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开展朗读训练是培养听障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针对听障学生的听力损失程度及语言发展水平,合理运用两类手语,坚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语音意识;坚持口语朗读训练,重视口手配合指导;可有效提升听障学生口语、手语朗读水平,发展聋生语言能力。
【关键词】
语音意识 口手配合 朗读质量 朗读形式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听障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很重要的。《全日制聋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指导聋生“能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浅显的读物,理解内容,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听障学生虽然听力有损伤但其发音系统是完好的,只要经过长期的发音训练,朗读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在聋校课堂中,部分老师总以听障学生发音不清晰或不愿意发音为缘由,忽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或只是让学生胡乱读,读破词句根本不闻不问,这样长此以往便造成了学生朗读能力的低下。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提高听障学生口语、手语朗读的能力呢?
一、建立正确的语音意识,逐步培养语感
作为聋校教师应对聋生学习语言的形式明确指导,发音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语言训练形式,但由于听障学生听力损失程度的不同差异,每个个体的学习和接受情况有所不同,因此,不可能每个听障学生都能把每个字音、词音发的完全正确。部分孩子可能发的不清楚或不完全正确,这是聋生学习发音的正常现象。聋校教师应从容接受这样的现实,并继续做好指导,而不是出现低年级段认真练,中年级段自由练,高年级段随意练的状态。无论发音清晰与否、正确与否,作为聋校教师注重培养的应是每一个学生的具备正确的语音意识,要让孩子们明白,虽然他们发的音可能不标准,但他们心中与之对应的拼音和形象是正确的。国内外很多研究都表明语音意识对儿童阅读能力和阅读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语音意识的建立和训练也是促进聋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和正确丰富的了解力的重要途径。
二、坚持口语朗读训练,重视口手配合指导
聋人因其生理的特殊性,个体差异性较大,在朗读训练中也不能一概而论,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的朗读方式以提高训练实效。
1.口语训练。千里之台,始于垒土。从低年级段开始的口语朗读训练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基本途径,从入学始,就给学生养成大声朗读的好习惯,指导其用气,进行各项发音和说话技能训练。
2.口语与指语配合训练。由于听障学生对于语音往往是强背硬记,遗忘率很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手指字母配合朗读的方式。读一个字时就配合打出这个字的声母,这样既训练了发音又成功地巩固了字音。
3.口语、手势语与指语配合的训练。在朗读中,教师应率先做好示范,引导学生口手相配合。有时,少数听力损失严重的学生更愿意用单纯的手势汉语(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手语)甚至是聋人手语(聋人之间通用的手语,不一定符合汉语语法规则)来朗读,这会造成语言文字信息的大量丢失。教师在朗读指导中应注意以口语为引领,结合手势语配合手指语,特别是一些手势语无法准确表达的词语,建议采用手口分离式朗读:
例如: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用手势语朗读表达:在清幽的月光下+弹琴的动作
口语朗读表达: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这样的表达方式手语与口语不是完全一致,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刚开始还不能完全做到,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口与手的分离配合。
三、保证朗读时间,把握朗读质量
在目前的聋校语文教学中,教师繁琐的讲解分析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朗读往往成为常态课中的不速之客,成为公开课中座上客。学生朗读一旦沦为花架子,便来去匆匆,雁过无痕了。
1.保证朗读时间
聋校教师应保证学生朗读的时间,充分运用早读,课外阅读课等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说:“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这样的标准在聋校同样适用。在教学中应保证学生朗读的时间,主张读得多一些,讲的少一些,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体会。
2.把握朗讀质量
教师还要正确把握朗读的质和量。对于学生朗读情况坚持评价,无论是个人读还是全班读,都进行具体的指导。笔者观察过不少课堂,或是教师自己口语朗读,学生张嘴乱读;或是教师全篇口语和手语带读,对于手语难以表达的字词句并没有特殊的指导。学生完全读不通,读不懂,长此以往,学生势必会丧失对于朗读的兴趣。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应予以指导,对于读的好的地方,及时给与肯定,对于没有读到位的地方给予指正,并进一步加强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认真朗读的好习惯,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会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听障学生朗读有助于其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其情感的传递。培养听障学生的朗读能力应从基础抓起,先建立语音意识,学会发音,使学生具备了朗读必须的语音条件,再从读词读句开始,读出词、句、情节之间的停顿,读出思想感情。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朗读教学中,教师只有认真指导,反复实践,围绕发展学生语言能力这一目标开展有效朗读训练,才能切实提高听障学生的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季佩玉,简栋梁,程益基,聋教育教师培训教材【M】.中国盲文出版社,2000
【2】梁好.聋校语文教学应处理好四大关系【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9(3)
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开展朗读训练是培养听障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针对听障学生的听力损失程度及语言发展水平,合理运用两类手语,坚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语音意识;坚持口语朗读训练,重视口手配合指导;可有效提升听障学生口语、手语朗读水平,发展聋生语言能力。
【关键词】
语音意识 口手配合 朗读质量 朗读形式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听障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很重要的。《全日制聋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指导聋生“能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浅显的读物,理解内容,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听障学生虽然听力有损伤但其发音系统是完好的,只要经过长期的发音训练,朗读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在聋校课堂中,部分老师总以听障学生发音不清晰或不愿意发音为缘由,忽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或只是让学生胡乱读,读破词句根本不闻不问,这样长此以往便造成了学生朗读能力的低下。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提高听障学生口语、手语朗读的能力呢?
一、建立正确的语音意识,逐步培养语感
作为聋校教师应对聋生学习语言的形式明确指导,发音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语言训练形式,但由于听障学生听力损失程度的不同差异,每个个体的学习和接受情况有所不同,因此,不可能每个听障学生都能把每个字音、词音发的完全正确。部分孩子可能发的不清楚或不完全正确,这是聋生学习发音的正常现象。聋校教师应从容接受这样的现实,并继续做好指导,而不是出现低年级段认真练,中年级段自由练,高年级段随意练的状态。无论发音清晰与否、正确与否,作为聋校教师注重培养的应是每一个学生的具备正确的语音意识,要让孩子们明白,虽然他们发的音可能不标准,但他们心中与之对应的拼音和形象是正确的。国内外很多研究都表明语音意识对儿童阅读能力和阅读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语音意识的建立和训练也是促进聋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和正确丰富的了解力的重要途径。
二、坚持口语朗读训练,重视口手配合指导
聋人因其生理的特殊性,个体差异性较大,在朗读训练中也不能一概而论,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的朗读方式以提高训练实效。
1.口语训练。千里之台,始于垒土。从低年级段开始的口语朗读训练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基本途径,从入学始,就给学生养成大声朗读的好习惯,指导其用气,进行各项发音和说话技能训练。
2.口语与指语配合训练。由于听障学生对于语音往往是强背硬记,遗忘率很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手指字母配合朗读的方式。读一个字时就配合打出这个字的声母,这样既训练了发音又成功地巩固了字音。
3.口语、手势语与指语配合的训练。在朗读中,教师应率先做好示范,引导学生口手相配合。有时,少数听力损失严重的学生更愿意用单纯的手势汉语(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手语)甚至是聋人手语(聋人之间通用的手语,不一定符合汉语语法规则)来朗读,这会造成语言文字信息的大量丢失。教师在朗读指导中应注意以口语为引领,结合手势语配合手指语,特别是一些手势语无法准确表达的词语,建议采用手口分离式朗读:
例如: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用手势语朗读表达:在清幽的月光下+弹琴的动作
口语朗读表达: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这样的表达方式手语与口语不是完全一致,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刚开始还不能完全做到,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口与手的分离配合。
三、保证朗读时间,把握朗读质量
在目前的聋校语文教学中,教师繁琐的讲解分析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朗读往往成为常态课中的不速之客,成为公开课中座上客。学生朗读一旦沦为花架子,便来去匆匆,雁过无痕了。
1.保证朗读时间
聋校教师应保证学生朗读的时间,充分运用早读,课外阅读课等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说:“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这样的标准在聋校同样适用。在教学中应保证学生朗读的时间,主张读得多一些,讲的少一些,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体会。
2.把握朗讀质量
教师还要正确把握朗读的质和量。对于学生朗读情况坚持评价,无论是个人读还是全班读,都进行具体的指导。笔者观察过不少课堂,或是教师自己口语朗读,学生张嘴乱读;或是教师全篇口语和手语带读,对于手语难以表达的字词句并没有特殊的指导。学生完全读不通,读不懂,长此以往,学生势必会丧失对于朗读的兴趣。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应予以指导,对于读的好的地方,及时给与肯定,对于没有读到位的地方给予指正,并进一步加强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认真朗读的好习惯,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会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听障学生朗读有助于其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其情感的传递。培养听障学生的朗读能力应从基础抓起,先建立语音意识,学会发音,使学生具备了朗读必须的语音条件,再从读词读句开始,读出词、句、情节之间的停顿,读出思想感情。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朗读教学中,教师只有认真指导,反复实践,围绕发展学生语言能力这一目标开展有效朗读训练,才能切实提高听障学生的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季佩玉,简栋梁,程益基,聋教育教师培训教材【M】.中国盲文出版社,2000
【2】梁好.聋校语文教学应处理好四大关系【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9(3)