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所以教师应该进行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不仅要给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因此高中物理有效教学模式应该是指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3-21
作者简介:彭桂平,男,中学二级教师,硕士研究生,重庆市南开中学教师,研究方向:凝聚态。
一、教师应该完善高中物理课堂,改进授课方式
高中物理教材内容对物理知识的叙述比较严谨,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理解力。但是由于学生本身的思维能力有限,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经常看得懂文字,却理解不了其中的意义,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出现厌烦情绪。所以在平时的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意完善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这里所说的完善并不是要求教师将所有的物理知识在一节课中都凸显出来,而是要求教师在开始一节物理知识学习时应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哪些,难点又是哪些。并且要求教师在教授物质知识时应该运用合理的方式和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
如在学习高中物理重力加速度一节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实验帮助学生学习,如设置利用打点计时器来测量重力加速度。通过这种物理实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物理知识。做好物理实验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因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要注意教学方法,不应该只是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师应该注重师生间交流,帮助学生学习
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知识时,运用抽象思维能力的机会要比运用形象思维能力的机会更多,因此,如果学生在开始学习物理时思维方式跟不上,就会产生学习困难现象。所以教师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在学生遇到难题时及时予以指导,或者在学生思维受限时,及时进行疏通、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在物理课堂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注重和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培养师生良好情感的同时,也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如在高中物理必修1物体平衡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课堂:考虑到学生对平衡知识比较熟悉,先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平衡的例子,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有可能举出很多个例子。然后在学生举出例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平衡的稳定性与重心的位置有关。紧接着教师再提出问题:物体平衡该怎么分类?然后让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探讨,最终得出结论:物体平衡分为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和随遇平衡三种。这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不仅降低了教师的教学难度,也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除上述外,教师也应该在课后对学生进行辅导学习,其实就是在学生学习遇到疑问时积极帮助学生解决疑问。教师应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标。
三、教师应该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高中物理知识因其严谨等特点对学生的理解力和思维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新课改下物理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若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就应该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动态教学。
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知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这时展示出伽利略的思维过程和实验过程:伽俐略首先否定了亚里斯多德关于“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的结论。然后运用数学工具得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x/t2=常量;进而用斜面实验验证物体从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的运动符合x/t2=常量的规律;最后将斜面实验推广,得出结论: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由落体运动,还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伽利略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许 镇.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3): 146-147.
[2]唐帮进.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略议[J].新课程学习(下),2013, (7):85.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3-21
作者简介:彭桂平,男,中学二级教师,硕士研究生,重庆市南开中学教师,研究方向:凝聚态。
一、教师应该完善高中物理课堂,改进授课方式
高中物理教材内容对物理知识的叙述比较严谨,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理解力。但是由于学生本身的思维能力有限,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经常看得懂文字,却理解不了其中的意义,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出现厌烦情绪。所以在平时的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意完善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这里所说的完善并不是要求教师将所有的物理知识在一节课中都凸显出来,而是要求教师在开始一节物理知识学习时应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哪些,难点又是哪些。并且要求教师在教授物质知识时应该运用合理的方式和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
如在学习高中物理重力加速度一节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实验帮助学生学习,如设置利用打点计时器来测量重力加速度。通过这种物理实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物理知识。做好物理实验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因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要注意教学方法,不应该只是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师应该注重师生间交流,帮助学生学习
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知识时,运用抽象思维能力的机会要比运用形象思维能力的机会更多,因此,如果学生在开始学习物理时思维方式跟不上,就会产生学习困难现象。所以教师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在学生遇到难题时及时予以指导,或者在学生思维受限时,及时进行疏通、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在物理课堂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注重和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培养师生良好情感的同时,也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如在高中物理必修1物体平衡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课堂:考虑到学生对平衡知识比较熟悉,先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平衡的例子,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有可能举出很多个例子。然后在学生举出例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平衡的稳定性与重心的位置有关。紧接着教师再提出问题:物体平衡该怎么分类?然后让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探讨,最终得出结论:物体平衡分为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和随遇平衡三种。这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不仅降低了教师的教学难度,也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除上述外,教师也应该在课后对学生进行辅导学习,其实就是在学生学习遇到疑问时积极帮助学生解决疑问。教师应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标。
三、教师应该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高中物理知识因其严谨等特点对学生的理解力和思维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新课改下物理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若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就应该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动态教学。
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知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这时展示出伽利略的思维过程和实验过程:伽俐略首先否定了亚里斯多德关于“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的结论。然后运用数学工具得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x/t2=常量;进而用斜面实验验证物体从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的运动符合x/t2=常量的规律;最后将斜面实验推广,得出结论: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由落体运动,还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伽利略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许 镇.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3): 146-147.
[2]唐帮进.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略议[J].新课程学习(下),2013, (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