而对以死亡为结局的人生的意义却考虑得很少,他要像托尔斯泰那样勤于思索,并且贯彻在创作之中。此外,布宁又受到东方哲学,特别是佛教思想的熏陶,认为死亡是人轮回中的一个过程,是一种对苦难人生的解脱,应该平静地接受,生命的终结象征着生命的开始。爱情是一般作家喜爱的创作主题,而布宁更是将这一主题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联系在一起。创作于二战期闻的被称为“爱情百科全书”的短篇小说集《幽暗的林间小径》(或译《暗径》)是布宁对爱情这一主题的总结之作,其中几乎所有的爱情故事都充满了苦涩和痛苦,而结局又往往是令人遗憾的,不圆满的,甚至是凄惨的,缺失永恒的幸福。这正反映了作家的观点:幸福就在真正的爱情中,这是一种“凡间”和“上天”的和谐,但这种爱情就像闪电一样稍纵即逝,爱得越强烈,夭折得越快,但夭折并不等于死亡,它将变为记忆,成为永恒存在的方式,使生活诗意化。这类永恒的主题体现了作家对世界的哲学思考,对世事的变迁、人际的炎凉、生活的磨难的严肃反映,并从客观上披露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多变的性格
与布宁熟识的人认为,布宁是个难以取悦的人,性格复杂多变、多疑、易怒、自尊心极强。而且他的情绪瞬息万变,他常常一会儿忧伤,一会儿快活,一会儿生气,一会儿宽宏。他极易激动,非常敏感,这就是他情绪变幻无常的原因。据记载,在巴黎时,布宁与著名作家纪德时有来往。一次来访的纪德在与布宁争论中说:“您的托尔斯泰是一个不开化的乡巴佬。”大怒的布宁抓起· 把刚切过面包的刀子向他扑过去,幸好在场的人将双方拉开,不大会儿,他俩和解了。布宁后来对纪德说:“今后在我面前请不要伤害俄罗斯民族的自尊心!”而在社交场合,布宁经常冷漠傲慢、任性妄为,不给其崇拜者留一点面子。他不允许别人打断他的话,一旦谁打断他的话,他就轻蔑地故意拖长声调大声说:“照您的看法……请说吧……”使得那个人窘迫不已,而布宁继续讲下去,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根本想不到深深羞辱了一个人。但是布宁喜欢在家庭环境中脱掉伟大和一本正经的“外衣”,成为殷勤好客的主人和极其迷人的客人。他态度自然、快活,甚至悠然自得,一点威风凛凛的影子都没有了。
熟悉布宁的人在他身上从没发现过好记仇、嫉妒、卑劣这类品质。相反,他善良、大度,并极为慷慨。1930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他大量资助贫穷而有才气的年青作家,有时甚至终身供养他们。在德国占领期间富有同情心和爱国心的布宁不止一次冒着生命危险在自己家里隐藏过犹太人和帮助在德国服苦役的俄罗斯人。确实,布宁是个非常神经质的人。可哪个俄国大作家不神经质?他们都是剥掉皮、神经裸露、良心颤抖的人,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果戈理。神经健全的人成不了俄国作家。因为任何神经健全的人都没有他们那样的天赋,也无法达到他们那样的精神高度,谁也不能像他们那样为文学增光,给读者带来如此多的慰藉。
传奇的罗曼史
作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布宁一生都很多情。还是少年时,他就对自己的德国家庭女教师产生了狂热而又充满幻想的爱情。后来,当他在奥廖尔的当地报纸编辑部认识瓦尔瓦拉·帕先科时,开始了他真正的初恋。瓦尔瓦拉也是短篇小说《莉卡》的主人公和《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莉卡的原型。他们互相_见钟情,开始了美好的恋爱生活。当他们准备谈婚论嫁时,瓦尔瓦拉的医生父亲不同意他们的结合,因为布宁居无定所,又很贫穷,不可能负担起家庭生活。但是他们不顾她父母的反对住在了一起,没有举行婚礼,没有父母的祝福,就成了夫妻。周围的人也就接受了他们,因为他们没有向谁隐瞒,公开而艰难地度日。但是,贫困的生活、个性的不和以及思想上的沟通不良使两个恋人不断争吵,最后,瓦尔瓦拉出走,回到了父母家并很快嫁给了另一个人。布宁异常痛苦,消沉了很长时间,这种痛苦一生都留在他心中,成为他创作的源泉之一。后来,布宁浮萍似地到处游历,在1898年,与一位侨居俄国的希腊革命者的女儿恋爱结婚,数年后因性情不合离异。不久又娶薇拉穆罗姆采娃为妻,后者是个贤慧又很有文化修养的女性,对他此后的生活和文学事业有很大帮助。1927年布宁认识了年轻女作家加丽娜·库兹涅佐娃,投入了另一场火热而又痛苦的黄昏恋。这场恋爱令布宁焕发了青春,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但同时,也给他的妻子薇拉·穆罗姆采娃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最终,忍受不了布宁专制而又充满极强控制欲的爱情的加丽娜·库兹涅佐娃离开了他,投入了其他人的怀抱。年逾古稀的布宁不能理解也不能原谅库兹涅佐娃的背叛,他因此差点发疯,变得暴躁易怒且愤世嫉俗,并和很多侨民作家交恶。忠实而善良的妻子薇拉始终陪伴在他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他直到他逝世。后来,同样具有文学才能的薇拉·穆罗姆采娃写了一系列回忆丈夫的书:《布宁的生活》《带着记忆的谈话》等,为后来的布宁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晚年的布宁生活很拮据,但是,他仍然保持着纯粹的心灵,热爱自然,每天坚持黄昏时散步,甚至冒着病重的危险,只为了看一眼美丽辉煌的地中海落日。
顺利的创作道路
伊万·布宁出生于俄罗斯中部美丽辽阔的奥廖尔草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先后为俄罗斯文学孕育了屠格涅夫、列斯科夫、安德列耶夫、普里什文、扎伊采夫等一大批优秀作家。布宁自幼便饱受俄罗斯贵族乡村文化的熏陶,且博览群书,为其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布宁在自家的农庄中自由地长大,他了解农庄生活,了解地主和农民的生活,了解大自然的无限美妙,从而形成了自己敏锐的艺术感觉。布宁的创作生涯始于诗歌。1903年以诗集《落叶》获莫斯科学术院的普希金奖。他曾与高尔基一起作为“星期三”文学小组和知识出版社的同仁活跃于文坛,被公认为当时俄国现实主义流派的两大杰出代表。但后来布宁的创作倾向与艺术风格却日渐明显地区别于高尔基。尽管如此,高尔基依然高度评价布宁的创作,并多次号召文学青年要像学习十九世纪古典小说家那样以布宁为师。当时正值世纪之交,布宁在彼得堡和莫斯科,进一步展示自己在小说和散文创作方面的才华,结识了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等19世纪的文学巨匠,并从他们身上获得了丰富的精神和艺术营养,继承了他们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他作为一位艺术奇才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坛脱颖而出,使当时喧嚣一时的现代主义各流派黯然失色。他未满40岁就已获得科学院荣誉院士称号,而中篇小说《乡村》(1910年)更奠定了他作为现实主义大师的地位。这一段时间布宁在文学道路上顺风顺水,直到十月革命的来临。作为一个坚定的自由主义者和保守派,他被视为持不同政见者,和一大批俄罗斯作家一起流亡国外,定居巴黎,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侨居生活。远离祖国使布宁的精神受到了创伤,他沉默了好长时间。等到重新拿起笔来时,作品中那种悲观的色彩显得格外浓重。在这一阶段的创作中,布宁已经不是从实际生活,而是从宗教、历史、传说、童话中吸取素材,借助象征和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疯狂的画家》《变容》等。后来,布宁再一次掀起了创作高潮。作家在贫困潦倒的情况下,继续从事文学创作,以此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寄托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在此期间他的中篇小说《来自旧金山的先生》、短篇小说集《幽暗的林间小径》(或译《暗径》)和中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等陆续问世。1933年,布宁因其“严谨的艺术天才创作,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而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从而成为俄罗斯民族赢得这项殊荣的第_人。身处异国他乡的布宁凭借自己卓越的艺术才能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开辟了俄罗斯人获取诺贝尔文学奖的先河。
布宁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俄罗斯散文文学的集大成者,他不仅师承了托尔斯泰、契诃夫等的现实主义传统,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创作中既有继承,又不乏创新。
独特的艺术手法和风格
布宁初登文坛时受到两种思潮的影响一一民粹主义和托尔斯泰主义。但是,随着民粹派思想在民间的彻底破产,布宁认识到民粹派脱离人民的实质,迅速而决绝地脱离了民粹派的阵营。布宁是一个永远充满激情的托尔斯泰的崇拜者,他在很多方面继承了托尔斯泰的文学观点,也继承了托尔斯泰的很多写作手法以及托尔斯泰在艺术世界中表现哲学的手法,但对偏于狭隘的托尔斯泰主义加以摒弃。他的短篇小说大都呈现出情节弱化的特点,近似随笔或特写,往往采用照相式的写法,并体现了作家的美学信条:随着生活的“美”的丧失,生活“意义”的丧失将不可避免。他的小说如抒情诗般优美,既散发出的浓烈的乡愁气息,又在语言上精雅考究和富于印象主义色彩,被批评界认为是布宁作品的风格特征。由于他的小说大都是哀悼处于衰微中的“贵族之家”,似乎是在为贵族阶级黄金时代的消逝吟唱一曲曲挽歌,带有浓厚的感伤情调,所以当时的批评界把布宁称为屠格涅夫的追随者。布宁以他惊人的艺术天赋,发扬了俄国古典现实主义,但他与同时代的高尔基、库普林等人相比,他的现实主义具有更明显的复杂性并且作品散发出浓浓的诗意。“令人惊讶的是,他将诗意建立在近乎自然主义的客观描写上,高雅的幻想气质和一丝不苟的严谨刻画使他锤炼出一种既未失于冷漠又未坠入醉意朦胧的散文风格。”他说:“我总是通过气味、色彩、光、风、酒、食物等来认识世界——它们的味道太浓重了,我的天啊,浓烈极了,简直是香气扑鼻了!”
永恒的创作主题
布宁早期作品就触及生死、爱情等主题。后来,这类所谓的“永恒主题”在他的创作中逐步得到了强化,可以说,生死和爱情的主题贯穿了布宁后期的全部创作。
在他的许多小说中出现的无边无际的海洋、神秘莫测的天空、一望无垠的草原和田野以及遥远的旅途,大都是作为生活中的神秘因素的象征性场景而存在的;作家同时认为,对这些宽阔、巨大、永恒的事物的静观直感,对俄罗斯人的心理和世界观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他的目光所投向的,主要是生与死、命运与爱情、大自然与美等“永恒主题”。布宁一生钟爱托尔斯泰的作品,而他也像托尔斯泰一样,常在谈话和创作中谈到死的主题。同时,布宁觉得人们往往无意识地受着生物本能的支配,在尘世的琐事中忙忙碌碌,而对以死亡为结局的人生的意义却考虑得很少,他要像托尔斯泰那样勤于思索,并且贯彻在创作之中。此外,布宁又受到东方哲学,特别是佛教思想的熏陶,认为死亡是人轮回中的一个过程,是一种对苦难人生的解脱,应该平静地接受,生命的终结象征着生命的开始。爱情是一般作家喜爱的创作主题,而布宁更是将这一主题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联系在一起。创作于二战期闻的被称为“爱情百科全书”的短篇小说集《幽暗的林间小径》(或译《暗径》)是布宁对爱情这一主题的总结之作,其中几乎所有的爱情故事都充满了苦涩和痛苦,而结局又往往是令人遗憾的,不圆满的,甚至是凄惨的,缺失永恒的幸福。这正反映了作家的观点:幸福就在真正的爱情中,这是一种“凡间”和“上天”的和谐,但这种爱情就像闪电一样稍纵即逝,爱得越强烈,夭折得越快,但夭折并不等于死亡,它将变为记忆,成为永恒存在的方式,使生活诗意化。这类永恒的主题体现了作家对世界的哲学思考,对世事的变迁、人际的炎凉、生活的磨难的严肃反映,并从客观上披露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多变的性格
与布宁熟识的人认为,布宁是个难以取悦的人,性格复杂多变、多疑、易怒、自尊心极强。而且他的情绪瞬息万变,他常常一会儿忧伤,一会儿快活,一会儿生气,一会儿宽宏。他极易激动,非常敏感,这就是他情绪变幻无常的原因。据记载,在巴黎时,布宁与著名作家纪德时有来往。一次来访的纪德在与布宁争论中说:“您的托尔斯泰是一个不开化的乡巴佬。”大怒的布宁抓起· 把刚切过面包的刀子向他扑过去,幸好在场的人将双方拉开,不大会儿,他俩和解了。布宁后来对纪德说:“今后在我面前请不要伤害俄罗斯民族的自尊心!”而在社交场合,布宁经常冷漠傲慢、任性妄为,不给其崇拜者留一点面子。他不允许别人打断他的话,一旦谁打断他的话,他就轻蔑地故意拖长声调大声说:“照您的看法……请说吧……”使得那个人窘迫不已,而布宁继续讲下去,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根本想不到深深羞辱了一个人。但是布宁喜欢在家庭环境中脱掉伟大和一本正经的“外衣”,成为殷勤好客的主人和极其迷人的客人。他态度自然、快活,甚至悠然自得,一点威风凛凛的影子都没有了。
熟悉布宁的人在他身上从没发现过好记仇、嫉妒、卑劣这类品质。相反,他善良、大度,并极为慷慨。1930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他大量资助贫穷而有才气的年青作家,有时甚至终身供养他们。在德国占领期间富有同情心和爱国心的布宁不止一次冒着生命危险在自己家里隐藏过犹太人和帮助在德国服苦役的俄罗斯人。确实,布宁是个非常神经质的人。可哪个俄国大作家不神经质?他们都是剥掉皮、神经裸露、良心颤抖的人,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果戈理。神经健全的人成不了俄国作家。因为任何神经健全的人都没有他们那样的天赋,也无法达到他们那样的精神高度,谁也不能像他们那样为文学增光,给读者带来如此多的慰藉。
传奇的罗曼史
作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布宁一生都很多情。还是少年时,他就对自己的德国家庭女教师产生了狂热而又充满幻想的爱情。后来,当他在奥廖尔的当地报纸编辑部认识瓦尔瓦拉·帕先科时,开始了他真正的初恋。瓦尔瓦拉也是短篇小说《莉卡》的主人公和《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莉卡的原型。他们互相_见钟情,开始了美好的恋爱生活。当他们准备谈婚论嫁时,瓦尔瓦拉的医生父亲不同意他们的结合,因为布宁居无定所,又很贫穷,不可能负担起家庭生活。但是他们不顾她父母的反对住在了一起,没有举行婚礼,没有父母的祝福,就成了夫妻。周围的人也就接受了他们,因为他们没有向谁隐瞒,公开而艰难地度日。但是,贫困的生活、个性的不和以及思想上的沟通不良使两个恋人不断争吵,最后,瓦尔瓦拉出走,回到了父母家并很快嫁给了另一个人。布宁异常痛苦,消沉了很长时间,这种痛苦一生都留在他心中,成为他创作的源泉之一。后来,布宁浮萍似地到处游历,在1898年,与一位侨居俄国的希腊革命者的女儿恋爱结婚,数年后因性情不合离异。不久又娶薇拉穆罗姆采娃为妻,后者是个贤慧又很有文化修养的女性,对他此后的生活和文学事业有很大帮助。1927年布宁认识了年轻女作家加丽娜·库兹涅佐娃,投入了另一场火热而又痛苦的黄昏恋。这场恋爱令布宁焕发了青春,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但同时,也给他的妻子薇拉·穆罗姆采娃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最终,忍受不了布宁专制而又充满极强控制欲的爱情的加丽娜·库兹涅佐娃离开了他,投入了其他人的怀抱。年逾古稀的布宁不能理解也不能原谅库兹涅佐娃的背叛,他因此差点发疯,变得暴躁易怒且愤世嫉俗,并和很多侨民作家交恶。忠实而善良的妻子薇拉始终陪伴在他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他直到他逝世。后来,同样具有文学才能的薇拉·穆罗姆采娃写了一系列回忆丈夫的书:《布宁的生活》《带着记忆的谈话》等,为后来的布宁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晚年的布宁生活很拮据,但是,他仍然保持着纯粹的心灵,热爱自然,每天坚持黄昏时散步,甚至冒着病重的危险,只为了看一眼美丽辉煌的地中海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