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阎锡山、汪精卫在1930年召开的扩大会议,是阎锡山与蒋介石两个军阀混战的产物。从国民党内的反蒋历史上看,它有一定的地位。我曾参与其事,把能记忆起的梗概,作一记述。
扩大会议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的简称。1927年,蒋介石与汪精卫从参加的武汉政府中先后叛变革命,蒋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独裁专横,不可一世。汪则不甘屈居附庸,在争权夺利之中,矛盾百出,为形势所迫,离开南京,携同几个与他亲近的中央委员,如褚民谊、陈璧君等,蛰居广州,待机而动,这是一方面。阎锡山、冯玉祥等曾响应过以蒋介石为首的北伐军,促成了中国的统一局面,居功自傲,虽无平分秋色之望,却有独霸北方之心,这是另一方面。1930年策动倒蒋,阎取主动、积极姿态,冯居协助地位,参加战役。政治上没有显明表态,有几个是他部下的政治掮客,如熊观民......等,代与奔走呐喊。
阎采取政治、军事双管齐下的政策,在政治上联合汪精卫,在军事上独立自理,尤其需要党务的配合,乃计划利用蒋介石于1927-1928年间换掉的一大批各省市的地方党务负责人的事件,要网络这批人,为自己所用,作为政治资本与汪精卫联合反蒋。为达到此目的,在北平组织了新民读书会,作为流动的宣传场所。
1930年初,阎锡山委派原任国民党山西省党部委员的李冠洋(即李江)来北平筹组北平新民读书会,会址设在北平西城前毛家湾2号潘复(北洋政府的内阁总理)的住宅。李冠洋是没有被撤的山西省党部委员,大同盟分子,他与阎锡山相处颇好,私交亦深,专为阎效劳。随同前来的有彭阶平、赵仲容、李济生、赵子谦、杨集贤等,皆为晋、察、绥等省人士。除彭阶平外,皆是被撤职的省党部委员,大同盟分子。他们到北平之后,首先联系到被撤职的山东省党部委员李澄之、刘金钰和北平私立山东中学校长郝任夫(李澄之、刘金钰二人被撤职后来北平,分别担任师大附中和山东中学的教员),晤面后研讨结果,拟分头联系散居各省市的被撤人员和有反蒋情绪的国民党同志。活动不久,前来北平参加新民读书会的有30余人。其中有代表性的,有河北省的刘绳武、刘延福,山东省的王旭,吉林省的王毓斌,哈尔滨市的王立亭,以及陕西省的米志中、李诚一(参加后代表湖南省)、洪本桑、李秉丹(代表安徽省)。这些人中有的是委员,也有的是离职的科长、秘书。北平市党部委员被撤的许超远和秘书刘信芳等,久居北平,也参加了队伍。这批参加成员的共同目的,是反对蒋介石。他们的政治面貌,绝大多数是国民党的大同盟分子,现在分析,其中有托派嫌疑分子洪本桑、李秉丹。当时传说李诚一非大同盟分子,身份不明,但是左倾。
这批人结合之后,阎锡山委任其中的十五六人为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的参议或谘议,只是挂名领薪,进行读书会的活动。
这种情况传到日本,被撤职后派往留学的大同盟分子都纷纷来信,探询活动的情形,有人表示愿回国参加这一行列。当年7月间,山西省的张子奇(他与军统有关系)从日本来到北平与李冠洋接触,后又匆匆返回东京,负有阎锡山的使命,宣传组织劳动国民党。
新民读书会的领导核心,是由参议、谘议头衔的那部分人构成的。李冠洋为头头,包括李澄之、洪本桑、彭阶平、李诚一、赵仲容等。下边设置三个组:
(1)总务组:由赵子谦、李济生、刘绳武领导,除办理事务性的工作外,还兼作社会人士的联系和接待事宜,在社会上扩大影响,联系群众,为发展组织基础开辟道路。
(2)财务组:由郝任夫、王毓斌主持,经费每月由山西省拨出,经由李冠洋转交财务组支配。从读书会开始活动到解体为止,历时8个月,共花费70多万元。就当时看来,这一笔经费是不小的数字,都是人民的血汗。
(3)理论研究组:是新民读书会的中心机构,由李冠洋、洪本桑、李澄之、许超远、李诚一等集体领导。制订学习计划,搜集材料,编拟讨论提纲,总结理论研究的成果等等,是该组的任务。学习材料,以孙中山先生的著作,如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以及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宣言为主,附带部分社会科学理论书刊作为参考。以自学为主,每周有一次座谈讨论会。讨论提纲由理论研究组发给成员,讨论总结也由该组审核,写出结论。
经过大致三个月的学习,总结出两项结论:
1、阶级与阶级斗争问题。结论是中国社会不存在阶级,只有大贫和小贫;肯定孙中山先生的理论。既然没有阶级,就不会发生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学说不适合中国革命。
2、国民党的社会基础是全体劳动人民,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就推动历史前进上有同等的重要性,而没有差别,两者是相辅而行的,政治属于全民性的,是孙中山先生所说的"管理众人的事"。
依据学习讨论总结出的这两条原则,国民党应是代表全体劳动人员的利益而奋斗。阎锡山赞赏这种理论,倡议组织劳动国民党,委托新民读书会的中心骨干李冠洋、洪本桑等人,准备筹备劳动国民党。
大约在1930年的8月上旬,阎锡山、汪精卫勾结成熟,阎锡山即派赵子谦、李济生为代表去广州迎接汪精卫北上,共商大计。汪精卫来北平后,双方协商召开一次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建立中央政府,树立反蒋旗帜。
阎锡山、汪精卫两方拼凑了70余人开了这次会议,建立起中央政府,举阎锡山为主席,于民国19年(1930年)九月九日九时宣布就职,发表宣言。动员了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的全部兵力,再加上冯玉祥所属的石友三、孙殿英等部队配合,士兵臂章上写着"主张公道"四字,以资识别。阎锡山进驻在津浦路沿线黄河北岸的桑梓店车站指挥作战,分两路进攻:一路沿胶济路攻打胶东,企图肃清山东,一路进攻徐州,直下南京。当时,山西军队的士兵吸毒(海洛因)者多,人称为高射炮部队,无作战能力,而将领们进到济南之后,争夺地盘,迟迟不进,被阻于淄河附近。阎锡山把山东省主席位置给了石友三,想挽回局面,但无济于事。当时,蒋介石军队占据了兖州,济南告急。终以后备无力,乃全线撤退,于1931年1月,把北平的政治局面转移到太原。
写到此处,想到一段插曲,阎锡山就主席职是接受某政客的建议,在民国19年九月九日九时举行的典礼,传说这一天是"黄道吉日",就职之后,可以"马到成功"。而那时社会谣传阎主席就职日期,占了四个"九"字,四"九"相加是"三十六",大概是要符合"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的谚语,以后居然"言必有中",成为巧合。
阎锡山、汪精卫两人返回山西太原,还要重整旗鼓,收拾残局,召开过两次群众大会,掩盖失败原因,同时对随返太原的新民读书会的全部人员分别安排。阎锡山拨出一笔款子,由李冠洋负责,酌情以各省市为单位,加以分配,有5000元交给洪本桑携去上海,筹办春秋书店,联系进步人士,为将来的政治活动作个准备。山东地区分到1000元,是李澄之、郝任夫领取的。经议决,不作个人分配,携回北平开设北平春秋书店,地址在西城绒线胡同西口,目的是宣传进步文化,联系进步人士。它不是上海春秋书店的支店,而是独自经营的,因资金太少,没有出版能力,只起到与某些进步学者联系的作用。经理由韩之栋担任(他就是《红岩》书中的韩子栋)。他是山东阳谷县人,1928年曾任国民党县党部干事,因不满现状,弃职来北平读书,在私立北平山东中学高中部毕业以前,即参加中共地下活动。他曾打入军统局的核心--"复兴社"。1933年,韩为当时北平宪兵三团团长蒋孝先逮捕。经营救无效,被解往南京,押至陆军监狱,下落不明,人们以为他早已被害牺牲。1950年,我们在北平不期而遇,得知他任中央人事部的处长,并说了他从北平被捕后,被解往南京陆军监狱,至南京沦陷前,又被解往汉口,由此转押到四川重庆中美合作所白公馆,受尽了残酷折磨,直到重庆解放前夕才越狱潜逃,找到组织关系。他在人事部工作不久,即被调第一重工业部任人事处长。1952年春,我去山东农学院工作之前与他见面时,他即将前往贵州任职,时促,未及详谈。后闻他至贵州担任贵阳市长职务。
忆述既往这段历史,事实尚确,谨供文史参考。(责编 东曙)
扩大会议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的简称。1927年,蒋介石与汪精卫从参加的武汉政府中先后叛变革命,蒋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独裁专横,不可一世。汪则不甘屈居附庸,在争权夺利之中,矛盾百出,为形势所迫,离开南京,携同几个与他亲近的中央委员,如褚民谊、陈璧君等,蛰居广州,待机而动,这是一方面。阎锡山、冯玉祥等曾响应过以蒋介石为首的北伐军,促成了中国的统一局面,居功自傲,虽无平分秋色之望,却有独霸北方之心,这是另一方面。1930年策动倒蒋,阎取主动、积极姿态,冯居协助地位,参加战役。政治上没有显明表态,有几个是他部下的政治掮客,如熊观民......等,代与奔走呐喊。
阎采取政治、军事双管齐下的政策,在政治上联合汪精卫,在军事上独立自理,尤其需要党务的配合,乃计划利用蒋介石于1927-1928年间换掉的一大批各省市的地方党务负责人的事件,要网络这批人,为自己所用,作为政治资本与汪精卫联合反蒋。为达到此目的,在北平组织了新民读书会,作为流动的宣传场所。
1930年初,阎锡山委派原任国民党山西省党部委员的李冠洋(即李江)来北平筹组北平新民读书会,会址设在北平西城前毛家湾2号潘复(北洋政府的内阁总理)的住宅。李冠洋是没有被撤的山西省党部委员,大同盟分子,他与阎锡山相处颇好,私交亦深,专为阎效劳。随同前来的有彭阶平、赵仲容、李济生、赵子谦、杨集贤等,皆为晋、察、绥等省人士。除彭阶平外,皆是被撤职的省党部委员,大同盟分子。他们到北平之后,首先联系到被撤职的山东省党部委员李澄之、刘金钰和北平私立山东中学校长郝任夫(李澄之、刘金钰二人被撤职后来北平,分别担任师大附中和山东中学的教员),晤面后研讨结果,拟分头联系散居各省市的被撤人员和有反蒋情绪的国民党同志。活动不久,前来北平参加新民读书会的有30余人。其中有代表性的,有河北省的刘绳武、刘延福,山东省的王旭,吉林省的王毓斌,哈尔滨市的王立亭,以及陕西省的米志中、李诚一(参加后代表湖南省)、洪本桑、李秉丹(代表安徽省)。这些人中有的是委员,也有的是离职的科长、秘书。北平市党部委员被撤的许超远和秘书刘信芳等,久居北平,也参加了队伍。这批参加成员的共同目的,是反对蒋介石。他们的政治面貌,绝大多数是国民党的大同盟分子,现在分析,其中有托派嫌疑分子洪本桑、李秉丹。当时传说李诚一非大同盟分子,身份不明,但是左倾。
这批人结合之后,阎锡山委任其中的十五六人为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的参议或谘议,只是挂名领薪,进行读书会的活动。
这种情况传到日本,被撤职后派往留学的大同盟分子都纷纷来信,探询活动的情形,有人表示愿回国参加这一行列。当年7月间,山西省的张子奇(他与军统有关系)从日本来到北平与李冠洋接触,后又匆匆返回东京,负有阎锡山的使命,宣传组织劳动国民党。
新民读书会的领导核心,是由参议、谘议头衔的那部分人构成的。李冠洋为头头,包括李澄之、洪本桑、彭阶平、李诚一、赵仲容等。下边设置三个组:
(1)总务组:由赵子谦、李济生、刘绳武领导,除办理事务性的工作外,还兼作社会人士的联系和接待事宜,在社会上扩大影响,联系群众,为发展组织基础开辟道路。
(2)财务组:由郝任夫、王毓斌主持,经费每月由山西省拨出,经由李冠洋转交财务组支配。从读书会开始活动到解体为止,历时8个月,共花费70多万元。就当时看来,这一笔经费是不小的数字,都是人民的血汗。
(3)理论研究组:是新民读书会的中心机构,由李冠洋、洪本桑、李澄之、许超远、李诚一等集体领导。制订学习计划,搜集材料,编拟讨论提纲,总结理论研究的成果等等,是该组的任务。学习材料,以孙中山先生的著作,如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以及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宣言为主,附带部分社会科学理论书刊作为参考。以自学为主,每周有一次座谈讨论会。讨论提纲由理论研究组发给成员,讨论总结也由该组审核,写出结论。
经过大致三个月的学习,总结出两项结论:
1、阶级与阶级斗争问题。结论是中国社会不存在阶级,只有大贫和小贫;肯定孙中山先生的理论。既然没有阶级,就不会发生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学说不适合中国革命。
2、国民党的社会基础是全体劳动人民,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就推动历史前进上有同等的重要性,而没有差别,两者是相辅而行的,政治属于全民性的,是孙中山先生所说的"管理众人的事"。
依据学习讨论总结出的这两条原则,国民党应是代表全体劳动人员的利益而奋斗。阎锡山赞赏这种理论,倡议组织劳动国民党,委托新民读书会的中心骨干李冠洋、洪本桑等人,准备筹备劳动国民党。
大约在1930年的8月上旬,阎锡山、汪精卫勾结成熟,阎锡山即派赵子谦、李济生为代表去广州迎接汪精卫北上,共商大计。汪精卫来北平后,双方协商召开一次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建立中央政府,树立反蒋旗帜。
阎锡山、汪精卫两方拼凑了70余人开了这次会议,建立起中央政府,举阎锡山为主席,于民国19年(1930年)九月九日九时宣布就职,发表宣言。动员了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的全部兵力,再加上冯玉祥所属的石友三、孙殿英等部队配合,士兵臂章上写着"主张公道"四字,以资识别。阎锡山进驻在津浦路沿线黄河北岸的桑梓店车站指挥作战,分两路进攻:一路沿胶济路攻打胶东,企图肃清山东,一路进攻徐州,直下南京。当时,山西军队的士兵吸毒(海洛因)者多,人称为高射炮部队,无作战能力,而将领们进到济南之后,争夺地盘,迟迟不进,被阻于淄河附近。阎锡山把山东省主席位置给了石友三,想挽回局面,但无济于事。当时,蒋介石军队占据了兖州,济南告急。终以后备无力,乃全线撤退,于1931年1月,把北平的政治局面转移到太原。
写到此处,想到一段插曲,阎锡山就主席职是接受某政客的建议,在民国19年九月九日九时举行的典礼,传说这一天是"黄道吉日",就职之后,可以"马到成功"。而那时社会谣传阎主席就职日期,占了四个"九"字,四"九"相加是"三十六",大概是要符合"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的谚语,以后居然"言必有中",成为巧合。
阎锡山、汪精卫两人返回山西太原,还要重整旗鼓,收拾残局,召开过两次群众大会,掩盖失败原因,同时对随返太原的新民读书会的全部人员分别安排。阎锡山拨出一笔款子,由李冠洋负责,酌情以各省市为单位,加以分配,有5000元交给洪本桑携去上海,筹办春秋书店,联系进步人士,为将来的政治活动作个准备。山东地区分到1000元,是李澄之、郝任夫领取的。经议决,不作个人分配,携回北平开设北平春秋书店,地址在西城绒线胡同西口,目的是宣传进步文化,联系进步人士。它不是上海春秋书店的支店,而是独自经营的,因资金太少,没有出版能力,只起到与某些进步学者联系的作用。经理由韩之栋担任(他就是《红岩》书中的韩子栋)。他是山东阳谷县人,1928年曾任国民党县党部干事,因不满现状,弃职来北平读书,在私立北平山东中学高中部毕业以前,即参加中共地下活动。他曾打入军统局的核心--"复兴社"。1933年,韩为当时北平宪兵三团团长蒋孝先逮捕。经营救无效,被解往南京,押至陆军监狱,下落不明,人们以为他早已被害牺牲。1950年,我们在北平不期而遇,得知他任中央人事部的处长,并说了他从北平被捕后,被解往南京陆军监狱,至南京沦陷前,又被解往汉口,由此转押到四川重庆中美合作所白公馆,受尽了残酷折磨,直到重庆解放前夕才越狱潜逃,找到组织关系。他在人事部工作不久,即被调第一重工业部任人事处长。1952年春,我去山东农学院工作之前与他见面时,他即将前往贵州任职,时促,未及详谈。后闻他至贵州担任贵阳市长职务。
忆述既往这段历史,事实尚确,谨供文史参考。(责编 东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