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邵大箴:
祝竹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篆刻家。他虽然生活在扬州,但他的篆刻成就为全国所公认。他不仅是一位篆刻实践家,也是一位篆刻艺术史家。并且,他的篆刻创作,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都有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和体会,都见之于他的篆刻创作中。他的篆刻艺术在他所有的艺术活动中应该是最出色的,但他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花鸟画格调非常清新,富有神韵,有传统的功力,而且画出了他自己的心情。他的书画艺术和篆刻艺术相得益彰。篆刻艺术是在方寸之内追求精神境界的一种艺术,不仅要有深厚的功力,而且要有艺术家的精神气度,要在方寸之中表现出来。我觉得在他书法、绘画里也有篆刻的影子。他在篆刻艺术中所取得的成就,也影响了他的书法和绘画。我非常佩服他这种淡定、沉静、安静的艺术创作态度,他艺术里所表现的这种精神,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也会给我们的精神和灵魂带来抚慰。艺术能起到抚慰的作用,这也是祝竹所追求的。
李刚田:
祝竹学问好、艺术好、人好。
说他学问好,我可以举个例子。重庆出版社出版《历代印风技法解析》,聘请祝竹做《汉印技法解析卷》主编。这一卷最好写,又最难写。说好写,因为汉印的资料最多,别人的定论最多,东抄一把,西抄一把,就能把书写出来。说难写,写汉印要写出自己的学术观点,要写出新意,要写得深刻,很难,但祝竹做到了。在读他的稿子的时候,我很激动。我觉得,他很深刻地把汉印系统地说清楚了。真正能解读汉印的是祝竹。当时那一套丛书共十三本,其中作者年龄最大的是祝竹,写得最好的是祝竹这一本。
另一次是我做《中国书法》主编时,责编洪亮向我推荐了祝竹的《读<沧浪诗话>札记》,我看了以后拍案叫绝:文笔好,思想深刻,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艺术专论。当时我就交给洪亮说:版面允许,全部发,不要动。结果这篇文章在读者中、在艺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这件事情,我们知道,祝竹是一个学者,一个优秀的学者,一个有成就的学者,一个有思想深度的学者。在艺术家中,有思想深度的学者不多;在学者中,有艺术才气的也不多。
关于篆刻,我觉得,祝竹融进了汉印。汉印是中国最简单又最深刻的艺术,平实,渊雅。他是读懂了平实,也读懂了变。他的变,主要在用篆。传统的文人印是篆法第一,章法、刀法次之。祝竹最讲究篆法,他的新意也在于用篆。他的篆法广取博收,情趣百出,而万变不离其中,汉印的味,中国传统的根在里面。所以,他的艺术体现了自己的才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说祝竹人好,书法篆刻界皆有口碑。祝竹的口碑,塑造了他的立体形象。尤其是快奔七十岁这几年,他出了很多很好的东西。我看他的篆刻,这几年刻的心态很静,有一股内在的文人风在里面。我们这个时代,丢失的不是别的,名气没有丢,位置没有丢,钱没有丢,丢失的是文人风骨。在祝竹那里,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人风骨的存在,这是我们应该尊敬的。
朱天曙:
在祝竹先生的印学渊源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汉印。他认为,汉印规范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最重要的是平正。由章法布局的平正、书法文字的平正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精神气质的平正,是汉印为中国古代篆刻规定的基本法则。后世一代一代印人不断提倡师法汉印,其实就在于要传承这种以平正为基调的恢宏之气。数百年来的篆刻史表明,汉印规范的平正基调,能够包容各种智慧和创造,能够展现时代的进步和个性的独立,它不排斥创新和发展。
汉印以外,他对晚清的吴让之、赵之谦、黄牧甫三家取法最多。祝先生服膺吴让之印章由平正而生的『静气』,对吴让之清、浅、挑的圆转刀法理解甚深,并将吴氏的这种刀法和他使用的大刀结合,沉着稳健,姿容生动而不浮薄轻佻。赵之谦印章将篆书笔墨意趣和印章结合,『印外求印』,取资广泛,祝先生从中获得构思新颖、经营布白之机巧,尤其是对印面『留红』的处理,得益于对赵氏作品的解读。祝先生对黄牧甫尤为偏爱。这一方面和罗叔子、孙龙父、桑愉等先生取法黄牧甫有关系,更主要的是黄牧甫印风和他较为切合。他取其挺劲而不取其光洁,得其方圆并用,牝牡相衔,参伍错综之致,辅之汉印之浑厚静穆,章法平中见奇,巧中见拙。冯其庸先生赠祝先生诗,跋语称其『出入秦汉而又参牧父笔,得其大成而又变化之』,所论甚是。
祝竹先生的印作,平正典雅,清刚静穆,大方耐看。他较多地参照大篆文字的基本体势结字,而以缪篆文字的基本格局排布,在古玺和汉印之间,形成了一种似秦非秦、似汉非汉的印面形态。他根据不同的印面状况,有时用巧,有时用拙,排布有虚实,笔划有擒纵,印面有活眼,不刻意求工,又不求不工,刚健中含婀娜之姿,严整中显从容之态。
祝竹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篆刻家。他虽然生活在扬州,但他的篆刻成就为全国所公认。他不仅是一位篆刻实践家,也是一位篆刻艺术史家。并且,他的篆刻创作,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都有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和体会,都见之于他的篆刻创作中。他的篆刻艺术在他所有的艺术活动中应该是最出色的,但他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花鸟画格调非常清新,富有神韵,有传统的功力,而且画出了他自己的心情。他的书画艺术和篆刻艺术相得益彰。篆刻艺术是在方寸之内追求精神境界的一种艺术,不仅要有深厚的功力,而且要有艺术家的精神气度,要在方寸之中表现出来。我觉得在他书法、绘画里也有篆刻的影子。他在篆刻艺术中所取得的成就,也影响了他的书法和绘画。我非常佩服他这种淡定、沉静、安静的艺术创作态度,他艺术里所表现的这种精神,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也会给我们的精神和灵魂带来抚慰。艺术能起到抚慰的作用,这也是祝竹所追求的。
李刚田:
祝竹学问好、艺术好、人好。
说他学问好,我可以举个例子。重庆出版社出版《历代印风技法解析》,聘请祝竹做《汉印技法解析卷》主编。这一卷最好写,又最难写。说好写,因为汉印的资料最多,别人的定论最多,东抄一把,西抄一把,就能把书写出来。说难写,写汉印要写出自己的学术观点,要写出新意,要写得深刻,很难,但祝竹做到了。在读他的稿子的时候,我很激动。我觉得,他很深刻地把汉印系统地说清楚了。真正能解读汉印的是祝竹。当时那一套丛书共十三本,其中作者年龄最大的是祝竹,写得最好的是祝竹这一本。
另一次是我做《中国书法》主编时,责编洪亮向我推荐了祝竹的《读<沧浪诗话>札记》,我看了以后拍案叫绝:文笔好,思想深刻,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艺术专论。当时我就交给洪亮说:版面允许,全部发,不要动。结果这篇文章在读者中、在艺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这件事情,我们知道,祝竹是一个学者,一个优秀的学者,一个有成就的学者,一个有思想深度的学者。在艺术家中,有思想深度的学者不多;在学者中,有艺术才气的也不多。
关于篆刻,我觉得,祝竹融进了汉印。汉印是中国最简单又最深刻的艺术,平实,渊雅。他是读懂了平实,也读懂了变。他的变,主要在用篆。传统的文人印是篆法第一,章法、刀法次之。祝竹最讲究篆法,他的新意也在于用篆。他的篆法广取博收,情趣百出,而万变不离其中,汉印的味,中国传统的根在里面。所以,他的艺术体现了自己的才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说祝竹人好,书法篆刻界皆有口碑。祝竹的口碑,塑造了他的立体形象。尤其是快奔七十岁这几年,他出了很多很好的东西。我看他的篆刻,这几年刻的心态很静,有一股内在的文人风在里面。我们这个时代,丢失的不是别的,名气没有丢,位置没有丢,钱没有丢,丢失的是文人风骨。在祝竹那里,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人风骨的存在,这是我们应该尊敬的。
朱天曙:
在祝竹先生的印学渊源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汉印。他认为,汉印规范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最重要的是平正。由章法布局的平正、书法文字的平正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精神气质的平正,是汉印为中国古代篆刻规定的基本法则。后世一代一代印人不断提倡师法汉印,其实就在于要传承这种以平正为基调的恢宏之气。数百年来的篆刻史表明,汉印规范的平正基调,能够包容各种智慧和创造,能够展现时代的进步和个性的独立,它不排斥创新和发展。
汉印以外,他对晚清的吴让之、赵之谦、黄牧甫三家取法最多。祝先生服膺吴让之印章由平正而生的『静气』,对吴让之清、浅、挑的圆转刀法理解甚深,并将吴氏的这种刀法和他使用的大刀结合,沉着稳健,姿容生动而不浮薄轻佻。赵之谦印章将篆书笔墨意趣和印章结合,『印外求印』,取资广泛,祝先生从中获得构思新颖、经营布白之机巧,尤其是对印面『留红』的处理,得益于对赵氏作品的解读。祝先生对黄牧甫尤为偏爱。这一方面和罗叔子、孙龙父、桑愉等先生取法黄牧甫有关系,更主要的是黄牧甫印风和他较为切合。他取其挺劲而不取其光洁,得其方圆并用,牝牡相衔,参伍错综之致,辅之汉印之浑厚静穆,章法平中见奇,巧中见拙。冯其庸先生赠祝先生诗,跋语称其『出入秦汉而又参牧父笔,得其大成而又变化之』,所论甚是。
祝竹先生的印作,平正典雅,清刚静穆,大方耐看。他较多地参照大篆文字的基本体势结字,而以缪篆文字的基本格局排布,在古玺和汉印之间,形成了一种似秦非秦、似汉非汉的印面形态。他根据不同的印面状况,有时用巧,有时用拙,排布有虚实,笔划有擒纵,印面有活眼,不刻意求工,又不求不工,刚健中含婀娜之姿,严整中显从容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